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毫米榴彈狙:反狙擊手的有效兵器,具備千米內一彈銷魂的能力

2020-12-22 騰訊網

狙擊手,儘管不能改變戰爭的結局,但戰場上無所不在的狙擊手,憑藉手中高射程和高精度的狙擊槍,在戰場上的出色表現,比如一槍將對方的戰地指揮官爆頭,帶給對方士兵的心理震撼是非常大的。

二戰時期,德軍挑出了槍管質量優異的將近13萬把毛瑟98K手動步槍,改進了扳機裝置,裝上4-6倍觀瞄器材,就成了一把有效射程800米以上的狙擊槍,儘管未開發專門的狙擊彈,發射的仍然是7.92X57mm毛瑟彈,但高精度的毛瑟98K狙擊型仍然給盟軍戰地指揮官帶來了非常大的麻煩。

巷戰是非常殘酷的,二戰的史達林格勒戰役巷戰,乃至數十年以後的車臣巷戰等,都是非常著名的巷戰,狙擊手在巷戰中的作用極大,對於進攻方的步兵威脅也非常大。

戰爭題材的影片《兵臨城下》,就較好地詮釋了蘇德雙方的狙擊兵,憑藉手中的一把狙擊槍,在殘酷的史達林格勒巷戰中,給各自步兵帶來的巨大戰場威脅。

一般在戰場上,對於步兵威脅極大的狙擊手,都會採取有效手段,壓制戰場上的狙擊手,當狙擊手開槍,暴露發射陣位以後,會用大口徑機槍、小口徑機關炮,甚至準頭不佳的迫擊炮予以反擊,能取得較高的戰場效果,撤退不及的狙擊手,在如此猛烈的火力打擊下,很難再生存下來。

此外,武裝直升機、察打一體無人機等空中平臺,基本上都會隨陸軍機械化集團隨行,一旦發現戰場上暴露發射陣位的狙擊手,指揮所也能及時招呼上述空中打擊平臺,予以及時有效打擊,對於狙擊手的威脅也是非常大的。

現在,高科技偵察手段的完善,即便狙擊手隱蔽接敵,但手中的狙擊槍只要發射,就非常有可能被聲波狙擊手探測儀所探測到,只要狙擊手敢開第一槍,就會被及時準確的捕捉到位置、距離等目標信息,導致狙擊手的生存力也會大打折扣,因此,也會招來對方狙擊手的獵殺,給狙擊手的戰場生存能力,帶來非常致命的威脅。

我軍都已經在步兵班組作戰單位,裝備了35mm榴彈狙擊型發射器,都裝上了先進的觀瞄器材,最大打擊距離2.5公裡,對戰場上的敵狙擊手,具備強大的狙殺能力,彈丸落地爆炸,有效打擊範圍內的有生目標非死即傷。

QLU-11型35mm榴彈狙,配備有專門研製的狙擊破甲殺傷彈,在1000米範圍內,既能殺傷又能破甲,散布圓直徑在0.7米以內,殺傷半徑達10米,破甲深度接近80毫米,1500米內可殺傷暴露和隱蔽的敵集團有生目標。

35mm榴彈,0.7米的散布密集度,以及7米半徑的面殺傷,達到了極佳的殺傷效果,真正做到千米之內指哪打哪,一旦對方的狙擊手開槍,暴露了發射陣位,在QLU-11榴彈狙面前,即便射不中狙擊手,35mm榴彈爆炸,照樣將狙擊手炸得屍骨無存。

這門QLU-11狙擊榴彈發射器,是我軍工創新的單兵武器,首創全球唯一可以抵肩射擊的精確高速榴彈發射器,本身就是高效反狙擊手的有效武器,已升華了普通狙擊槍的含義,成了反狙擊手的有效手段,具備一槍制敵的能力。

隨著科技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反狙擊手段了,狙擊手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將經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未來戰場上包括巷戰中,狙擊手想再創佳績,隨著聲波狙擊手探測儀以及QLU-11榴彈狙的橫空出世,就顯得非常困難了。

相關焦點

  • 中型合成營的防空利器——35毫米輪式自行高射炮
    在07式雙35毫米履帶式自行高射炮服役之後,曾經在珠海航展展出的35毫米輪式自行高炮也已經已正式服役。35毫米單管輪式自行高炮採用了我軍大量裝備的8X8同樣底盤,主要裝備我軍中型快速反應合成旅,同樣的底盤,保證了一致的機動性和後勤保障的高度統一。
  • 印度將部署155毫米榴彈炮,射程36千米,曾是我們渴望的裝備
    雖然該炮自帶了汽油發動機,具備短途自行的能力,但是在部署時,還是需要重型卡車牽引,在作戰時,也只能像過去的牽引式榴彈炮那樣,在預設陣地上實施急促射擊,打完之後就開始撤離。此番印度軍隊意圖將這款火炮部署到中印邊界,恰恰能夠反映兩個問題。
  • 猛士版車載榴彈炮首次亮相:一鍵調炮、半自動裝填,越障能力更強
    其中,除了加裝重型機槍的第三代「猛士」裝甲突擊車,另外一款以第三代「猛士」為底盤的新型122毫米車載榴彈炮首次公開亮相。另外,第三代「猛士」配備了更強大的柴油發動機,最大時速可以達120千米/小時,續航能力達到750千米。該車最大爬坡度達60%,可輕鬆通過坡度近50度的積雪坡道,途中碾壓溝壑,毫無壓力,具備在各種地形的高機動通過能力。
  • 印度也有35毫米高炮了,和中國35毫米高炮系出同門,是表兄弟
    ,順帶著這門35毫米轉膛高炮,也就成了德國萊茵金屬的產品。底子是瑞士的厄利孔機炮此次將在印度生產的35毫米轉膛高炮,主要是一款模塊化武器平臺。可以進行靈活配置印度方面除了看重該款轉膛機炮的防空能力外,對該款35毫米轉膛機炮的反裝甲能力也比較滿意。
  • 一門頂得上三四門37炮!揭秘我軍新式35毫米高炮
    其中KDA是導氣式,雙向彈鏈供彈自動機,用於艦炮和自行高炮,我國07式雙管35毫米自行高炮用的就是這類自動機;KDB和KDC都是導氣式,外能源單向供彈自動機,KDC其實是KDB的改進型,我國的PG99引進的就是KDC自動機;KDE是管退式雙向供彈自動機,主要用於步兵戰車的戰車炮;KDF是導氣式、彈鼓供彈自動機;這些自動機都是單膛,炮閂縱動結構的。而1000/35也叫「千發」系統,是轉膛自動機。
  • 彈幕發射器,國產35毫米高炮,真正的低空衛士
    我國在牽引高炮的基礎上,自主研發的車載高炮各方面性能進一步提高,配備有先進的光電火控系統,具備獨立作戰能力。車載雙35毫米高炮,並不是簡單地把高炮架設到特別霸氣的越野卡車上面,而是把牽引式高炮的那些「麻煩」都集中在一起解決了。
  • 國產雙35毫米自行高炮或加裝防空飛彈 能夠更有效打擊阿帕奇武裝...
    如果成行,PGZ09雙35自行高炮將會升級成彈炮一體化防空系統,防空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增強了與阿帕奇直升機鬥爭的能力。 PGZ09雙35自行高炮是中國新一代履帶式自行高炮。它採用了兩門雙35高炮,火炮可以發射AHEAD彈,也就是所謂「集束式預製破片編程引信子母彈」。
  • 出鞘:35毫米自行高炮是怎麼在我軍「遍地開花」的?
    60年代以後蘇聯和西方對高炮的最優口徑進行驗證,最終確定了30~35毫米這一區間。其中蘇聯開發了以30毫米「加斯特」為基型的自行高炮系統,而西方則以瑞士為代表,推出了以35毫米「厄利空」為基型的自行高炮系統。中國陸軍則由於時代原因,從80年代起才開始將先進小口逕自行高炮納入裝備現代化計劃。
  • 全球火箭筒之王登上高原,穿深超過700毫米,威力比雲爆彈更強
    文/山峰 火箭筒易攜帶,威力大,用途多,堪稱步兵手裡的大炮,我國作為一個陸軍大國,也在這一領域開發出多種適應步兵作戰任務的火箭筒。近期,我軍重型合成營步兵攜帶全球現役口徑最大的PF98式120毫米火箭筒進駐高原,靠近拉達克地區的一線部隊開始接收這種全球最大口徑,威力最強的火箭筒。
  • 大口徑反器材步槍逐漸沒落,中口逕取而代之,俄羅斯新槍前景如何
    今天就來說說俄羅斯卡拉什尼科夫集團的SV-18,一款旋轉後拉槍機式大口徑反器材/狙擊步槍,與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出現的M9912.7毫米步槍非常相似。SV-18反器材步槍要進入的市場現在已經非常成熟且競爭激烈。 1999年的M99,幾年後M06出現,都採用無託設計,由一家工廠製造。
  • 同時開發三款狙擊步槍,首次採用.338高精狙彈,敵狙擊手好運到頭
    由於考慮到生產成本問題,85式狙擊步槍並沒有開發專用的高精度狙擊彈,而是採用通用的53式7.62X54mm 機槍彈(因為1發狙擊彈的價格相當於十幾發53式機槍彈的價格之和,當時的國情狙擊手長期的射擊訓練中使用狙擊彈是訓練經費所不能承受),因此在精度表現方面與SVD略有差距。
  • 志願軍打擊敵機的「英雄兵器」,蘇制37毫米高射炮
    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是前蘇聯以瑞典M34式40毫米高炮為原型,經多次修改,於1939年正式定型的37毫米高射炮,並於1940年量產。 M1939戰鬥全重為2100公斤,以旋轉底盤和十字炮架的方式安裝在4輪拖車上,通過機械索引方式移動;炮口徑37為毫米,最大射程為8500米,有效射高為3000米,最大射高為6700
  • 遊擊隊的剋星2S9秋牡丹120毫米自行迫擊炮: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71期
    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71期 遊擊隊的剋星2S9秋牡丹120毫米自行迫擊炮: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71期 迫擊炮的威力相對較小,所以蘇軍官兵非常喜愛團一級的120毫米 PM-38迫擊炮。 這種迫擊炮有著122毫米榴彈炮的威力,炮彈殺傷半徑高達35米,重量卻只有十分之一而已。 遺憾的是,即便是280公斤的重量,也難以由步兵攜帶120毫米迫擊炮,還是需要牽引。
  • 一打一個準!中國防空技術升級,解放軍新型35毫米高射炮霸氣登場
    解放軍防空技術升級,09式35毫米自行高射炮一打一個準!它的價格驚人,是我軍最貴的99式坦克的2倍以上。自動高炮貴有貴的道理,主要是他們的雷達、光電觀瞄系統、火控系統以及供電伺服機構等設備,都是非常尖端的技術,造價也非常驚人。
  • 中國8.6毫米狙擊步槍現身,比26萬打得準打的遠!|輕武專欄
    這種彈能在1000米的距離上擊穿標準軍用防彈衣,最大有效射程達1750米,彈頭重量達16.2克。出膛速度在880米到915米每秒之間,出膛動能達6525焦耳,而7.62NATO彈槍口動能才3352焦耳。
  • 神教的最後吟唱,蘇聯268自行反坦克炮,被自己尷尬到了的裝備
    二戰後期,蘇軍總結大戰經驗,對裝備152毫米榴彈炮的SU-152自行反坦克炮非常滿意,不過SU-152的底盤畢竟有點過時,蘇聯計劃研製新一代大口逕自行火炮,以便於在未來幾年中逐步替換老舊裝備。
  • 二戰日本試製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計劃用於本土決戰的反裝甲武器
    整個二戰時期,日本都缺乏可靠的自行式反坦克武器,儘管日本一直在努力的設計新型號武器,但前線的反饋總是讓日軍不安,盟軍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仍然是難以應付的目標,在二戰中後期,日本開始研製多種更具威力的反坦克武器,試製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Na-TO就是其中一款
  • 東方斐迪南:曾經世界最強反坦克炮,如今被飛彈取代
    目前,遠程制導炮彈、末敏彈等新型彈藥,輪式突擊炮、武裝直升機、重型反坦克飛彈等一大批作戰能力更強的新型武器已經承託起中國北方地區的反坦克重任,一代名炮89式自行反坦克炮可以安心退出歷史舞臺了。
  • QLU11式35毫米狙擊榴彈槍千米之內指哪打哪!
    QLU11式35毫米狙擊榴彈發射器是我國研製的輕型半自動狙擊型榴彈發射器,發射國產的大口徑35毫米榴彈,基本上可以稱為炮了。它的出現可以說是升華了普通狙擊的概念,但是它與炮轟有不大同,因為它不會依靠其速度來衝擊目標,而且依賴攜帶的炸藥的威力來打擊目標物體。
  • 千米距離一槍致命 美頂尖特種作戰狙擊手換新槍
    美國《軍隊時報》網站5月8日報導稱,美軍頂尖特種作戰狙擊手將換掉他們的7.62毫米狙擊步槍,新口徑步槍將使他們的1000米距離命中率提高一倍、有效射程增加將近一半、風偏降低三分之一、後坐力減小。    你也許會問,那是什麼口徑的步槍呢?    是6.5毫米口徑的「克裡德莫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