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雄好漢都愛點「兩斤熟牛肉」?

2021-02-06 六神磊磊讀金庸

文/六神磊磊

也不知道誰規定的,武俠電影小說裡,英雄好漢去吃飯,都必須點「兩斤熟牛肉」。

一定是牛肉,而且一定要論斤。論兩的是二貨。

武松打老虎之前在景陽岡吃飯,就要好的熟牛肉,「切二三斤來吃酒。」後來這一頓他吃了四斤肉。都說他打虎是因為酒勁,其實我看是因為牛勁。

金庸的表哥雲中鶴,在《天龍八部》裡一進小飯店,就拍桌子,叫道:「打兩角酒,切兩斤熟牛肉,快,快!」

例子太多,舉不勝舉。飯店有菜單的,他們也是要熟牛肉;沒有菜單的,他們也是要熟牛肉。不吃牛肉在圈子裡是混不下去的。如果小二問:有什麼忌口嗎?你說忌牛肉,會被江湖同行翻白眼。

三俠五義裡的白玉堂,就貌似不大喜歡牛肉,比較喜歡吃鯉魚。但你看他在圈子裡就人際關係比較緊張。

金庸筆下最大的兩個大俠,郭靖和喬峰,都是牛肉黨人。

出一個考題:郭靖最喜歡的菜是什麼?

答出「冬菇燉雞」,很棒,說明你和郭靖是熟人。那是他跟了黃蓉之後口味變刁了喜歡的菜。

但是如果你答出「牛肉」,說明你和郭靖是死黨,一定從小就認識的,比如拖雷這樣的。因為那時候他覺得牛肉「是天下最好的美味」。第一次請黃蓉吃飯,他就叫上羊肝和牛肉。

喬峰更不用講了。段譽在「松鶴樓」第一次碰到他,看他桌上的菜,就是「桌上放著一盤熟牛肉,一大碗湯,兩大壺酒,此外更無別貨。」別的都不耐煩吃了。

後來喬峰在長臺關一個酒店點菜,要了十斤白酒,然後就是兩斤牛肉,一隻肥雞。

古龍也是牛肉黨人,在小說裡不厭其煩地介紹過一道菜「蠔油牛肉」,而且規定炒這道菜只能炒七下。陸小鳳還有一個女朋友就叫做「牛肉湯」。梁羽生寫的大俠南霽雲,也是一進酒店就喊:「打五斤好酒,切三斤牛肉來!」比喬峰還多吃一斤。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大俠們都喜歡吃牛肉呢?

有一種流行很廣的誤解是:吃牛肉顯得叛逆。

包括知乎上很多流行的回答都說,因為牛是重要的生產工具,歷代朝廷往往禁止宰牛。所以當時吃牛肉有叛逆、藐視王法的意思,跟今天搞一點大麻差不多。武松、魯智深們吃牛肉,是為了「酷」。

還有一種說法是,牛很貴重,在古代是最頂級的祭品,叫做「太牢」,是三牲之首,只有天子才配使用。江湖上英雄好漢們吃牛肉,打腫臉充胖子,會顯得倍兒有面子。

但如果你查點資料,就會發現都不對,沒有真正搞懂武松們的心。

拿《水滸傳》為例,寫書的時間多半是明代,我們看看牛肉的價格:

根據高壽仙:《明萬曆年間北京的物價和工資》

牛肉的價錢居然比豬肉還便宜,並不貴,實質上也沒有被禁,不是什麼所謂的叛逆食品。

你可能會說:武松們可是宋代人。

然而在宋代,要顯得自己牛叉,最好的選擇是吃羊肉。當時羊肉更高級,士大夫以吃羊肉為風尚。

宋代的皇宮裡,往往是「御廚止用羊肉」。《宋會要輯稿》裡說,宋神宗的時候,一年御廚支出為「羊肉四十三萬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兩,常支羊羔兒一十九口」。

蘇東坡寫詩講,「十年京國厭肥羜」,羊肉吃膩了,其實有點隱隱的朋友圈裡炫富的意思。

元代也是類似的。如果你注意看元雜劇,裡面一些細節也顯示了羊肉比較貴,魚肉等其它肉類更便宜。

其實,禁止牛肉的行政命令雖然不斷,但由於生產發展,牛的增多,禁令又往往不會認真執行,在民間成為一紙具文,所以很多時候牛肉都放下了身段,老百姓也吃得起。

《水滸》裡的江湖豪傑們自己吃牛肉,請客用牛肉,實在是因為更接地氣,是更容易到嘴的美食。

牛肉一度比羊肉親民,這才能解釋水滸裡的一個橋段:李逵賭氣吃羊肉。

這件事發生在繁華的江州,兩個大哥宋江、戴宗帶小弟李逵下館子,買肉給他吃。

小二看了看李逵,說了一句話:「小人這隻賣羊肉,卻沒牛肉。要肥羊盡有。」

這句話在我們今天看來很普通,沒什麼特別的,可李逵卻勃然大怒,拿湯潑了小二一身,罵道:

「這廝無禮,欺負我只吃牛肉,不賣羊肉與我!」

如果你不了解背景,就看不懂這一段,會以為李逵神經病,發的哪門子火?

其實這是因為當時羊肉貴,是所謂上等人吃的,牛肉更適合廣大人民群眾。小二的這句話,隱含意思是我們酒店很高檔,只賣貴的。

你注意看書,這家店叫做「琵琶亭」酒肆,是「唐朝白樂天古蹟」,賣的酒都是「玉春」上色酒,用的餐具也十分精緻,連大佬宋江都喝彩。

人家說只賣羊肉,李逵就覺得自己被當成了屌絲,所以發火,賭氣非要吃。宋江作為大哥,給小弟撐面子,做東要了三斤羊肉,撂下話來說:「去只顧切來,我自還錢。」意思是我們古惑仔也吃得起。

後來金聖歎點評水滸,對這一段笑慘了,說:「從酒保口中畫出李逵不似吃羊肉人」。

想不到吧,曾經尊貴無比,天子和神明才能享受的牛肉,也一度那麼親民。

我個人最喜歡的英雄和牛肉的故事,不是李逵、魯智深、武松,也不是喬峰郭靖,雖然他們都是吃牛肉大戶。

我最喜歡的是林衝的一次吃牛肉,感覺和別的好漢都不一樣。

當時,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被高俅害了,發配滄州,去看守大軍草料場。

那是一個風雪大作之夜,房子被雪壓垮了,林衝只好到山神廟裡過夜。

他掩上門,放下花槍,脫了溼衣服,蓋上薄被,然後喝起了一葫蘆冷酒,取出一包牛肉來吃。

英雄走投無路,作長夜鬼飲,這一葫蘆冷酒、一包牛肉,就是林衝最後的一點溫暖和慰籍了。

學者鮑鵬山就點評說,從林衝的舉動能看出來兩點:第一,林衝無反心,還安於躲在小廟裡吃牛肉;第二,林衝有力量,還能慢條斯理吃牛肉。

你看,哪怕是偶爾沉淪,遇到了挫折,只要還能好好吃一頓牛肉,就還有力量,生活就充滿希望。

今天,每當看到大俠們論斤吃牛肉,都覺得十分豪邁,生氣勃勃,恨不得自己也燒一大塊,邀幾個朋友,大吃一頓。

不過,牛肉在今天又恢復了身價和地位了。好牛肉難得,在我們印象裡,世界各地的一些高級牛肉已經貴到李逵根本吃不起,宋江都不能隨便來三斤了。

今天還想吃到最好的牛肉,會很貴嗎,很難買嗎?其實不會,我們有萬能的網際網路。給大家推薦一個又好又優惠的地方:

中糧我買網,「萬國牛肉」六神磊磊粉絲特惠專場上線,肉食動物的節日到了。

介紹一下強大的我買網:世界500強中糧(COFCO)家的,一個採購高品質美食的超級平臺。



尤其是買進口食品,買生鮮,這裡多項銷售數據排名第一,安全又快速。

今年是中糧我買網成立8周年紀念, 在生日慶典上的「萬國牛肉」專場,會推出世界各地的多款明星牛肉,一個難得的饕餮機會。

比如著名的安至選澳洲牛腩,紋理豐富,肥瘦適宜,而且價格不貴。一口下去,據說能感受到濃鬱的澳洲草原的芳香。

還有美國谷飼特選級牛肋條、澳洲草飼牛腱、紐西蘭的谷飼上腦牛排、烏拉圭牛腩、巴西燒烤牛肉等等……

男士們如果給太太買一塊,會顯得你又顧家又洋氣的。前提是你能哄得她燒。當然,你要能自己燒,會更性感。

遇到好牛肉,也別忘了買一塊讓爸媽嘗一嘗。

最後說實惠的:我們的讀者統統打折,有福利!牛肉享受99減30超值特惠放飛自己吧,做個靈魂有肉味的女子/男子。

點下面👇閱讀原文,逛「萬國牛肉」特惠專場

不同的地域價格可能會有不同哦~

相關焦點

  • 「小二,來兩斤牛肉」,古人吃肉真那麼隨意?別再被古裝劇給騙了
    不過裡面最有趣的還是施耐庵寫梁山好漢吃東西的場景,比如最典型的武松景陽岡打虎之前在小酒店裡面:「武松拿起碗一飲而盡,叫道:"這酒好生有氣力!主人家,有飽肚的,買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來吃酒。"」不論是武松還是其他英雄,都喜歡在酒店叫店家切兩斤牛肉。
  • 一壺好酒二斤牛肉:《水滸傳》中的標準餐,一個人真能吃得下嗎?
    水滸好漢去飯店要二斤牛肉,一個人吃得下二斤牛肉嗎? 這問題有點意思,有人說飯量大就吃得下,那要按照這個標準,做吃播的個個都是響噹噹的漢子,還有人說水滸故事發生在宋朝,而宋朝吃牛肉是違法的,這明顯是抬槓,這個問題的重點在兩斤,而不在牛肉,您甭管人吃什麼肉,哪怕是恐龍肉,重點也是能不能吃下兩斤。
  • 「小二,來兩斤上好牛肉」,古人吃肉真這麼隨意?別被電視劇騙了
    看過《水滸傳》的讀者都會有這樣一個概念,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就是這些英雄好漢們心中最嚮往的生活,招呼別人上山聚義最大的籌碼就是可以無所顧忌地喝酒吃肉。武松在景陽岡下,也是二斤熟牛肉加十八碗好酒,吃飽喝足就敢往虎穴裡闖。在書中,各種肉類似乎是酒店客棧常備的菜餚,但是在古代吃肉真的這麼隨意嗎?
  • 為什麼大俠愛吃牛肉而不是豬肉
    紅瓦&狐狸狐狸魚 作品通俗地說,一個無所事事的男人,終於跨越了日常,夢想由吃豬肉升華到吃牛肉。人也是虛榮的生物,喜歡用「物」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大俠不喜歡吃豬肉,也是這樣的道理。豬肉實在太賤、太日常了,不符合俠客的江湖身份。試想,一名行俠仗義的大劍客,進了客棧,衝著小二喊一聲,小二,來兩斤豬肉。小二必定會發懵,兩斤豬肉不好辦,不好做。是搓肉丸子,還是做成臊子好呢?一來二往,關係就會變質,成了魯智深刁難鎮關西了。中國人喜歡吃,也喜歡琢磨吃。
  • 都是牛肉,為什麼中國的普通牛肉不能煎牛排,外國的牛肉就可以
    以前只在電視上經常見到,如今西餐廳隨處可見,很多情侶在約會時,都喜歡去西餐廳點上兩份牛排,價格雖然有些高,但是吃起來既方便又滿足。超市中售賣的牛排,質量參差不齊,有的牛排標價高達50多,但是打完折後卻不到10塊,價格差距之大,讓人難以置信。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一般我們吃的牛排全都是進口的。
  • 單個的好漢都是英雄,梁山集團卻是流氓
    另有兩位英雄的塑造模仿了關羽:一個是關勝,他的面貌、習性和勇武都酷似他的祖先;另一個是朱仝,他長得很像關羽,人亦稱之為美髯公。這部分主要表現在好漢們各自的故事中,這些故事不存在是否偽裝成歷史的問題。雖然一百零八個英雄都有名字,但在小說中真正重要的人物,依照出場順序依次為魯智深、林衝、楊志、宋江、武松、李逵、石秀和燕青等。其中屬於小說家真正偉大的創作的當推魯智深、武松、李逵,可能還包括林衝。很顯然,除了宋江和李逵,這些好漢最為精彩的經歷都發生在他們加入梁山泊以前。
  • 武俠劇當中的最大漏洞:喬峰兩斤牛肉一隻肥雞,騙了觀眾幾十年
    每次去飯店吃飯,張口就讓服務員上兩斤牛肉。比如《天龍八部》裡的喬峰去吃飯,讓小二上了十斤白酒,兩斤牛肉,就這還不夠,還要再加上一隻大肥雞,不得不讓人感嘆喬大俠的好胃口。不過也有很多人會產生疑問,古人這麼窮,也可以隨便吃到牛肉?
  • 在西餐廳點八分熟牛排被嘲笑,不能點八分熟?我花錢就喜歡這樣點
    在西餐廳點八分熟牛排被嘲笑,不能點八分熟?因為是第一吃牛排,在點牛排的時候點了一個八分熟,因為怕全熟的太老,又怕五六分熟的太生,就選擇了一個比較折中的八分熟,結果話一出口旁邊餐桌的人就笑出了聲,就連服務員都忍不住嘴角上揚,我一臉的問號和尷尬!服務員調整好情緒告訴我牛排只要奇數的熟度,沒有偶數的。
  • 宋代不許吃牛肉,唐代沒有包子——這些古裝劇在食物上有穿幫
    3.來兩斤牛肉 《水滸傳》中經常有好漢把銀子拍在桌上,對小二說切兩斤牛肉實際上,宋朝對殺牛吃肉有著嚴格的限制,畢竟大部分的牛都是用來耕地的,以農耕文明為主的漢民族當然以此為重要的生產工具。宋刑統》裡明確規定,到殺牛馬者,為首殺頭,偷宰耕牛者,流放一年半。殺牛有罪,但是沒有明確規定說吃牛者有啥懲罰。 其實在宋朝的史料中,也有很大頂風作案,私自吃牛肉的事件,而且似乎朝廷官府在這些事情中並沒有按律執行。
  • 原來,菏澤鄆城人的好漢氣質原來是「吃」出來的!
    是中國好漢之鄉、全國武術之鄉,素有「水滸一百單八將,七十二名在」之說,是水滸英雄的首領宋江、晁蓋、吳用等人的家鄉。天罡地煞的水滸英雄,高舉替天行道大旗,更是把好漢文化詮釋得淋漓盡致。這裡的美食也不少!豪爽的好漢吃得自然要有好漢特色,讓我們看看好漢的家鄉都有什麼特色美食……鄆城壯饃做壯饃者,幾乎每鄉每村皆有。猶以城關何家為優。壯饃形如圓月,直徑約30公分左右,皮分4層,麵皮肉餡,熟後的成品壯饃,色澤金黃,外焦內嫩,食之鮮而不羶,香而不膩。
  • 米其林餐廳的牛肉藏著什麼秘密?一篇文章帶你搞懂牛肉熟成
    這幾年,「熟成牛肉」似乎和「貴」相當,熟成牛肉究竟是什麼?今天小編帶著大家一起走進熟成牛肉的世界~去了解為什麼它搖身一變價格就能翻身好幾倍?在了解什麼是熟成之前,醺哥首先要向大家介紹動物在被屠宰後要經歷的階段!
  • 英雄好漢不好色
    可是,在過去人的心目中,尤其是戲劇小說中,好色,卻是男人的一大缺德事兒,凡是英雄好漢,都不能好色,見著美女,如果不能拒之千裡的話,就乾脆一刀殺了。關羽是以《三國演義》為代表的三國戲劇小說中,一個特別光輝的形象。在喜歡三國故事的滿人中,關羽的高大上程度,不僅超過了他的主公劉備,而且也蓋過了《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刻意描刻的諸葛亮。
  • 都是牛肉,為啥國外的牛肉可以用來煎牛排,而中國的普通牛肉不行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本地也有牛肉,為什麼我們吃牛排或者做牛排還得從國外進貨了?都是牛肉,為啥國外的牛肉可以用來煎牛排,而中國的普通牛肉不行!這主要是因為,中餐和西餐在餐飲文化上有一定的差異,當然,在牛肉的吃法和培養上面也是不一樣的。
  • 夏志清評水滸:單個的好漢都是英雄,梁山集團卻是流氓
    這部分主要表現在好漢們各自的故事中,這些故事不存在是否偽裝成歷史的問題。雖然一百零八個英雄都有名字,但在小說中真正重要的人物,依照出場順序依次為魯智深、林衝、楊志、宋江、武松、李逵、石秀和燕青等。其中屬於小說家真正偉大的創作的當推魯智深、武松、李逵,可能還包括林衝。很顯然,除了宋江和李逵,這些好漢最為精彩的經歷都發生在他們加入梁山泊以前。
  • 梁山一百零八好漢,誰可稱為真正的英雄?不多,只有三位
    但,為什麼把一百單八將稱作好漢,而不是英雄呢?比較起來,好漢跟英雄實際上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是英雄,那麼一定稱得上好漢;是好漢,未必就稱得上英雄。總之,英雄的人格高度要高於好漢的人格高度。梁山好漢我們必須承認,梁山好漢中有不少人的手上都染滿了無辜人的鮮血,只需翻一翻江州劫法場那一頁,看一看十字坡上的冤魂,或是回顧血洗都監府的章節,似乎就明白了為什麼有的人只是好漢,而稱不上英雄。
  • 都是牛肉,為啥國外的牛肉能煎牛排?而中國的黃牛肉卻不行呢?
    這就讓食客們產生疑問了,中國本地也有牛肉,而且牛肉的品種也多,比如水牛肉、黃牛肉和犛牛肉,這其中大部分人最喜歡吃的就是黃牛了,黃牛的肉質鮮美,味道純正!而國外的牛肉進入中國市場後往往價格不菲,為什麼我們吃的牛排還要從國外進口呢?都是牛肉,為啥國外的牛肉能煎牛排?而中國的黃牛肉卻不行呢?原因有以下5點,一起往下看看吧。
  • 同樣都是牛肉,為什麼牛排煎幾分鐘,牛肉卻要燉一個小時才能吃?
    同樣都是牛肉,為什麼牛排煎幾分鐘,牛肉卻要燉一個小時才能吃?牛肉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的一種食物,我們也都知道,對於這個牛肉來說,大家都覺得它不僅口感好,而且營養價值高,最重要的是吃了還不會長胖,但是同樣都是牛肉,為什麼牛排只要煎幾分鐘牛肉卻要燉一個小時才能吃呢?
  • 牛肉的乾式熟成與溼式熟成
    對於一直關注一山和牛的朋友來說,買牛排,尤其是買優質牛排,基本都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論或者標準。通過牛排這一食材,我們可以獲取到我們需要的能量、營養,又或是親朋好友的歡愉時光,每一次烹飪都值得認真對待。
  • 牛排三分熟代表正宗高雅?想多了,剛開始時,西方人也吃全熟
    看《水滸傳》時,梁山好漢們「大塊兒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的瀟灑生活,一直是我兒時最大的夢想。而在《水滸傳》中,好漢們流浪江湖飢餓時,最愛做的就是,進入店面,大喝一聲「小二、切二斤牛肉、篩兩碗酒」。很顯然,好漢們大塊兒吃的肉,就是牛肉。
  • 熟成牛肉風味更甚
    ,對「熟成」也不陌生。熟成,「Aging」,是通過對溫度溼度的控制,令肉品達到柔軟的最佳狀態,增添風味。牛肉的紅肉部分主要成份為蛋白質,藉由正確的溫度管理,經過一定時間之後,酵素會對蛋白質進行分解,將其轉化為良性的胺基酸,增添肉品風味,觸感也更加柔軟。在廣州,有少量餐廳堅持熟成牛肉出品,K11的乾杯牛肉餐廳裡做的正是熟成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