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因疫情期間外賣而被五郎老師發現的『龍炎馬仔燒味』的店主是HK米三餐廳『龍景軒』的前主廚馬桂明,食客皆知『龍景軒』的總廚為陳恩德,在陳的光環下,人稱馬仔的馬桂明7年前來滬工作,掌管外灘源一知名食肆,曾在城裡掀起一股風潮。
然而,在滬上高級粵菜新店這幾年如雨後春筍冒出的態勢下,馬仔和他供職的食肆漸漸淹沒在各種閣、軒、福的夾擊中,知名度反而不如TONY等新一代廚師,成為一個大眾眼中的陌生面孔。
於是,馬仔新開的燒味店,沒有市場推廣,沒有大V站臺,甚至也不見在店裡放一塊前『龍景軒』主廚的「榮耀牌」,與那些在名店修業時間和職位都不明但就怕人不知的廚師相比實屬低調。店鋪所處位置犄角旮旯,在滬上知名粵菜野生評論家吃漢老師評價前,小店幾不為人所知。店裡所聘燒味師傅據說是翠園挖來,馬仔每日呆在店內鎮場,幾次見他都在與友人聊天,並不動手料理,看來是否『龍景軒』主廚與否也不重要,廚師是否用心及出品是否好吃才是王道。
『馬仔燒味』的普通菜單是一般燒味店的標配:燒烤+滷味,燒烤裡鵝、鴨、雞、鴿俱全,帶頭的是需要預訂的當紅乳豬。
從金陵燒鴨演變而成的脆皮燒鵝是粵菜燒烤的代表,但人云「廣東以外難有燒鵝」,說的是外省的燒鵝比廣東所嘗之口味相差較多,於是對馬仔的出品不抱太高期望。但馬仔的燒鵝,首先色澤透亮,著色均勻,讓人食慾大開。其次汁水尚可,肉質滑嫩,絲毫無常見的欠汁、肉實之弊端,更為可貴的是,在上桌好一會兒冷卻後,表皮基本保持剛上桌時的口感,讓人刮目相看。所謂「廣東以外難有燒鵝」,是相較於「金陵燒鴨」及其直系親屬「北京烤鴨」在全國推廣程度得出的結論。「北京烤鴨」之所以在大中華乃至海外開花,所需填鴨的飼養環境要求不高,且即使經冷凍,鴨脂肪解凍後的回軟程度也接近於生鴨,同時,鴨的脂肪豐富、分布相對均勻,還原風味相對方便。而鵝的飼養要求較高,環境一有變化鵝種容易變種和退化,所以燒鵝多為「本地取材」,離開產地保鮮物流就比較困難,鵝一經冷凍,回軟程度不到鴨的一半,且鵝的脂肪不豐富也不平均,冷凍後的脂肪流動性更弱,要達到原產地的風味,店家、供貨商和廚師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粵菜無雞不成宴,白切雞、油雞等雞料理是必嘗之菜式,由於油雞在廣泛範圍內更有知名度,且往往和烤乳豬、燒鴨、燒鵝、叉燒等同歸餐館的燒味/燒臘部門料理,這個部門便被稱為「油雞檔」。
我心中滬上最佳油雞當然是寶麗軒👉蘇州河邊的粵菜新館的招牌菜玫瑰豉油雞,出品如能對標滬上頂尖食肆的出品,馬仔便是成功。馬仔的頭抽油雞比起寶麗軒的出品風味稍淡,滷水稍弱,但雞肉口感不相上下,考慮到兩者巨大的差價,馬仔的性價比無疑是更高的。
寶麗軒的玫瑰豉油雞
馬仔的頭抽油雞
外鄉人多愛油雞,省港澳則多愛有烹無調的白切雞,不過馬仔的菜單並沒有白切雞,而是源於白切雞,但其實做法更對應油雞的貴妃雞。
貴妃雞的問世晚於油雞,更遠遠晚於白切雞,是在白切雞做法的基礎上,改用滷水浸雞,再用滷水「過冷」的雞料理。貴妃雞所用滷水幾近無色,因此又稱白滷水,與油雞所用的黑滷水相對應。馬仔的貴妃雞爽嫩有加,皮色清爽,風味不讓油雞,可謂黑白二將。
廣州人愛雞尤愛白切雞,白切雞做法簡單,食肆的出品要脫穎而出,食材精進和做法改良缺一不可。近40年前,廣州清平市場附近一小餐館「清平飯店」的經理邵幹和廚師王源在多方思考後,在料理自家的白切雞時,先是採用了當時紅火的油雞的滷浸法,又借鑑香港廚師運用「雪糕櫃」製作冷滷將雞「過冷」,出品「皮滑、肉緊、味鮮」一炮而紅,王源將其命名為「清平雞」,獲當時廣州行政主要領導題詞「廣州第一雞」,成為羊城最炙手可熱的菜式引同行效仿,因其過冷步驟如貴妃出浴,同行又將清平雞稱為貴妃雞。但一代名店卻在改革的浪潮中迷失方向、經營不善,在21世紀初眾連鎖店一同歇業。餐飲界普遍認為,清平飯店的關門,擴張過快,食材未跟上系主要原因。但若放到當下,清平飯店的擴張速度並比不過如今的網紅連鎖,且直至關門其浸雞技術並無退步,依舊嚴格把控。也許是當時整個食材供應鏈還落後於日漸發展的餐飲業需要,清平飯店的小店經營理念也並沒達到連鎖經營的高度,空引後人唏噓。
脆皮燒腩和蜜汁叉燒是菜單上的兩道肉料理,脆皮燒腩的皮脆肉香,為上品。蜜汁叉燒選用梅肉,多瘦肉,掛漿漂亮,微焦而不燶,是比肩大酒樓的出品水準。
終於迎來燒烤的最高潮——烤乳豬,馬仔的烤乳豬需要提前預訂,屬麻皮乳豬烤法。與歷史悠久的光皮乳豬相比,麻皮乳豬的歷史不過幾十年,省港廚師聯袂開發出將乳豬皮烤出細小如芝麻的菜式,就是對乳豬皮酥脆極致的追求。
馬仔的烤乳豬著色和起麻均勻,色面絕佳,可惜風味欠妥,皮很不錯,但皮下之肉,眾食客中多人反映有肉腥味。鎮店的菜式比不上眾鵝、雞和叉燒,實在有些可惜。
風味同樣不在線的是乳鴿皇,眾皆認為水準低於滬上一般粵菜館水平,似乎食材存有問題,不推薦點食。
常規菜單除燒味外還有寫在黑板上的小炒,是一些家常菜式,無雷,均可以嘗嘗,凍馬友魚尤其地道。
雖有烤乳豬這樣難讓人滿意的料理,但馬仔的燒味總體維持在較高水平,就像吃漢所說,品質總體是同價位店的翹楚,和高級食肆燒味部也互有高低,有得一戰,也難怪其生意在疫情稍穩後陡然變好,成為城中最話題的燒味店了。
銀芽白灼肥牛
潮式凍馬友魚
香辣肉菘茄子煲
私宴、私房菜、定製菜單、Offmenu,原本這些只是廚師、餐館為特定人服務的經營模式,如今在「美食圈」的引領下,越來越代表著「菜單上沒有的菜」,「並非人人可以吃到」,「特殊的食材和做法」,「會員熟客制料理」,並在移動網際網路和美食評價平臺的推動下逐漸興起,吊足了食客胃口越來越被青睞。能嘗到一些稀有、「高級」的私房菜甚至成為了進入「美食圈」的象徵,讓組織者和參與者倍兒有面子。
馬仔是頂級食肆主廚出身,長期在富豪飯堂服務,經營私房料理自不是問題,拜託五郎老師去預約,菜單一來二去,最後以一個實惠的價格湊了一席「私房菜」:
冰鎮花雕掌翼
涼瓜菜脯煎蛋
南乳豬頸肉
豉汁蒸白鱔
xo醬鮑片爆牛蛙
花膠花菇扣鵝掌
清蒸方利魚
勝瓜番茄肉片湯
香辣鮑魚雞煲
腊味煲仔飯
頭盤冰鎮花雕掌翼平平無奇,隨後跟上的涼瓜菜脯煎蛋是一道家常菜,貴在於菜脯的香氣和涼瓜的口感,表現尚可。
「這不就是學校後門的炸裡脊肉嗎?」
當南乳豬頸肉呈上時,一致脫口而出。
南乳醬源於江浙菜,發揚於粵菜,豬頸肉獨特的彈性口感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塊。
談到粵菜中豉汁的運用,繞不過去的一道名菜便是豉汁蒸蟠龍鱔,蒸蟠龍鱔集調味、蒸製和刀功為一體,是一些傳統粵菜館的重要菜式。馬仔私房菜的蒸白鱔的手法和蟠龍鱔雷同,但將白鱔切段,且調味過重,加了超出一般量的胡椒粉,沒有達到預想中「名菜」的水準。
一夜之間,談粵菜如果不談鑊氣顯得自己層次不高,只可惜鑊氣先生來無影去無蹤,叫他他也不應,和焦氣先生又很像,實在讓美食家有欣賞皇帝新裝的感受。
但馬仔的XO醬鮑片爆牛蛙真讓我看到鑊氣先生了,油光發亮,略有的焦香非常迷人,放在那些閣、軒和福,這道菜也是當店名菜。
與鑊氣十足的爆牛蛙相比,花膠花菇扣鵝掌則顯得一般,泡發做的不好,似乎有點小雷。同樣難讓人滿意的是寄予厚望的清蒸方利魚,魚的鮮度顯得一般,也許,對燒味店來說,鮮魚是有用才會進的食材,平時用的量很少,要求高品質、高鮮度的食材也是勉為其難了。
勝瓜番茄肉片湯扳回一城,湯汁鮮美,下了功夫。香辣鮑魚雞煲還真是香辣,對辣不能的嶺南人真的受得了這個辣度嗎嘻嘻?
與燒味相比,馬仔的私房菜僅是差強人意,同行人對這套私房料理與閔行區某粵菜小館的定製料理進行了比較,後者完勝。不過,我們的預算不高,菜單多次變化似乎也影響了馬仔的配菜,問題還在於馬仔是一家燒味店,要搞桌頭料理,食材的引進方式和廚師的工作還需要磨合。前米三主廚的加持自然會讓馬仔的私房菜吸引更多的客人,也許操練的多了,體會也會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