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屋脊網購最快幾日達?在西藏體驗買買買賣賣賣!
新華社拉薩9月14日電(記者劉洪明)雪域高原,山高谷深、路遙道遠、風雪交加……長期以來,物流配送一直是最考驗西藏網購消費者的耐心。近年來,淘寶、京東、蘇寧等電商巨頭不斷在西藏下沉銷售配送服務,在「世界屋脊」的網購者數量和消費額與日俱增的同時,外地電商深挖西藏市場也給當地帶來了發展電商的動力,當地電商如雨後春筍般崛起,高原農牧民逐漸享受到網際網路帶來的紅利。
買買買,感受高原網購「快感」
「昨天上午10點買的肥皂和奶粉,天黑前就到貨了,比商店裡賣的便宜10多塊錢。」14日,拉薩市民德吉很開心地說。
網購當日達或次日達,對西藏消費者來說曾經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今年9月以來,拉薩全市範圍內真正享受到與北上廣等城市同等的當日達速度,山南市乃東區和貢嘎縣開始享受到次日達網購服務。西藏消費者正迎來網購的「快感」。
這樣的網購速度來源於企業自建物流在拉薩的覆蓋。今年5月,京東在拉薩電商物流園區試運營,總佔地面積近萬平方米,成為電商企業在西藏運營的面積最大且包含中小件和大家電在內的物流園區。
「經過幾個月的試運營,拉薩目前11:00前提交的現貨訂單當日送達。」京東集團西南公關總監席大偉說,山南、林芝、日喀則主城區9月起逐步實現次日達或隔日達。
速度快只是一方面,拉薩消費者還能體會到真正的物美價廉。「這兩天上午在京東買的沐浴露和紅酒,晚飯前就能到。」拉薩市娘熱鄉的格桑近日搶購了不少,「一套沐浴露比超市省20多塊錢」。
支付寶今年初發布的2016年中國人全民帳單顯示,西藏以90.3%的行動支付佔比排名全國第一,人均購物支付金額為8260元,排名全國第10。
網購和行動支付越來越受到偏遠縣城人們的青睞。林芝市墨脫縣的拉傑通過手機從京東買了一臺冰箱:「以前大件商品都送不到墨脫,我們只能在網上看但下不了單。」
2016年12月,京東在墨脫縣、阿里地區等開通大家電配送服務。隨著首個網購大家電訂單送達消費者家中,曾經的「高原孤島」開始融入「網際網路+」大家庭。
除電商企業看好西藏市場外,一些物流企業也紛紛提升在藏服務水平。記者今年以來網購選擇的順豐、中通、申通從北上廣發貨3至4天就能到達拉薩,同時順豐將在拉薩開通首條全貨機空運航線。
西藏自治區郵政管理局局長焦偉介紹,加快發展快遞業,對於提升區內經濟的互聯共融度、深化西藏經濟與全國經濟要素循環融合等具有重要意義。到2020年,區內主要城市間和國內重點城市間的快件實現72小時送達。
賣賣賣,高原特色農產品如何「走出去」
物流業的不斷提速,帶動了高原買賣交易。國內電商巨頭進軍西藏消費市場,給當地帶來發展電商的動力。「十二五」以來,高原特色產品逐漸通過電商賣出去,市場和利潤高歌猛進。
山南市洛扎縣去年以來探索電商扶貧雙向通道,以6家合作社為試點,依託中糧集團援藏資源,部分貧困群眾開始利用手機、微信、微店銷售農特產品。同時,將蘋果乾、蕎麥麵、蕎麥枕三種產品掛靠在「央聯e家」電商銷售平臺上,農特產品搭上了「電商直通車」。
「截至上半年,全縣已建起覆蓋7個鄉鎮的電商平臺,27名黨員致富帶頭人帶領16家合作社做電商,已經通過郵政平臺銷售『藏雞蛋』3萬多枚。推行電商扶貧以來,共幫助近百名貧困群眾增收。」洛扎縣縣長白瑪多吉說。
總投資6億元的西藏電子商務工程,是「十二五」時期國家支持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226個規劃重點項目之一,經過3年的發展已初見成效。
阿里巴巴於2015年9月開設了「淘寶特色中國——西藏館」,是我國大型電商首次集中展示、推廣和銷售西藏特色優勢產品的平臺。「網銷這兩年幫我們擴大了銷量,提升了品牌。」入駐淘寶的西藏犛牛王生態食品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元志說,現在正做訂製化的農牧產品和共享農業。
近年來,拉薩馬不停蹄地建設電商購銷網絡。「2016年全市登記註冊電商市場主體261家,培育壯大了一批本土電商企業。」拉薩市商務局副局長濮方正說。
西藏自治區商務廳廳長邊巴說:「目前西藏已有14個縣被確定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線上銷售各類特色產品120餘種,通過『網際網路+旅遊+農特產品』運營模式,已幫扶農牧民開設網店50餘家,帶動千餘人創業。」
值得期待的是,全國商務系統將支持西藏和四省藏區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爭取到2019年底,將具備基本條件的西藏及四川省藏區國家級貧困縣,全部納入電商進農村綜合示範支持範圍。
助脫貧、利經濟,現代市場經濟異軍突起
網際網路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日益凸顯,越來越多的農產品正通過網際網路走出鄉村。
近年來,大型電商平臺企業也主動參與脫貧攻堅行動。國務院扶貧辦先後與蘇寧雲商集團、京東集團籤訂扶貧戰略合作協議。蘇寧雲商集團在100個貧困縣開展「雙百示範行動」,京東集團選擇200個貧困縣作為扶貧示範縣,將帶動20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9月14日,西藏自治區政府與京東集團籤署「網際網路+」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促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西藏扶貧館」正式開館。「西藏氣候條件獨特,盛產靈芝、冬蟲夏草等優質特色產品,非常適合網際網路營銷。我們將發揮電商平臺優勢,加大藏區農特產品的上行力度。」京東集團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公共事務官藍燁說。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在2016年召開的全國電商精準扶貧現場會上說:「電商扶貧不僅扶窮人,而且富企業、富政府、利富人,集政治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於一身,有這樣好的產業,我們一定要加快發展!」
除了助脫貧,帶產業、利經濟的效益也逐漸顯現,電商正助力西藏現代市場經濟大跨越。
西藏商品交易中心、西藏錦繡商品交易中心於2016年上線運營,均為經西藏自治區政府批准成立並重點支持的綜合性服務平臺,正助力當地大宗商品交易進入「網際網路+」時代。
此外,西藏首家特色文化電商服務平臺「中國扎西德勒網」今年8月開通,將整合日喀則特色文化、旅遊和農副產品,帶動產業發展。日喀則市市長劉虎山說:「這一平臺對提升日喀則產業創新能力,推動文化旅遊特色農產品走出日喀則、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必將起到助推作用。」
「電子商務將成為拉動區內企業拓展區外市場的強力引擎,還是政府了解產業發展、進行宏觀調控的數據支撐平臺。」西藏自治區工信廳副廳長郭翔說。
西藏自治區科技信息研究所其米次仁認為,西藏特色產品產銷的經濟效益潛力尚待深入挖掘,電商模式是加速經濟發展和產業整合的有效手段。西藏應借鑑已有成熟電商模式,創新特色產品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