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夢和時間機器?如何看懂《信條》?老師推薦看哪些電影?丨築基天文課齊銳老師見面會實錄

2021-02-21 北京厚樸中醫



電影《信條》到底講的什麼意思?


為什麼股市還沒有崩盤可以證明時間機器還沒有發明?


你怎麼知道你沒有在做夢?




10月6日上午,築基班有100多位同學來到北京天文館開展遊學活動,得到天文館副館長、我們齊銳老師的熱情接待。


而且最珍貴的是:這個活動不僅僅是個簡單的見面會。


在近兩個小時的交流中,齊老師帶領同學們大開腦洞,探討了「時間機器造出來了嗎」、「生命的意義在哪兒」、「什麼是真實」等引人深思的問題。


整場活動下來很多同學都表示收穫滿滿,高呼「過癮」。


沒到現場的同學是不是有點小羨慕呢?


哈哈,別急,有人幫你記筆記啦!


以下就是小編摘錄的講座精華,在文章結尾還有齊老師推薦的電影名單,不要錯過啊!


關鍵詞:時間機器、諾蘭電影、祖父悖論、股市崩盤、人生的意義、終結者、夢中夢、什麼是真實、黑客帝國、莊周夢蝶





時空穿越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電影《信條》裡出現了祖父悖論這個概念,凡是涉及時空穿越的題材一定要提到這個問題,這是很多電影裡思考的問題。


祖父悖論是什麼呢?就是如果有一個人某一天用時間機器回到了過去,一不小心把自己的祖父給殺了,那就沒有他的父親、也就沒有他了,那是誰回去殺掉了他的祖父呢?


這是一個關於時空穿越的永恆謎題,我們現在不知道答案。



如果此時此刻你還沒有見過大量從未來回來的人,至少能證明一個什麼事情?證明此刻時間機器還沒有發明。


為什麼這麼說呢?


如果此刻我發明了時間機器,明天我一早醒來要用我的時間機器,那我最早能把時間撥到什麼時候呢?


可以撥到大清朝嗎?不能。我只能撥到我發明時間機器的這一刻,絕不能多往前哪怕0.001秒。因為邏輯阻止我這樣做。


因為如果我能把時間多撥0.001秒,那我就能提早0.001秒發明時間機器。以此類推,那我發明時間機器的時間就可以無限地提前。


所以未來的時間永遠只能最早回到時間機器被發明的那一刻,絕不可能再往前。







另外一個證明時間機器還沒有被發明的證據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股市還沒有崩盤。


你想想你為什麼要發明時間機器?最俗的就是賺錢了吧?


假如我可以坐時間機器回到昨天去買股票,那我已經知道哪只股票會漲了,肯定穩賺。於是我就會無數次地回到昨天去買股票,我手裡的錢一翻再翻,越賺越多,(最後成為可以左右全局的最大戶),總會買到股市崩盤。


股市崩了嗎?沒崩。這就表示時間機器還沒被發明。


因為人性就是這樣:貪婪。如果人性不貪婪,根本就不需要時間機器。


大家想過這個問題嗎?你為什麼要穿越時空?


對了,是因為後悔。


如果我當初年輕的時候,我要是追那個女孩會怎麼樣?如果我考這個大學會怎麼樣?……實際上是你不滿意當下,才會想回到過去去找機會。


其實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時間和空間都是幻象,都是你自己想像出來的,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只有當下,只有現在。所以不用時間穿越,你就永恆的活在當下。


你做的每一個事情既決定了你的過去,也決定了你的未來,實際上它們都是一體的,從來沒有被分裂過,過去、現在和未來。


這是個特別重要的問題。它歸根結底問的是什麼問題呢?


你如果在第一階段你會問「空間是什麼」、「時間是什麼」,到了第二階段你就知道問題不應該這樣問,問「生命的意義在哪兒」才是最根本的。


各位為什麼要在手機裡裝美顏相機?因為你不願意承認衰老留下的皺紋。對不對?你不滿意老去的容顏,想永遠年輕;你不滿意兜裡的錢包,想一夜暴富;你不滿意當下與人的關係,想重新修復……對不對?都在於你自己,不在於外部。




(《信條》裡倒著走的船)



《信條》這部電影,大家知道關於它的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嗎?


「不怕劇透!」


為什麼不怕呀?看不懂。信條=看不懂。


我是刷了三遍,沒有聽說過刷一遍就看懂的,絕不可能的,刷個十遍八遍差不多。


所以你看一遍不懂,說明你是正常的,你要是刷一遍看懂了,那你絕對是沒看懂。


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尼爾斯·玻爾,曾經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如果一個人在第一次聽到量子力學的時候,不表示困惑或者說他完全沒聽懂,那就說明這個人完全沒有搞懂。」


如果你第一遍看完這個電影就說「我看懂了」,完了,那你一定是沒看懂。


這個電影燒腦在哪裡呢?過去我們的電影都是講,一個人利用時間機器刷得一下就回到過去了,然後他把敵人幹掉了,改變了歷史。但是沒有一個導演給你講,這個人是怎麼回到過去的,這個穿越的過程沒人講。大家就默認這個人一閉眼一睜眼就回到過去了。


其實時間穿越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一閉眼一睜眼」;還有一種方式在科學上更可行,就是「倒回去」。


諾蘭的電影就是講這個的:如果我現在要回到10年前,我就要踏踏實實地往回走10年。這10年間,我看到的所有人都是倒著走的,車都是倒著開的,鳥都是倒著飛的,河都是倒著流的……我以為自己是正著的,其實在所有其他人眼裡,只有我是天天倒著的。


它描述了時間的逆行,這就是《信條》這部電影最難的地方。






我們對夢境有一種共識,就是大家都承認夢境中的時間是變化的,並且大多數夢裡的時間都慢於現實的時間。


黃粱一夢,你感覺已經過了一千年了,結果睜眼一看才睡了五分鐘。


你可以在每天早上做清明夢時來做這個實驗,大膽地去想像一個場景做一個事情,你會發現你都「考完一個試」了,再一睜眼你家那個表才走了一兩分鐘。


時間真的是不等長的,就是你在夢中的那個時間,它比現實的時間長若干倍。


電影《盜夢空間》表現的就是這個道理。要解決現實中的一個問題,就要讓主人公和所有這些人都進入到夢境裡頭,通過夢裡更漫長的一段時間,通過造夢師造出來的一重又一重夢境迷宮,逐漸去改變他的想法。





我們很多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在夢裡你特別痛苦,於是掙扎著醒來,結果發現自己是在另一個夢裡。


電影《黑客帝國》的男主人公就很困擾,他經常沉迷在網絡世界,他會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是在睡夢中,什麼時候在現實世界,於是他就發出這樣一個問題:


「What's real?」


什麼時候才是真實的?


就像莊周夢蝶,到底是蝴蝶夢見了莊子,還是莊子夢見了蝴蝶?


既然你能在夢中醒來發現自己在另一層夢中,那你怎麼能確定此時此刻你「已經回來了」呢?


如果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人做過夢中夢,這個事還可以商量,可以說我們有現實、有夢的分別;但是如果這個世界有很多人都做過夢中夢,麻煩了,至少給我們提供一種可能性:沒有人生活在現實中,沒有現實,每個人都生活在夢中。


你以為你清醒了,到最後一重夢了嗎?沒有!






不要以為自己現在生活在現實中,這是我最大的收穫。


自己是自己的造夢師,你所有現在的狀況都是你自己在一重一重的夢中造出來的,這個世界沒有他人,只有你。


電影《Predestination》(前目的地),有人看過嗎?


這是一個很經典的超短篇科幻小說。有多短呢?手機大概一頁就完了,但是這個故事卻極其地發人深思。


男主人公是一個警察,要穿越回去阻止犯罪。阻止誰?一個連環爆炸案的罪犯,他犯下了十惡不赦的罪行。在這個過程中,男主人公還遇到了女一號、女二號等很多的人物。


這不就是一個典型的懸疑電影套路嗎?有什麼意思?不是。要是這樣的片子,齊老師會推薦給你嗎?


我就提前把答案告訴大家好了:這裡面所有的人物都是主人公一個人。


他最終回到過去面對一個老年的殺人犯,結果發現那個人就是他自己。這時他才震驚地發現,他這一路過來的人生中,跟他打過交道的所有人,包括男人、女人、孩子,都是他「曾經」用時間機器回到的「過去」的自己。


注意,這裡用了一個不確切的詞,叫「曾經」。實際上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曾經,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只有此刻當下。


如果有一天你覺醒了,你就從這個套裡出去了。如果你沒醒,就永遠回到這個夢中。






記憶碎片  俠影之謎  致命魔術 盜夢空間  星際穿越  敦刻爾克  信條  黑客帝國  終結者  前目的地

艾倫彭:齊老師線下課的氣場強大,據說有次給臨床班直接講了5個小時。這次線下聽了下,確實講的很精彩,不過也能感覺到時間不夠,齊老師都收著講的。現在期待下次組織體驗齊老師說的亞洲最好的儀器看星空的感覺和參觀古觀象臺。



艾米:感謝厚樸組織的築基一期第一次的線下活動。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安排這麼順暢有序,實際老師們和同學們背後付出很大心血的。齊老師要背課,曲老師(曲妍婷)從上海飛到北京,韓老師(韓冰)親臨現場助陣,班主任郝老師(郝瑞鳳)線上線下忙著組織招呼大家,充分展現了厚樸對這次活動的重視!同學們確實過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國慶節。


相關焦點

  • 薦書丨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朗誦丨笑菲「我希望每個孩子都喜歡上學,像春風吹來,每一片樹葉以口哨響應」。今天給大家推薦的便是被譽為「人間母親」的散文大師—簡媜的作品。她被認為是「臺灣最無爭議的實力派女作家」,她的文字在讀者心中,可與張愛玲、三毛、席慕蓉比肩;作品曾榮獲臺灣三大散文獎,兩度成為「金石堂年度作家風雲人物」。
  • 【聚珍文化課】古水老師的天文課(第八課 軫宿)
    民間有能人,古水老師的天文課每次發出,後臺都新增許多粉絲。
  • 非物理專業如何輕鬆的看懂《信條》
    ——「要看懂《信條》首先要明白兩個概念(1.熵增熵減是怎麼回事。但是要看懂《信條》首先確實要明白兩個事情——1電影的危機事件是什麼;2如何解決這個危機事件。只要看懂這兩個情節,電影其他的表現手法都僅僅是輔助的浮雲。而看懂「電影的危機事件是什麼和主角如何解決這個危機事件」並不比理解「祖父悖論」要難。1電影的危機事件是什麼?
  • 《信條》一部我從頭到尾都沒看懂的電影
    《信條》一部我從頭到尾都沒看懂的電影 時間:2020.09.16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微米電影 分享到:
  • 如何破解《信條》的銜尾蛇時間悖論?電影為何叫信條?
    如果您還沒有看過電影,強烈建議收藏本文,看完電影之後再來回顧。電影的名字為何叫 "信條"看完了第一段所有內容的讀者,會知道諾蘭的《信條》除了 "時間銜尾蛇" 這個 "Punchline" 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在人文領域給出的命題,如何在 "命定論" 和 "自由意志" 中作出選擇。
  • 《條信》普通人如何看懂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無論在豆瓣還是在IMDb上《信條》都是高開低走,現在兩個網站的評分都已經掉至7.8分左右,諾蘭二十年磨一劍的《信條》真的那麼燒腦以至於很多人看不懂而低評分嗎?電影裡的環形時間是華麗的炫技還是嚴謹的探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普通人如何看懂《信條》。
  • 要看懂電影《信條》,你需要看懂時間倒流的概念(無劇透)
    最近,周邊好多朋友看了電影《信條》,都認為諾蘭電影「好高級」呀,因為沒看懂。 準備看電影時,我們要首先明白一個電影中的時間概念,這樣才能方便我們看懂劇情。如果時間可以操控,我們是選擇「時空穿越」、還是選擇「時間倒流」呢?電影《信條》的導演諾蘭無疑是選擇了勻速的倒流時間概念,並將此概念貫穿了本片。 時間勻速向前,是我們認知範圍內不爭的事實。
  • 觀影指南:回到故事中,如何「勉強」看懂《信條》?
    我不能也無意保證,只要看完這篇文章就能看懂《信條》,但或許能幫助打算再進影院的觀眾獲得更豐富的觀影體驗。而在《信條》的世界裡,角色想要回到過去,則要先進入逆轉機器,將自身逆轉後,實現前進著倒退,退回到想要抵達的過去。這時如果主角再次進入逆轉機器,就可以逆逆得正,和其他人一起正常行動。打個比方,如果說此前我們所看到的作品中的穿越是搭乘飛機,主角的感受只有登機和降落,現在的穿越則是一場高速公路上的逆行自駕,主角需要從終點親自駕駛著汽車,一路回到終點再調轉車頭。
  • 《信條》時間逆轉機器的奧秘 燒腦電影《信條》到底講了個啥
    《信條》時間逆轉機器的奧秘這個向來喜愛玩弄時間的男人,再次精進完善了,他心中關於時間洪流的意義。於他而言,時間是個很有趣的命題,也是纏繞他後半生電影題材的主題。在他看來,穿梭在現實與夢境間,漫遊在宇宙與回憶間。時間都是極富存在感的東西。
  • 文科生看硬核燒腦電影——《信條》(Tenet),你看懂了嗎?
    相信同學們在閒暇之餘都會通過玩兒遊戲、看電影等來舒緩自己的壓力或情緒。就在最近,國內外影院都在熱映一部諾蘭導演的《信條》(Tenet)。這部電影主要情節,老師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阻止未來人類要消滅現代人類。科學家利用改變&34;的方向性,研究並製造了逆轉機器(也就是逆轉門)並準備用核彈和一個算法(Algorithm)使世界熵變,導致世界湮滅,解決未來人類的環境問題。那什麼是熵呢?
  • 《信條》中的物理學(二)時間旅行和祖父悖論
    關於香蕉皮假說,大家可以去看一部電影——《時間機器》。這部電影是2002年上映的,根據威爾斯的同名小說改編。電影講的是有一個男人想回到過去拯救被人槍殺的女友,結果發現無論他如何努力,都沒有辦法改變過去。相對於模糊的香蕉皮假說,諾維科夫提出了一個更加詳細的解釋——諾維科夫自洽原則:人可以回到過去,但是不能因此改變歷史的進程。
  • 諾蘭燒腦電影《信條》沒看懂?這篇文章,可以解答你的所有問題
    據說大陸在引進的時候,曾一度想用《時空追逐》作為電影名字,這和諾蘭以往電影《盜夢空間》《星際迷航》的四字慣例也相符,但也是在意境上有些直白了。而《信條》一是給人以想像的空間,二是也符合男主性格,始終堅守自己的信條,肩負希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信條」。
  • 《信條》,你看懂了嗎?
    記者:「請問這部電影和時間穿越有關嗎?」還是網友們直覺敏銳,克里斯多福·諾蘭,絕對算得上是「時間視覺化」商業影片領域的「滅霸」了吧。作為2020年電影院復工後的第一部好萊塢大片,《信條》上映一周,不但票房突破了2.5億,而且引發了極大的話題,看沒看懂?準備幾刷?
  • 萬字長文解讀《信條》,如何快速看懂這部史上最燒腦的諜戰神作?
    由於《信條》的整個故事都保持著高密度的信息量,電影在沒有給觀眾適應的情況下,一上來就是各種匪夷所思的時間倒流奇觀和玄之又玄的概念設定,這就造成了影片不好理解的重要因素。這種時間機器被設計成為電影中的傳送門,角色從一端進去,另一端出來,就可以逆行時間。而且,這種正向和逆向是相對的,取決於你從誰的視角看。
  • 圖解《信條》四大難點,看懂《信條》的時間邏輯線
    看的《信條》凌晨場,再次感慨諾蘭導演的腦洞之大。相信很多朋友對電影中的時間線不太清楚,下面我就用圖解的方式給大家梳理一下電影裡比較難理解的四個部分。 男主和另一位特工也被烏克蘭軍方特警發現了偽裝,所幸有人用逆向子彈救了他。他和特工逃出歌劇院,回到車裡卻發現司機烏克蘭人反水,將他們帶到偏僻地方進行拷問,最後男主角服藥自盡,後被中情局救回,表示其通過考驗,正式邀請他加入組織「信條」。
  • 科學家如何看待諾蘭《信條》中的"時間逆轉"
    ,想要看一遍完全弄懂電影中的細節,並不容易。在《信條》籌拍期間,諾蘭請《星際穿越》電影的科學指導,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看了劇本。但最終拍攝時諾蘭並沒有完全按照科學來,進行了大量的虛構。最近,美國《洛杉磯時報》專訪倫敦帝國學院理論物理學家克勞迪亞·德·拉姆,讓他來解讀電影涉及到的熵、逆轉時間、時間穿越的物理知識,看電影裡的科幻和現實中的科學差距到底有多大。
  • 《信條》零劇透補課帖:諾蘭電影如何玩轉時間線?
    別著急,今天時光君就奉上一篇不劇透的簡單補課帖,從諾蘭在新片中的「時間逆轉」設定,講到諾蘭過往作品中的時間線剖析。希望這節預習課能帶給你一點點的啟發,get到在電影中導演是如何玩轉「時間」概念的。但在《信條》裡,導演更加放飛自我,他懶得再給觀眾上課,普及物理知識了,管你看懂看不懂,劇情都飛快地向下推進著。
  • 智商180才能看懂的《信條》,到底說了啥
    諾蘭的大神的新作《信條》已經上映了很久,作為一個拖延症n級患者,終於在前幾天看完了這部電影。 作為一刷就可以看懂《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時間線的我,看《信條》之前,完全沒把它放在心上,心想,不就是時間穿越那一套麼,看過也不少了,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事實證明,我天真了。
  • 聊聊《信條》,和那些值得一看的「時間穿越」電影
    看《信條》這部電影的時候,腦海裡閃現出不少以前看過的以「時間穿越」為主題的電影。」的外套(這種電影其實有不少,後面會專門說),內核其實並不在於討論這個問題,更多的是集中在令人炫目的槍戰、追車和搏殺,展現驚人的視覺效果。
  • 英國大學電影專業如何能看懂老電影?先提高這3點再說
    另外要多了解一些當地的歷史和文化背景。還有是在開學後多閱讀老師推薦的相關書籍,對考試和論文都有很大的幫助。以下是正文:之前收到一個問題,是關於如何為即將到來的英國大學電影專業學習做準備的。比如她擔心自己之後的學習中,關於老電影會不會看不懂?之後的課程難度大不大?平時的作業會不會很多?平時每天大家都要學習多長時間?有什麼需要在入學前提前準備的?有沒有什麼書推薦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