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蕭達 青木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欣 柳玉鵬】當地時間25日,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進入第二天。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第一夫人梅拉尼婭是當天的重頭髮言人。蓬佩奧不顧國內輿論強烈質疑,跨過外交部門和政黨競爭之間的傳統界限,在提前錄製的視頻中賣力吹捧川普所謂「外交成就」,甚至給他戴上「唯一能與中國較量的人」的高帽。蓬佩奧有關中國的說法被美媒打上「不實」標籤,《華盛頓郵報》則發出警告稱,「中國挑戰」已經被美國兩黨高度政治化濫用。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前兩日的各種發言中,「中國病毒」一詞被頻繁使用,對中國的攻擊更不鮮見。會場之外,陷入比強硬競賽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團隊有人竟宣稱,中國對待維吾爾族穆斯林的做法是「種族滅絕」。對中國無底線抹黑,極盡所能地妖魔化對手,讓政府權力服務黨派競爭……德國《柏林日報》感嘆,本應向世界展示民主的美國大選,已然成了一場真人秀。
蓬佩奧不是大會唯一攻擊中國的發言者
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25日播放了蓬佩奧在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錄製的視頻。《華盛頓郵報》26日稱,這段演講簡短但「發人深省」:雖然無法說出川普政府暴躁且具有破壞性的外交政策帶來什麼具體成就,但蓬佩奧吹捧川普「在世界上幾乎每個角落都倡導了大膽的舉措」。首先被他提到的就是中國。
在不到4分鐘的發言中,蓬佩奧用半分鐘的時間列舉川普的對華外交「成績單」。CNN報導說,蓬佩奧宣稱川普是唯一能與中國較量的人。他說川普揭開了「中共掠奪和侵略行為的面紗」,揚言在讓中國為掩蓋「中國病毒」和向美國及世界各地擴散追責上,川普不會收手。蓬佩奧吹噓川普終止了「與中國荒謬和不公平的貿易協議」,歡呼「工作機會正在回到美國」。
「這是誤導」,《紐約時報》26日毫不客氣地揭露蓬佩奧有關新冠病毒的說法稱,中國官方沒有像川普政府聲稱的那樣,對病毒帶來的真正威脅撒謊。病毒在中國之外的傳播是洲際旅行的自然結果,之後在美國國內的傳播則更無法歸咎於中國。蓬佩奧有關美中貿易協議的說法,則被該報稱作「誇張」。《紐約時報》說,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這一協議對美國就業影響有限。
香港《南華早報》稱,蓬佩奧不是唯一一個利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這個平臺攻擊中國,並試圖將川普描繪成能有效保護美國的發言者。川普在大會第一天就宣揚了一套毫無根據的理論,聲稱如果拜登勝選,中國將「擁有」美國。川普的兒子小唐納·川普後來的言辭更加激烈。25日,川普的兒子埃裡克·川普再次抨擊拜登在中國問題上「很容易被打敗」。在4天會期的頭兩天裡,「中國病毒」一詞被不斷使用。人權組織批評,這助長了美國的反亞裔種族主義。
拜登也急於顯示比川普對華更強硬。美國Axios新聞網報導說,拜登陣營25日在一份聲明中稱,中國對待維吾爾族穆斯林的做法是「種族滅絕」,揚言拜登將「以最強烈的措辭反對」。Axios新聞網評論說,根據國際法,種族滅絕是一種嚴重罪行,只在極少數情況下,在獲取大量證明文件後,才會正式使用這一標籤。
最先發出報導的美國政治新聞網援引美匿名官員的消息說,川普政府正考慮正式給中國對待維吾爾族穆斯林的做法貼上「種族滅絕」標籤。不過該報導稱,這種內部討論還處於初期階段,如果沒有足夠共識,可能改用其他方式。宣稱「種族滅絕」很罕見,法律上棘手,政治上高度敏感。而中國是一個在聯合國安理會擁有否決權的崛起大國。但據Axios新聞網報導,拜登的發言人在被問到這篇未經證實的報導時,立即對這一標籤表示了支持。
《華盛頓郵報》評論說,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凸顯對中國挑戰的政治濫用。中國問題已經被高度政治化,美國兩黨都越來越將「中國」當作政治武器。CNN稱,北京不希望成為美國大選的話題,但川普和拜登在對華問題上的主要爭論點就是誰對中國更強硬。然而,在選舉中,候選人通常無法通過兩黨態度基本一致的議題獲勝,他們營造的普遍反感會讓中國成為一個無聊的辯題。事實上民調顯示,新冠肺炎疫情超過其他問題,是這次大選受關注的首要問題。
能否對中國採取理性政策,影響美國命運
「中國,中國,中國,」德國新聞電視臺26日評論稱,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避重就輕,無視美國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經濟處於衰退之中,種族歧視泛濫的現實。川普政府的對策是讓中國作為替罪羊,對華發動混亂襲擊。可以預見,在11月3日大選日之前,這種攻擊會變本加厲。
25日,前美國副國務卿和前世行行長佐利克在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參加活動時,警告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關係正危險地處於急墜狀態,可能對全球秩序產生可怕影響,「除非雙方都後退一步,學會更好地共存」。《南華早報》稱,在布希政府時期擔任副國務卿時,佐利克的標誌性言論是呼籲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變得更像西方。但他現在的觀點是,美國長期以來認為中國最終將加入西方自由秩序,這給兩國麻煩重重的關係帶來影響。「美國的敵意似乎更加強烈,因為有一種被拒絕的感覺。」佐利克說,承認中國本來的樣子,而不是我們希望它成為的樣子,總是有益的。「今日俄羅斯」電視臺援引俄科學院專家巴久科的話說,大選期間的反華言論似乎「聽起來不錯」,但將其付諸實踐完全是另一回事。畢竟,美中之間經濟聯繫十分緊密,只需去任意一家美國超市看看有多少「中國製造」標籤就知道了。俄中分析中心主席薩納科耶夫認為,除了「選舉前動機」外,美當局的反華言論還包含「敲詐勒索的成分」。但中國早已不是以前那個可以勒索的國家,有回擊美國的手段。美國可能不知不覺地被自己的反華政策逼入絕境。
英國《金融時報》26日的文章稱,幾十年來美國幾乎每次大選都會出現「中國症候群」,今年疫情對川普選情的劇烈逆轉所引起的憤怒,數倍放大了「中國威脅論」的工具價值。中國有必要對川普團隊的攻擊保持理性反擊。而能否對中國採取理性的政策也影響著美國的命運。在某種意義上,美國抉擇的壓力並不小於中國。
「全世界都看到了美國的弱點」
《紐約時報》26日報導稱,與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晚的可怕基調相比,川普25日突然轉變態度,上演一系列針對女性和少數族裔選民的活動。在白宮錄製的視頻中,他赦免了一名銀行搶劫犯,還為5人主持一個小型入籍儀式,他們都是有色人種。報導說,周一的大會描述了民主黨政府將導致社會和經濟陷入困境的黑暗前景,周二晚上,包括川普3名家人在內的發言者則致力於稱讚川普的個人救贖力量,將他譽為女性的朋友和刑事司法改革的擁護者。過去5年,川普因被指性侵、種族偏見和強硬移民政策在一些群體中形象負面。
川普動用總統權力和辦公室資源的做法引起巨大爭議。美國CNBC新聞網稱,川普25日晚三次出現在白宮,模糊了執政和競選之間的傳統界限。《華盛頓郵報》說,除了赦免和入籍儀式,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還在白宮玫瑰園發表演講。CNN報導稱,梅拉尼婭是唯一直接談到疫情的人,她向在疫情中痛失親人的美國人表達慰問。但當晚,玫瑰園中的賓客幾乎無人戴口罩,共和黨大會用白宮編織了一個與美國人現實生活並不相符的虛假世界。
蓬佩奧25日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盛讚川普的外交政策,包括所謂強有力的中東政策,尋求與朝鮮的外交關係等。美國總統歷史學家麥可·貝斯克勞斯說,這是至少75年來,美國在任國務卿首次在政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言,且是蓄意為之。麻薩諸塞州民主黨人莫爾頓發推說:「全世界都看到了美國的弱點。蓬佩奧在外國發表不道德的政治演講,把我們的外交政策變成真人秀。」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監督與調查小組委員會主席傑奎因·卡斯楚25日表示,將對蓬佩奧的做法展開調查。
德國《薩肯布呂肯日報》稱,美國共和黨大會表明,事實的重要性已經不如自我崇拜和對政治對手的嘲弄。德國《法蘭克福匯報》26日評論美國大選的亂象說,妖魔化而不是艱難但體面的民主競爭,這就是美國的大選。更糟糕的是,美國一些選民已經習慣了不負責任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