20個過年童謠,帶著孩子念起來!

2021-03-02 民辦幼兒教育

春年快到了,幼兒園老師又開始收集相關資料了,今天和大家分享20個過節童謠,讓孩子們了解過節習俗吧!

 

1、過新年——新年到,放鞭泡,鞭泡蹦蹦跳,新年真熱鬧;鞭泡響,哈哈笑,祝我新年長一歲,祝我個子快長高。

2、新年樂呵呵——新年到,真熱鬧,大紅燈籠牆頭掛,倒貼的福字門上掛,爆竹聲聲震大地,絢麗的煙花衝雲霄,小朋友穿著新衣蹦蹦跳,大人們看著孩子樂呵呵。

3、新年喜洋洋——咚咚鏘,咚咚鏘!過新年,鑼鼓響。小鼓咚咚咚,大鼓鏘鏘鏘!舞龍舞獅真熱鬧,大街小巷喜洋洋。

4、大一歲了——新年到,新年到,我送布娃娃一頂小紅帽;布娃娃,咪咪笑,伸手要我抱,哎呀呀,不抱不抱,我們都大一歲了,你呀,知道不知道?

5、新年好——四季裡收成好,轉眼又是新年到,豐收的新年多熱鬧,大街小巷啊放鞭泡;舞龍燈踩高蹺,迎財神接元寶,家家戶戶樂逍遙,過新年人人笑,見面說聲新年好。




6、噴噴香的年夜飯——噼噼啪啪什麼響, 噼噼啪啪鞭炮響, 叮叮噹噹什麼響, 叮叮噹噹鍋瓢兒響, 嘻嘻哈哈什麼響, 嘻嘻哈哈笑聲響, 我們一家團團坐, 又吃菜,又喝湯, 年夜飯,噴噴香。

7、過新年——過新年,人團圓。圓什麼圓?紅紅的臉蛋圓又圓!紅什麼紅?門上的春聯紅又紅!門什麼門?爺爺、奶奶、叔叔、阿姨通通請進門!

8、祝福歌——祝你心願像花仙,臉上陽光多燦爛;祝你快樂像空氣,永遠圍繞在身邊;祝你煩惱像雲煙,風兒一吹全飄散;祝你心情像藍天,沒有烏雲一片片。祝你天天好日子,日子過得比蜜甜。

9、新年好——路邊的花炮噼啪噼啪到處跳,窗前的水仙花急急忙忙開回笑。爸爸媽媽使勁兒,使勁兒做元宵。爺爺奶奶穿上新衣戴新帽,小夥伴們見面總要大聲喊:新年好!

10、過年紅——紅紅的對聯門上掛,大紅的福字牆上貼;紅紅的鞭炮震天響,大紅的燈籠高高掛;紅紅的笑臉迎新年,家家戶戶過年紅!



11、新年到——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小朋友們哈哈笑;新年到,新年到,貼對聯,放鞭炮,噼裡啪啦嚇一跳;新年到,新年到,包餃子,蒸年糕,全家團圓樂滔滔;新年到,新年到,我給奶奶拜個年,奶奶給我紅包包;新年到,新年到,見面都說過年好,互相恭喜大家好新年到,新年到,舞獅子,踩高蹺,廟會上面好熱鬧;新年到,新年到,新年要有新氣象,工作學習步步高;步步高!

12、新年到——新年到,放鞭炮,噼噼啪啪真熱鬧。耍龍燈,踩高蹺,包餃子,蒸年糕,奶奶笑得直揉眼,爺爺樂得鬍子翹。

13、新年到——新年到,新年到,瞧鑼打鼓真熱鬧,我給布娃娃穿上花花衣,戴上小紅帽,娃娃咪咪笑,伸手要我抱,哎呀呀,不抱不抱,咱們長大一歲了,你呀知道不知道?

14、過年啦——高高興興過大年,過大年,吃餃子,放鞭炮,收紅包,打花燈,穿新衣,一年一個新氣象,全家團圓樂呵呵。

15、過大年——新年到,新年好,新年真熱鬧。歡歡喜喜做年糕,寶寶也來湊熱鬧。結果變成了小花貓,逗地奶奶哈哈笑。

16、新年童謠——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舞龍燈,踩高蹺,迎財神;大家樂滔滔,大家一起迎接新年到。

17、新年到——新年到,鐘聲響,哥哥姐姐放鞭炮,弟弟妹妹穿新衣,爸爸媽媽包餃子,爺爺奶奶發紅包,全家人歡聚一堂,歡歡喜喜過大年。祝願祖國繁榮昌盛,人民生活幸福美滿。

18、忙年——小孩兒,小孩兒,你別急,過了臘八就是年,貼對聯,包餃子,放鞭炮,穿新衣,戴新帽,歡歡喜喜過大年。

19、臘月歌——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殺灶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20、舞龍燈——鑼鼓敲,鞭炮鳴,叔叔阿姨舞龍燈,騰雲駕霧好威風,好像藍天飄彩雲,舞出笑聲滿天飛,舞出豐收好年景,舞出一片豔陽天。


忠國幼教:提供科學育兒知識、科學育兒方法、提供最新教育方法和政策!最專業的育兒教育平臺、最豐富的園長學習交流平臺!我們堅持30年專注幼兒教育!我們不自稱專家因為我們堅信未來的路還有很長,我們只做有利於教育的事情!


長按識別二維碼

相關焦點

  • 老時光裡的土家童謠
    我把文章念給外婆外公聽,他們滿是皺紋的臉難得舒展一些,微笑著時不時點點頭。聽完朗讀後,二老直誇我「雨雨好得行喲,給你比個大拇指!」我笑著回答,文學的種子還得感謝老家的童謠呢。說罷,我像一個三兩歲的孩童般,請求外婆再給我唱土家童謠。「蟲蟲飛,蟲蟲飛,飛到嘎婆園子一大推……」在這樣充滿親子樂趣的聲音中,關於童謠的回憶思緒飛揚開去。我的家鄉黔江位處武陵山區腹地,以土家兒女為主。
  • 失傳已久的老南京童謠,念不順別說自己是南京人!
    >你還記得小時候我們念的童謠嗎?現在能用南京話念童謠的人少了,就連童謠本身也很少有人提及,那些記錄著南京文化歷史,聽上去親切無比,讀起來朗朗上口的童謠你還記得多少呢?調侃歌1、大頭大頭下雨不愁,人家有傘,我有大頭2、黑皮黑皮大鴨蛋, 我請黑皮吃晚飯,黑皮說沒得菜,我把黑皮撕八塊。
  • 最適合孩子的25首中國童謠(2)
    這期分享的童謠有點多,建議大家收藏好,列印出來,念給孩子聽。一直以來,口口相傳的童謠,以其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優勢,贏得孩子的喜愛。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詩人金波,就多次坦言自己是被母親用童謠餵大的。
  • 一顆星,骨楞登……這麼好的上虞童謠為什麼現在沒人念了?
    夏夜納涼,想起了兒時念的童謠,第一首便是:一顆星,骨楞登。兩顆星,掛油瓶。油瓶漏,好炒豆……這是最早會念的童謠吧,那時候奶牙還沒出齊呢。現在老了,但鄉土童謠不會忘記,而且覺得有回味。譬如說「一顆星,骨楞登」,這開頭起興起得好,形象而質感,會發遐想,念起來又上口又入耳,若換成「一顆星,孤伶仃」,意思雖合,體味兒就差些。第二句「兩顆星,掛油瓶」,這句話難解。兩顆星同「掛油瓶」有什麼聯繫呢,雖然油瓶也有點亮晶晶,但仔細想想,原來為的是帶出第三句「油瓶漏,好炒豆」,這是過個渡,是詩句跳一跳的章法。
  • 20首有趣又好學的童謠,經常說給寶寶聽,增強語感更聰明
    童謠,朗朗上口,生動活潑,有超強的韻律感,文字簡單、節奏輕快,充滿詩的靈動和童趣,小朋友們都很喜歡。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詩人金波,就多次坦言自己是被母親用童謠餵大的。 童謠中的音韻和節奏,能讓寶寶感知到語言的特點,激發寶寶的語感。下面這些童謠,快收藏起來念給寶貝聽吧!
  • 郵票上的童謠 | 獻給孩子的藝術詩畫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童謠培養了孩子的語言能力和審美能力。儘管這一美學功能是樸素的,卻相當重要。如今,童謠依然在幼兒教育中發揮著作用。將童謠放到郵票上去表現,其實損失掉不少東西:比如音調、節奏,還有連貫的動作。立體的形式平面化了。
  • 歐美最流行的23首手指童謠,陪孩子快樂地玩起來
    上周為大家介紹的 5部孩子藝術啟蒙不可錯過的動畫片 大家喜歡嗎?我們這周匯總了23首最好玩的手指童謠,送給媽媽和孩子們。(PS:曾經有幼兒園老師,在後臺留言,說找不到較好的小朋友集體遊戲,這23個遊戲收藏好,肯定夠小朋友們開開心心玩足一個學期呢~)其實玩對孩子來說真的很重要。
  • 閩南語童謠20首,太好聽了!
    閩南各地童謠都有《月光光》一首,跟唐代這首《月光光》比較,雖然文字或多或少做了改動,但主題和結構十分相似。由此可見,閩南童謠的歷史源遠流長。15-16世紀明中葉以後,隨著閩南人大批過臺灣、下南洋,閩南文化的區域擴展到那兒,閩南童謠也隨之傳播,在臺灣、南洋紮下了根,又創造出許多新的童謠。
  • 大語文啟蒙,從唱詩歌、童謠開始
    他就想寫給孩子們寫一本現代版的聲律啟蒙,寫出好玩又好讀的對韻文字。《唱!童謠》則是童謠集,中國童謠那麼多,編輯們精選了60首經典童謠,絕大部分都耳熟能詳。在給叮噹讀詩歌、童謠時,我經常會想,詩歌裡有個「歌」字,童謠裡有個「謠」字,按道理,它們都是能「唱」的。那要怎麼唱呢?作者之一梁俊老師完美回答了這個問題。
  • 重慶民間童謠兒歌大全
    這裡搜集整理的重慶童謠和兒歌,區別於幼兒園教的和書上載的。它脫離了說教和灌輸,更具有兒童天真、浪漫、調皮的本性。多流行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但很多童謠至今依然還在流傳。不僅可供上了年紀的人回味往事,也對年輕夫婦跟子女遊玩有所幫助。 童謠跟兒歌的區別:童謠沒有曲譜,只能說出來。如:胡蘿蔔,蜜蜜甜,看到看到要過年,娃兒要吃肉,老漢沒得錢。
  • 英文兒歌童謠專輯推薦
    ,一共出了20張CD、9張DVD,還有幾本配CD的認知歌謠書,它的官方網站是http://weesing.com/。20張CD也是有著各自不同的主題,比如Sing for baby, Dinosaurs, Christmas, Animals, Children’s songs and finger plays等等,有部分的重複。而9張DVD是從CD中選出部分曲目,圍繞著9個不同的主題,編排的有故事情節並以唱歌、表演、遊戲為主要形式的小影片,大概三四十個吧。
  • 那些快消失的紹興童謠,你記得多少?
    紹興的童謠有很多,直接反映了當地的民風民俗,必須用地道的紹興話,才琅琅上口。當年周作人先生曾結集成書,魯迅、胡蘭成等紹興文人的文字中都能看到紹興童謠的影子。今天,就一起盤點一下吧~在過年前夕,回憶一下往昔單純的快樂~搖啊搖,搖到外婆家,外婆留我吃碗茶,茶水茶缸別人家。
  • 兒歌童謠裡 瀰漫著老成都風情(組圖)
    耍龍遊江有歌謠  說起老成都的兒歌,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快過年的時候,大人會對小孩講「紅蘿蔔,蜜蜜甜,看到看到要過年」,事實上,除了過年,像正月十五、花會遊船,都有相應的兒歌。  或者捏捏孩子的小手,一邊握,一邊唱兒歌:捏饃饃,捏得圓,饃饃香,饃饃甜,吃了饃饃好過年。等孩子大些,還會一扳孩子的小手指,一邊編「大指拇哥,二指拇弟,中三娘,四夥計,小身小(lang)巴,不爭氣。」小朋友之間,還會互相玩猜中指的遊戲,這也有童謠「猜中指,辣辣皮,見家打你二十一。胡豆花,豌豆花,灶神老爺偷鍋巴。偷不到,挖挖挖!」
  • 谷斯媽媽童謠 | 《Wee Willie Winkie》
    今天的童謠有關睡眠,寶寶們每天要睡多長時間呢,幾點就要上床睡覺了呢?讓我來告訴你。
  • 妙趣橫生的平原童謠
    「好孩子,睡覺覺,馬猴猴來到了(liao),紅鼻子綠眼,四個毛蹄子,走道咚咚響,愛吃小孩子。」——這首聽起來令人毛骨悚然的童謠過去在平原的北部鄉鎮十分流行,是大人們哄孩子睡覺時常哼的,抑揚頓挫,在一遍一遍的哼唱中,孩子在大人們的懷抱中安然睡去。
  • 這裡才是正宗的利川童謠,笑了個半死!
    童謠讀起來朗朗上口,方言巧妙融入其中,幽默、押韻的同時,似乎有點「俗氣」。但這並不能阻止童謠被載入歷史。童謠反映當時社會生活每首童謠都是當時社會生活的一個縮影。不殺豬,不殺羊,殺個耗子過端陽。擔鉤擔鉤扯長,扯爛扯爛衣裳。回去回去補起,又來又來趕場。這首童謠,是玩遊戲的時候唱的,至少3個人才能玩,模仿大雁飛行的陣式,一邊喊唱一邊前行。這幾句話帶出農家生活的艱苦,也教育孩子要懂得節約。
  • 童謠:帶孩子向著明亮那方
    1923年,20歲的金子美玲開始向《童話》雜誌投稿,初露頭角便博得讚譽,著名詩人西條八十說「她的作品不遜於英國女詩人克裡斯蒂娜·羅塞蒂的華麗幻想」。由於生活的坎坷和病痛,金子美玲在26歲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短暫的六年半詩人生涯中,她留下了512首遺作。現在,這些作品就像植物被種在她筆下的花園裡,種在了眾多喜愛她的大人和孩子的心裡。
  • 【童謠筆記】10║賴青松:童謠創作的三點淺見
    童子童謠推薦搜索如何創作出好童謠童謠是有趣的,好玩的;也是讀起來或者唱起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何為寓趣於童?就是賦予或寄託興趣愛好給孩子。童謠是指傳唱於兒童之口的、沒有樂譜、音節和諧簡短的歌謠。為什麼能傳唱,重在於誦讀朗朗上口,起調子也自然順暢。
  • 有了孩子後,一點都不想過年的5大原因
    平時孩子就讓人受不了了,更何況是過年的一大家族?不只細菌更多、意見也更多、想抱小孩的手更是數不清……媽媽們準備好一大桶的消毒酒精抗敵了嗎?
  • 英文童謠第27期:Hey diddle diddle (想像力+幽默感)
    念到the cow jumped over the moon的時候把寶寶舉高,感覺ta越過了月亮,然後再次放回大腿。念到dish ran away那句的時候把寶寶抱起來跑走。小朋友們可以用上面那個方法玩,也可以採用搭配動作的方式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