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書店第十年,【好問】第一篇上線啦

2021-02-07 好攝女的書攝文化





記錄書店進入第十年,


【好問】不僅有深耕書店的提問,


還有與書店人深度滋養的過程。



【好問】第一季的主題是: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是書店人。


今天跟大家分享第一位書店人銀快,


他的書店叫荒野夢二。







1


總有人問我,記錄書店那麼久了,你真的沒有審美疲勞嗎?


說適合,我對自己的作品有疲勞感,寫過、出版過的圖文,從來不再閱讀。但是,我對書店本身沒有審美疲勞。書店總有打動我的細節,留住心間。


臺灣的書店數量太多了,我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要打卡泡完。所以,認識了桃園荒野夢二的創始人銀快,算是我的幸運吧。這個幸運要謝謝鹿途中的鹿鹿引薦。

對桃園的第一印象,就是下了火車站,去書店的路上。很有煙火味的一條直線路,記得那是雨天,找到荒野夢二書店,很不容易,我還給銀快發過微信,他到附近的便利店接我。


第一次跟銀快聊天,我說了中國大陸的書店,他談了日本的一些書店。總之,那種舒暢,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對他的書店最初印象,就是有很多關於臺灣書店的書籍。我在店內找到了臺灣書店地圖2017版,還有桃園書店地圖。


那天,書店內還放著程璧的歌。




2


第二次跟銀快見面,是在2018臺北書展期間。那時,我開啟了【2018全球書店巡迴分享會】。其中,第4站就是在荒野夢二書店。


銀快讓我中午早一點到桃園,說要帶我去吃牛肉麵。很豐盛的牛肉麵,讓我吃的驚呆了的是,都是大塊大塊的牛肉哇。吃完坐在銀快的機車上,他開著機車,跟我說,我覺得這世上很多心事,都可以用柔軟來解決。


說完,估計還說了別的。到了書店,我一直還在想著柔軟。


下午我用最快速度講了一下《慢半拍,我的書店光陰》主要內容,大部分時間我們對談的是書店趣事,比如日本的、臺灣的,還有中國大陸的。最後,居然有兩位讀者預定了我的新書。


第二天早起系,還發了那晚牛肉麵,還在想著銀快說的柔軟。有時候,就是那麼一個瞬間,一句話,會在心裡記很久很久。




3


跟銀快約著做專訪的那段時間,他情緒有些低落,還是見我了。


每次採訪前,我會有一個習慣,跟書店人說:由於時間、地域、網絡的差異,如果待會兒問到的問題,你覺得我沒做足功課,請多多諒解。


我開始問銀快關於他的荒野夢二什麼時候開的?他卻跟我說了多年前,他開的第一家書店在臺北,叫布拉格書店。


後來遇到二房東的刁難,他又放棄了布拉格書店,去做了出版。做來做去,跟自己的意願不符合,又放棄了。賣了房子,跟他太太一起歐洲行。


講到旅行那部分時,悲喜交加。大概十年前,環球旅行還是一件少數人體驗的事兒。他也經歷了旅行中包包被偷,身無分文的尷尬。三個月的歐洲行結束,回到臺灣後,他坦然,面對了短暫的不適應,甚至得了抑鬱症。


我們專訪的過程中,有讀者進店,他的聲音會變的小一點,有時會起身去結帳。我的採訪提綱已經不管用了,我開始想到什麼問什麼,甚至談及自己的心得。


我問他,你覺得你的這些經歷,算是困難嗎?


他淡淡的答,經歷了這些困難,不才有現在的我嗎?我不只是書店店主,我同時可以做很多個角色,不如翻譯者、寫作課老師、演講者等。


後來我知道了他的星座是巨蟹,有趣的是,他居然在自己的FB上寫著天蠍。寫的是未來的自己嗎?


跟銀快暢談三個小時,有時候採訪最重要的是,眼神對了,心就會懂。對話的內容,有些玄學。說不清楚,但是心裡明白。


當然,我們的對話就是聊天,對我自身的成長有很多幫助。他的經歷和閱歷,有點像蜜蜂書店的老張,但沒老張那麼固執。




4


做專訪的時候,我就會忘記拍照。走的時候,我跟銀快說,我還會再來的,專程拍照。



荒野夢二書店的二手書居多,以桃園周邊讀者的需求為主。店內沒有過多的文創產品,我要只是拍照的話,加上工作日人少的話,也就是一些空鏡而已。


我知道銀快在做一些知識付費的內容,比如寫作班。兩個小時,大概付給他臺幣2000元。我就跟他去了桃園的一家咖啡館,開啟了我的寫作之課。


第一節課,更多的是幫助我梳理我的核心競爭力。銀快讓我說了很多我的來時路,後來總結出兩點:你是一個善於研究與分析的記者;你也是一個有文化良心的傳播者。


課堂上,他總是很快的催我,快快快,寫下來。談及心願,他又說:天馬行空,想到什麼,寫什麼。


我就是在那種節奏裡,搞懂了自己未來三年、五年需要走的方向吧。


其實,從20幾歲到現在,我的路是我自己走出來的,需要累積很多年。銀快在一個正確的時間(我的33歲前)裡,提醒了我該做什麼事情,也幫助我找到了我的心流。


那晚,我毫不避諱的跟他說了我的一個黑洞。他卻送給我一句話:「你這一生值得追尋的寶藏,就藏在難以克服的恐懼那個黑暗洞穴裡面」。


只記得,那晚,我睡的很踏實。




5


除了寫作課,我還跟銀快一起去桃園的永興宮,記錄他的一次演講。


主講內容是如何做地方文字記錄。他會根據現場聽者,延伸一些思維或方法。


記得那天,我幹了一件很丟臉的事情,他說到中壢車站,我卻早早到了桃園車站。繼續坐火車,我又去內壢。後來,他開著機車來接的我。


就沒時間吃午飯了,我們在便利店裡買了點吃的。然後從便利店打車去永興宮,準確的說就是鄉下的一個寺廟。


當天回到便利店,他卻發現找不到自己機車的鑰匙了。然後,給鎖匠打電話。我遠遠的看著他,用手機抓拍了幾張。


晚上整理當天圖片時,我才發覺,這一天的記錄裡,最滿意的是他個鎖匠打電話的那瞬間,也就是海報上那張。


有時候,記錄事件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記錄了這個過程。




6


後來,銀快換了手機,微信登陸不了。平時我們就沒有任何交集,好像活在兩個時空裡。每次到了臺灣,我就會上FB,翻看他的主頁,瀏覽很久很久,一直要看到上次離開的那天。


我也不會輕易去打擾他,因為他現在很忙。除了開書店,他還寫詩、翻譯、開寫作課等,目前他跟一家遊戲公司合作推出了桌遊【選書師】,正在預售中,2019年二月臺北書展上,他也會參與推廣。


去年12月的某個晚上,我們約在鹿途中書店見面,是臨時決定的,因為他就在附近做講座。在鹿途中,我問他為什麼定期會去日本旅行?他說他會去找靈感,同時讓自己接觸一個新領域,歸零、自學(買相關的書)。


現在想來,我很難去定義他的職業角色。他是書店創始人,在過去的15年裡,他經歷過臺灣獨立書店的起起落落;他也是一位詩人、翻譯者、寫作課講師、演講者等。


目前,他還是某家網遊公司的營銷總監。期待他們的「選書師桌遊」,2019年越來越好吧。





泡書店十年了,尤其是最近幾年,也用了書店的很多產品,我叫它們為【書店好物】。


好問第一季的福利都來自臺灣的書店,今天跟大家分享臺南24小時書店友愛街旅館的文創產品:洗漱包。


它裡面的牙刷顏色是我很愛的薑黃色,牙膏是日本的一個品牌。更暖心的是這個墨綠色羊毛氈包,我現在用它來裝我的手帳本了。




想要獲得好攝女選物的【福利】,首先需要你加入書店美學群。掃描下圖二維碼,待我確認後,拉你入群。


第二步,記得在這篇文章下面留言。你的留言能給我帶來啟發或建議,我將選出你的留言成為【置頂留言】,就可以獲得本期福利啦。留言截止日期是1月26日晚上10點。


本期留言的話題:這篇文章裡有【臺灣最美的風景是書店人】、【好攝女選物】這兩部分,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好問】的番外,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安眠書店》第3季來了 上線時間、集數、2卡司曝光
    第二季也讓劇迷看了欲罷不能,急敲碗續集,如今第3季上線時間、集數、角色確定釋出,讓劇迷興奮不已。 ▲《安眠書店》第3季上線時間、集數、卡司釋出。
  • 藍魚書店未來走向哪裡?
    醒來一片片思緒飄在腦中,想來把這些過往做個記錄也算是給大家的一個回應。2014年是我來常熟的第10年,在有書店之前我一直考慮離開常熟,十年來我從未想過要怎麼跟這個城市發生連接。如今,我卻因為藍魚的朋友愛上這座城。
  • 記錄|武漢二手書店「隔離」日誌:在家讀書,讀故鄉的書
    一個月前,我們曾推出過《記錄:疫情下的湖北書店》一文,採訪、記錄了6家坐標湖北的二手書店及店主的狀況,引起了不少關注。本文白描記敘了一家書店自疫情爆發後到目前的情況,看看從這一家書店折射出的武漢二手書店的現狀。本文作者Ewbar,系獨立評論者,畢業於都柏林大學電影研究系。)。
  • 書店本事
    我覺得「本事」這兩個字很有趣,日語的「本」就是書本,開書店本來就是書本的事,而本事又代表電影的內容與情節,在書店裡可以發生很多很多故事。另一層意義是,本事代表你有能力,你有本事才能開這間店。這樣說來,書名取為《書店本事》,也別有一番意味。我在想,開書店跟開別的店有什麼不一樣?獨特之處在哪裡?開好、開久一家書店,得有什麼樣的本事?每個開書店的人,所擁有的本事又有何不同?
  • 到蘇州旅遊,不去中國大陸第一家誠品書店?一定會遺憾!
    誠品書店就是這樣的存在。來到蘇州,除了蘇州博物館、拙政園等這些經典的旅遊景點,蘇州誠品在近幾年快速晉升成了必打卡的地方,躥紅各大蘇州旅遊攻略,那麼,它到底有著什麼魅力?是不是真的值得逛呢?雅倫我特地來這裡幫大家探個究竟!蘇州誠品,是誠品書店在中國大陸開得第一家分店。那誠品書店很有名嗎?是的。
  • 書店的溫度在韓國 | 10·19《書店的溫度》韓文版分享會
    他突然想起「書店」來了。「近幾年,『獨立書店』在韓國成為熱門話題。韓國人開始把書店當做很有吸引力的生活空間。」然後,他發現了一本叫《書店的溫度》的書。書名讓他產生了好奇心,看了目錄和作者簡歷,他明白這是一個書店老闆親身經歷的一些感人故事。他立刻發送郵件給韓國悠悠出版社總經理趙成雄,介紹這本書的內容,問他有沒有興趣。「他說他們出版社的出版方向是學習、讀書和中國,當然有興趣。」
  • 【好文共讀】梁文道:不正常讀者眼中的三個非普通書店
    雖然後者也是群賢畢至,聲名大噪,但始終及不上第一代的光彩。書店憑讀者留名,比奇的莎士比亞以安德烈·紀德為第一批會員,以海明威的解放而告終,一般書店往來無白丁,它卻是往來盡名家,恐怕在整個20世紀西方書業史上都找不到第二家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撇開店辦得好、店主有魅力這些難以深究的理由不談,我想主要還是時代使然。
  • 出入境記錄可以自助查詢啦!
    後來新版護照加入了電子感應晶片,大家可以免去在海關排隊的煩擾,直接走自助通道,然而,列印出入境記錄又成了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要麼在海關提供的自助印表機直接列印,否則就只能自己拿著護照到出入境大廳列印記錄,著實麻煩。
  • 【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關注實體書店!第21日活動清單來啦→
    「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2020特別網聚活動進入第21天。今晚8點,讓我們繼續「樂遊書業」,走進上海教育出版社,為孩子們尋找更多優質教育圖書資源。此外,滬上實體書店已陸續恢復營業,相關介紹信息詳見↓「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第21日活動介紹悅讀時刻:走進上海教育出版社,為孩子找到更好的教育圖書資源內容:走進上海教育出版社,為孩子找到更好的教育圖書資源播放平臺:澎湃、B站、喜馬拉雅、東方網、看看新聞Knews、趣頭條、一條、騰訊視頻、樊登讀書
  • 第一家24小時書店要倒閉了,2020以後還會有書店嗎?
    1989年,第一家誠品書店由臺北仁愛路開始,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理念,定位為人文藝術小型專業書店。仁愛路圓環的第一家誠品書店1995年,誠品敦南店搬遷至現在的國泰敦南大樓內。書店最大的敵人第一人是租金,或者是商業。紐約以前有一家很好的書店叫叫Gotham Book Mart,那個書店本來就在沃爾瑪旁邊,旁邊都是開的珠寶店,猶太人賣珠寶的,租金本來就高,後來就結束了,很可惜。
  • 第一家24小時書店要關門了,2020以後還會有書店嗎?
    1989年,第一家誠品書店由臺北仁愛路開始,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理念,定位為人文藝術小型專業書店。仁愛路圓環的第一家誠品書店1995年,誠品敦南店搬遷至現在的國泰敦南大樓內。書店最大的敵人第一人是租金,或者是商業。紐約以前有一家很好的書店叫叫Gotham Book Mart,那個書店本來就在沃爾瑪旁邊,旁邊都是開的珠寶店,猶太人賣珠寶的,租金本來就高,後來就結束了,很可惜。
  • 臺灣篇 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書店?
    除了像誠品這樣的文化地標,希望你不會錯過這些在小巷深處、頗具個人風格的獨立書店,以及經過店主細心整理、精緻特別的二手書屋。(胖主一雞凍沒有控制好志己 我突然想醒過來,但他們覺得我還是死了的好,就點了些火,慶祝我的沉默。
  • 臺灣繪本書店地圖丨繪本發燒友的剁手攻略(臺北篇)
    一杯拿鐵,一塊千層蛋糕,一本繪本,就能這樣度過一個美好的下午時光啦。「我們不將自己定位成二手書店,因為大多數二手書店是以近三十年的出版品為主,而我們除人文、藝術類的舊書外,還有古籍文獻、名人信札字畫、地圖檔案等文獻收藏品,這些品項是以研究、收藏為主的領域,古書店或舊書店比較接近我們的性質。」
  • 許飛北京開唱 「聲音日記」記錄出道十年
    歌手許飛8月7日在北京糖果星光舉辦出道十年的音樂專場,帶領樂隊傾情獻唱14首歌曲,以「許飛的聲音日記」形式,與歌迷朋友共度一個熱烈、溫暖的夏日良夜。當晚的演出曲目分為三個篇章,從曲目的選擇上梳理了許飛從故鄉走出,一頭扎進音樂的紅塵世界,確實如同一本記錄許飛十年音樂之路的聲音日記。當晚許飛不僅獻唱了多首自己的代表作,包括《那年夏天》、《陀螺》、《飛行》等,同時帶來多首改變作品如《董小姐》,當耳熟能詳的旋律響起,在許飛的調動之下,幾乎是引發全體快樂地大合唱,場面十分溫馨。
  • 書業觀察|臺灣試行圖書公共出借權,愛書人書寫香港書店十年
    最新一本是今年1月出版的《漫讀香港書店十年:我城閱讀風景》,其實該書去年12月中旬已上市,也可以算作2019年的書;上溯到2018年,則有《書店現場:香港個性書店訪談札記》、《書山有路:香港出版人口述歷史》面市;2017年是《香港舊書店地圖》和《十年一隅:序言書室十年記念集》;2016年為《七千零七夜 戀戀書》;2015年有《書店日常:香港獨立書店在地行旅》;
  • 關於臺灣書店記錄-{CONTINUED}閱後思索
    前言:)今年4月我購入了重度書店患者doris的自出版物《依舊未完成》,這本自出版小zine,記錄了臺灣六家獨立書店的訪談。他們分別是小房子、左彎二手書店、三餘書店、東海書苑、唐山書店與田園城市風格書店。裡面有許多對談都是我特別喜歡,特別是{三餘書店}與{田園城市風格書店},有生之年一定要去。
  • 先鋒書店 帶著南京書香走進國際視野
    旨在介紹世界名牌書店的四集紀錄片,將中國、法國、日本、韓國四家書店分別呈現。南京的先鋒書店以《我美麗的戀人,先鋒》為題,成為紀錄片中唯一入選的中國書店。>眾介紹全球範圍內的名牌書店,著重講述這些有100多年或數十年歷史的書店運營的秘訣和他們對社會變化的貢獻。
  • 書店」 探一家書店,做一日店員
    為了抵禦危機,時間行者書店做起了網絡直播、圖書/飲品促銷等活動。時至今日,仍然餘波未消。但仍需慶幸,我們沒有消失在2020年。時間行者書店之所以能陪伴大家走過第3個年頭,離不開各位書友的支持與厚愛。在此,小編獻上由衷的感謝。開一家書店,或許是很多人的理想。在豆瓣有一個3萬多人的「我想開書店」小組,裡面有不少懷揣理想的人持續分享著有關開店的建議。
  • 臺大交換日記——書店推薦&總圖書館篇
    哈哈絕對沒有啦!昨天有小夥伴來臺大看小編,我們去公館那邊尋覓到了美食,以及下午一起聊天就自己給自己放了一天假沒有更新,今天認認真真為大家推送一期乾貨。今天推出書店篇是因為小編最近需要買書,跑了幾家書店幫大家小小考察了一下,首先要跟大家推薦的是這家「茉莉二手書店」的臺大店,位於羅斯福路四段40巷2號,營業至22點。
  • 香港書遊記:從銅鑼灣到旺角,樓上書店的各種困局
    跟著人流過了馬路,先找了一家小店填飽肚子,吃飯間用手機一搜,周邊好幾家書店。吃完飯出來,抬頭看「香港式招牌」,第一眼就望見和情趣用品店並排且顯目的書店招牌,登上二樓,門口貼著紙條:已關門。沒想到,來香港逛書店,第一家就吃了閉門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