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變除了白化病,還有「黑化症」!

2020-12-28 網易

2020-02-02 14:53:40 來源: 晏煒觀點秀

舉報

  烏雞估計大家都聽說過,我們常說「烏雞白鳳」,因為我們常見的一種烏雞叫烏骨雞,雖然它皮和骨頭是黑色的,但它羽毛是白色的。但有一種雞跟烏骨雞並不一樣,它是真·烏漆麻黑雞,黑得十分徹底。

  

  這個360度黑得毫無死角的烏雞品種叫「西馬尼烏雞」(Ayam Cemani),產自印尼爪哇島的西馬尼村。除了它的血液是正常的暗紅色,它可以說是黑得很表裡如一了。神奇的是,它們下的蛋卻並不是黑色的,而是普通的雞蛋顏色。然而,從普通米黃色蛋殼裡破殼而出的,卻是通身烏黑的小烏雞。

  

  西馬尼烏雞「黑化」的原因,要追溯到幾百年前它們的祖先身上了。因為祖先的基因突變,它們體內出現了纖維色素增生的現象,這才導致了它們全身烏黑。如果在強陽光下仔細觀看,它的毛色甚至會出現黑得發綠的錯覺。

  

  雖然說印尼是西馬尼烏雞的老家,但這種雞在當地也並不是很常見。據飼養者描述,他從小就從大人那裡聽說過有一種全身烏黑的雞,但從未見過真容,直到長大後才第一次見。見到它的第一眼這位小夥就被它一黑到底的外表給震驚了,於是他開始了養殖西馬尼烏雞的職業生涯。

  

  都說物以稀為貴,這麼罕見的品種想想也不會便宜到哪裡去。它在美國曾一度售價2500美元一隻,這相當於人民幣1.7萬元一隻!這種烏雞坐擁如此昂貴的身價,以為會鮮有人問津?想錯了,畢竟好奇心強的人還是不少,除了一些農場裡大規模的飼養,國外有好些網友就買過西馬尼烏雞回去當寵物養著,平時喜歡和烏雞來張自拍。

  

  其實在動物界,像西馬尼烏雞這樣看上去像剛從煤礦裡出來似的動物,其實還有不少,但它們多是以特殊個體存在,比如下面這隻默默路過的黑色帝企鵝。與西馬尼烏雞不同,其實這是「黑化症」的表現,背後的原因也是基因突變。這隻黑色帝企鵝是BBC紀錄片《王朝》拍攝團隊在南極捕捉到的另類,在一群「白肚子」皇帝企鵝中,它的「黑肚子」異常顯眼,而這都是因為「黑化症」的影響。

  

  BBC進而解釋,雖然拍攝時期看來它健康狀況良好,但全身黑色可能會讓它更容易被獵物盯上。還有這只在一群粉白色火烈鳥隊伍中穿梭的黑色火烈鳥,也是一個「黑化症」特例。

  

  專家解釋,這隻罕見的火烈鳥,是基因導致的體內黑色素過多,才讓火烈鳥看上去像是剛從煤礦裡出來一樣。這也不是人們第一次發現黑色火烈鳥,2014年,有人在以色列也拍到了一隻類似的黑色火烈鳥。

  

  同樣「黑化」了的還有黑色美洲豹,曾經科學家還誤以為它們是另外一個品種,後來才發現它也是美洲豹,只不過是得了黑化症。

  

  在所有黑色動物中,最著名的最酷的可能就是黑色美洲豹了,黑化症導致患病的美洲豹黑色素沉著,形成複雜而獨特的玫瑰花結形斑紋,也被稱為「幽靈斑紋」,雖然黑色美洲豹沒有常見美洲豹那樣的保護花紋顏色,但相對於白化來說,黑化對動物的影響更小一些,而且黑色的皮毛更有利於保持體溫,有些生活在陰暗叢林中的黑豹,也更有利於隱蔽以及獵殺動物。

  

  大自然送的限量版夜行衣,想不炫酷都難!在大自然中,因為同樣的情況意外穿上「夜行衣」的動物們,還不少呢。下面左邊這隻黑色松鼠,也是一隻不幸得了黑化症的灰松鼠,其實仔細觀察,我們還是能發現它黑毛下面灰色的皮膚。

  

  海豹也存在相似情況,一隻普通的海豹長這樣,黑化了的海豹,像被石油染過一樣,看起來很可憐。

  

  還有黑化了的蜥蜴……

  

  像剛剛烤完一樣,對不起,吃貨留下了口水。黑化梅花鹿,這是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拍攝到一隻罕見的小鹿,它的全身呈現黑色。

  

  黑狐,黑狐是紅狐的黑化物種,黑狐可以呈現許多皮毛變化:一些個體是完全黑色,僅保留著白色尾端;一些個體可能是藍灰色。野生黑狐不會與同伴生育繁殖出相同的皮毛顏色,但可以生育出普通的紅色毛髮狐狸。

  

  黑化斑馬,這是納米比亞託沙國家公園兩隻患有罕見黑化症的平原斑馬。它媽媽生它時墨水用多了,看來這是個書香家庭,一肚子墨水。

  

  黑化烏龜,這是一隻紅足黑化烏龜。真是沒有黑的,只有更黑!

  

  總的來說,這些因基因突變而「黑化」了的動物,都算特立獨行的存在,只不過從外表上來看,總覺得大自然對它們黑得有點狠……比如得了黑化症的兔子,就成了兔子家族的「害群之馬」,很容易讓整個家族淪為鷹的捕殺目標。由於這種體色,它們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鷹的眼睛。不過,正因為是低概率的自然變異個體,我們更加應該保護它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白化病無法有效治癒,白化病主要分為哪幾種?治療的方法有哪些?
    身體有哪一些表現說明患上了白化病(一)病因白化病是一種屬於遺傳性的疾病,一般患上這種疾病的人都是有一定的家族史的,有的甚至已經遺傳了很多代了,這種疾病主要是因為酪氨酸酶基因的突然變化引起的酶先天缺陷導致的
  • 較真丨金黃色烏龜是得了白化病,為什麼這麼說?
    2對爬行動物來說,決定外表顏色的除了黑色素,還有黃色素細胞、紅色素細胞、彩虹色素細胞等。如果黃色素大量分布,最終就會出現黃色的白化龜。 3除了黃色外,還可能出現白色龜和粉色龜,但不管是哪一種顏色,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講,都屬於「白化龜」。
  • Nat Comm丨導致洞穴盲魚視覺退化的首個基因
    因此,Jeffery教授和馬莉博士通過選擇最小且最有希望的區域,來篩選導致盲魚視覺系統退化的候選基因,並通過比較這些基因在眼睛發育關鍵時期的表達,最終將關注點確定到了cbsa基因,並發現cbsa基因在研究的所有盲魚種群中均發生了突變。
  • 唐珂/景乃禾/何水金合作研究揭示基因突變引起孤獨症的機制
    NR2F1(又名COUP-TFI)基因位於人第5條染色體。最新的一項臨床研究揭示,NR2F1基因突變與神經發育疾病密切相關,大約35%NR2F1基因突變攜帶者表現出孤獨症病徵【2】。
  • 基因根本不會完全隨機突變
    還等什麼,就讓我們從基因突變開始談起吧。基因根本不會完全隨機突變凱文·凱利我們常說的「隨機突變」(random mutation),其實並不能滿足真正數學意義上的隨機模式。基因突變的過程極其複雜,有多種途徑,涉及多個系統。目前的研究表明,大多數自發突變是在修復受損 DNA 的過程中發生錯誤的。
  • 都說患上白化病的人,是月亮的孩子,那麼為什麼會患上白化病呢?
    白化病的患者黑色素細胞沒有辦法讓酪氨酸酶變成黑色素,這是因為酪氨酸酶匱乏。抑制人體內酪氨酸酶的基因位於常染色體11號。所以白化病在遺傳方式上屬於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僅在隱含純合子(aa)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白化病,通常白化病患者的父母為表型正常雜合子,基因型為(Aa),攜帶致病基因,也有1/4的患病風險。人群中白化病的發病率在1/2~1/10000左右。
  • 白化病無法治癒,主要是遺傳所致,不止毛髮變白,還會影響視力
    如果白化病患者和正常人結婚生的小孩,小孩沒有白化病,但是所生小孩會攜帶白化病基因,這個小孩的就會患上白化病。如果不檢查,這個問題很難被發現,會導致祖上雖然沒有白化病史,但是生出的小孩會患白化病。攜帶白化病基因的人群比例很高,大概每七十個正常人(沒有患白患病)中就有一個有白化病基因的人。同時近期結婚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白化病患病的幅度。因為近親都攜帶同樣的白化病基因,結合生出的小孩患白化病概率比正常人高33倍。
  • 白化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
    他們因缺乏黑色素而全身發白 更是不能被陽光直接照射 2014年12月18日,聯合國大會宣布自2015年始,將6月13日定為「國際白化病宣傳日」,呼籲消除針對白化病患者的攻擊和歧視。
  • 醫學研究發現臉盲會導致基因突變,遺傳率達50%
    這是因為臉盲症會導致我們的基因發生突變,所以已經變異的基因會遺傳給下一代。 通過調查發現,只要是臉盲症患者,那麼在他的家族當中必然會有患有臉盲症的家人。由此看來,臉盲不僅會對下一代產生影響,也會對後續遺傳產生深遠影響。
  • 一個基因突變改變人類性別
    因此,研究人員搜索了Alice基因組中其他和這一疾病相關的突變,最終找到了一個可疑的基因。2018年,聖保羅大學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研究結果發表於《臨床遺傳學》(Clinical Genetics),證實Alice的患病原因罕見地與一個存在於常染色體上的癌症相關基因——WT1基因的突變有關。WT1蛋白序列。
  • BRAF V600基因突變是什麼意思?晚期癌症還有得治嗎?
    我們總是看到基因檢測的報告單上寫著BRAF V600(+),但是BRAF V600到底是什麼意思,想必大家還不是很清楚。其實BRAF基因是一種原癌基因,V600E代表的是BRAF基因最容易癌變的一個位點。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60期:新冠病毒發生基因缺失突變,可能是...
    迄今為止,SARS-CoV-2基因組被認為比SARS-CoV和MERS-CoV更穩定,但隨著SARS-CoV-2在人群中傳播和擴散,其基因組發生突變的概率也將越來越大。「基因魔剪」首次直接用於人體試驗,治療遺傳性失明症一名遺傳失明症患者成為接受CRISPR-Cas9基因療法直接人體試驗的第一人。據英國《自然》網站近日報導,科學家首次開展臨床試驗,將CRISPR-Cas9基因療法直接用於人體,治療遺傳性眼病——萊伯氏先天性黑蒙症(LCA10)。
  • 【嗨關注】吸血鬼症、狼人症、異食癖……這些罕見病你了解嗎?
    她叫楊佳琪,在七個月大的時候被確診為朗格罕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在種類繁多的罕見病當中,約有80%是由於基因缺陷所導致的。白化病患者怕見陽光、極易曬傷的特點使得他們在陽光強烈的白天很少戶外活動,在有月亮的夜晚他們才會感到自由自在,所以人們親切地稱他們為「月亮孩子」。
  • 基因突變導致蓬髮症候群—新聞—科學網
    但實際上,對於擁有類似蓬亂頭髮的孩子來說,這個現象並非是他們自身的問題,而是因為基因突變。 近日,科學家指出了這種被稱作「蓬髮症候群」背後的3個基因突變。這種毛囊乾燥失調症狀的標誌正如其名:頭髮乾燥、捲曲,色澤較淺,很難梳理。 為了清楚地診斷這一症狀,頭髮樣本被研究人員一切兩段並放置在高性能電子掃描顯微鏡下進行觀察。
  • ...龍承祖/劉光慧/季維智合作建立首例人類兒童早衰症基因編輯猴模型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CSCB2020相關資訊多數的人類遺傳病由單個核苷酸突變引起,這其中包括兒童早衰症(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HGPS)。90%的兒童早衰症是由於負責編碼核纖層蛋白的LMNA基因序列的第1824位的胞嘧啶突變為胸腺嘧啶引起的【1】。
  • 基因改變可能導致肺癌?某些肺癌風險因素可能導致基因突變
    小團:基因突變也會導致肺癌嗎? 小圓:基因突變分遺傳性和獲得性,在特定染色體(6號染色體)中遺傳某些DNA變化的人更有可能患上肺癌,而在獲得性基因突變中,某些致癌物質(如菸草煙霧)可以導致細胞DNA發生變化,導致細胞異常生長,從而導致癌症。
  • 吸菸導致KRAS基因突變形成肺癌
    上述化學藥品也會對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過程的基因造成嚴重破壞,即促使細胞分裂的基因變得極度活躍,以及使調控細胞分裂的基因失去調控能力。針對吸菸本身來說,基因編程損害能導致正常的肺細胞發生癌變,但是同時也會促進體內產生炎症。炎症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其能夠對疾病或組織損傷產生反應。大量的白細胞、激素以及其他物質可進入損害區域對抗感染源,去除死亡或受損的細胞,並對受損的細胞進行修復。
  • Nature:發現第一個致二尖瓣脫垂的基因突變
    2015年8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在線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一篇研究中,美國麻薩諸塞州總醫院的一個國際合作研究確認了第一個引起二尖瓣脫垂(MVP)常見形式的『基因突變——DCHS1基因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