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爪杯背後的「網紅產品」消費主義

2021-03-01 DoNews

文章轉自公眾號: 深幾度(ID:deepchanpin)

作者:吳俊宇

寫在開頭:這篇文章堪稱鋼鐵直男的自殺現場。然而哪怕死,我也要吐露真言。

星巴克的「貓爪杯」紅了。

但這種「紅」充分展現了如何用消費主義馴化年輕女性非理智消費者的過程。

貓爪杯的走紅和去年流行的髒髒包、喜茶几乎如出一轍。都是消費主義先行,社交媒體跟進。商家用一連串營銷手法輕而易舉就擊潰了「豬豬女孩」們的理智。

「豬豬女孩」真的精緻嗎?她們不過只是白領「社畜」而已。「豬豬女孩」每天毫無意義地美化自己的生活,藉助消費主義符號塗脂抹粉。人前光鮮亮麗,實際生活辛苦悲慘。

她們不僅僅在公司被老闆剝削,工作之外也是生活在商家、媒體的食槽之中,被消費主義洗腦,毫無自我抵抗能力,只能接受商家的屠宰。

工作和消費的雙重剝削,昭示了都市白領們的蒼白底色。

一、狂熱的「貓爪杯」鬧劇


星巴克每年都會推出許多季節限定的新品周邊,比如聖誕季的麋鹿馬克杯、十二生肖杯等。同樣限量發行,這次貓爪杯卻供不應求「火出天際」。

什麼是「貓爪杯」?其實就是一款造型為貓爪的粉色杯子,造型可愛,顏色粉嫩。透明的杯身內是貓肉球的形狀,倒入飲料便能看到一隻貓爪。

貓爪杯爆火,甚至引發熬夜排隊、打架等的現象。有網友甚至驚呼:貓爪杯原本9點開售,結果8點多就看見有顧客在星巴克裡頭。

甚至有極端的情況,在部分店面,排在第一名的消費者會將所有的貓爪杯都買走。而該杯子在網上的價格炒到高達888元、1288元。

這場「聖杯之戰」,引發公眾質疑:這個杯子真的值這個價?顯而易見,完全不值。

事情愈演愈烈後,星巴克方面在官方微博給出解決方案:2月28日至3月3日,將在星巴克官方線上零售平臺,每天下午三點開售1000隻貓爪杯,並且開啟了一人一杯的限購。此次操作也從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黃牛,並且讓真正喜愛貓爪杯的消費者可以進行搶購。一出線上線下通力影響的消費鬧劇也算落下帷幕。

每日經濟新聞分析稱,此次星巴克貓爪杯被吐槽的一大原因便是「限量不限購」。因為網友向星巴克投訴,如此開展飢餓營銷卻沒有對每位消費者的購買數量進行限定,這就讓很多排在後面的消費者買不到杯子。

當然,「限量不限購」是一個因素。但這都是表面現象。商家飢餓營銷之外,貓爪杯流行還有更深層次的社會根源。

二、社畜的「貓咪經濟學」


日本經濟學家曾提出「貓咪經濟學」這個概念,這個概念最早被日本記者知恵蔵刊登在《朝日新聞》上。

「貓咪經濟學」指的是,經濟下行周期內,不管經濟多麼困難,大眾對貓及其相關產品的熱情永遠高漲,只要商家正確使用「貓」這個概念,就能吸引關注從中獲益。

以「貓」為代表出現的大量周邊商品,往往備受人們青睞。比如電視節目、手機遊戲、書籍、雜貨,以貓為對象的保險、寵物酒店、寵物葬禮等,呈現出繁榮景象的觀光、產業事例有很多。

日本關西大學名譽教授宮本勝浩在2016年2月就發布報告稱,一隻貓的飼養金額,加上周邊商品的銷售額、觀光相關效果,以及由此帶來的周邊經濟等,在2015年經濟額將達到2.3萬億日元。

可以說,貓爪杯深深利用了貓咪經濟學,藉助貓奴文化牢牢抓住了社畜青年的心。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心態呢?原因在於,貓的慵懶之感往往和人頹廢緊密相關,在社會壓力、工作壓力日趨升溫的情況下,年輕人淪為「社畜」。

「社畜」們希望追求自由,尤其是能像貓一樣自由,和「貓主子」一樣擁有輕鬆愉快的自由生活。貓的治癒感成了「社畜」們的回血工具。

日本2016年就出現了一個火熱的連載漫畫,名為《社畜が貓の國で奴隷になる話》(社畜在貓之國淪為奴隸)。這個漫畫用貓的視角去看待了社畜們的悲慘生活。

作者藉助貓的語言去諷刺人類「每天要工作8小時」「中午還不能午睡」「出太陽了不能拿來睡覺只能工作」。作者其實想要表達的意思是:貓比人還要自由。

這種不自由深深植根於白領的生活之中,甚至主導了他們的消費理念、娛樂理念。美國社會學家米爾斯就做過類似的解讀。

他在《白領:美國的中產階級》中曾經如此形容白領的消費心態:

工作的必要性及其異化使其變得枯燥乏味,越是枯燥乏味,就越需要在現代閒暇所賦予的歡樂和夢幻模式中找到解脫……他們每一天都在一小塊一小塊出售自己。憑藉娛樂、愛情、電影、消費,以及替代性的親切感,人們可以使自己再度成為某種形式的完人。

這也是不理智消費主義起源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消費主義的「洗腦符號」


繁雜的工作壓力使人喘不過氣,而消費成為了釋放自我的最佳途徑。大眾媒體又成了消費主義的最佳幫兇。

在今天,抖音、小紅書這些大眾媒體就是貓爪杯、髒髒包、喜茶流行的最佳推手。大眾媒體帶來的消費文化,深深地給「社畜」們洗了腦,尤其是給年輕女性消費者的洗了腦。

長期以來,女性越來越嚮往成為像網紅那樣的精緻女孩,商家製造出一個豐富華麗的景象來嚇住消費者,接下來開始灌輸擁有此類商品便能成為ta的邏輯。

人們更多追求的多為商品的符號意義,好比買來貓爪杯主要並不是用來盛水喝,而是因為它是「星巴克」的「限量」「貓爪」杯。

貓爪杯最先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造勢宣傳,而在此類平臺用戶裡,女性作為年輕的消費主體最易受其刺激和誘導,諸如髒髒包、喜茶等都是率先在網際網路迅速走紅的商品。

儘管需要排隊兩小時,消費者也可輕易接受,自然而然的再次加重網紅標籤,循環往復,時間一久大家都開始探索起來網紅銷售模式,明亮的燈光、大理石、火烈鳥擺件成了網紅風格店鋪的標配,網紅牆、網紅抓娃娃也成了商場吸引消費者的重要手段。

黃牛的助長也離不開網紅的傳播,網紅店代購、代排隊這些業務都是由網紅店而衍生的。有趣的是,這也是雙向影響的,網紅商品為何而「紅」,只要有人在店前蜂擁排隊,它就是紅。

星巴克被人們一貫認為是都市時尚文化的代表咖啡品牌,但人們要清醒的是,無論是60塊還是600塊的杯子,「自我」的價值並不會被這些輕易左右。

星巴克、小網紅拿一堆虛無縹緲的符號來,幫助「豬豬女孩」們堆砌了她們對生活美好的幻想,為整體社會景觀營造出一種海市蜃樓。

法國哲學家鮑德裡亞在《消費社會》一書中曾經如此形容消費「洗腦」的過程——消費是用某種編碼及某種與此編碼相適應的競爭性合作的無意識紀律來馴化人們,這不是通過取消便利,而是相反讓人們進入遊戲規則。

用鮑德裡亞的話來說,這些消費物品除去作為器具「特別用途」的意義之外,只剩下無盡的消費符號暗示:

櫥窗、廣告、生產的商號和商標在這裡起著主要作用,並強加著一種一致的集體觀念,好似一條鏈子、一個無法分離的整體,它們不再是一串簡單的商品,而是一串意義,因為它們相互暗示著更複雜的高檔商品,並使消費者產生一系列更為複雜的動機。

我們可以用這張表格來剖析豬豬女孩們購買貓爪杯、髒髒包、喜茶背後的符號變異邏輯,以及抖音、小紅書這些社交媒體在這個符號變異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但是真的要繼續追問貓爪杯、髒髒包、喜茶後面的事實,很多問題就很荒謬了。

貓爪杯真的實用嗎?不實用,甚至那些貓爪子根本洗不乾淨,容易藏汙納垢。

髒髒包真的好吃麼?既不方便也不好吃,吃完後滿嘴,滿手都是髒的,甚至充滿了大量人體消化不了的蛋白質和人工合成脂肪,對健康一點也沒好處。

喜茶真的好喝麼?並沒有多好喝,幾乎所有的現制現售奶茶在外包裝上都沒有任何配料信息或營養標籤信息,甚至還有含糖量過高的風險。

嘴上說要減肥、要健身,實際上每一個消費行為都指向自我放縱,最後甚至連健身都成了自我標榜生活方式的表演之舉。

貓爪杯、髒髒包、喜茶對女孩們的暗示就是:我佔有了它,也能像微博、抖音、小紅書裡那些網紅一樣擁有看似高大上的生活,成為精緻的「豬豬女孩」。

四、被「奴役」的「豬豬女孩」

我真的很認可米爾斯對白領的悲觀看法:

空虛者的娛樂奠基於他們自身的空虛和無法填補空虛……他們通過閒暇來擺脫工作中永無休止的折磨,憑藉消極的奢侈享受和尖叫銷蝕生活的枯燥。

貓爪杯、髒髒包、喜茶帶來了暫時的歡愉與滿足。這種歡愉、滿足正如鮑德裡亞所批判的——拜大眾傳媒之賜,我們消費了一種「心中的寧靜」,一種意識形態構序之下的偽寧靜。「它的寧靜需要永久性的消費暴力來維繫」,並且,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暴力。

消費帶來的歡愉永遠只是暫時的歡愉,正如《西部世界》中的一句臺詞:

這些殘暴的歡愉,終將以殘暴為結局。

然而精緻的「豬豬女孩」這種生活真的精緻嗎?瘋狂佔有的背後,實際是內心的虛無。與其說是人在佔有物,倒不如說是物在規訓人。

「豬豬女孩」們不知道的是,一個小小的貓爪杯,奴役了她們的理性,讓她們陷入消費主義的陷阱,如同「豬」一般喪失了自我。

她們在工作中遭遇著老闆的「顯性剝削」,白領的工作看似光鮮亮麗,實則被深深規訓;她們在生活中遭遇著商家的「隱性剝削」,消費表面上是在自我滿足,實際上掉入了企業家們合謀的「工資回收計劃」。

工作「顯性剝削」和消費的「隱性剝削」合謀,共同造就了現代白領的宿命。

所謂的「Work Hard, Play Hard」看似勵志,實則陷入了一種更深的困境。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消費主義在2019
    當年花幾百幾千搶到貓爪杯的朋友你們杯子還好嗎?這就是消費主義和資本最重要的「戲法」之一——製造稀缺。這就是消費主義和景觀社會強加給我們主觀意識的,利用了消費者普遍的從眾心理,並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流氓邏輯鏈:很多人買那一定是因為「好」——既然「好」,那麼貴一點也無所謂。現實生活中,許多網紅餐廳、網紅奶茶店都會僱人排隊;一些熱門景點、商圈的餐廳,會故意慢上菜,營造出很多人等位的景觀,為的就是製造一種稀缺感。
  • 星巴克再次開賣「網紅」貓爪杯,萌寵風格還會搶手嗎?
    曾經紅極一時的貓爪杯又回來了。4月13日,星巴克再次推出限量版貓爪杯。考慮到疫情防控需要,今年的貓爪杯銷售改成線上預約,從「排隊搶」變成「抽籤得」。店裡工作人員說,現在店裡不直接銷售這款產品,消費者需要先登陸小程序預約,能不能買到全憑運氣。「抽中購買資格後才能憑二維碼前往門店提貨,接下來的兩天裡,每人每天還會有兩次系統抽取機會。」今年的貓爪杯增加了櫻花圖案、變成紫色,還帶來了「兄弟」貓尾杯,比貓爪杯早些時候推出的還有帶有貓爪元素的泡茶杯、馬克杯、玻璃杯等同系列產品。
  • 融鑰視角:被裸貸扒光衣服的中國女孩,是資本鼓吹消費主義下的惡
    #消費主義#消費主義!消費主義簡單點說,就是把消費和金錢、幸福、地位、智商等標籤捆綁在一起。你買什麼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從而快速打破階級固化,步入上層社會。愛馬仕的包包,香奈兒的口紅,巴黎世家的鞋子,這是精緻的中產階級。限量版的AJ,搭配的明星同款,ins風街拍,這是時尚高街潮人。貓爪杯喝水,吃牛油果和藜麥,網紅奶茶和爆漿蛋糕,這是新時代的優雅貴婦。
  • 你是如何被消費主義洗腦的?識破消費主義陷阱看這篇就夠了!
    消費主義的盛行,讓暫時沒有實現高配能力的年輕人,提前過上了高配生活。 消費主義讓身處底層的人們感覺,雖然生活問題重重,但是仍舊有「擁有美好生活的方法「 年輕就是要對自己好,買喜歡的東西。 作為一個年輕的時尚青年,怎麼能沒幾雙AJ?
  • 星巴克追加網紅「貓爪杯」上線天貓 多平臺已現高價出售
    圖片來源:星巴克中國官方微博新京報訊(記者 梁辰)網紅杯「一杯難求」。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宣布,28日下午3時將在星巴克天貓官方旗艦店獨家上線6oz粉色貓爪雙層玻璃杯(以下簡稱「貓爪杯」)產品。星巴克方面則回復記者稱,目前官方僅在阿里平臺銷售,並未在其他平臺授權。
  • 199元的貓爪杯一天之內被炒到1000多元 沾貓必火為哪般?
    貓咪元素似乎也使珠寶產品「增值」不少,比如珠寶品牌周大福和周生生都推出了一款招財貓手繩,武林銀泰周大福專櫃的工作人員透露,這款手繩是門店的「網紅款」,目前整個華東都沒貨了。周生生專櫃的工作人員也表示,這款千足金的貓咪吊墜杭州暫時沒貨。  記者注意到,周生生的千足金貓咪吊墜約1.5克,售價為1280元,而參考昨天中國黃金門店的金價,1克黃金為368元。
  • 文創產品=文化+創意+產品?
    貓爪杯被哄搶的背後,折射的是年輕消費者對於萌物的消費心理,星巴克這類快消品的客戶群與喜愛萌寵,尤其是貓咪的人群有很高的重合度,因此,當「星巴克」與「貓」這兩個元素合到一起時,這部分重合的消費群體就無法抑制購買慾望,從而出現哄搶局面。貓爪杯是一款企業文創產品。
  • 從天價聖誕杯到氣氛組,在星巴克面前其他網紅都是弟弟!
    從現象級貓爪杯到8萬一個的聖誕杯,再到氣氛組熱梗營銷......星巴克仿佛有著網紅一般的體質。01流水的網紅鐵打的星巴克瑞幸過氣了,喜茶、奈雪的新茶飲之爭還在繼續,爭來爭去不過是誰能成為「中國星巴克」的問題。如果說星巴克與這些新茶飲賽道的網紅有什麼本質區別。
  • 「網紅」產品緣何頻頻成「往紅」
    換言之,「網紅」產品背後套路深,消費者購買需當心。何為「網紅」產品?根據媒體和專家的說法,「網紅」產品不局限於一種物品,還可能是一個人或事件或商品。比如,景區、餐廳、遊樂園、特色小鎮等藉由某一熱門話題進行炒作,就可以將自己打造成「網紅」產品。網絡紅人和網絡爆品都屬於「網紅」產品,它們先在社交媒體上聚集人氣,然後通過各種渠道變現。
  • 星巴克也瘋狂:瘋狂的貓爪杯
    對於最近炒的沸沸洋洋的星巴克「網紅貓爪杯」事件,小鎧一開始是嗤之以鼻,哼,肯定是營銷,怎麼會有那麼優秀的人為了一個杯子大大出手呢?(小聲bb)好吧,小鎧還是低估了網友的行動力,果然電影源於生活正所謂美麗玫瑰會帶刺,漂亮的杯子會讓人大打出手,接下來請欣賞大型電影《瘋狂的杯子》花絮。
  • 丁真爆紅的背後:一場消費主義下的集體性幻想
    大都市和現代工業構成的欲望之網已然包涵了所有的人,迷醉了他們的靈魂,他們無處可逃,當英國的工業革命一旦開始,遠在萬裡之外的大清帝國便註定走向沒落,故鄉的山水只能出現在夢中,如同丁真撒下的剎那光芒。在時間之流中,一切都將被消費主義和物慾主義消解和重構,丁真的笑和他臉上的高原紅也將如此,純真只是短暫的幻象,如同廣告。
  • 消費主義是與非
    在消費主義中,人們沉迷於獲取商品的過程,將此作為自身認同的基礎,而社會經濟制度也服務於消費主義,例如專門負責增強產品吸引力的設計師,以及鋪天蓋地無所不在的廣告等等——他將此稱為「消費體制」(consumer apparatus)。儘管消費主義可以視為當代社會的特徵,但其歷史可以回溯到現代西方商業社會產生之初,所以其意義與影響必須從歷史的考察中呈現。
  • 貓爪杯到底玩的啥套路!
    鑑於出現全民瘋搶貓爪杯的火熱局面,昨天,星巴克官方公眾號還向每位關心「貓爪杯」的朋友發了一封公開信,所長我先給大家「翻譯」一下。曬星巴克紙杯咖啡是城市小資彰顯身份的標誌,不經意地在朋友圈照片的一角露出星巴克咖啡杯,顯示的是你的品味和消費能力。
  • 消費主義浪潮之下,13萬豆瓣青年逆流而行
    01「不買了,謝謝大家」很多人持續不停的買買買,大都是因為直播間、短視頻當中,網紅博主們的種草安利。但是在豆瓣,一個名為「不要買 | 消費主義逆行者」的小組,所有組員卻都在專注的幹一件事——勸你不要買。Burberry猴子鑰匙扣,價格3200元。——浙江義烏,3200可以批發1600個。
  • 抖音星巴克貓爪杯原價多少錢 貓爪杯購買方法價格介紹
    最近抖音上一款貓爪杯一下子就爆紅了,愛貓的寶貝們都非常喜歡這款杯子,超級可愛,有興趣的小夥伴們趕緊來和小編一起看看這個貓爪杯的購買方法以及價格介紹吧!然後這款杯子在抖音上就迅速火了,不少網友就控制不住自己,大清早就直奔各大星巴克門店排隊「給我來一打」  為搶貓爪杯,有人四點排隊、有人店裡打架  今天是這款「貓爪杯」正式開賣的第一天。上午10時30分左右,記者來到星巴克上海吳江路店,櫃檯上已經沒有網上刷屏的「貓爪杯」。店員告訴小觀,「貓爪杯一早就被搶完了,大概早上四五點就有人在店門口排隊,就為買到這款杯子」。
  • 新消費時代,產品主義重新定義火鍋行業
    巴奴的護城河海底撈的護城河是服務,但服務不是巴奴的特色,巴奴的護城河是:產品主義。什麼是產品主義?杜中兵說是一切回歸到原點、本質。在他的暢想裡,巴奴想做一家百年老店,而百年老店就是「做品牌的思維」。去年在直播大熱的時候,我寫過一篇爆款,叫《別把品牌資產,搞丟了》。
  • 水果吃不起的背後,是網紅經濟下的過度消費與盲目升級!
    水果吃不起的背後,是網紅經濟下的過度消費與盲目升級!前段時間出去逛街,在一個小商場裡面看到一個年代雜貨鋪,裡面賣的東西真的不錯,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是兩個鋪子,售賣的都是我們小時候吃過的糖果,零食,用的玩具,卡片。還有我們當時非常喜歡的明星貼紙。
  • 網紅美食、盲盒手辦、國貨美妝……當新生代成為消費主力,這些消費...
    白天吃著抗糖代餐,深夜快樂嗦「一人食」螺螄粉;臉上塗著「國貨之光」美妝產品,手裡拆著裝滿未知與心動的盲盒……近年來,「非主流」消費逐漸進入主流話語,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近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發布《2020新消費洞察報告》,揭示新消費特徵。
  • 星巴克的「貓爪杯」,讓我朋友圈炸開了鍋……
    —— 一隻透明雙層 「 貓爪杯 」。圓鼓鼓的杯身,裡層是一隻萌萌噠貓爪。光看裸杯還不夠,要是給它灌上粉紅液體,就是一隻粉嫩的 3D 小貓爪。這般軟糯誰受得住?不僅老阿姨看了少女心爆棚。鋼鐵硬漢看了也是要忍不住心動的。。不過發售當天火爆程度,還是超出了人們的想像:網友連夜排隊,開門 2 分鐘遭哄搶,更有人爭到面紅耳赤,大打出手。
  • 《無節制消費的元兇 第一季》消費主義與民主
    雖說不急著皈依「極簡主義」,但也想對消費主義(和一直刷小紅書和淘寶)進行一個戒斷性反思,就開始看了。每集的主題非常明確,以至於take-away也可以很容易總結出來。不僅是玩具,甚至度假產品和家庭車輛都會向兒童投放廣告,因為兒童會對家庭決策產生很大影響。進一步的,製造商意識到,可以讓成人變得像小孩一樣,就可以在消費時「不要想太多」,「當時就是很想擁有」。怎麼做呢?把消費行為變成一種遊戲。案例,麥當勞的大富翁遊戲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