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聆聽中國故事,唱響中國民歌!央視文藝最強陣容傾力打造《中國民歌大會》
十一長假,中央電視臺將鋪開波瀾壯闊的中國民歌版圖,在歌聲中聆聽中國故事,領略中國氣派,烙印中國記憶。《中國民歌大會》,這是一場盛況空前的民歌聚會,是一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事件,傳遞民歌知識,講述民歌故事,書寫民歌傳奇。
-
紀錄片《原聲中國》: 展現民歌民俗魅力,傳遞民族精神力量
作為一部民族題材的網絡紀錄片,《原聲中國》採集祖國大江南北的民歌民俗,通過對多個民族、不同地域生命禮儀的真實記錄,展現了我國各民族文化遺產和民族精神的傳承
-
民俗文化綻放異彩 ——從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看甘肅張掖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這些散落在河西走廊的文化瑰寶彰顯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民俗價值,成為人們進一步了解張掖、了解甘肅文化的重要元素。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河西寶卷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民俗文學,在甘州區安陽、花寨、龍渠、大滿、小滿等鄉鎮較為流行,寶卷題材取自各朝代的歷史文化作品,除「祖傳」外,很大一部分是民間藝人所編。
-
文化丨蒙古族傳統民歌
科爾沁敘事民歌 草原無處不飛歌。在浩淼如煙的蒙古族民歌海洋中,科爾沁敘事民歌以其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深受各族人民群眾的喜愛。 科爾沁敘事民歌 長調民歌和敘事民歌是蒙古族民歌藝術中的兩大經典。科爾沁敘事民歌主要流傳在內蒙古東部的科爾沁草原上。
-
孝昌舉辦2018年孟宗文化旅遊節暨民俗文化展演
12月17日,孝昌縣孟宗文化旅遊節暨非遺展覽、民俗文化展演在桃源社區舉行。 活動現場,孝昌大鼓《十勸家庭和》拉開了本次民俗文化展演的序幕。
-
江南文化系列報導|「杭兒風」的源頭,原來就藏在江南民俗文化中
江南傳統民俗文化也隨著朝代更迭慢慢沉澱,家住浙江的名家豐子愷也曾飽含深情地寫道:「我們是浙江石門灣人,住在上海也只管說石門灣的土白。吃石門灣式的菜,度石門灣似的生活!」 如今身處杭州,也還是能感受到鮮明的江南民俗文化的傳承。
-
聽沙田民歌、品非遺美食、觀皇族祭禮、賞水上婚嫁...鬥門民俗文化節周日拉開大幕!
在挖掘中傳承,在傳承中展示,在展示中創新。 這一場與眾不同、極大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的本土民俗盛會,是鬥門區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踐行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堅定文化自信,弘揚優秀民俗文化」的具體實踐,鬥門豐富的民俗元素、多元的非遺資源,將得到充分展示、推廣和弘揚。
-
民俗文化綻放異彩——從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看甘肅張掖豐富...
全程在甘肅張掖創作拍攝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播出後,劇中展現的剪紙、木偶戲、太平鼓、裕固民俗等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引發熱議。這些散落在河西走廊的文化瑰寶彰顯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民俗價值,成為人們進一步了解張掖、了解甘肅文化的重要元素。
-
陝北民歌有什麼特色?傳統文化應該如何傳承?
一個民族之所以能夠屹立在民族之林,成為強大的民族就在於其有著與其他民族不一樣的優秀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獨立存在的重要證據與判斷標誌之一,陝北民歌是陝北地區人民文化的結晶、是沉澱下來的珍貴文化遺產,其中獨特豐富的內容,具有特色的唱腔,獨特的審美內涵都賦予了它較高的藝術價值陝北民歌中的演唱技法運用是陝北民歌傳承的關鍵因素
-
【宣傳思想文化人才風採】劉宏奎:做信陽民歌寶庫的守護者
為了收集民歌、發揚民歌、傳承民歌,他走遍了信陽各個盛產民歌的村鎮,對國家級非遺項目信陽民歌進行挖掘、整理、提升,使古老的信陽民歌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命,他就是信陽市音樂家協會主席——劉宏奎。 從那以後,我就對信陽民間音樂文化有一個高的認識。我覺得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這麼好的一個音樂寶庫保護好、整理好,推介出去,讓它影響更多的人,影響我們這一代,甚至下一代,一直到將來的子子孫孫。讓他們在腦海裡,對音樂的印象裡能傳承我們信陽豫南民間音樂文化。」
-
淮河民俗文化 「寶珠」再放異彩——記民俗收藏家代善中
他就是往流鎮淮河民俗文化收藏館的創辦人----代善中。屆時,往流鎮文化中心七間收藏館裡擺滿了紡車、織布機等各式各樣的民俗藏品,並取得了嬌人的成績。 有一天上午,鎮文化中心主任黃又文對往流鎮黨委書記汪慶勇說:「代善中近幾年收集了數千件民俗老物件,想在三河尖鎮創辦一個民俗文化收藏館。」汪書記聽說這件事後,認為創辦民俗文化收藏館是一件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俗文化的好事。
-
安徽巢湖:「民歌之鄉」文藝匯演展示傳統民歌魅力
11月3日晚,以「傳承民歌文化,唱響時代華章」為主題的巢湖市蘇灣鎮第六屆司集民歌文藝匯演,在「民歌之鄉」蘇灣鎮坊集社區農民文化活動廣場舉行,當晚匯演網絡直播平臺點擊率達41.1萬人次。
-
泱泱昆北民歌 代代傳唱不息
由於村改居等生活方式和環境的變遷,民歌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唐小妹並不想丟掉這塊當地土生土長的「文化寶貝」。在我鎮相關部門的鼓勵和支持下,她不僅積極參加各種群眾文化活動,展示民歌魅力,同時舉辦收徒儀式,從兒媳、外甥媳婦等周邊親戚及周邊鄉鄰開始,吸納更多民歌愛好者加入到傳唱大軍中來。
-
孫延文:電影《黃土地》中的陝北民歌 丨今日頭條
張江源 油畫作品《高山厚土》布面 80×100cm文 孫延文《黃土地》是我國著名導演陳凱歌的代表作,曾獲國內外五項大獎。《黃土地》中國貫穿著許多陝北民歌,觀看時,不覺得有一股濃厚的黃土文化氣息撲面而來,使讀者陶醉於那感人至深的故事情節中來。影片的主體音樂以陝北民歌為曲調。陝北民歌是陝北民俗的一個分支,它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由陝北人自己在勞動中創作並傳唱與整個陝北地區。
-
走進侗族地區,感受別樣的民俗文化!
原無文字,以歌傳承文化,1958年設計了以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侗族民間戲曲、講款、歌曲由敘事說唱發展起來的,民歌尤以比喻見長。簫笛、牛腿琴是主要樂器。侗族建築藝術見長,每個寨子都有造型別致的木樓。這種不用一釘一鉚的木結構建築吸收了中國古代亭臺、樓閣建築的部分精髓。侗族民俗形成歷程上千年,侗族民俗文化鮮活的特性在世界上獨一無二。
-
內蒙古歌手鄂軍再登央視舞臺,這次帶著烏拉特樂隊
11月22日下午央視3套《開門大吉》節目錄製現場響起悠揚的馬頭琴聲……巴彥淖爾市搖滾歌手鄂軍攜烏拉特樂隊精神抖擻地走上舞臺,帶來一首激情澎湃的搖滾歌曲:《渴望光榮》贏得了全場喝彩和經久不息的掌聲現場精彩畫面先睹為快↓↓↓來自巴彥淖爾日報社的鄂軍已是央視的老朋友
-
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安徽省池州分隊揭牌成立
會上,介紹了《中國民俗攝影協會簡介》、《中國民俗協攝影會章程》、傳達學習了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六屆三次會議精神。產生了池州分隊領導班子 。池州分隊隊長錢安慶代表領導班子在會上發表了致辭講話。他指出:今後一定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六屆三次會議精神,立足於本土,廣泛,深入的挖掘、整理和宣傳池州豐富的民俗文化,把根植於池州大地上的優秀民俗文化變成鼓舞廣大人民群眾為家鄉經濟、社會、旅遊和文化發展努力奮鬥的精神指引;同時,要加大貫徹落實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六屆三次會議提出的各項任務,把更多的民俗文化愛好者吸納到中國民俗攝影協會中來,爭取讓中國民俗攝影基地
-
地區文化 | 「昭烏達民歌專場演唱會」暨首屆「昭烏達民歌學術論壇...
地區文化 | 「昭烏達民歌專場演唱會」暨首屆「昭烏達民歌學術論壇」圓滿舉辦!,豐富多元、特點鮮明,是蒙古族傳統民歌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促進昭烏達民歌的傳承與傳播。在草原音樂周期間,由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內蒙古昭烏達民歌學會籌備委員會、內蒙古曲歌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昭烏達民歌專場演唱會」和「昭烏達民歌學術論壇」在呼和浩特圓滿舉辦。
-
「杭哈民歌」你聽過嗎?《楊蓋補隆》
傳承草原音樂文化,感受民族音樂魅力。蒙古音樂網哈木格排行榜新榜單為您揭曉。在呼和浩特FM99.8文藝廣播推出的全區《草原音樂聯播》節目中,每周六日各地電臺主持人和你一起揭曉榜單。
-
民歌人物展風採|貳·石佔明
石佔明,出生於1973年,漢族,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石匣鄉紅都村人,民俗歌唱家。中國首屆原生態南北民歌賽歌王獎、山西黃土風情農民歌手大賽一等獎獲得者,他演唱技巧高超,音域寬廣、高亢嘹亮、民族韻味濃鬱,能給人以觸動心靈的震撼,許多歌曲成為難以超越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