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坎城線上市場:中國資本蟄伏,中國電影人等待發光

2022-01-18 新浪娛樂

坎城電影節電影市場,是世界上最大最有影響力的電影市場,2020年因為疫情影響而不得不轉到線上舉辦。它是1996年坎城市場創辦以來的首次線上亮相,如同已被取消的實體電影節,必將在坎城電影節歷史上留下特殊一筆。

我們在剛剛結束的線上市場期間,深入採訪了海內外製片、銷售、發行和電影機構等眾多資深參與者,以第一手資料觀察疫情影響下的中國和世界電影現狀,探討他們面對當下電影工業的危機和不確定性,如何作出策略調整和應對。而困境下產生的坎城線上市場, 參與者的親身體驗又究竟如何?線上虛擬這一新的形式與實地舉辦的效果優劣對比,以及新的形式對電影從業者未來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我們尤其關注的重點還有,中國電影人在院線開門時間難以確定、新項目拍攝也處於停滯的困難時期 ; 在2019年強勢參與市場併購買國際影視作品版權達到一個高峰後,今年參加市場的工作狀態和目標又是怎樣?令人欣慰的是,雖然受疫情影響嚴重,中國電影人還是積極堅持並參與,中國電影的品質也始終大踏步走在前進道路上。近年來與中國密切合作的法國公司Wild Bunch 創始人之一文森·馬拉瓦勒在接受採訪時,就明確表示對中國電影未來充滿信心,「中國的新浪潮正在開始,我對蒂耶裡(註:蒂耶裡·弗雷茂,坎城電影節總監)說,未來十年,你對中國電影的態度,也會像對美國電影那樣!」


2020坎城電影市場官網關於中國電影下一步的小組討論

線上市場起源:

同舟共濟,競爭變合作夥伴

6月22日,電影圈的許多朋友一大早就開始在微信圈發各種截圖,「幸福」地「吐槽」參加線上網絡活動的手忙腳亂。這一天,是因疫情取消的坎城國際電影節線上電影市場的開幕日。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整個世界電影產業鏈,從上遊內容製作生產到下遊的發行銷售,均受到嚴重打擊,處於停滯狀態。世界電影寒冬下,電影人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無所適從士氣低落。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和疫情,就這樣改變了一切,卻並不意味著終結一切。

進入坎城電影市場官網的首頁,深藍色的海洋背景下,大大的宣傳口號極其醒目:「世界上最鼓舞人心的電影市場!」

創建線上市場的想法最初被媒體曝光,並不來自坎城市場主辦方。早在三月,當坎城是否能如期舉辦的問題被提出時,世界上最大的經紀公司,美國好萊塢CAA就開始考慮牽頭業內幾大公司,開闢線上市場看片和交易。坎城電影市場很快也表示,正在思考今年市場轉到線上舉辦的可能性。

坎城電影市場經過20多年的發展,它下設的Cinando 網絡平臺,是業內的一個寶貴資料庫。每年市場註冊用戶,可以在這裡聯繫潛在合作夥伴,線上觀看影片。早已完善的平臺,為線上市場的建立奠定了基礎。電影節徵詢了製片、發行公司等眾多業內人士意見, 70%以上希望今年市場能夠繼續、為已經脆弱的電影工業提供幫助,鼓舞士氣 。4月17日,在確認坎城電影節已經不可能舉辦的背景下,坎城宣布將舉辦線上電影市場,時間定在6月22至26日。

2020坎城電影市場官網的首頁

建立線上市場的計劃,外界和媒體也有猜測,美國經紀公司CAA和坎城市場之間存在競爭關係。對此,接受娛理工作室採訪的法國Wild Bunch 公司創始人文森·馬拉瓦勒給予了否定和澄清,「三月份當坎城電影節面臨取消風險的時候,CAA不得不考慮自己每年在坎城期間推出的20多個電影項目,一旦取消, 對他們將是一場災難。

疫情背景下,電影工業也損失慘重。考慮到這些,我們和坎城電影節總監蒂耶裡、市場負責人熱拉姆·帕亞一起碰面商討對策。那時還在爭取電影節舉辦,所以並沒有考慮虛擬市場。但是隨著局勢變化,大家商議6月末的可行性,市場依舊會按計劃內容進行,CAA的推介項目也會在同一時間內平行展開。第一次,從來沒有合作過的競爭對手們秉著互助精神,協同制定合理的工作日程。不光有CAA,還有WME、UTA、ICM的共同參與。這幾大美國經紀公司之間原本競爭殘酷,正常年份電影節舉辦期間都互不買帳,這一次卻攜手一起為銷售公司搭建中介橋梁。

就我個人,怎麼感謝CAA都不為過,因為某種意義上,是他們拯救了電影工業和未來的電影項目。在確定線上市場舉辦後,市場總監帕亞就聯繫CAA ,商討雙方如何協調活動。要知道在坎城,大量已完成的影片在市場範圍內做交易,而那些超級大公司則在酒店裡做項目預售,這是同一時空下平行進行的兩類不同交易。很多人並不清楚這一點。」

2020坎城電影線上市場


線上市場體驗:

時差、效率、網絡、軟體…

分工不同體驗也不同

短短時間內,搭建一個內容龐大的線上市場,無論從技術還是整體內容設計上都不容易。坎城運用各種現代高科技,推出一個全新的線上平臺。他們同防盜版的高科技公司Blue Efficience 合作,據說放映中截屏影像會是全黑,甚至可以檢測到正在截屏拍攝。同時使用線上Match&Meet應用,作為市場註冊用戶聯繫和交流的平臺。此外,雲會議,雲論壇和一對一交談的各種軟體Zoom、Talque、Jitsi等等,近十家科技公司參與合作。

為了增加真實效果和坎城氛圍,設計者還使用虛擬技術模擬坎城現場。身在遠方,參加者依舊可以暢遊頭頂陽光、背靠大海的電影節國際村、在不同的市場攤位前流覽停駐、再到名字熟悉的電影放映廳看片,甚至那些論壇場地也照搬到線上……而往年夜夜笙歌、香檳美酒的坎城晚會,也在大家齊心協力地參與下,以各種雲派對的形式,營造出獨屬坎城的熱烈氛圍。

2020坎城電影線上市場,直播

配合線上形式,坎城電影市場還舉辦了多場線上音樂會,多次獲得奧斯卡最佳音樂提名和獎項的法國音樂人亞歷山大·德普拉、日本著名音樂人坂本龍一等都在線上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創作經歷,或現場演奏。

5天時間,官方數據顯示,共舉辦了1200場電影放映,25000次觀影,接近200場論壇,有近百個國家的萬人註冊參加。然而,如此龐大複雜的線上活動,在主辦方精心籌備組織之外,參加者的真實體驗又如何?臺灣前景娛樂公司的Patrick 是坎城熟客,每年都會購買版權洽談製片項目、買片賣片也非常活躍。第一次在公司內參加坎城電影市場,他的體會多多。「開幕第一天比較混亂,到處找活動入口,幾個朋友們也都在問」,不過,他很包容地看待這一問題:「坎城電影節本身就很複雜,如果你是第一年親自去坎城參加,可能也會搞不清楚,甚至找不到地方。在這麼短時間內可以在線上實現這一切,已經很了不起了」。

Zoom在所有受訪者眼裡都是體驗最好最值得信賴的軟體交流平臺,「但一對一交談的Jitsi與B.Square系統非常不穩定,有一半時間是無法順利進行的,我確定對所有人都是如此,結果我們自己另闢了Google Meet的會議室。」 另一位買家H先生也抱怨官方提供的pitch room入口嘗試了三次都進不去。CMC Pictures國際發行負責人說,線上交流平臺不是很通暢,熟人之間因為網絡不是很好,平臺會慢一點,所以大家還是會用微信、skype 這些傳統工具在市場外進行交流。 

頗受好評的2020坎城電影市場線上音樂會

相比坎城實地舉辦,線上活動還面臨著全世界不同地區的時差問題。為了解決這一點,主辦方設置了亞洲、歐洲和北美三個時區段。論壇研討活動等儘量在三個時區間尋找平衡,電影放映時間則體貼地依據區域各自的時間表放映。換句話說,同一天早上10點場影片,亞洲最早看到,6個小時後才是歐洲放映,15個小時後是北美放映時間。

「影片的時間表一開始有點混淆,我們自動加六小時,結果錯過了好幾場……但是幾天後也就習慣了坎城線上的節奏」,Patrick補充,「相比往年坎城,今年線上工作反而更累。因為隨手可得,所以這裡看一下,那裡看一下,什麼都想參加。所以線上相對比較不專心。早上在辦公室還有一些日常行政事務要處理,一些電話要接,和一些導演的討論等等。在坎城的時候就不會有這些了。從早上9點到凌晨一點,時間很長,其實是幹了兩份工作。在坎城還有機會花兩個小時吃個飯,這幾天吃漢堡一分鐘就吃完了」,「活動聚集了全世界電影人,感覺大家都悶了很久,想要大展身手, 很熱鬧。而且在線上,工作側重也有了一些改變,更多關注疫情下流媒體帶來的可能和改變,今年坎城VR項目也重於往年。」

線上看片,雖然不是一個最佳觀影體驗選擇,但從時間安排和工作便利上來說,確實有優勢。來自北京的H先生,已經有十多年參加電影節市場買片的經驗,他的市場買家的紫色註冊證,在看片上享有優先權。往年至少要排隊半個小時,即便這樣,一些熱門影片也可能因為排不上而錯過。而且,院線看片不好看也經常會堅持看完,因為一個小時時間很難再安排別的工作,所以無效時間很高。線上放映就不存在這一系列問題,在規定放映時間內,有一個小時緩衝,這一個小時內隨時可以點擊進入虛擬放映廳看片,「如果中途有急事或者處理郵件電話,還可以按暫停,之後接著看,不喜歡也可以退出去,然後做別的事」。他喜歡線上這種靈活放映形式,節省時間。

2020坎城電影線上市場

工作內容不同,對線上市場的要求和感受也就不盡相同。「今年的市場下來,以後買片完全可以在線上市場上完成」,對於H先生來說,線上市場可以代替每年的坎城行,無論從效率、方便還是時間、經濟成本上考慮。但是Patrick 的想法不一樣:「就拿每天坎城的製片人早餐會活動來說,坎城的好處是,在這裡你可以認識到許多人,大家隨便聊天,交流是最重要的一點,但這在線上就不可能了,你只能聽一個人說,像上課一樣。

其實我並不想聽主講人介紹,對方說的我都已經知道了,看重的是可以和身旁的人大家互動聊天。線上活動結束時,哪怕大家互留郵箱,可是30秒後都彼此再也找不到。這些聯絡方式有什麼用?大家並不認識,只是參加了同一個線上活動而已,也沒有交談,真的需要的話在網上聯繫方式都可以找到的」。他更看重實體氛圍,線上活動永遠代替不了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只能是實體活動的補充,尤其對那些時間安排上有衝突的參加者。

市場活動中人與人交流的重要性,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藝術總監Roger Garcia也深有體會,「真實的社交互動和關係培養是電影交易的核心,這是線上活動缺少且無法替代的,坎城現場氣氛和周圍環境給人們帶來能量,每個人都動力十足,奔跑在看片、市場交易以及各種活動中間。今年雖然有虛擬現場助陣,但真實氛圍還是很難複製。雖然有時候我也會感受到那種氣氛,卻非常微弱」。

昔日的坎城電影節市場

中國電影人的市場態度:

謹慎觀望,強勢買片現象不再

2019年中國電影人參與坎城電影市場,並在購買國際影視作品版權上達到一個高峰。2020年,疫情下影院關閉、新片發行延期,前景不明朗,眾多電影公司和買家更多是保持觀望的謹慎態度。

H先生每年都會在坎城市場上購買電影版權,其中不乏入圍官方單元的優秀影片。今年也看了許多市場放映,和業內人士交流洽談項目。不過市場結束,他並沒有購買影片。年初柏林電影節期間,他曾經看好一個項目,但因為對方哄抬價格而放棄。這一次在坎城,他看到對方的項目還在待價而沽中。

持謹慎態度,是今年中國買家的普遍態度。「其實國內電影形勢從2018年底就不是很好了,新冠疫情加速了這一進程,將未來兩到三年會發生的事情,提前到2、3個月就實現了。年初的柏林因為疫情,我認識的90% 的中國人都沒有去。以前大家可能看看劇本,沒有開拍就已經買下了項目,現在這個做法已經很少了。為了穩妥和保險,大家還是願意看完成片再做決定」。談到以往中國資本瘋買影片的案例,他反問,「買完後呢?有幾家公司掙到錢了?而且現在影片價格也並不一定就便宜下來。熱錢階段的一個可怕現象,十個出錢的可能有6個是做局的,並不指望項目本身盈利,而是藉助項目撬動資本。剩下那四個人才是做事的。現在熱錢褪去了,市場也許會變好」。

2017至2019年在坎城電影節活躍的中國資本(部分)

法國Wild Bunch公司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國際銷售負責人的文森·馬拉瓦勒側面證實了中國電影買家的現狀。他們公司負責的影片每年都受到來自國內的買家熱捧,經常會有三、四部甚至十多部影片打包購買的情形。此前大獲成功的《何以為家》、是枝裕和金棕櫚作品《小偷家族》,也是由Wild Bunch代理國際銷售。馬拉瓦勒告訴記者,和往年不同,今年中國買家幾乎處於停滯狀態沒有交易,公司代理的影片主要賣給了西班牙、義大利、法國等國家,「因為疫情導致了4、5個月的拍攝空檔,接下來的新片片源也會出現空缺,歐洲一些國家都更願意提前預見這些問題,所以買片並沒有受到太多疫情影響。」

也有公司沒有因為疫情而放慢工作腳步。華人影業是CMC Inc.華人文化集團公司旗下的唯一電影平臺,業務涵蓋真人和動畫電影的開發、製作、宣傳、商務及國內國際發行,是一家覆蓋全產業鏈的綜合電影公司。坎城電影市場舉辦期間,美國《綜藝》雜誌刊登文章,報導華人影業帶著《刺殺小說家》《三叉戟》《蕎麥瘋長》《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等5部重要作品重拳出擊坎城銷售市場。不太一樣的是,華人影業並不只做影片海外市場銷售,他們還有著強大的海外發行能力,尤其在北美、澳(洲)新(西蘭)和英國等主流國家,幾年前就開始搭建發行網絡,《流浪地球》《戰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和我的祖國》的海外發行都是由該公司操作。

 

參加坎城市場的CMC國際發行部總監祝冉華Julia Zhu告訴我們,對於帶到坎城市場的這幾部作品, 版權銷售其實只涉及到世界上一部分的國家和地區, 美國等主要國家將由公司自主宣傳和發行。疫情對實際工作的影響很有限,參加坎城線上市場, 「只是時間點正好對得上,否則該安排的工作也會安排,因為本來就在準備發行工作,沒有坎城我們的工作也會同樣進行。那些網絡會議和交流軟體,對於早就習慣線上和北美、澳洲等地工作對接的團隊,也幾乎不存在適應問題」。

電影市場期間,經常有買家來詢問熱門影片《刺殺小說家》等作品。《刺殺小說家》作為明年春節檔大片,因為特效複雜,目前仍在後期製作中。Julia透露,團隊也在努力運作北美和國內同步上映的可能性。

《刺殺小說家》海報

Julia介紹華人影業帶來的幾部影片質量過硬,來諮詢的人很多。和海外買家打交道,對方最喜歡的還是功夫、動作片,以及一些奇幻作品。雖然某些地區受疫情影響,在買片價格上會稍低往年,但是大家都在積極參與,並沒有放棄交易。 

Julia對線上活動原本期待值不高,然而一路參加下來, 覺得比預期要好。「大家都在積極參與,雖然不可能面對面,卻並沒有因為線上而影響工作效率,還是談了一些項目。線上舉辦使得參加市場的前期準備工作減少、也簡單了」。活動內容主要變成銷售電影,和看一些新片,安排媒體採訪等。而一些宣傳推廣、廣告等現場效果更好的活動,今年就都沒有了。做海外發行銷售工作,不會安排市場裡的線上看片,包括片花等物料,在國內沒有發出的前提下,對外也非常謹慎。往年還可能面對面向對方展示電影節物料,但遇到今年情況,是不會隨便把內容放到線上的。

華人影業帶去坎城電影市場的另一部影片《三叉戟》海報

Wild Bunch 國際發行:

寧願多等一年,也不會在線上推出首映

不單是中國電影人謹慎,國際電影公司同樣持謹慎態度,坐觀局勢變化和機會。

56部入圍官方選片名單的作品,僅有四分之一左右在市場做了線上放映。許多發行公司並不願意將世界首映放在網絡,往往選擇等待機會參加其它實體電影節。 

「坎城2020」的標籤為新人新作爭取到更多被關注的機會。正是這樣,大家有機會看到法國新人導演Fanny Liatard和Jeremy Trouilh的入圍處女作《Gagarine》,導演用溫情夢幻的氣質,講述了巴黎郊區一棟將要拆遷的平民樓裡發生的故事。導演埃馬紐·穆雷的《所言所行》, 充滿法式知識分子氣息和愛情哲學觀,精緻地探索愛情和欲望,意想不到的情節反轉也令人耳目一新。

此外,歐容新片《85年盛夏》將於7月14日全法公映,是法國最早上映的坎城入圍片,也借市場之機安排了放映。因為大量入圍影片缺席市場放映,買片經驗豐富的Patrick分析,《何以為家》這樣的藝術電影的成功案例很難出現,本身導演演員不出名,如果看不到片子,沒有人會冒風險去買它。

歐容新片《85年盛夏》劇照

法國公司Wild Bunch 在坎城電影節中的參與重要地位毋庸置疑,不過,Wild Bunch在坎城的工作重心,並非成片交易,而是將更多精力放在未來幾年的電影項目開發上。為了更好地完成今年的線上市場工作,團隊在法國西南部大西洋邊租賃了一座別墅,營造坎城期間的辦公氛圍,工作上能夠更加高效和互動。

今年56部官方入圍作品中,Wild Bunch公司作品佔據了7部,卻沒有一部參加市場放映活動。對此,馬拉瓦勒給出了自己的解釋:「我們選擇將今年作為一個空白年,把影片直接放到2021年的工作日程中。因為現在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對公司、發行或者院線方都是如此,於是我們決定大多數影片等到明年柏林電影節再開始運作。也許會有少數幾部在聖·賽巴斯蒂安電影節放映。多倫多電影節宣布線上放映,所以我們也不會參與。

相對線上市場在某個固定時間的網上放映形式,我更喜歡大家聚在一起觀看,分享影片的情緒,也更容易看到觀眾的反應。坐在放映大廳裡的,感受寂靜和燈影的形式感,那是神奇的一刻,對我來說這才是屬於坎城的放映。網絡上點開連結看電影,做影片的世界首映,這和我在這一行工作的價值觀相悖。如果有機會在明年柏林或者坎城放映,可以和發行商、記者、觀眾見面,我情願等下去。在網上看片,我不知道對方如何感受,是不是會接幾個電話,這是我不想看到的。」

在電影院裡看電影,圖源《愛樂之城》

對於盜版威脅,「雖然曾經影片在西班牙有被盜版的經歷,但是現在有高科技,這並不是我的關注焦點。我得到的反饋是,線上看片經常會遇到圖像卡住的技術故障,影響觀影效果 。自己辛苦工作了兩年的作品,隨隨便便就在電腦上放映,這才是我最介意的。」事實上,在做出這一選擇時,他們已經考慮到公司的困難:所有項目推遲,意味著近一年的時間內不能有收入或者收入很少,公司是否可以堅持下去?「幸好,我們已經是老公司了,有自己豐富的電影資源庫,可以幫助我們維持。這是很奢侈的做法,我不知道對於一個新公司這是否可行。當然,這也意味著未來我們會減少接手的電影項目,因為已經有太多了。」

市場運作方式改變, Wild Bunch重點工作的影片類型也發生相應調整。那些原本適合藉助坎城電影節推出的法國本土項目被推遲,女星Asia Argento 的新片項目推廣計劃也被取消,「因為我們的判斷是,這類影片並不適合線上推廣。相比實驗藝術作品在融資、發行上的脆弱,另一類資源更結實的項目,主要是美國影片,在市場中斷拍攝4、5個月後,它們會是大公司尋找合作的內容。因此相對往年市場工作中我們有十多個完成影片、十多個拍攝項目,今年主要工作就放在美國影片這上面了。因為在坎城的高辨識度和影響力,人們經常對我們有誤解,以為只專注於做藝術實驗電影,實際上這只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 

在馬拉瓦勒看來,世界電影的危機也遠比想像嚴重,大約要等到明年中旬的時候坎城才可能逐漸恢復。另一方面,和中國導演的合作成果不菲,Wild Bunch原本預計在今年坎城電影節上推出華語新片,因為「坎城是全世界孵化新導演的最佳場所」, 或者宣布下一年的華語導演合作計劃。

備戰2021、2022年坎城的華語新片計劃,早已寫上公司日程表。「來自中國導演的作品水準已經超過許多其它電影,目前我們每年片單上都有一部中國電影。我跟福雷茂說,要小心啊,未來十年,你面對中國電影時,可能就像對待美國或者法國電影一樣,可以選出三部入圍作品。當我看《春江水暖》或者《暴雪將至》,很願意像和肯洛奇、詹姆斯·格雷、或者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那樣,同作者繼續保持合作,也就是進入我們的大家庭。

5到10年,慢慢地,我們會選出5到7位中國導演,進入我們長期合作的名單。他們通常都很年輕。然後陪伴導演的野心,一起打造電影的國際聲譽。最開始影片的國際銷售也許並不好,但是我們會一步步建設,比如說我們已經合作過的《暴雪將至》導演,進入我們的視野後,現在他的下一部作品劇本還沒有寫完,已經有法國公司預購了版權。如果考慮到我們已經關注的4、5個中國導演,對我來說,中國年輕導演的新浪潮已經來了!」

《暴雪將至》海報,導演+編劇董越

線上市場的優缺利弊,

電影節未來發展趨勢?  

參加電影市場,除了通常的發行銷售、合拍製作公司,它也是世界上眾多電影節組織者、電影機構工作人員活動和宣傳的重要平臺。譬如,作為電影節新人,已經舉辦過兩屆的海南島國際電影節(Hainan Islan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從去年開始積極參加到坎城市場的各項活動中,為了取經和工作聯絡,完整的體驗了坎城全程。

該電影節市場部負責人邢天宇介紹,去年不僅參與了電影市場,還有主競賽、導演雙周,國際村和品牌之夜等幾乎所有板塊活動。在學習經驗之外,工作日程覆蓋了各個單元的選片工作,包括與片方會面、與國際村和各個國家委員會洽談、自主舉辦圓桌推介會和研討活動,市場上也設立了自己的推介和工作展位。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從這個春季開始進行全單元籌備工作,並迎來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全面建設的國際性歷史節點,這是一次機遇也是挑戰,在今年卻因為疫情不得不作出相應調整。對於年底舉辦的活動,主辦方計劃打造一個全新的產業交易板塊,許多相關的資源拓展和前期籌備工作需要在坎城期間展開,線上市場從效率上讓他們更有利於大量洽談和對接的進行。幾天下來,完成了遠高於預期的洽談和資源拓展。

以往的坎城電影市場

雖然遺憾坎城盛會的儀式感大大缺失,但是從工作效率角度來講卻很滿意,網際網路的便利不言而喻。談判過程中世界電影工業者對待每一次線上會議的嚴肅認真,包括著裝的正式,都感受深刻。總結今年的坎城市場參與經驗,在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負責人邢天宇看來,坎城電影節對全球特殊情況的預判和應急處理,專業而迅速,線上系統的搭建、放映和論壇、洽談都值得作為新人的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學習。

影展的策展團隊負責集中觀影選片,相對實地放映,線上放映的靈活對密集趕場非常有利,不過對註冊觀影者的買家優先權,又給電影節選片人的觀影帶來一定限制。不過,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影展部負責人劉雨丹還是很高興,因為「挑選到了很多不錯的影片。雖然可以感受到整個電影產業受疫情影響,但是通過線上市場,還是能夠感受到行業內人們充滿幹勁和希望。每個人都儘自己最大努力,把疫情影響減少到最低,盼望著早日把好電影帶給觀眾,也是這次坎城線上市場舉辦最大的意義。」 

作為2020年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藝術掌門人,為第三屆電影節選片是Roger Garcia參加市場活動的主要目標。正常年份看片、參加會議和社交活動是主要工作,今年也儘可能維持這一基本工作。不過,沒有了面對面的交流互動,還有主競賽單元和導演雙周、影評人周活動的缺席帶來的影響還是很明顯。原本一直是官方和市場放映齊頭並進參與電影節,如今只有市場活動,電影節這一面沒有了,整個市場的交易量也低於往年。 

線上無法取代實體活動,但是在新冠疫情背景下,Roger評價這已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作為全球最大電影市場,它對法國電影工業,以及眾多獨立電影公司和小製片商非常重要,他們對全球幾個重要電影交易市場的存在尤為依賴。在全球電影各個產業鏈都受到嚴重打擊的情況下,保持電影交易的存在非常重要,包括維持影片買賣,探尋復甦之路等措施,坎城線上市場正是在過渡時期為全球電影社區提供了機會,可以保證一些交易活動。如果沒有它的存在,對於獨立和小製作公司的打擊會比現在更嚴重。」     

4000個電影項目,12500參加者,121個國家及地區,33個場館,1個坎城電影節

對於未來,實體市場不會取消,線上市場作補充,吸引更多原本不會參加坎城市場的業界人士,這幾乎是所有採訪人士的共識,也是坎城市場的方向。

坎城市場總監帕亞在活動結束後接受法國媒體採訪,表示線上參與形式極大可能會保留下來,當然,最後決策之前還會做深入調研。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藝術總監Roger Garcia也認為,一個電影節舉辦現場首映和紅地毯的同時,也可以同步在全世界線上放映,由觀眾付費,這在觀看拳擊比賽或者著名樂隊的音樂會上已經有過先例。如果電影版權方能看到這一線上線下電影節混合模式的經濟和宣傳優勢,十年內這一切也許可以實現。現場和線上放映的兼容,將是未來真正的混合模型。

看完文章別忘了隨手點個「在看」

↓↓↓

相關焦點

  • 一份關於2020坎城線上電影市場的「通俗讀本」
    「對於買家來講,我甚至覺得以後完全沒必要走線下,可以直接走線上。」「沒有線下活動之後,大家喪失了坎城的夜晚,沒有了晚上的各種party。」 眼下,今年的坎城線上電影市場正在進行中,受疫情影響今年的第73屆坎城電影節無法順利舉辦,而作為全球最大電影市場之一的坎城電影市場也轉為線上舉辦。
  • 在坎城電影節上獨家中國眾生相
    導語:中國在中國大陸首次獲得坎城電影節最高獎項棕櫚獎至今已有。近年來,對於中國觀眾來說,坎城電影節增加了「煙火氣」,失去了一些藝術、專業和電影精神。在某種程度上,這個「煙火氣」打折了中國電影市場,一些個人和團體甚至把坎城電影節作為合法的商業鍍金渠道。事實上坎城電影節的專業性和藝術性從未商業化左右,中國電影追求電影藝術的人也從未停止過追求。
  • 線上院線:中國電影市場的下一個金礦?
    中國市場2013年觀眾平均觀影人次較2004年提升超過200%,達人均0.4次。但北美這個數字是4,一般較為成熟的電影市場是2.5左右。中國人均觀影次數仍然遠遠低於成熟市場觀眾人均觀影次數,起碼還有6倍以上的增長空間。大部分人感興趣的是,中國電影票房市場在什麼時間超過北美市場,這只是時間問題。
  • 旅遊業等待真正重啟 OTA從線上打到線下正在變重
    「OTA」)卻悄然開始從線上走向線下,通過鋪設實體店面以及參與經營上下遊相關行業涉入實體產業。 對於入股珀林酒店,同程藝龍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資本合作外,同程藝龍將會同珀林酒店在會員體系、信息系統、產品研發等多個方面進行協同和打通,助推珀林酒店實現業績增長,打造更為成熟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酒店品牌,激發中高端酒店的市場活力。
  • 引進坎城閉幕電影,芒果娛樂要以「四輪驅動」贏得中國電影市場的一席之地
    一方面,「主競賽」單元、「導演雙周」單元、「短片競賽」單元、「電影基金會」單元等幾乎每個重要環節中都有中國電影人的作品亮相,尤其是賈樟柯的《江湖兒女》和畢贛的《地球最後的夜晚》,不僅在坎城贏得了叫好,也讓相當多國內觀眾感受到「中國藝術電影」的良好勢頭:近年來,藝術電影、小眾批片在國內的票房也相當不錯,比如《岡仁波齊》(國產)、《看不見的客人》(批片)等票房就紛紛破億…藝術電影和小眾批片使得中國電影市場的內容供給更加豐富
  • 坎城:獨立電影線下難生存 線上自蓬勃
    波蘭知名導演阿格涅絲卡·霍蘭(Agnieszka Holland)在今年的坎城電影交易會上,通過視頻連線表達了對流媒體平臺的不滿,「流媒體平臺就像個黑洞,那些精巧的、獨具個人風格的作品,會被這個黑洞吞噬。」霍蘭認為不應該「只為了個數位技術」製作電影,獨立電影人「需要真正懂藝術的人,需要電影節、學院、評論家,需要有拼搏精神的製片人,他們必須願意發出不一樣的聲音」。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 坎城影展正式取消線下活動,56部電影入圍2020「坎城電影節」
    電影節總監福茂表示,這56部電影將在官方指定的影院或其他電影節陸續上映,有些影片也會被挑選至明年的坎城電影節。這意味著本屆電影正式取消線下活動,而不是延遲。在電影節,全世界無數片商每年都會帶著上千部電影在這裡與發行商進行交易,這對整個電影市場有著極強的促進作用,對片源的引進和外發也有許多積極的意義。此次因疫情被迫取消的坎城電影節,對所有電影行業特別是電影節體系都是巨大的衝擊,包括之後的威尼斯電影節、多倫多電影節都可能會造成影響。
  • 趙志偉:後疫情時代 中國市場將進一步成為全球資本的避風港
    在致辭中,趙志偉表示,過去三年中國累計吸引外資投資超過4000億美元,後疫情時代,隨著中國率先走上經濟復甦之路,中國市場和中國機遇將進一步成為全球資本的避風港。趙志偉指出,今年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三十周年。從1990年滬深交易所開市到今天,A股上市公司的數量從當初的8家增長到了4000家,總市值由當初僅28億,到今天已經突破80萬億。
  • 電影《大贏家》線上播出;坎城電影節延期;YouTube所有視頻將降為標清
    武漢加油 共渡難關向白衣天使 抗疫英雄們致敬  整理 | 陳霞  上海影院為復業做準備時間尚未明確  3月20日,從上海市電影發行放映行業協會獲悉,中國電影(600977,股吧)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電影發行分公司近期將發運第一批影片節目硬碟。
  • 「後疫情時代」下的思考,於冬:中國電影正在浴火重生
    8月26日上午,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探尋電影之美」高峰論壇如期舉辦,本次論壇的主題為「當下電影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論壇希望深入洞察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機遇與挑戰,並探尋全球電影行業創新發展的思路與方法。多位身處一線的中美電影人分別以線下和線上的方式參與,一同探討。
  • 坎城電影節開幕,中國電影真的隨處都在啊
    大概也只有坎城,能把藝術和商業兩個層面的運轉,都玩到爐火純青。它讓很多原本沒有商業前景的小眾電影獲得了生機,因此在很多電影欠發達地區,坎城被視為「聖地」,除了它表面上的光環,真的是有很深刻經濟原因的。 它也成了眾多商業大片展示自己的重要舞臺,每年出現在坎城的電影,90%以上都和參賽沒有關係。
  • 電影世界||全球電影行業開啟復甦,探索「線下+線上」融合新趨勢
    全球電影行業正釋放復甦信號,多國電影院線陸續重新開業,部分電影製作項目開始重啟。業界人士指出,受嚴格的防疫要求和流媒體異軍突起的影響,全球電影行業或將面臨新一輪洗牌和重組,「線下+線上」觀影融合新趨勢日益受到青睞。在不久前舉行的歐洲電影展上,電影院經營者和電影發行公司估計,今年全球票房至少將下跌200億美元。
  • 疫情下醫美市場年增長率下滑 線上化程度進一步加速
    受疫情影響,中國醫美市場持續兩位數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在2020年戛然而止,但新氧科技董事長兼CEO金星表示,在優勝劣汰下,很多醫美機構也有了比較強的抗壓能力,2020年是醫美行業蟄伏的一年。據新氧數據顏究院的數據,今年手術類醫美項目受疫情影響較大,2020年下半年手術類訂單量是去年同期的89.9%;非手術類受影響則比較小,下半年非手術類訂單量為去年同期的115.6%,尤其是在輕醫美中,大光電抗衰項目增長較快。另外,三四線城市受疫情影響較小,一二線城市受影響較大,三四線城市全年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一成。
  • 中國正在失去的全球第一大市場
    文/李光鬥如果不是新冠疫情,今年中國電影的票房將再創奇蹟,甚至有望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市場。為了不徹底失去觀眾,我們也早安排了《哈利波特》《戰狼》等國內外高票房影片,等待開業之後先靠有票房基礎的片子把觀眾「請」回來,然而左等右等一些影院破產也沒有等來全面復工的日子,等來的是先看網上的吧。一邊是疫情還沒有結束,一邊是遲遲沒有復工準信兒,企業真的撐不下去了,作為僅次於北美的全球重要電影市場,中國不開工帶來的是一連串的連鎖影響。
  • 2020年資本市場十大熱搜事件TOP1:中國資本市場新冠疫情阻擊戰
    2020年,是中國「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運行的第30年,這30年的發展歷史也是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立並不斷完善的歷程。  2020年,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全面優化頂層設計、全面啟動質效改革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
  • 中國馬上要迎來新版「坎城影帝影后」
    而隨著這種消費潛力的野蠻生長,「量身定製」的中國大獎也就越來越多。而隨著帶有中*、*中國際電影節的套路被識破,俘虜A級國際電影節就成為了有志者的下一個目標。前有東京,後有威尼斯,左有柏林,現有坎城。除了「排外」的奧斯卡,如今國際電影節沒有中國資本拿不下的。在一個多月以後的坎城,除了「毯星」,發行商,可能還會有自媒體、網紅、以及「野雞獎」。
  • 豐富多彩動漫節目亮相線上坎城電視節中國聯合展臺
    同時,動畫生產製作機構積極拓展國際市場,通過中國聯合展臺等形式走向海外,不斷擴大國際傳播力影響力。10月5日至11月17日,坎城電視節線上展會MIPCOM ONLINE+舉辦,其中主體活動時間為10月12日至10月16日。上海尚世影業有限公司、上海五岸傳播有限公司承辦「中國聯合展臺」線上展示專區,並策劃組織系列推介會活動。
  • 世界四大電影獎項,中國十八線女星為何最愛蹭坎城紅毯?三大原因
    這兩天,中國網紅蹭今年坎城電影節開幕紅毯遭安保驅趕的新聞刷屏,同時還曝出了好幾名中國十八線女星在坎城紅毯上的雷人照片,成為網上熱點話題。其實,中國女星熱衷蹭坎城電影節紅毯早已不是新聞,每年都有人前赴後繼地在坎城紅毯上搔首弄姿,自以為出了風頭,卻成為大家嘲諷的對象。
  • 電影《大贏家》線上播出;坎城電影節延期;YouTube視頻降為標清
    3月20日,從上海市電影發行放映行業協會獲悉,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電影發行分公司近期將發運第一批影片節目硬碟。
  • 下一個三十年,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扮演什麼角色?|中國資本市場30...
    202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銀行業在資本市場助力下不斷成長,而銀行股也成為資本市場「壓艙石」,二者相輔相成。下一個三十年,有更多新政策值得期待,商業銀行將攜手資本市場創造更多「奇蹟」。三十而立,中國資本市場進入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