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擊手,儘管不能改變戰爭的結局,但戰場上無所不在的狙擊手,憑藉手中高射程和高精度的狙擊槍,在戰場上的出色表現,比如一槍將對方的戰地指揮官爆頭,帶給對方士兵的心理震撼是非常大的。
二戰時期,德軍挑出了槍管質量優異的將近13萬把毛瑟98K手動步槍,改進了扳機裝置,裝上4-6倍觀瞄器材,就成了一把有效射程800米以上的狙擊槍,儘管未開發專門的狙擊彈,發射的仍然是7.92X57mm毛瑟彈,但高精度的毛瑟98K狙擊型仍然給盟軍戰地指揮官帶來了非常大的麻煩。
巷戰是非常殘酷的,二戰的史達林格勒戰役巷戰,乃至數十年以後的車臣巷戰等,都是非常著名的巷戰,狙擊手在巷戰中的作用極大,對於進攻方的步兵威脅也非常大。
戰爭題材的影片《兵臨城下》,就較好地詮釋了蘇德雙方的狙擊兵,憑藉手中的一把狙擊槍,在殘酷的史達林格勒巷戰中,給各自步兵帶來的巨大戰場威脅。
一般在戰場上,對於步兵威脅極大的狙擊手,都會採取有效手段,壓制戰場上的狙擊手,當狙擊手開槍,暴露發射陣位以後,會用大口徑機槍、小口徑機關炮,甚至準頭不佳的迫擊炮予以反擊,能取得較高的戰場效果,撤退不及的狙擊手,在如此猛烈的火力打擊下,很難再生存下來。
此外,武裝直升機、察打一體無人機等空中平臺,基本上都會隨陸軍機械化集團隨行,一旦發現戰場上暴露發射陣位的狙擊手,指揮所也能及時招呼上述空中打擊平臺,予以及時有效打擊,對於狙擊手的威脅也是非常大的。
現在,高科技偵察手段的完善,即便狙擊手隱蔽接敵,但手中的狙擊槍只要發射,就非常有可能被聲波狙擊手探測儀所探測到,只要狙擊手敢開第一槍,就會被及時準確的捕捉到位置、距離等目標信息,導致狙擊手的生存力也會大打折扣,因此,也會招來對方狙擊手的獵殺,給狙擊手的戰場生存能力,帶來非常致命的威脅。
我軍都已經在步兵班組作戰單位,裝備了35mm榴彈狙擊型發射器,都裝上了先進的觀瞄器材,最大打擊距離2.5公裡,對戰場上的敵狙擊手,具備強大的狙殺能力,彈丸落地爆炸,有效打擊範圍內的有生目標非死即傷。
QLU-11型35mm榴彈狙,配備有專門研製的狙擊破甲殺傷彈,在1000米範圍內,既能殺傷又能破甲,散布圓直徑在0.7米以內,殺傷半徑達10米,破甲深度接近80毫米,1500米內可殺傷暴露和隱蔽的敵集團有生目標。
35mm榴彈,0.7米的散布密集度,以及7米半徑的面殺傷,達到了極佳的殺傷效果,真正做到千米之內指哪打哪,一旦對方的狙擊手開槍,暴露了發射陣位,在QLU-11榴彈狙面前,即便射不中狙擊手,35mm榴彈爆炸,照樣將狙擊手炸得屍骨無存。
這門QLU-11狙擊榴彈發射器,是我軍工創新的單兵武器,首創全球唯一可以抵肩射擊的精確高速榴彈發射器,本身就是高效反狙擊手的有效武器,已升華了普通狙擊槍的含義,成了反狙擊手的有效手段,具備一槍制敵的能力。
隨著科技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反狙擊手段了,狙擊手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將經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未來戰場上包括巷戰中,狙擊手想再創佳績,隨著聲波狙擊手探測儀以及QLU-11榴彈狙的橫空出世,就顯得非常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