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騰訊出品的一檔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意外走紅,走紅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像辣目洋子、胡杏兒這樣的演員所帶來的精彩表演,但更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評委中郭敬明導演和李成儒老師之間的唇槍舌劍。
李成儒老師的犀利點評
從綜藝的效果來講,這的確是很吸引眼球和流量的,對於節目來講是很成功的。但是對於參加的演員,以及熒幕下的廣大觀眾來講,這是非常可悲的。
對於演員來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京的「北漂」演員多達十萬人,這其中,既有可以出演男一女一的明星,也有每天只能領盒飯和20塊錢的群演。而這個群體中,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想,就是成為演員,站在舞臺前。
而節目中,郭敬明和李成儒兩位老師的battle讓這些有夢想的演員十分茫然,一個演員成功的標準是什麼,如果自己的外表不是那麼出色,是不是就永無出頭之日了。如果你年輕英俊瀟灑,當然機會是比較多多的,但是人畢竟是要變老的,難道演員真的是吃青春飯的嗎?
當然不是,首先從市場上來講,青春偶像劇雖然比較火爆,但是畢竟市場份額不高,而且在收視率較高的影視作品中都不是面癱的小鮮肉撐場面,最終還得靠演技說話。從這方面說,郭敬明導演在《演員請就位》這部綜藝中的表現給演員們帶了一個非常不好的頭。
從2014年起,流量明星的概念開始興起。讓一些外表光鮮的藝人開始嶄露頭角。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流量明星沒有拿得出有說服力的作品,進而就會消失在大眾的視野中。而後面又有一批批同類型的流量明星出現。從某種角度來講,的確是帶動了行業整體的發展。但是從長遠看,除了帶給廣大觀眾,留下了炒緋聞、尬演技這樣的一地雞毛,什麼也沒給觀眾留下。
在此,小編想說。雖然文化演藝行業是一個高度市場化的行業。但是,宣揚正能量,弘揚社會價值觀,也是文化業一個重要的責任。
雖然演員們不能像科學家、醫生、消防戰士那樣為國家、為社會服務。但是說好中國話、講好中國事,是每一個文藝從業者都應該做好的工作。希望每個年輕的藝人們能真正潛心磨練好自己的演技,為廣大觀眾,也為自己,留下一部優秀的作品。
所有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