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徵軍老兵:新38師異域揚威,日軍18師團死傷數萬,狼狽逃竄
文|歷史的故紙堆
曾祥耀,祖籍廣東梅縣,1922年4月17日生於馬來西亞。其父在南洋經營礦業,後回國在安徽淮南礦務局任職,曾祥耀隨母在上海安家。1930年其父病逝後,全家返回梅縣老家。1937年抗戰爆發,果然尋求安身避難之所,16歲的曾祥耀赴緬甸投靠親友,並在緬甸民治新聞專科學校入學,受到顧執中先生抗日愛國思想的影響。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緬甸有成危險之地,曾祥耀回到昆明應徵入伍,受訓後成為第5軍獨立裝甲兵團一名戰車駕駛員,因其英語及緬甸語的特長,由連長向團長胡獻群推薦,成為兵團指揮部的一名少校翻譯。
1942年,中國遠徵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很快便潰退了,獨立裝甲兵團未來得及上前線,已被下令撤退,駐防保山至下關路段,嚴查往來車輛行人。曾祥耀除了繼續新聞專業的學習之外,一直在尋求上前線的機會。同年,已撤退至印度的新38師在昆明招兵,曾祥耀於10月辦理了離職手續,12月飛越駝峰航線至印度汀江,專職藍姆伽報到。藍姆伽當時是盟軍訓練中心,中國駐印軍在此配備現代化軍事裝備並接受訓練,此時中美軍人合作,尤其需要溝通協調,曾祥耀調入師部政治部擔任少校翻譯。
1943年10月,在中國駐印軍對向緬北日軍發起進攻前夕,曾祥耀轉到新38師擔任中尉軍郵檢察官。此時前方戰事激烈,他也竭盡全力忙於軍郵檢查,為了保證不洩露軍事機密,當時進出新38師軍郵處的公函以及中國軍人和外籍軍人的所有人的信件都要由他來過目,有時一天要看數百封信件,而且每個星期都要向孫立人將軍做一次匯報。
緬北反攻戰中,在孫立人將軍和史迪威將軍的指揮下,新38師與美軍突擊隊聯手作戰,由數百架運輸機載滿盟軍部隊的大炮、裝甲車和反坦克武器運往密支那,中美英三國盟軍與日軍在此展開決戰,使得日軍號稱「叢林作戰之王」的第18師團死傷輸完,狼狽逃竄,中國駐印軍取得輝煌勝利,新38師異域揚威。1945年1月,他們與滇西中國遠徵軍會師,曾祥耀隨新38師經歷了全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