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坂上之雲》難以啟齒的維新窘境

2020-11-09 生年不滿百
剛看《坂上之雲》時,常常被它遼闊的視野和激昂的旋律所感動,不知不覺中也接受了司馬遼太郎的歷史觀——明治是光明的時代,雪飄而明治逝。但是,歷史最忌只聽信一家之言,更何況司馬遼太郎還只是一位歷史常識比較好的歷史小說家,他對於明治時代的描寫更多的是基於小說創作,所以存在著站立場和漏報的問題。真正的明治時代是怎樣的?恐怕不能只從《坂上之雲》管中窺豹。接下來的文字都是從歷史的角度入手,訴說那些連《坂上之雲》都難以啟齒的維新窘境。

一,「國權尤重,民權尤輕」
這句話是司馬在書中提出來的,可見,司馬並不是沒有看到這個問題。但是縱觀全片,這個困擾著日本幾代人的難題卻是被輕描淡寫、一筆帶過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明治政府的建立本身就是對民主的踐踏。日本用50年的時間走過了歐美500年的路,靠的就是後發國家的才能動用的利器——低人權優勢,這種優勢在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幾乎不存在,因為幾百年來的動蕩和革命使得民主人權意識深入人心,國家很難將國權凌駕於人權至上。但是在後發國家就不一樣了,通過組建一個強有力的政府來影響控制國家的方方面面,個人在國家機器的碾壓下沒有絲毫的議價餘地,國家可以任意賦權給組織和個人,權力是國民經濟的發動機和潤滑油。事實證明,這條路對於後發國家而言簡直是追趕先進國家的捷徑,日本、韓國、新加坡、臺灣、中國都是這樣走過來的,無一例外。

「國權尤重,民權尤輕」的狀況出現在江戶幕府末年就已經奠定了基礎。人們進行倒幕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為了民主和自由,而是為了富國強兵。倒幕的力量主要分為三支——武士、農民和商人,其中武士是主力軍,而武士中最強的倒幕力量是西南強蕃的外樣大名。與其說外樣大名倒幕是為了社會變革,不如說是為了改朝換代——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推翻德川幕府,重建武士政權,黑船來襲不過是一劑催化劑。伏見鳥羽戰爭之後建立起來的以長州薩摩兩蕃為核心的明治政府,先天就是代表天皇來治理日本的統治階級,而不是民主政府。

二,從藩閥政治到政黨政治——換湯不換藥的政治遊戲
早期的明治政府是由三股勢力組成的,一是以長州、薩摩、土佐藩為主的倒幕派,二是以公卿為主的試圖恢復貴族政治的公議政體派,三是以歸附的尾張、越前藩為主的親幕派。通過官制改革和人事調動,最終倒幕派掌握了政府實權。

但是,隨著西方思想的不斷滲透,民間也逐漸有了要求開國會、制憲法的聲音。不過以日本的尿性,民間的草根隨便喊喊是不可能真正拿到權力的,真正能促成日本社會變革的絕對是上層精英——這裡必須要感謝一個人,他在自由民權運動中的活躍表現最終使得日本開了國會,他就是倒幕派的實力者,板垣退助。

如果不是板垣退助在「徵韓論」論證中失敗,從而被迫退出明治政府的權力中心,日本的政黨政治不會那麼快來臨。促使日本民主向前行進一大步的自由民權運動,本身就有失意政治家為了重回政治中心,向政府手中奪權而強行推行民主的性質。

披上了政黨政治的皮,日本政治家玩得還是派閥政治,這到現在都沒有改變。黨內黨派林立,各自有著不同的施政方針,黨內人才的更新換代緩慢,而且多呈現父子親屬相傳的趨勢,如:首相岸信介的弟弟是首相佐藤榮作,儘管兩人屬於不同的派閥;女婿是外相安倍晉太郎,繼承了岸信介的派閥,成為安倍派首領;安倍晉太郎的兒子又是首相安倍晉三。日本的世襲政治就在派閥和黨派的包裝下,堂而皇之的登上了歷史舞臺。

三,牛奶杯中的明治維新
常常有人拿改革開放和明治維新作對比,但改革開放不是明治維新的翻版,可以說,明治維新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飽含著日本的民族性。

這種民族性內涵過於豐富,但是從牛奶杯中卻可以看出一二。在傳統日本文化中,人們是不吃牛的,因為牛是他們農耕的主要勞動力,牛奶也幾乎沒人去喝。但在明治維新的推動下,這種情況完全得到了改觀。日本人像西方人一樣的去食用牛肉和牛奶,只在幾年之間,全國就興起了一股「牛奶熱」,甚至還有「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的口號。

我們感慨這種翻天覆地般的改變,主要是感慨日本人對於外來文化的吸收效率。反觀中國,從鴉片戰爭到現在,走過了比日本還長的路,但是對於外來文化的吸收仍然比不上日本。當時一心移風易俗的日本,是把自己作為一個尚未進入文明領域的國家來看待的,所以必須在各個領域都要向西方看齊,即使自己無法接受西方的某些觀念和行為,也要去效仿——不過,在這種渴望成為文明國家的背後,存在著一種否認自身的自卑和恐懼心理,僅僅從明治維新中牛肉牛奶的普及程度,就可以看出當時有多少日本人存在這種自我蔑視的心理。

這種自我蔑視的心理,在數百年強盛的國勢下就變成了極端膨脹的民族自尊感。明治維新沒有從制度和教育的角度根治這種心理,反而利用和強化這種心理去服務富國強兵的目標,無疑是短視的。

《坂上之雲》中表現出來的大多是日本人在面臨時代變革時的主動精神和社會責任感,不可否認,這在歷史中絕對是存在的,但是對於大多數在時代中沉浮的平民百姓,這種高尚的情懷離他們很遠,他們只有被政府強徵稅款買軍艦的痛苦、被政治家玩弄於鼓掌之間的無奈、被買辦資本家壓榨勞動力的辛酸。明治時代燦爛的微笑真的存在於每一個明治人的臉上嗎?司馬遼太郎說是的,如果沒辦法理解日本人在劇痛中的狂歡,就沒有辦法理解明治這個時代。或許,上面所說的明治維新的窘境,司馬遼太郎都是知道的,但是他還是選擇了自己的立場。歷史就是這樣,多面而有趣,不過大多數人看不到歷史是復調的,因為歷史就像一個大染缸,把當時人們的喜怒哀樂全部染成一個顏色,供後人單調的去評判。恰如司馬遼太郎的卷尾語,雪飄而明治逝。

相關焦點

  • 回望「坂上之雲」:152年前的明治維新
    假改革,真革命的維新雖然號曰維新,但明治維新顯然是革命,但它被有意裝扮成了一次變革。革命是什麼?從天體運行的角度闡釋,革命的詞義是循環往復;法國大革命中,「革命」的含義終於轉變;到了馬克思那裡,革命的內涵是:推翻舊的,建立新的。
  • 《坂上之雲 第三部》坂上之雲兩三言
    我反而關注的是幾個主要人物所詮釋的日本在明治維新中的成長,以及潛藏在成長背後的糾結。    秋山兄弟。秋山好古展現的是明治維新時日本人的簡樸和精幹,而秋山真之則在經歷洗禮後從嬉皮士變為實用主義者。這兩人從松山到東京的傳奇更像是「束髮讀詩書,修德兼修身,仰觀與俯察,韜略胸中存」的完美詮釋。
  • 難以啟齒的柔弱孤單夜裡會滑落是什麼歌?《難以啟齒的柔弱》誰唱的
    近日在抖音上面出現了一首特別火的一首歌,其中的一句歌詞是「難以啟齒的柔弱孤單夜裡會滑落」,這是首什麼歌呢?據了解,這首歌的歌名是《難以啟齒的柔弱》,一下來看一下歌曲演唱者及歌詞完整版介紹。  1、抖音難以啟齒的柔弱孤單夜裡會滑落是什麼歌  這首歌的歌名叫做《難以啟齒的柔弱》,演唱者金志文。
  • 《司禮監》萬曆維新之天誅國賊
    最先發現大量維新將士湧進城中的是各城門後侯著等放城的糞行,這些北京城最勤勞也最不怕苦不怕髒的人民也是最先目睹了維新將士的風彩。 讓糞行那些人特別驚訝也特別感動的是,那些戴狗皮帽子的維新將士在經過他們身邊時,總有人停下腳步朝他們深深鞠躬,然後說一聲:「辛苦了!」
  • 維新、革命與西餐:如何用味覺跟上維新運動的風潮?
    面對西餐,中國人一方面妄自尊大,認為中國飲食天下第一;另一方面,國人也常常把西方的強大與他們的飲食習慣相聯繫,因此也常把飲食的維新作為維新理想的一部分,甚至賦予西餐過多的「新意」。下文將以康有為等重要維新或革命人士的飲食觀念和踐行方式為例,分析近代中西飲食價值觀念層面的衝突與融合方式。
  • 聽電影 | 順著斜坡路上升的雲 —— 電影《坂上之雲》音樂
    《坂上之雲》是日本NHK電視臺的13集特別歷史劇,從2009年11月29日開始間斷性播放。
  • 盤點國外戰爭電視劇之坂上之雲第三部,網友:是不可思議的時代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日本戰爭電視劇之坂上之雲第三部,網友:是不可思議的時代,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這個電視劇的簡介和部分網友的評論吧。坂上之雲 第三部 坂の上の雲 第3部 劇情簡介:迄今為止發行超過2000萬部,成為打動無數日本人心靈的代表之作。
  • 《浪客劍心》: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激烈爭鋒
    其實,《浪客劍心》電影的成功之處不僅在於高度還原漫迷心目中的緋村劍心,更在於不遺餘力地展現出日本維新變法對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 維新變法貫穿主人公緋村劍心坎坷波折的前半生,劍心的個人經歷也成為激烈變法中武士的真實狀態。
  • 《浪客劍心》: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激烈爭鋒
    其實,《浪客劍心》電影的成功之處不僅在於高度還原漫迷心目中的緋村劍心,更在於不遺餘力地展現出日本維新變法對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維新變法貫穿主人公緋村劍心坎坷波折的前半生,劍心的個人經歷也成為激烈變法中武士的真實狀態。
  • 司馬遼太郎和《坂上之雲》人物秋山好古、秋山真之、正岡子規
    那些資料呢用小卡車一車一車送往司馬先生在東大阪的家裡。司馬遼太郎與明治8年創業的高山書店交往最多,店主說寫《坂本龍馬》時,先生說「只要是人物評傳都幫我搜來。」結果呢,不管與坂本龍馬有沒有關係,政治家、實業家、軍人、文人、藝術家等各類人的評傳都搜了去。店主又說某次司馬先生讓出版社轉達「要海流方面的資料」,用來幹什麼呢?說是寫海船遇難,要計算大致經過多少天能跟著海浪衝上沙灘。
  • 《坂上之雲》無限接近的真相
    大河劇《坂上之雲》,從日本人的角度來看明治維新、日清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以及當時日、清的國際地位和世界的格局,了解大和民族在那時,為何每一場戰爭都舉全國之力孤注一擲,為何對勝利如此迫切,正是對個人的強大和國家強盛的無比期待。
  • 難以啟齒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難以啟齒,啟齒:開口。話很難說出口。出自: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二卷:「所恨者新喪未久,況且女求於男,難以啟齒。」近義詞有:難於啟齒,難以啟齒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難言之隱。難以啟齒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難以啟齒(nán yǐ qǐ chǐ)成語釋義:啟齒:開口。
  • 刀劍亂舞2020最新刷圖掉落刀男一覽 維新的記憶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刀劍亂舞在2020年的最新刷圖掉落,由於之前官方有過改動,這裡為大家準備了最新掉落匯總,將按照章節進行分篇方便大家查看~本篇為維新的記憶篇,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通過下表連結可跳轉至想要查看的章節 維新的記憶 江戶的記憶 織豐的記憶 戰國的記憶 武家的記憶 池田屋的記憶 延享的記憶 在各合戰場取得戰鬥勝利時,有少量機會可獲取以下刀劍男士。
  • 《銀魂》如何開創維新之路,維新三傑之師,深受中國經典文化影響
    由於作者空知英秋人送外號「大猩猩」一句無奈的話語,《銀魂》就此成為無節操的神作問世,在日式歷史文化中許多著名的人物都被改頭換面,每天上演著各種無釐頭的搞笑的劇情,深得漫迷喜愛,這些正是源自於一句「那就讓外星人與維新時代的志士們對戰吧」。在日漫的創作故事中都是以歷史為素材作為載體,即使是無釐頭的創作在原本的時代背景素材下都承載著各種潛在的文化進行描述。
  • 1972年:韓國實行維新憲法,建立第四共和國.
    前韓國總統樸正熙通過維新憲法全面實行獨裁統治。十月維新是1972年10月17日時任韓國總統樸正熙為謀求終身獨裁統治,對其自身政權發起的自我政變。1972年10月17日,樸正熙以實現朝鮮半島統一和應對急劇變化的國際形勢需要改革現有體制為由,發布《非常戒嚴令》,宣布全國戒嚴,現行憲法作廢,解散國會,禁止一切政治活動,所有大學停課,新聞、報紙、電視臺實現軍事管制,史稱「十月維新」政變。當天,樸正熙還發布了《總統特別宣言》。10月27日,樸正熙政府頒布了《志在祖國和平統一的憲法修正案》,即《維新憲法》。11月23日,經國民投票獲得65%的通過。
  • 光緒皇帝實行百日維新,真正觸怒慈禧太后的導火索究竟是什麼?
    以我們今天的眼光看來,百日維新的多數改革(不包括尊孔聖為國教、以孔子紀年)若能完美地推行下去,於國於民皆大為有利,好比制訂憲法、開國會、君民合治、滿漢平等、斷髮易服、鼓勵民辦企業、廢八股、獎勵科學著作和發明、裁減冗官等等,這些改革舉措皆是利國利民之舉,若能實施下去,中國必定盛矣。然而,這些改革舉措對於慈禧、守舊派官員來說,無疑是在剝奪他們的權利、挖大清的祖墳。
  • 從《那年花開月正圓》角度,看清末百日維新失敗的原因
    更是向我們展示了腐敗的大清朝原來的面目,人們在大呼「大清必亡」的同時,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其中的百日維新運動。在預告片中沈星移回來了,而且改名換姓,成了康先生,不知道是不是我們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康有為康先生呢?而他發起的百日維新又有一些什麼情況呢?電視上裡面播的雖然跟真實的歷史確實相差太多,但是裡面還有有很多值得參考的地方的。就比如朝廷的腐敗、親王的用權謀私等等。
  • 新垣結衣新劇飾忘卻偵探 西尾維新作品首次真人化
    該劇改編自因《化物語》、《最強會長黑神》的動畫化而出名的西尾維新的同名小說。號稱難以真人化的西尾維新的作品中,這一部還算比較適合真人拍攝,於是這一部作品為西尾維新作品的真人化開了先河。另一方面,從2014年10月原作出版以來如此迅速就決定電視劇化一事原作者西尾維新高興的表示「我非常開心!而且『忘卻偵探』這一角色能讓新垣結衣來演簡直就像夢一樣」。同系列的第三冊將在8月發售,「我會帶著這份感激儘快投入新作的寫作的!」西尾維新充滿幹勁地這樣說道。
  • 光緒帝和明治都是年輕即位,主導維新變法,為何結局截然不同
    兩個國家都進行過維新變法,但是卻走上了不一樣的道路,最後日本通過甲午戰爭,把中國打敗了。在研究晚清和日本的近代史時,會發現明治天皇和光緒帝都是年輕即位,都曾主導過維新變法,但是一個成功了,一個失敗了,其中原因不得不令我們深思。光緒帝和明治天皇都是年輕即位,為何晚清和日本會相差如此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