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民主共和兩黨給中國貼惡毒標籤 德媒感嘆:美國大選成了真人秀

2020-12-28 手機鳳凰網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蕭達 青木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欣 柳玉鵬】當地時間25日,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進入第二天。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第一夫人梅拉尼婭是當天的重頭髮言人。蓬佩奧不顧國內輿論強烈質疑,跨過外交部門和政黨競爭之間的傳統界限,在提前錄製的視頻中賣力吹捧川普所謂「外交成就」,甚至給他戴上「唯一能與中國較量的人」的高帽。蓬佩奧有關中國的說法被美媒打上「不實」標籤,《華盛頓郵報》則發出警告稱,「中國挑戰」已經被美國兩黨高度政治化濫用。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前兩日的各種發言中,「中國病毒」一詞被頻繁使用,對中國的攻擊更不鮮見。會場之外,陷入比強硬競賽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團隊有人竟宣稱,中國對待維吾爾族穆斯林的做法是「種族滅絕」。對中國無底線抹黑,極盡所能地妖魔化對手,讓政府權力服務黨派競爭……德國《柏林日報》感嘆,本應向世界展示民主的美國大選,已然成了一場真人秀。

蓬佩奧不是大會唯一攻擊中國的發言者

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25日播放了蓬佩奧在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錄製的視頻。《華盛頓郵報》26日稱,這段演講簡短但「發人深省」:雖然無法說出川普政府暴躁且具有破壞性的外交政策帶來什麼具體成就,但蓬佩奧吹捧川普「在世界上幾乎每個角落都倡導了大膽的舉措」。首先被他提到的就是中國。

在不到4分鐘的發言中,蓬佩奧用半分鐘的時間列舉川普的對華外交「成績單」。CNN報導說,蓬佩奧宣稱川普是唯一能與中國較量的人。他說川普揭開了「中共掠奪和侵略行為的面紗」,揚言在讓中國為掩蓋「中國病毒」和向美國及世界各地擴散追責上,川普不會收手。蓬佩奧吹噓川普終止了「與中國荒謬和不公平的貿易協議」,歡呼「工作機會正在回到美國」。

「這是誤導」,《紐約時報》26日毫不客氣地揭露蓬佩奧有關新冠病毒的說法稱,中國官方沒有像川普政府聲稱的那樣,對病毒帶來的真正威脅撒謊。病毒在中國之外的傳播是洲際旅行的自然結果,之後在美國國內的傳播則更無法歸咎於中國。蓬佩奧有關美中貿易協議的說法,則被該報稱作「誇張」。《紐約時報》說,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這一協議對美國就業影響有限。

香港《南華早報》稱,蓬佩奧不是唯一一個利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這個平臺攻擊中國,並試圖將川普描繪成能有效保護美國的發言者。川普在大會第一天就宣揚了一套毫無根據的理論,聲稱如果拜登勝選,中國將「擁有」美國。川普的兒子小唐納·川普後來的言辭更加激烈。25日,川普的兒子埃裡克·川普再次抨擊拜登在中國問題上「很容易被打敗」。在4天會期的頭兩天裡,「中國病毒」一詞被不斷使用。人權組織批評,這助長了美國的反亞裔種族主義。

拜登也急於顯示比川普對華更強硬。美國Axios新聞網報導說,拜登陣營25日在一份聲明中稱,中國對待維吾爾族穆斯林的做法是「種族滅絕」,揚言拜登將「以最強烈的措辭反對」。Axios新聞網評論說,根據國際法,種族滅絕是一種嚴重罪行,只在極少數情況下,在獲取大量證明文件後,才會正式使用這一標籤。

最先發出報導的美國政治新聞網援引美匿名官員的消息說,川普政府正考慮正式給中國對待維吾爾族穆斯林的做法貼上「種族滅絕」標籤。不過該報導稱,這種內部討論還處於初期階段,如果沒有足夠共識,可能改用其他方式。宣稱「種族滅絕」很罕見,法律上棘手,政治上高度敏感。而中國是一個在聯合國安理會擁有否決權的崛起大國。但據Axios新聞網報導,拜登的發言人在被問到這篇未經證實的報導時,立即對這一標籤表示了支持。

《華盛頓郵報》評論說,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凸顯對中國挑戰的政治濫用。中國問題已經被高度政治化,美國兩黨都越來越將「中國」當作政治武器。CNN稱,北京不希望成為美國大選的話題,但川普和拜登在對華問題上的主要爭論點就是誰對中國更強硬。然而,在選舉中,候選人通常無法通過兩黨態度基本一致的議題獲勝,他們營造的普遍反感會讓中國成為一個無聊的辯題。事實上民調顯示,新冠肺炎疫情超過其他問題,是這次大選受關注的首要問題。

能否對中國採取理性政策,影響美國命運

「中國,中國,中國,」德國新聞電視臺26日評論稱,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避重就輕,無視美國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經濟處於衰退之中,種族歧視泛濫的現實。川普政府的對策是讓中國作為替罪羊,對華發動混亂襲擊。可以預見,在11月3日大選日之前,這種攻擊會變本加厲。

25日,前美國副國務卿和前世行行長佐利克在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參加活動時,警告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關係正危險地處於急墜狀態,可能對全球秩序產生可怕影響,「除非雙方都後退一步,學會更好地共存」。《南華早報》稱,在布希政府時期擔任副國務卿時,佐利克的標誌性言論是呼籲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變得更像西方。但他現在的觀點是,美國長期以來認為中國最終將加入西方自由秩序,這給兩國麻煩重重的關係帶來影響。「美國的敵意似乎更加強烈,因為有一種被拒絕的感覺。」佐利克說,承認中國本來的樣子,而不是我們希望它成為的樣子,總是有益的。「今日俄羅斯」電視臺援引俄科學院專家巴久科的話說,大選期間的反華言論似乎「聽起來不錯」,但將其付諸實踐完全是另一回事。畢竟,美中之間經濟聯繫十分緊密,只需去任意一家美國超市看看有多少「中國製造」標籤就知道了。俄中分析中心主席薩納科耶夫認為,除了「選舉前動機」外,美當局的反華言論還包含「敲詐勒索的成分」。但中國早已不是以前那個可以勒索的國家,有回擊美國的手段。美國可能不知不覺地被自己的反華政策逼入絕境。

英國《金融時報》26日的文章稱,幾十年來美國幾乎每次大選都會出現「中國症候群」,今年疫情對川普選情的劇烈逆轉所引起的憤怒,數倍放大了「中國威脅論」的工具價值。中國有必要對川普團隊的攻擊保持理性反擊。而能否對中國採取理性的政策也影響著美國的命運。在某種意義上,美國抉擇的壓力並不小於中國。

「全世界都看到了美國的弱點」

《紐約時報》26日報導稱,與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晚的可怕基調相比,川普25日突然轉變態度,上演一系列針對女性和少數族裔選民的活動。在白宮錄製的視頻中,他赦免了一名銀行搶劫犯,還為5人主持一個小型入籍儀式,他們都是有色人種。報導說,周一的大會描述了民主黨政府將導致社會和經濟陷入困境的黑暗前景,周二晚上,包括川普3名家人在內的發言者則致力於稱讚川普的個人救贖力量,將他譽為女性的朋友和刑事司法改革的擁護者。過去5年,川普因被指性侵、種族偏見和強硬移民政策在一些群體中形象負面。

川普動用總統權力和辦公室資源的做法引起巨大爭議。美國CNBC新聞網稱,川普25日晚三次出現在白宮,模糊了執政和競選之間的傳統界限。《華盛頓郵報》說,除了赦免和入籍儀式,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還在白宮玫瑰園發表演講。CNN報導稱,梅拉尼婭是唯一直接談到疫情的人,她向在疫情中痛失親人的美國人表達慰問。但當晚,玫瑰園中的賓客幾乎無人戴口罩,共和黨大會用白宮編織了一個與美國人現實生活並不相符的虛假世界。

蓬佩奧25日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盛讚川普的外交政策,包括所謂強有力的中東政策,尋求與朝鮮的外交關係等。美國總統歷史學家麥可·貝斯克勞斯說,這是至少75年來,美國在任國務卿首次在政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言,且是蓄意為之。麻薩諸塞州民主黨人莫爾頓發推說:「全世界都看到了美國的弱點。蓬佩奧在外國發表不道德的政治演講,把我們的外交政策變成真人秀。」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監督與調查小組委員會主席傑奎因·卡斯楚25日表示,將對蓬佩奧的做法展開調查。

德國《薩肯布呂肯日報》稱,美國共和黨大會表明,事實的重要性已經不如自我崇拜和對政治對手的嘲弄。德國《法蘭克福匯報》26日評論美國大選的亂象說,妖魔化而不是艱難但體面的民主競爭,這就是美國的大選。更糟糕的是,美國一些選民已經習慣了不負責任的說法。

相關焦點

  • 關鍵時刻,民主共和兩黨吵翻天,猛料接連被曝,川普如何收場?
    繼上次白宮發生激烈爭吵後,一群美國政客又吵起來了,這次與當下熱門的大選無關,反而是由於接種新冠疫苗的先後順序引起了爭執。 民主共和兩黨吵翻天,居然是因為期待己久的它?
  • 總統彈劾案成美政治真人秀?德媒:川普贏了,美國政治輸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當地時間2月5日,美國聯邦參議院針對總統川普在「通話門」事件中濫用權力和妨礙國會調查的指控進行投票,兩項彈劾條款均以未達2/3票數而遭到否決。一方面,在4個多月的彈劾案調查、聽證和投票中,兩黨明顯都以黨派利益為標準的政治使美國社會日益分裂。
  • 2016美國大選五大猜想
    希拉蕊·柯林頓能否成為美國首位女總統?共和黨能否奪回白宮?「大嘴」唐納·川普真能一黑到底嗎?懸念或許要等到11月8日那一天才能揭曉。【猜想一:民主黨拒絕輪替 希拉蕊圓夢白宮】  按照民主、共和兩黨輪流坐莊的傳統,下屆美國總統似乎應該是一名共和黨人。過
  • 2020美國大選鏡像:1876年美國大選
    在美國歷史上,與2020大選亂象最接近的一次莫過於1876大選。一樣是共和黨和民主黨之間的博弈,一樣是民主黨在選票上存在欺詐行為,一樣是問題州提供了兩套選舉人票,一樣是鬧到了國會計票流程。所以,在目前美國總統大選又陷入泥潭之時,回望1876年底和1877年初,那個幾乎又要引發美國內戰的激烈爭端及其解決過程,有利於我們深入讀懂美國政治危機的解決機制。1865年內戰結束後,勝利的共和黨人在聯邦政府中佔據了近十年的統治地位,但,美國的南北衝突並未消失,只是在新的力量對比之下換了一種形式:圍繞著南方重建政策展開。
  • 美國大選:第一位女性政客與第一位從未當選公職商人的對決!
    昨天是美國大選「超級星期二」川普拿下三州 希拉蕊贏兩州。那麼,帶上可樂,抱著爆米花,搬著小板凳,跟上小編~!今天我們來聊聊美國大選。匯集世界政壇風雲大佬,看一看誰的表情最能嚇得住你!難道走向『政壇金字塔塔尖』的首要技能就是變成表情包嗎?
  • 美國大選破壞多少中國家庭~!
    最近我有點盼著美國大選趕緊由國會宣布最終結果。
  • 2020美國總統大選預測
    離四年一次的美國總統大選,還剩最後一天。在大選前的最後一天,鬥膽做一下預測。(謎底兩天後揭曉)拜登,大勝!民主黨主宰參眾兩院,全面執政。回顧四年前,第一次從頭到尾的跟蹤了一次美國大選總統。我們並不反對西方國家這樣搞,但是我們中國大陸不搞多黨競選,不搞三權分立、兩院制。我們實行的就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院制,這最符合中國實際。如果政策正確,方向正確,這種體制益處很大,很有助於國家的興旺發達,避免很多牽扯。當然,如果政策搞錯了,不管你什麼院制也沒有用。
  • 《美國大選》的真人秀結束了,這裡還有四部美劇幫你了解美國政治
    昨天萬眾矚目的美國大選就在這樣喜(si)慶(bi)祥(bu)和(duan)的氛圍中結束了,最終被廣大中國網友戲稱為「川普」的唐納·川普最終以以
  • 美國大選紙牌屋裡的「中國牌」
    然後他飛回華盛頓,投票把屬於美國人的工作運到中國和其它遙遠的大陸上。」在上周四(8月27日)正式接受共和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時,現任美國總統川普說道。圖/AP)觀察今年4月以來兩黨在競選活動中對中國議題的呈現,不難發現,中美戰略關係正經歷一段重大而複雜的變化。在川普四年治後,對於民主黨而言,針對中美貿易摩擦展開的辯論幾乎難以避免,年初的新冠疫情更是加劇了議題的政治化。現在距2020美國大選已經不到兩個月,兩黨如何利用中國議題,又為何走向此處?
  • 美媒曬出一張照片,比對美國疫情嚴峻現狀,不由感嘆:中國贏了
    文案:曾正 編輯:正昊 前不久,美媒曬出一張照片,照片中中國學生帶著口罩在教室上課,引起美國各界關注。在新冠病毒全球擴散後,很多國家都在忙著抗疫,根本無心複課,而中國在抗疫上取得階段性成功,不禁讓其他國家感嘆。 相比之下,美國顯得力不從心顧此失彼,在疫情尚未得到控制前提下,還一再強調要求學校複課,讓國內疫情再次加重,讓美國各界對政府工作感到失望,出現不滿情緒,也讓外媒感到疑惑。
  • 中國議題如何影響美國大選?川普會否奉行更激進對華政策?專家解讀
    從這個角度講,儘管中國議題作為「常量」將被兩黨候選人團隊熱炒,但大流疫背景下的種族問題以及經濟重建問題仍將是決定大選走勢的關鍵,川普、拜登團隊如何贏得黑人及其他少數族裔的選票將是核心,「打中國牌」則會成為工具。除中美關係外,朝鮮問題、朝美關係亦有可能是兩黨外交政策辯論的焦點話題。
  • 川普拜登集結「豪華」律師團 美大選結果可能引發「法庭大戰」
    不管是對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來說,還是就尋求連任的美國總統川普而言,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最理想的情況就是,「以無可爭議的優勢贏得普選選票和選舉人票」。▲2020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最後一周,共和黨與民主黨陣營加速朝11月3日的投票日進行最後衝刺。
  • 美國大選選舉日投票開始
    美國東部時間11月3日零時剛過,選民在美國新罕布夏州小鎮迪克斯維爾山口按照傳統率先投票。新華社發(卡琳·哈裡根攝)  新華社華盛頓11月3日電(記者徐劍梅 孫丁)2020年美國大選選舉日投票3日開始,全美預計將有數千萬名選民前往投票站,投票選出下一任美國總統、數百名國會議員及部分地方官員。  美國東部時間3日零時(北京時間3日13時)剛過,新罕布夏州兩個小鎮的近30名選民按照傳統率先投票,並當場開票。
  • 從大趨勢看美國大選
    很多人歸結為近些年來美國兩黨政治對社會的撕裂,也有人(尤其是民主黨的支持者)指責川普這四年來沒有試圖彌合裂痕,反倒挑起對立,還有一些人則認為是這次剛好兩黨候選人勢均力敵。但如果我們把鏡頭拉長,從縱深的大趨勢來看,就會發現問題並沒有這麼簡單。
  • 鍾倫納:美國大選抨擊中國,並非是一時方便
    香港《明報》11月6日文章 原題:罵中國並非美國大選的一時方便美國總統大選第三場電視辯論的主題是外交,在6個事先同意的主題中,除了反恐和中東,中國的崛起也成了一個主題。競選以來,歐巴馬總統和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一直擺出猛烈攻擊中國的姿態,該晚雙方卻出人意料地露出轉圜餘地,肯定中美的共同利益和合作可能。
  • 9部影視作品,帶你看懂美國大選
    緊張的故事情節,不斷反轉的劇情和代入感,讓這些影視劇很大程度上成了我們這些局外人的「大選入門指南」。無論是「選舉人票」、「搖擺州」等術語,以及明面上的謾罵,私底下的黑幕,銀幕上應有盡有。今天就為大家推薦9部影視作品,帶各位看懂「美國大選」。
  • 美共和黨主流派:別爭了 就川普吧
    為避免黨內分裂導致希拉蕊漁翁得利——  據新華社電 觀察人士注意到,過去一周來,美國共和黨主流派開始不得不接受一個「殘酷」現實:川普很可能贏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美國《華盛頓郵報》28日評論,儘管不情願,但是共和黨大佬、捐款人和活躍分子更不願意看到黨內混戰削弱本黨實力,以致在大選階段輸給民主黨。
  • 敢為天下先,得州支援川普要求推翻大選結果,18個紅州趕來增援
    美國總統大選在拜登獲得多數選票勝利,拜登團隊與白宮以及五角大樓展開權力過渡工作後落下帷幕。並且美國總統川普也在日前表示,如果選票人團投票中拜登獲得支持,那他就交出權力、離開白宮。但是拜登入主白宮的過程並不順利。
  • 美國大選希拉蕊、川普電視辯論開鑼,來啊!相互傷害啊!
    看起來,針對希拉蕊,川普繼續使用自己以往的策略,把對手描繪成最招選民厭倦的典型政客,而把自己標榜成華盛頓「局外人」。他抨擊希拉蕊這種政客只會說、不會做。近年來,每逢大選年,競選政客總是愛打「中國牌「,用偏激、失實的語言把矛頭對準中國,希望藉機挑動部分選民的「火氣」。在辯論開場,川普就在就業問題上老調重彈扯上中國。
  • 社評:給新疆貼惡毒標籤?美大選莫寡廉鮮恥
    據美國媒體援引匿名官員的話報導,川普政府正在考慮將中國對待維吾爾族穆斯林的做法正式歸類為「種族滅絕」,川普的競選對手拜登立即做出反應,其競選團隊發表聲明,宣稱維吾爾族正在遭受「種族滅絕」。少數民族在中國一直受到保護和優待,最典型的是生育政策更加寬鬆和學生高考時加分,安排少數民族就業也成為民族地區企業的強制性政策。要把種族滅絕的罪名扣到中國頭上,這就如同說美國國會山是猴子的大本營一樣荒謬。要說歷史上的種族滅絕,納粹殺猶太人無疑算一次,更遠一些並且一直延續至今的例子應當是印第安族群在北美的悲慘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