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窯賦》

2021-02-13 丁爸 情報分析師的工具箱

《破窯賦》相傳是北宋大臣呂蒙正的作品。        

        呂蒙正出身貧寒,深刻體會窮人的苦難,所以讀書勤奮、工作勤奮、愛民勤奮。他年輕的時候,曾經和寇準一起在破窯讀書,體會了人間冷暖。後來做了宰相,更體會到人心的寵辱。所以他寫了一段《破窯賦》。

      《破窯賦》系呂蒙正之《勸世章》,又稱《寒窯賦》。由於受傳統觀影響太深,有人認為呂蒙正的思想過於保守消極,因此呂蒙正的許多文章典籍都已失落,而在《呂文穆公傳》中這首破窯賦被看作是呂蒙正的經典之作。相傳當初是為教化太子而作此文的。呂蒙正曾三次入相,兼任太子的老師。當時太子(後來的宋真宗)青春年少,目中無人,沒有哪個太師敢當面教訓太子。呂蒙正決定寫一篇文章,來告誡太子。於是寫了這篇《破窯賦》。這篇文章,雖然內容短小,但是卻包含了無窮智慧,聰明的太子一下子就懂得其中的道理。據說太子讀過此文後,一改常態,常虛心向他人請教。


原文: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馬有千裡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

蓋聞: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文章蓋世,孔子厄於陳邦;武略超群,太公釣於渭水。顏淵命短,殊非兇惡之徒;盜蹠年長,豈是善良之輩。堯帝明聖,卻生不肖之兒;瞽叟愚頑,反生大孝之子。張良原是布衣,蕭何稱謂縣吏。晏子身無五尺,封作齊國宰相;孔明臥居草廬,能作蜀漢軍師。楚霸雖雄,敗於烏江自刎;漢王雖弱,竟有萬裡江山。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無封;馮唐有乘龍之才,一生不遇。韓信未遇之時,無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懸三尺玉印,一旦時衰,死於陰人之手。


有先貧而後富,有老壯而少衰。滿腹文章,白髮竟然不中;才疏學淺,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宮娥,運退反為妓妾;風流妓女,時來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卻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醜之婦。蛟龍未遇,潛水於魚鱉之間;君子失時,拱手於小人之下。衣服雖破,常存儀禮之容;面帶憂愁,每抱懷安之量。時遭不遇,只宜安貧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揚眉吐氣。初貧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脫貧寒肌體。


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生;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注福注祿,命裡已安排定,富貴誰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豈能為卿為相?

吾昔寓居洛陽,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體,思食不可濟其飢,上人憎,下人厭,人道我賤,非我不棄也。今居朝堂,官至極品,位置三公,身雖鞠躬於一人之下,而列職於千萬人之上,有撻百僚之杖,有斬鄙吝之劍,思衣而有羅錦千箱,思食而有珍饈百味,出則壯士執鞭,入則佳人捧觴,上人寵,下人擁。人道我貴,非我之能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聽由天地循環,周而復始焉。


作品簡析編輯

《破窯賦》透出的是人生命運和天地自然變化循環的思想,文章以自己從悽慘到富貴的經歷,列舉了自古以來歷史上諸多名人經歷的各種命運和磨難,擺事實講道理,來說明這世界人生命運的起起落落。

人生的始與終,在無運與有運、得時與失時的這種天地時空自然變化循環中,會產生天差地別和意想不到的人為和自然變化。只有經歷過太多苦難滄桑和大起大伏的人才能夠體會到最深刻地天道無常和人情冷暖的巨大變化,才會體會到在人困、人為和天地自然變化循環中,命運的巨烈地沉浮與很多人生無奈的結局。

呂蒙正尋求的是他的聽天地循環變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的的人困人為的人生智慧。開篇就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以及最後「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並且要「聽由天地循環,周而復始焉」,呂蒙正在作品中透出這樣一種思想:在特定的並且是之前意想不到的天地循環周而復始的變化中,人要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的人困人為努力的思想。天尚有不測之風雲,人尚有旦夕之禍福,呂蒙正提示人們要重視自然界的星移物換,隨著時間變遷,人與事都會帶來巨大落差並對人產生很大的影響。天地循環周而復始,所以人必須坦然面對坦途與坎坷。

呂蒙正用相當大的篇幅列舉了自古以來歷史上諸多名人各種命運起伏的得時與失時、成功與磨難的巨大落差,他特意要列舉這麼多數量,是因為要說明很多人想勝天,實際是多數人勝不了天。很多人活在這世上,不會接受現實和應對變化。「馬有千裡之蹄,無人不能自往;人有凌雲之志,非運不能騰達。」有的人雖然「滿腹經綸」,但「白髮不第」就是到老也當不上官,有的人雖然「才疏學淺」但卻「少年登科」,就是年紀輕輕就當官了,這就叫「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命好」。《破窯賦》正是提示人們天道無常和人情冷暖是人世間的常態,提示人們要接受現實和應對天地時空的變化。

相關焦點

  • 《破窯賦》----不得不看的好文章
    蓋人生在世,富貴不可捧,貧賤不可欺,此乃天地循環,終而復始者也創作背景 呂蒙正出身貧寒,深刻體會窮人的苦難,所以讀書勤奮、工作勤奮、愛民勤奮。他年輕的時候,曾經和寇準一起在破窯讀書,體會了人間冷暖,後來,做了宰相,更體會到人心的寵辱。所以他寫了一段《破窯賦》。 《破窯賦》系呂蒙正之《勸世章》,又稱《寒窯賦》。
  • 呂蒙正《破窯賦》全文
    呂蒙正《破窯賦》全文廖貴志提供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鴨。
  • 《破窯賦》:學習這個方法,自己創造好運
    運勢對一個人究竟有多重要「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句話,出自《破窯賦》,是後人假託北宋大臣呂蒙正所作的一篇文章。《破窯賦》雖然是一篇文言文,但只要是有著基本文化素養的人,都能讀懂。《破窯賦》一開篇,就說「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也就是說,無論你懷有多麼遠大的志向,如果運勢不好,一樣不能成功。
  • 《破窯賦》| 呂蒙正
    破窯賦(又稱「寒窯賦)【宋】呂蒙正【原文】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馬有千裡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衣服雖破,常存儀禮之容;面帶憂愁,每抱懷安之量。時遭不遇,只宜安貧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揚眉吐氣。初貧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脫貧寒肌體。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生;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注福注祿,命裡已安排定,富貴誰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豈能為卿為相?
  •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千古奇文《破窯賦》
    他有一篇流傳了上千年的《破窯賦》,又名《寒窯賦》、《勸世章》。文章以自己從悽慘到富貴的經歷,引述歷史上大量的事實,說明這世界人生命運的起落,如今讀來,朗朗上口,其狀物之精、明理之深,堪稱一代奇文,與大家共賞。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馬有千裡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
  • 窯尾電改袋收塵器破袋原因分析
    廣西某水泥公司6 000 t/d熟料生產線窯尾收塵器電改袋工程,於2015年4月30日施工完成,2015年5月18日正式帶料運行。生產過程中,通過對破袋問題查找原因與分析,表明引起濾袋擺動的幹擾氣流,會明顯縮短濾袋使用壽命。本文介紹此次處理過程,希望能為電改袋設計及運行提供借鑑。袋收塵器主要技術參數見表1。
  • 巧蓁:窯你一口開闢「第二戰場」並非「窯不可及」
    來自廣州的窯烤麵包品牌巧蓁窯你一口無疑給出了一個完美的答案。巧蓁的窯你一口品牌並未一味地擴大生產、大開門店,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了產品本身。其憑藉國內領先的「窯烤技術」贏得了市場的高度好評,這就是對曹巧蓁品牌堅持關注產品本身和不忘初心提升行業技術的最大肯定。窯你一口是巧蓁烘焙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窯烤麵包品牌。
  • 名揚天下霍州窯
    到了元代霍州窯已達到北方陶瓷首屈一指的地步,人讚譽「霍州瓷窯,登峰造極」。可惜霍州窯精湛的製作工藝,到了清末,日漸衰退。窯旁西有煙囪一個,窯東側有裝人瓷坯,取出瓷品,燒火的通道口一個。另外,在李曹鎮楊家莊村東發現有為陳村霍窯生產白色釉泥的石窯、釉料石碾等器具文物。
  • 裝窯記
    周明平是龍泉青瓷傳統龍窯燒制技藝研究會理事之一。他出生於寶溪,自幼耳濡目染龍泉青瓷技藝,後學習瓷藝,對傳統龍窯燒制情有獨鍾。他說:「傳統龍窯燒制周期長,一窯瓷器,我們自己的團隊要經過半年準備,但慢工出細活。」 將大大小小上千件瓷胚裝入匣缽,是相當繁重的勞動過程。周明平預計這次裝窯要持續6天時間。裝窯完畢後,經柴火燒制兩天兩夜再冷卻,他們的這一窯龍泉青瓷預計在2021年1月2日迎來開窯。
  • 《大秦賦》接檔《鹿鼎記》,首播收視破1
    12月1日,《大秦賦》與《狼殿下》一樣,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播出了。並且開播後好評如潮,收視率更是破1,為這部劇的播出開了個好頭。《大秦賦》是《大秦帝國》系列四部曲中的最後一部,原名為《大秦帝國之天下
  • 農村愛情題材網絡劇《窯裡窯外》即將開播
    日前,由導演夏天編劇,懷安縣海利演藝主要演員參演的一部以反映脫貧攻堅和新農村建設為主題的網絡劇《窯裡窯外》在新建設的民俗旅遊景區——懷安碹窯藝術小鎮開拍。       據了解,網絡劇《窯裡窯外》以脫貧攻堅和新農村建設為主題,以地域特色為基調,結合風土人情、田園生活等為元素,由主人公鄒小康個人命運的悲觀曲折到走上正途的改變
  • 潮汕人小時候都是這樣窯番薯、窯雞的!可惜現在很難有這樣了…
    各種雜木乾柴往窯裡丟,火越旺越好。窯燒得越紅透,窯出來的紅薯和雞就越香。其實,地裡剛挖回來的紅薯,馬上拿來做紅薯窯,並非上上之選。最好是先擱上一段時間,讓秋風吹去一部份的水份,紅薯外表看起來有點發蔫了,這時候的紅薯糖份就很純了,拿來烤也好,窯也好,才是最甜的。但大家都迫不及待了,等待實在太熬人了。
  • 劇情、表演「抓」觀眾《大秦賦》品質「破圈」
    近日,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在央視八套和騰訊視頻等平臺播出。作為近年稀缺的歷史正劇,《大秦賦》一推出就引發網友熱議——該劇開播首日,網友即以「清一色」好評來表達對這部劇的肯定。究竟《大秦賦》靠什麼「破圈」?從作品的表現和觀眾評論不難看出,故事「抓人」、演員表現到位、服化道精緻考究等精品屬性,正是其「破圈」關鍵所在。
  • 巧蓁:窯你一口尋覓生活裡的煙火味道並非「窯」不可及
    創新之路——回歸本源,匠心窯烤在烘焙產品創新停滯、烘焙技藝日漸流失的當下其實不插電也能變出香噴噴的麵包,而巧蓁窯你一口的窯烤在這個過程中看重了潛力較大的中高檔烘焙市場,細化了市場競爭,用廣東特有的荔枝木龍眼木為燃料,用傳統土製窯烘焙,走匠心窯烤麵包之路。巧蓁窯你一口窯烤為什麼另闢蹊徑選擇窯烤麵包呢?其實,窯烤麵包是起源於15世紀中葉的義大利,後來人們發現,用果木燜烤出來的麵包帶有果木原香,口感更為純樸,口味更勝一籌。
  • 鍾鳳文:請不要迷戀宋哥(窯),宋哥(窯)只是一個傳說!
    確立哥哥洞窯為元代民窯的性質。通過對文獻中「制」的深入理解,參以器物比對,終結了所謂的「官哥不分」現象。書中還對傳世哥窯、明清仿哥窯、龍泉黑胎青瓷等相關的文化現象,即哥窯現象進行了梳理和揭示。可以說《哥哥洞窯與哥窯現象》一書破解哥窯啞謎,辨識哥窯特徵,揭秘哥窯興亡,揭示哥窯現象。
  • 氣溫40窯溫500:一個窯烤麵包師的48小時
    現在農場終於有了我的麵包窯情人,爐溫從500度慢慢降到260度,是特別適合鄉村包烘烤的溫度,可以讓麵團短時間內膨脹,呈現完美的裂口。外皮更薄卻能更好地鎖住麵包哪的水分,讓麵包帶上些許的柴火味。農場招牌柴火窯烤鄉村包
  • 德遠集團大漢窯品牌新聞發布會暨大漢窯總部開業盛典圓滿成功!
    9月15日,德遠集團在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紅樹林酒店舉辦了盛大的大漢窯品牌新聞發布會暨大漢窯總部開業盛典活動。
  • 龍窯與倒焰窯柴燒又有何不同?怎麼區分兩者?
    柴燒歷史較為悠久,建盞的燒制一開始就是採用柴燒法,用最傳統的木材進行升溫,而柴燒又分為傳統龍窯柴燒與倒焰窯柴燒。有不少盞友剛看到看到這個兩個詞,不知道如何區分兩者,所以我們就來談一談龍窯柴燒與倒焰窯柴燒。
  • 千年窯火高陂瓷
    龍窯是沿傾斜山坡、從低往高砌築而成,由窯頭、窯室、窯床、窯門、窯頂以及窯窗投料孔、排煙孔等組成,長度在20米至45米之間。其燃料多為柴片、松毛枝、魯萁和山草等。每次龍窯開燒前,窯主都要祭拜「窯伯公」,祈求多出正品。窯火點著後,為使火力貫通而均勻,窯工們要憑藉經驗,不分晝夜從窯窗觀看火膛火焰顏色來判斷窯內溫度,「前面烤火,後背出水」,指揮燃料加減。
  • 萬科港窯路項目A區效果圖曝光!
    9月8日,宜昌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發布《宜昌宏朗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港窯路居住項目A地塊批前公示公告》,萬科港窯路項目A地塊經濟技術指標及效果圖曝光。公示日期:2020年9月8日至2020年9月16日(7個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