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人間》第二季觀後感:用鏡頭為美食加料,味道又有不同

2020-11-20 幸福生活小軒

《風味人間》第二季繼續用鏡頭凝視食物與人。

在多變的生活樣態中,人類從未停止追求美食的腳步。朝陽還未升起時,農人便開啟一天的勞作;傍晚,漁人坐在江海邊靜待收網;採蜂人登上懸崖峭壁,只為心中的一抹甜……

時隔一年半,《風味人間》第二季回歸。新一季節目延續了國際視野,製作團隊尋遍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從西藏雪域到寧波鹽田,從尼泊爾到挪威,著重展現世界各地具有個性的傳統美食和那片土地上熱愛生活的人。

找尋事物的「根」

《風味人間》第二季共八集內容,分別是《甜蜜縹緲錄》《螃蟹橫行記》《醬料四海談》《雜碎逆襲史》《雞肉風情說》《顆粒蒼穹傳》《根莖春秋志》《香腸萬象集》。八集內容對應了八種不同的「風味」,依次為甜、螃蟹、醬料、雜碎、雞肉、顆粒、根莖類食材、香腸。

甜,作為人類的一種美味體驗,成為了本季節目的開篇風味。第一集《甜蜜縹緲錄》,導演沒有把過多鏡頭對準蛋糕、慕斯等常見的甜品,而是呈現出了五花八門的「甜」。

米亞格迪人徒手爬上懸崖峭壁,採摘的是蜂蜜的甜;中國人運用最古老的生存智慧,從植物中提取的是蔗糖的甜;巴瑤族人不帶氧氣瓶深入海底,探尋的是食物本來的鮮甜。

紀錄片不僅呈現了種類豐富的「甜」,還道出了不同地域的人對「甜」的不同把控方式。

在中國廚師手中,"甜"是「春風化雨」般的存在,淮揚菜以甜吊鮮、川菜以甜解辣、港粵地區追求鮮甜,在魚香肉絲、翡翠燒麥、蜜汁藕、酥皮叉燒包等代表菜品中,甜的蹤跡無處可尋,又縹緲其間。來到大陸另一端的伊斯坦堡,「甜」則在巴克拉瓦麵點師手中「快意恩仇」。酥皮黃油混合大量的堅果,出鍋時澆上一層厚厚的糖漿。甜蜜油脂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這種展現不同地域、民族對同一食材不同處理方式與態度的理念,也貫穿到了第二集《螃蟹橫行記》中。如日本人吃螃蟹,要把螃蟹處理得極其精緻;而美國人吃螃蟹,則是只取其中幾塊肉;中國人最不能捨棄便是膏和黃。

這些出自不同地域、「有根」的食物,不僅豐富了人們對於美食的定義,還讓觀眾窺見了當地人的生活樣態,展現出了一本地道的美食風物誌。

用鏡頭為食物「加料」

本季開篇——攀巖採蜜,是片中目前為止最驚心動魄的一幕。喜馬拉雅山南麓,「蜂蜜獵人」僅藉助繩索攀爬,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與蜜蜂搏鬥,他們腳下是百米懸崖。

於《風味人間》的攝影師而言,拍攝環境也是十分惡劣,在山上的攝影師要身子半探出去拍攝畫面,分集導演郭安曾調侃,「《風味人間》的拍攝很費攝影師」。

「大費周章」的結果,是收穫了極強的視覺衝擊力。

懸掛半空的全景鏡頭和航拍的喜馬拉雅山南簏,深入雲海的險峻山峰凸顯著獵蜜的危險性,野性的張力和驚心動魄的氣氛透出屏幕。攝製團隊用全景、航拍,展示食物背後的大山大河,給觀眾帶來了新奇的視覺感受。

輪到食物細節,團隊就用微距攝影,展現食物處理過程中的化學變化和分子運動。

珍珠雪崩蛋糕「雪崩」瞬間

叉燒包酥皮烤化的時刻

大小、遠近的拍攝手法相結合,既能反映宏觀的世界,又能記錄食物的微妙變化。千層油糕、拔絲蘋果、阿拉斯加帝王蟹、威尼斯軟殼蟹……高清鏡頭更清晰地展現了這些食物的質感與細節,《風味人間》用專業、豐富的鏡頭語言,表達對美食的溫情與敬意。

食物背後是對人的凝視

食物從來不是孤立的存在,時刻與人息息相關。千年前,有人為了生存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勇士;如今,千裡外有不畏生死追尋蜂蜜的獵人。人類穿越時空,跨越大地,只為一飽口腹之慾。在總導演陳曉卿看來「吃什麼、在哪裡吃這些問題遠不如『和誰吃』來得重要,世上最好(hào)吃的是人」,第二季節目一直將這個理念貫穿其中,拍食物,也拍食物背後人的凝視。

揚州是古運河與長江的交匯處,融通南北,揚州廚師為了南北不同的口味偏好,調製出了甜中帶鹹的翡翠燒麥,為這座城市的早點注入了靈魂;生活在塔塔甘島的巴瑤族,是世界上最後一支海洋民族,終生漂泊大海,以魚蝦貝類為食,海膽飯便是他們心中獨特的一抹甜;在五湖四海的蟹肉江湖中,美國人愛帝王蟹,去除內臟與殼,只剩下可以大快朵頤的蟹肉,符合美國人直截了當的性格。節目向觀眾展現了不同地區美食與人之間的緊密聯繫,是生活在那片土地上善於「因地制宜」的人,使這些獨特的美食「落地生根」。

此外,《風味人間》的影像也一直在強調「人」的重要性。在故事結尾,都會有一個具有凝視感的鏡頭,懸崖下等待的老爺爺、製作翡翠燒麥的大廚、做甜燒白的鄉村廚師……這些溫情的畫面在尾聲處被一一定格。

不僅如此,觀眾還能從人間至味中,看到人的生活。伊斯坦堡的薩哈特是一名甜品學徒,學了7年的擀麵皮後,終於有機會學習製作巴克拉瓦的核心步驟,知道後小夥子的笑容比甜品還要甜。香港燒豬店店主新哥,面對孩子不如意的考試成績,用苦瓜鼓勵她,苦儘自有甘來。

以吃為主線,《風味人間》關注廣袤天地的珍饈美食,也用鏡頭凝視著這片土地上熱愛生活的人,講述人間煙火。

相關焦點

  • 《風味人間》第二季:人間有味是清歡
    風味不改人間有味是清歡。「深夜放毒」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終於上線了,總導演陳曉卿、解說李立宏、配樂阿鯤......曾經讓大眾飽含口水的三位神仙重裝上陣,給我們帶來了熟悉誘人的味道,讓無數美食愛好者們垂涎三尺,網友們在彈幕上紛紛評論:嘴裡的食物,它突然不香了。
  • 《風味人間》第二季:舌尖品嘗風味,心靈體悟人間
    疫情期間的居家生活,勾起了人們對各色美食的掛念。隨著美食類紀錄片不斷走進大眾視野,影像中食物所散發的不僅是色香味的絕妙,更是氤氳著「煙火氣」裡的情感與厚度。日前,由陳曉卿領銜、稻來傳媒和企鵝影視聯合打造的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在騰訊視頻播出,讓觀眾繼續跟隨鏡頭領略美食地圖,從「品嘗風味」到「體悟人間」。
  • 大陸劇:風味人間第二季
    風味人間第二季
  • 感動味蕾,觸動靈魂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
    大家對吃的熱情從每年層出不窮的美食紀錄片就可以看出,就算不能親自嘗遍天下美食,能「一飽眼福「也是一件美事。 而在美食紀錄片界,有一個讓吃貨們「聞風喪膽」的名字——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的導演,一個被譽為「全中國最懂吃的男人」,由他執導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風味人間》第一季曾經火爆全國,廣受好評。
  • 風味人間有第二季嗎 風味人間第一季節目介紹
    作為一檔專業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憑藉無數讓人饞涎欲滴的美食以及富有人情味的旁白俘獲了萬千觀眾的心。該節目在騰訊視頻上線後,其播放次數遠超其他節目。目前,節目快接近尾聲,不少小夥伴十分的不舍。那風味人間有第二季嗎?風味人間有沒有第二季?下面來了解一下。
  • 《風味人間》第二季,風味足夠,人間略少
    線下,充滿煙火氣的餐飲業還未完全恢復線上,《風味人間》第二季率先回歸了這部讓泡麵都不香了的、剛吃飽的人又餓了的,下飯紀錄片第二季每周日晚上似乎總感覺少了點什麼說不上來風味人間重點左不過是風味和人間1風味要說風味
  • 《風味人間》第一季還意猶未盡,第二季已經讓你望眼欲穿
    在全球視野裡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中國食物豐富多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食材的升級和豐富,也讓美食更進一步升華。《風味人間》第二季再次開啟人們對食物的欲望。還記得《風味人間》第一季,那讓人意猶未盡的美食嗎?
  • 饞哭你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上新!
    更為驚喜的是,「風味2」首播期間,特別開放全球播出,屆時,全球用戶只要打開騰訊視頻,即可一同開啟全球美食探索之旅。系列片最難做的就是承上啟下的第二季,尤其是在風味1以9.1的高分,成為美食紀錄片的扛鼎之作以後,要給期待值飆升的觀眾什麼樣的內容,才能穩定口碑,鞏固IP價值?
  • 《風味人間》第二季回歸,這種河南人都熟悉的美食上榜了
    透過不同的環境與風貌,《風味人間》將帶領觀眾一窺由此衍生的獨特物種、特色採摘、獨有工序及飲食理念,感受其中的別樣妙趣。《風味人間》中的故事及其所展現的世間溫情,與美食一樣打動人心。因此《風味人間》第2季倡導觀眾去發現「人間至味在身邊」。而這個「至味」所指的不僅僅是普通人身邊的美食,更是他們接觸到的人和事所能傳授的雖簡單卻飽含人生力量的道理。
  • 《風味人間》第二季:真正的「甜寵劇」,原來是美食
    真正的「甜寵劇」,原來是美食  劉雨涵  「沒想到這一季的《風味人間》一開始就比甜寵劇還甜」,《風味人間》第二季上線開播,第一集的《甜蜜縹緲錄》就把觀眾們看得十分甜蜜,甚至甜過甜寵劇。為何美食紀錄片會持續給人這麼大的感動和安慰?
  • 《風味人間》第2季走進醬料 回味記憶中的味道
    上周日(5月10日),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在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更新播出。繼甜味世界的縹緲傳說、「橫行霸道」的螃蟹盛宴之後,第3集《醬料四海談》帶領觀眾走進了醬料這一風味伴侶,在人們餐桌上的千年遷徙之旅。
  • 《風味人間》第二季首播,質量爆棚,四大緣由超越《舌尖》
    《風味人間》第二季的首集,以甜食作為主要內容,為美食愛好者們呈現了各式各樣的甜品食物。這一集,可以用大油大糖來形容。從目前第二季首集的質量來論,《風味人間》在各方面已經全然超過《舌尖上的中國》,並且正在成為中國美食紀錄片當中的佼佼者。首集內容當中,有以下四點緣由,讓它成為美食紀錄片當中當之無愧的爆款。
  • 《風味人間》第二季歸來,紀錄片向「網」而生
    時光倒流一個輪迴,寫下《一碗湯的鄉愁》的陳曉卿大概不會料想到,十多年後安徽老家寶藏SA湯通過《風味人間》第二季傳遍全國,而他成為了統一「飯圈」的男人,帶領團隊滿世界奔走,試圖探尋不同地域文化下的美味人生。從縹緲變化的甜到風情萬種的雞,足不出戶盡覽天下珍饈,這屆觀眾有福氣。
  • 《風味人間》第2季:美食與靈魂
    作為資深吃貨,筆者幾乎不會錯過市面上的美食紀錄片,但萬花叢中過,心中總留著一席之地給陳曉卿的《風味人間》。第1季每每重溫仍口齒留香。盼望著盼望著,將近快2過去了,第2季終於「上菜」。又到了饕餮的時刻了。「風味」是美食紀錄片的主體近年來,市面上的美食紀錄片並不鮮見。
  • 《風味人間 第二季》統一飯圈審美的男人,究竟有多牛?
    《風味人間》第二季遍尋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拍攝超過300種美食。山川依舊,風味不改。時令蔬菜剁碎,撒入大量白糖,鋪墊第二層底味。為了讓我們罪惡的小手點開外賣,片中對鏡頭的運用也無所不用其極。大全景鏡頭,超微觀攝影。
  • 《風味人間》第二季上線,原來真正的「甜寵劇」是美食!
    《風味人間》第二季上線開播,第一集的《甜蜜縹緲錄》就把觀眾們看得十分甜蜜,甚至甜過甜寵劇。 《人生一串》《早餐中國》《沸騰吧火鍋》《宵夜江湖》《尋味順德》等不同類型的美食紀錄片用視覺來誘惑「吃貨」們的味蕾。 而創造了「舌尖」奇蹟的陳曉卿所帶領的團隊,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 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畫面真香,再次饞哭眾網友
    《風味人間》這個被戲稱為最懂美食的節目從第一季播出後就保持著較高的水準,4月份終於回歸的《風味人間》第二季豆瓣評分獲得了9.4分的高分。
  • 《風味人間》第二季,是風味更是人情味
    近來《風味人間》第二季一經播出便火爆全網,甚至有甚於第一季,豆瓣評分高達9.5分,既證明了陳曉卿和他的團隊的又一次成功,也看得出觀眾對這個系列紀錄片的喜愛。沒有流量小鮮肉,沒有華麗閃耀的特效,更沒有歇斯底裡的勁爆宣傳,是什麼讓這樣一部清新素淡的紀錄片火遍全網呢?
  • 《風味人間 第二季》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風味人間》將美食與人文結合,以不同的主題美食為載體,運用絕佳的鏡頭語言和解說文字,把四海的飲食文化帶到觀眾眼前,展現出別有一番韻味的煙火人間。 食物賦予人類最原始的力量,因此人類離不開食物;人類運用智慧加工食物,才讓食物有了多樣的風味和更深層的內涵。《風味人間》將美食與人結合起來,讓兩者訴說對方的故事。例如,在「甜蜜縹緲錄」這一主題裡,開篇便將人類獲取食物最原始的方式展現在觀眾眼前。
  • 世間百味唯甜不破,《風味人間》第二季「狂撒糖」!
    「喜瑪拉雅南麓,兩百米的高空,沒有任何防護,以最原始的方式,置身兇險之境,只為獲取一種甜蜜食材。」熟悉的聲音,熟悉的音樂,由陳曉卿團隊出品的《風味人間》第二季昨晚準時上線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一開篇就先聲奪人。50分鐘不知不覺過去,這一季到底香不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