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戲曲發展巔峰是什麼?為什麼很少有關於明代的影視作品?

2021-01-18 透過歷史看明天

上篇文章我們說的是明朝的文學小說創作的情況,今天就說說明朝的戲曲文化的情況。我們知道在元代戲曲高度發展的基礎上,明代的戲曲繼續繁榮。首先,明代產生了一批傑出的戲曲作家和優秀的劇目。明代的戲曲有傳奇(南戲)和雜劇(北曲)兩種基本形式。

而高明的《琵琶記》是元末明初傳奇的代表作。該劇寫書生蔡伯喈進京赴考,他的妻子趙五娘在艱難的環境中維持家計,最後埋葬了餓死的公婆,進京尋夫。蔡伯喈中狀元,被牛丞相招婿。牛氏深明大義,使蔡、趙重聚。趙貞女、蔡二郎的故事早在民間流傳,高明之前已有劇目。高氏寫蔡被迫入贅,形象有所改變,並改為大團圓的結局,削弱了悲劇氣氛。

劇本歌頌趙五娘的孝行和牛氏的賢德,有比較濃厚的封建說教味道。但《琵琶記》塑造了趙五娘這個勤勞、善良的婦女形象,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她在唱詞中說:「糠和米本是相依倚,被簸揚作兩處飛。一賤與一貴,好似奴家與夫婿,終無見期。」語言樸實自然,如泣如訴,催人淚下。劇本寫出了貧富間的強烈對照,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一,

要說明朝戲曲創作的高峰,那我們就不能不提湯顯祖了,他的創作,達到了明代傳奇的高峰。湯顯祖字義仍,號若士,江西臨川人。他萬曆十一年(1583)中進士,在南京任職,與顧憲成、高攀龍等東林名士關係甚深,與李贄也有過交往。他的主要作品有《牡丹亭還魂記》、《南柯夢》、《紫釵記》、《邯鄲記》。四部劇中都有夢,合稱《玉茗堂四夢》,又名《臨川四夢)。

《牡丹亭》是優秀的傳奇劇目,大致內容是:南安太守杜寶的女兒杜麗娘是個可愛的少女,讀《詩經》中的《關睢篇》,激發了對愛情生活的嚮往,在夢中和柳夢梅幽會,相思而死。杜寶在她的墓地修造梅花觀。柳夢梅進京趕考,借宿觀中,因拾得杜麗娘自畫像,掘基開棺,使杜麗娘復活,二人結為夫妻。杜麗娘的教師陳最良思想陳腐,杜寶權勢極大,都反對這一樁婚事。最後在皇帝的幹預下,這一對有情人才沒有被拆散。

和戲曲文學中常見的貞婦烈婦不同,杜麗娘是一個追求自由婚煙、個性解放的新女性,她的追求受到壓抑。通過這一形象,湯顯祖表示出對封建倫理道德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滿和否定。「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寫出了少女的閨怨;「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什麼低就高來粉畫垣,原來春心無處不飛懸」,寫出了少女的春思。詞句優美、清麗,充分顯示了湯顯祖的才情。

《邯鄲記》也包含比較深刻的思想內容。它寫一個大官僚如何在貧困時被富家小姐逼迫成婚,成婚後如何買得狀元,入仕後如何成功,最後拜相封公,形象地反映了明代的社會風情、科舉制度和官場活動。

二,

與湯顯祖齊名的另一傳奇大家是沈璟,作有傳奇劇十七種,合稱《屬玉堂傳奇》。與湯顯祖的創作風格不同,沈璟提倡格律規範化,文詞要用人物的本色語言。

例如,《義俠記》中寫武松斥罵潘金蓮:「怪伊忒喪心,羞慚總不怕。有眼睜開看,把武松特地詳察也,我是含牙戴發。」剛正坦直,絕不薄飾典雅,符合人物性格。

湯顯祖和沈璟對後世很多作家有影響。尊崇沈璟的一派,因沈璟是吳江人,稱為吳江派。代表人物有王驥德、馮夢龍等。尊崇湯顯祖的一派,則稱為臨川派,代表人物有吳炳、孟稱舜等。明末阮大鋮的傳奇劇作重視文字雕琢,在風格上接近臨川派,但格調低下,內容空泛,可謂「亡國之音」了。

三,

明代中葉,由於一些名士的介入,出現了一些優秀的雜劇作品。如康海和王九海用「中山狼」這同一題材,各自寫了一部雜劇。康海在劉瑾掌權時,曾出面營救李夢陽。劉瑾被治罪後,康海列入黨人兔官,李夢陽不肯為他申辯。據說,他們寫《中山狼》,都是為了發洩對李夢陽的不滿。不管寫作的目的是什麼,告誠世人不能濫施仁慈,要提防狼一樣的惡人,還是有教育意義的。

徐渭的《四聲猿》是明代最重要的雜劇作品。徐渭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浙江山陰(今紹興)人。他才華橫溢,「眼空千古,獨立一時」,但不溶於當世,一生坎坷。《四聲猿》包括四部雜劇,即:《狂鼓史漁陽三弄》,寫禰衡被害死後,在閻羅殿上,對著曹操的鬼魂,擊鼓痛罵;《玉禪師翠鄉一夢》,寫臨安府尹柳宣教派女倡紅蓮勾引玉通和尚,使他犯戒自殺。玉通和尚死後投胎為柳宣教之女,淪為娼妓,被月明和尚引度出家;《雌木蘭替父從軍》,寫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凱旋後回家,與玉郎結為夫妻;《女狀元辭凰得風》,寫五代時黃崇嘏女扮男裝,考中狀元,周丞相得知她的真實身份,娶她為媳。徐渭的作品充滿了對當朝權貴的憎惡和對婦女社會地位的關注。

四,

聲腔的發展是明代戲曲繁榮的重要體現。明代南戲有四大聲腔。陽腔又稱高腔,元代即出現於江西弋陽地區,是宋元南戲流傳至陽,與當地民間音樂、方言相結合,並揉進北曲而成,明代在南北各地傳播,盛行於北京。餘姚腔形成於浙江餘姚,流傳到常州、鎮江、池州、揚州等府,主要在民間的演出中採用。

而海鹽調形成於浙江海鹽,擴展到湖州、溫州,南京、北京等地。它的曲調清柔,演出時採用官話為官僚士大夫所喜愛。崑山腔形成於南直隸崑山,魏良輔和梁辰魚對崑山腔的發展有突出貢獻。魏良輔與老曲師張野塘、謝林泉等人合作,對早期的崑山腔進行改革,吸收海鹽腔、弋陽腔和北曲的長處,提出系列唱曲理論,使崑山腔更具委婉細膩的特色。但在當時,崑腔還只是一種清唱的形式,沒有形成完整的戲曲演出,被稱為水磨調。

梁辰魚精通音律,雅擅詞曲,得魏良輔傳授,和其他音樂家一起,繼續革造和推廣水磨調。隆慶末年,他編寫了第一部以崑山腔演唱的傳奇《浣紗記》,擴大了崑腔的影響。到萬曆末年,崑腔居諸聲腔之首,出現了「四方歌曲必宗吳門」的局面,而且在崑腔內部形成了許多小的流派。崑腔傳入北京,很快取代弋陽腔,成為第一大腔,有人稱之為「官腔」。在居於社會上層的士大夫看來,它是「雅音」,其他聲調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

五,

從天啟年間始,崑腔逐漸形成一個獨立的劇種,這就是一直流傳至今的崑劇。戲曲批評漸趨成熟,對戲曲繁榮來說,既是必然結果,又是必要條件。王驥德的《曲律》是明代重要

的戲曲理論專著。該書分四十章,探討了南、北曲源流,南曲的聲律,傳奇劇的寫作,作家作品的評論等問題,內容極為廣博。他認真總結了戲曲創作的經驗,提出,情節要合情理,不可荒誕不經,構思要有持點,不可落入俗套,語言提倡自然,反對堆砌典故,既要婉轉有情,又要慳鏘有力。王驥德在戲曲理論方面的成就遠超過他在戲曲創作方面的成就,對後世影響很大。

呂天成的《曲品》和祁彪佳的《曲品》、《劇品》也是比較重要的戲曲理論著作。除品論以外,呂天成《曲品》收錄戲曲作者近百人,劇目二百餘種,祁彪佳《曲品》收錄傳奇劇目四百多種,《劇品》收錄雜劇劇目二百多種,是研究戲曲史的重要資料。

明代戲班的興起,有利於推動戲曲表演藝術的發展,戲班是帶有商業性質的文化組織,或將各種行當的演員成為一班,或招收貧寒子弟進行有計劃的訓練,或常駐一地,或流動演出,班主可以得錢取利。各戲班往往以一個知名演員為核心,其間競爭相當激烈。已經基本具備後世戲班運作的精髓了。

六,

明代的伶人是非常敬業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明末侯方域所著《馬伶傳》裡得知,該文記載:金陵伶人馬錦,飾演嚴嵩,技巧不如另一戲班姓李的伶人,觀眾給他喝倒彩。馬伶聽說某相國人品如嚴嵩,便投其門下,察言觀色。三年後還金陵,再演嚴嵩,神形極似,得到觀眾讚賞,這種對藝術高度負責的精神的確應當讚揚。尤其是今天影視圈所謂的小鮮肉更應該從這裡學習一些東西,過去封建社會藝人還是屬於下九流的身份依然兢兢業業,反觀今天,藝人已經是位於頂端的職業了,而通常巨額的報酬與自身的付出根本沒有可比性。如果在現代社會裡把藝人捧得太高,應該說不是一件好事!題外話了。抱歉!

在明代女演員,通常多為妓院中人物,明末的陳圓圓、董小宛,都是出色的演員。這也是當時的社會風俗造成的,身家清白的女子一般不會從事唱戲這樣所謂『低賤』的行業。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晚清民國初年,這之前唱戲的旦角通常都是由男演員出演。

由於元代戲曲已經發展的非常繁榮了,所以明代繼承了元代的傳承,在元代戲曲發展的基礎上,繼續發揚光大,加上當時明代社會風氣的相對開放,給戲曲小說等文化創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也是明代的戲曲創作成就能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水準的重要原因。

我是透過歷史看明天,原創文章難免有疏漏之處,請朋友們多多批評斧正, 您的關注也是我進步的動力,謝謝!

相關焦點

  • 「戲曲大觀」明代以來的中國戲曲「四大聲腔」
    >雖然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各個劇種相互影響、交融發展但就戲曲的起源來說單獨的某一個地域是不可能擔負起這樣的重任的從明朝到現代中國戲曲崑腔「崑腔」,中國戲曲聲腔、劇種,明代南戲「四大聲腔」之一,也是清代及現行的戲曲「四大聲腔」之一。●起源「崑腔」,元末起源於江蘇崑山,在明朝嘉靖年間經魏良輔吸收海鹽腔、弋陽腔的音樂,予以加工提高後,影響逐漸擴大。
  • 2021西安全日制考研準備:明代安徽戲曲音樂的分布特點
    取材於梁山好漢的豪俠故事也是一大類,這些作品多流傳在民間,由民眾口頭流傳下來的。在明代皇權一攬的專制政體、「八股」取士的文化政策以及程朱理學的思想鉗制之下,就連身居王位的朱權、朱有燉亦不敢越雷池絲毫,胸中之氣只能通過黑旋風李逵這樣的人物來一吐為快了。如朱有燉的《仗義疏財》、《豹子和尚》、《義勇辭金》等劇。
  • 從明代初期「戲禁」政策,看明初文化管制對戲劇發展的影響
    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時期,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題材,比如漢賦,唐詩,宋詞等。戲曲和小說,就是明清時期最著名的文學體裁。戲劇文學作品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反應社會現實的各個方面,其中難免要用到一些借古諷今的比喻之類,在此基礎之上,中國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化管制政策在明代出現了。
  • 非物質文化|戲曲、小說,明初為何對文化創意強加限制?
    縱觀古今中外,文學作品湧現的時代一般都是相對自由和寬鬆的時代,當統治者對社會施加嚴厲的管制時,一般也很難湧現出優秀的文學作品。明太祖朱元璋統治時期明代恰好是一個兼具嚴厲管制與自由自由的時代。在明代建立的初期,特別是在明太祖朱元璋統治時期,朝廷對於社會的管制是相當嚴格的,而到了明代的中期之後,朝廷對於社會的管制則逐漸放鬆。
  • 中國戲曲發展史是怎樣的?
    我們通過某個國家知道「男優」、「女優」,其實這個稱呼並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優是演員的統稱,而這個在我們中國自古有之。優,或稱伶,伶起初是指樂工,常一起稱為優伶,現在多指戲曲演員。《康熙字典》中的解釋:「伶人,樂工也。
  • 崑曲:比京劇還要雅致的戲曲,關於它的這些歷史你都知道嗎?
    我們知道元代不是盛行雜劇嘛,雜劇普遍的內容是四折一楔子,很少有突破其藩籬的,不過藝術成就最高的《西廂記》是二十折,雜劇屬於北方戲曲。雖然雜劇當時很有一統曲壇的氣象,不過南方戲曲也在蓬勃發展之中,元代就有了著名的「四大南戲」,即「荊劉拜殺」。到了明朝,曲壇上雜劇就不再是主流了,南戲開始厚積薄發,並最終誕生了一個新的品種的戲劇,即著名的明傳奇。
  • 明朝電視劇扎堆播放?看看這幾部明代古裝劇,就知道什麼是經典了
    古裝電視劇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能看到跟我們現代人不同的社會風貌和權謀鬥爭,在看了那麼清朝電視劇之後,最近拍攝明代的電視劇卷土從來了,那麼今天就來看看有哪些好看的明代古裝劇吧。2、《大明風華》有了《大明王朝》的珠玉在前,明朝古裝劇在同一題材上超越是不可能的,最近大火的《大明風華》另闢蹊徑,給大家展示了明朝朱棣治理國家開創盛世、孫若微歷經五朝的故事。
  • 以嶽飛事跡為題材的戲劇為何在明朝大受歡迎
    南宋官方態度搖擺不定,民間文言小說、講史說唱卻己有一定流傳。嶽飛戲在此時只是初現苗頭,一定程度上是受限於時間短促,致使戲曲藝術這一形式尚未繁興。入元以後,戲曲發展進入黃金時代,誕生了一批戲劇巨擎,為今留下無數戲曲瑰寶,然而嶽飛戲的發展在元代卻稍顯滯澀。戲曲藝術高度繁榮的元代,留下的嶽飛戲僅三種,即孔文卿《東窗事犯》、全仁傑《秦太師東窗事犯》、無名氏《宋大將嶽飛精忠》。
  • 戲曲人生縮影,戲服時裝演變——中國戲曲服裝的起源發展和演變
    戲服的起源中國戲曲的發展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當時俳優歌舞的活動就已經初具雛型。倡、俳、優、伶、弄人等稱謂是文獻記載中,最早的職業表演藝人,例如在《孔子家語》就有:「齊奏宮中之樂,俳優侏儒戲於前」的文字記載。
  • 戲曲和歌曲的區別是什麼?年輕人為什麼不喜歡戲曲?
    這是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歌曲和戲曲的區別是什麼?首先要明確歌曲和戲曲之間是有聯繫的,但是我認為區別更大。主要從一下幾個方面談談區別!⑴歌曲的演唱主要以抒情、讚美為主,而戲曲主要以敘事為主,這是一個根本的區別。
  • 什麼?咱們從明朝開始就有偶像練習生了?
    有戲有料有優惠,看看戲精也不累。如果累了早點睡,睡醒看咱也可貴周四周五周六日,天天解鎖新姿勢!他不關注你不贊,帳號明天就完蛋😭謝謝大家,我是會喊麥的小編城醬說不定,某天就能在我們抖音上看到你哦!咳咳,言歸正傳!其實中國早在明朝就有了"練習生」。
  • 周星馳電影中的戲曲元素
    而為廣大京劇觀眾熟悉的宋世傑卻另有其人。那就是名劇《四進士》的主角,明朝人宋世傑。京劇中的宋世傑本作宋士傑,其實是明朝成化信陽州(今河南信陽)人,並非是港劇中留個大辮子的清朝人,鼓詞《紫金釵》中的宋士傑本來只是配角,在京劇《四進士》最早的版本中,宋士傑也是配角,主人公是清官按院大人毛朋,與他的三名同科江西巡撫田倫、道臺顧讀、河南上蔡縣知縣劉題合稱為「四進士」。
  • 冷兵器時代的巔峰!繡春刀?
    《狄仁傑之神都龍王》裡的唐刀 二是有「血槽」明代(有說是宋朝 ————為何定名「繡春刀」———— 無論正史野史,包括古人的繪畫作品,對明朝「繡春刀」一詞出自何時、何處並未有說明。肅殺、神秘的佩刀為什麼取「繡春」這樣陰柔、浪漫的名字? 普遍認可的邏輯是從唐朝杜甫的詩宋代的繡春園明朝繡春刀。
  • 冠絕歷代的明朝軍服,究竟有多威武霸氣?每款造型都帥出天際
    隨著現代傳媒技術的蓬勃發展,如今影視劇作的類型已經是越來越豐富了。而關於歷史類題材的影視作品,更是比以往有了極大的進步。其中特別是涉及到歷朝歷代服化道具的搭配和應用,更是為廣大觀眾儘可能還原了千百年前真實的歷史原貌。譬如,今天小編要和大家探討的歷史話題,便是明代時期那威武霸氣的武將軍裝。至於明朝的軍裝究竟有多威武霸氣,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仔細的介紹一下。
  • 明朝巔峰時期軍事實力有多恐怖?
    這些也只是表面,鄭和下西洋這個舉動,也說明了明朝海上實力的強大。在當時可以造出排水量那麼大的戰艦,世界上除了明朝,很少有其他國家可以造出。如果非要說明朝的海上實力有多強的話,那麼我想只要明朝想的話,最需要派出幾艏戰艦,便可以滅掉周圍任何一個小國家。
  • 【戲·聞】想玩轉戲曲,讓周星馳來教你!
    不但早年間戲曲演員、劇目、表現手法等大量參與電影創作,即使在號稱「後現代主義」、「無釐頭風格電影大師」的周星馳的作品中,仍存留著很多戲曲元素。想必後現代主義或無釐頭風格,歷來便是將各路元素打碎一地,而後肆意拼接,所以掌握和運用傳統元素,與其新銳的屬性並不矛盾;相反,能否吃透、活用傳統元素,恰恰是決定玩「後現代主義」者檔次高下的因素之一。
  • 明代宦官掌權的原因及宦官權力過大產生的影響
    影視作品中的這些劇情並非憑空捏造,在明代宦官的權力確實發展到了中國古代歷代王朝以來的頂峰,明代官員專權的現象對明代也產生了諸多的影響,那麼為什麼明代的皇帝不願重用朝廷官員,而放心將權力賜予被歷朝歷代的人視為下等人的宦官呢?
  • 彭秋溪:明太祖反「胡俗」及其與明初戲曲發展之關係
    [17]關於自宋至清官方幹預戲曲活動政策的變動,請參見拙文《論宋元明清查禁戲曲的沿承與新變》(待刊)。[18]關於明開國初期漢族知識分子(包括部分從龍之臣)「從胡」心理的情況,參見劉浦江《元明革命的民族主義想像》,《中國史研究》2014年第3期。
  • 為什麼陳赫現在頻繁的參加綜藝節目,卻很少出演影視作品了?
    為什麼陳赫現在頻繁的參加綜藝節目,卻很少出演影視作品了?現在越來越多的影視明星開始轉為綜藝了,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可以發現有很多明星都參加了不少綜藝活動,他們為這場綜藝在帶來了很多人氣與關注度,也有很多人非常喜歡這些明星在節目中的表現,也有很多人越來越喜歡一位明星的參加,這位明星就是陳赫,因為他本身是一位比較有幽默感的明星,畢竟出道的時候他出演的就是喜劇類型的節目,後來他便參加了多檔綜藝活動
  • 中國戲曲「四大聲腔」,你知道嗎?
    劇種是一個地區地域文化和語言特點的集中體現,各個劇種在萌芽和發展以及成熟的過程中必然要深受二者的影響,雖然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各個劇種相互影響、交融發展,但就其戲曲的起源一說,單獨的某一個地域是不可能擔負起這樣的重任的。中國戲曲四大聲腔的概念隨歷史發展有所變化,如明初時指崑山腔、弋陽腔、海鹽腔、餘姚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