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NESS
—— 博爾赫斯
不存在的唯有一樣。那就是遺忘。上帝保留了金屬,也保留了礦渣,並在他預言的記憶裡寄託了將有的已有的月亮。萬物存在於此刻。你的臉在一曰的晨昏之間,在鏡中留下了數以千計的反影它們仍將會留在鏡中。萬物都是這包羅萬象的水晶的一部分,屬於這記憶,宇宙;它艱難的過道沒有盡頭當你走過,門紛紛關上;只有在日落的另一邊你才能看見那些原型與光輝
多少人為這首詩所打動?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讀懂它。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是孤獨的,他的靈魂因為太過飽含智慧與沉重的生命意義而被迫離群索居。
正如張愛玲所說:極端病態與極端覺悟的人終究不多,時代是如此沉重,不容許我們那麼容易就大徹大悟。
博爾赫斯是一個非常博學而且才高八鬥的文人,他的文學涵養和對書本知識的崇敬迷戀,已經遠遠超過所謂社會中的普遍精英,更別說像我這樣的普通人。
他的這首傑出的十四行詩沒有得到非常廣泛的推廣,相比起他的《我用什麼才能留住你》,《戀人》等等在中國被多數讀詩人耳熟能詳的作品,這首精緻而又蒙著參透人生的熠熠生輝的十四行詩,卻有些小眾了。
光從該詩的題目來看,就很有博爾赫斯的個性特色:他用了一個無法直接翻譯,卻又可以被稍懂英語的人領略他要表達的意思。
《EVERNESS》的特別之處就如同它的題目:所有的奧秘,宇宙與生命的奇蹟與意義,其實都像這個單詞那樣不存在於生活浮華的表層,而是存在我們的心裡。
它不強求什麼,不喧鬧,不奪人眼球,甚至有些詭異的安靜與不尋常。但是當你真正想要去下定決心了解它時,它便大方的攤開自己,就好像是你從來不用想方設法招待的老朋友那樣,它一直存活在你的心裡。
記住,當你想要了解一些比"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稍微深刻一些的東西時,你就要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
不再用常有的慣性的直接的單詞來拼湊一個題目,來試圖解釋這奧秘,那和葉公好龍又有何區別呢?
都不過是徒有虛名的熱愛,而後修飾以平常的供奉,心理上卻從未想過深究與接受稍微超脫自己三觀的事物。哪怕它已經在無限接近真理。
看到這首詩還是昨日裡,翻看剛剛聽聞的大名美國著名學者撒迦利亞.西琴的《地球編年史》。書中將博爾赫斯的這首詩寫入序言,並以此討論"永恆"這個話題。
這本書本就令我無限神往,我覺得我的一生是多麼虛度而寶貴,西琴一生是那樣深刻而博學的活著,懂得基本上所有的遠古文字,甚至包括古巴比倫的楔形文字。
他和博爾赫斯都是我崇敬的人,也如一面鏡子那樣照到我渺小而微弱的生命跡象。
找到自己真正的熱愛,多讀書,以此詩,與君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