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小時候都是這樣窯番薯、窯雞的!可惜現在很難有這樣了…

2021-02-26 潮汕一家人

是否想來一個童年的記憶呢?

帶上家人或朋友一起燃窯,絕對是一件有趣樂事!

砌窯可是個手藝活,

能一氣砌成,

不用翻工的應該是高手了,哈哈!

很多經驗不足的吃貨,經常氣得要S,搞好久都砌不成一個窯。萬丈高樓平地起,砌窯,底座的功夫很講究,底不穩,砌到一半,就變成窯塌塌了。

最後一道的工序:收口,封窖頂。也很考水平,要逐漸地往上收,斜度不能太大。選泥塊要大小塊搭配好,砌工要好,縫隙要小,收口自然,才能做出很漂亮的窯。

各種雜木乾柴往窯裡丟,火越旺越好。窯燒得越紅透,窯出來的紅薯和雞就越香。

窯頂燒得差不到了,紅透的泥塊,

開始散發出泥土特有的味道,很自然很好聞。

再繼續燒上半個鐘,就可以往裡放紅薯了。

地裡新挖出的紅薯,黑灰兼砂質土種出來的紅薯,特別甜。

其實,地裡剛挖回來的紅薯,馬上拿來做紅薯窯,並非上上之選。

最好是先擱上一段時間,讓秋風吹去一部份的水份,紅薯外表看起來有點發蔫了,這時候的紅薯糖份就很純了,拿來烤也好,窯也好,才是最甜的。但大家都迫不及待了,等待實在太熬人了。

做紅薯窯,選薯的時候千萬不能太貪心,專挑大個。

大個不易熟,這種半熟夾生的紅薯吃下去,

後果很嚴重的噢,大家懂的,哈哈。。。

太小了,也容易窯焦,最好選象這種不大不小的薯。

揭窯頂,往裡放紅薯。

也可以從燒火的窯口往裡丟

但沒從頂上放方便

最開心的時刻到了,砸窯咯。

大人、孩子齊上。大棒、小棍狂揮。

先把燒紅透的泥塊敲碎,蓋住紅薯,外頭再加一兩層新泥密封,不讓熱氣冒出來。開心歸開心,但可不要用力過頭,往死裡砸噢。不然,開窯的時候,就杯具了。呵。。

然後,該幹啥幹啥去,打牌的打牌,摘菜的摘菜,拍照的拍照。

玩夠玩累了,紅薯也該熟了。

可以打掃戰場了。

慢慢的,一點一點的刨,象考古工作隊一樣,生怕把戰利品給捅破了。

泥層刨去,焦香軟透的窯紅薯出現了,有點驚豔吧。。

怎樣麼,這個水平不賴吧。

焦香撲鼻,食指大動,開動吧。

小心別撐著了,要留著著點肚子噢,一會還有土土的農家菜吃呢。

紫心的薯和花心薯最甜,窯紅薯那種帶著泥香的味道,讓人慾罷不能,孩子們最愛吃。

這種黃心薯跟紫心和花心紅薯不一樣,甜味稍淡一點,有股清甜的味,MM們比較愛。

回歸自然,其實很簡單。

一窯紅薯,一顆童心,足矣。

玩紅薯窯,怎能少得了窯雞呢。

窯土雞與窯紅薯,就象美女和高跟鞋,永遠是絕配。

做窯雞,肯定要用鄉下傳統餵養的本地土雞啦,腳細細的,在村裡到處跑的那種~

有了正宗的土雞,做窯雞,配料其實很簡單,拔幾根土生土長的香菜或香蔥、挖塊姜,一點鹽就行了。就是選雞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挑選太大的土雞(難熟點)!

有些喜歡原汁原味的吃貨,連配料都不放,只用一點鹽調味。他們說,土雞的原味就是最好的調味品。土雞宰殺乾淨,用鹽將雞身內外擦一遍,香菜和姜,放進雞肚內。

新採下的芭蕉葉洗乾淨,準備包雞用,一定要用新鮮葉子。

如果有新鮮的荷葉更好,沒有芭蕉葉或荷葉,也可以用新鮮竹葉代替,目的都是為增加窯土雞的清香味。

雞包好備用。

用錫箔紙把包了一層荷葉或芭蕉葉的土雞封好,要包嚴實一點,不然,泥巴跑到雞裡面,就沒得吃了。

接下來,就是等著燒窯啦。

紅薯窯燒透後,跟紅薯一起入窯就OK啦。

紅薯和土雞都埋在裡面啦。

土雞與泥土的親密接觸,成就了這道粗野的美味。

開窯咯。刨去窯泥,紅薯的焦香撲鼻而來。

雞汁都滲出來了。迫不及待開封,顧不上燙手了,呵。窯得還不錯吧。

什麼叫外焦裡嫩,這就是咯。整個農家院儘是那個清香加雞香,令人食指大動,猛吞口水。

來張特寫吧。

動手吧,等不及啦先扯個大腿再說。

自然的美味,當然要用最原始的吃法才過癮。

土雞質地,就是不一樣

雞肉的纖維和層次看得清清楚楚。

什麼肯德基,麥當勞都是浮雲啦。

這一口的新鮮和回味,把兒時的美味記憶都喚回來啦。

紅薯加窯雞,這樣的農家美味,

城裡不容易吃得到吧。

via: 客家聯盟

相關焦點

  • 陽江廣電臺主持人約定你:我們一起去窯番薯吧!
    陽江廣電臺主持人約定你:我們一起去窯番薯吧!它們要宣告窯番薯的美好季節來了!陽江首屆窯番薯大賽邀請你參加一起帶著家人好友挖番薯窯番薯做遊戲......
  • 【五】平安驛小吃圖鑑·燒窯雞
    光是做法就有上百種(可樂雞翅白斬雞電飯煲雞柴火雞雞湯小雞燉蘑菇白果燉雞等等)高蛋白,肉質嫩,怎麼做都可以。而平安驛有家燒窯雞的做法別具一格。其類似於叫花雞,但也區別於叫花雞。一起來瞅瞅吧。雞呢?小開第一次見到時人是懵的。
  • 煨番薯 吳川人童年中最不能忘懷的那股焦香甜甜的味道
    在我們小時候,「煨番薯」都叫「屈窯」,那時的生活遠沒有現在的富足,「屈雞窯」是後來人們生活變好以後才出現的食法。以前吃雞要得等過時過節才有此等口福,而番薯基本上家家都有。小時候家就住在江邊不遠,對面就是博鋪養殖場,周圍有很多農田,木柴和泥頭隨處就有,帶盒「火柴」就可以起爐了,可以說是天然的遊樂場。
  • 名揚天下霍州窯
    到了元代霍州窯已達到北方陶瓷首屈一指的地步,人讚譽「霍州瓷窯,登峰造極」。可惜霍州窯精湛的製作工藝,到了清末,日漸衰退。目前已收集到的霍州瓷品有印花瓷具、租瓷罐、蓋罐、瓷盤、高足杯等。在陳村村民居住的舊窯址,發現元代瓷器作坊窯6孔,人深10—100米不等,作坊窯均為不壓茬圈拱。這也是宋元時期北方獨特的券窯工藝技術特點。作坊外,現存石碾粉碎磨坊一處,瓷模盒件遍地都是。
  • 惠州又一個窯雞窯紅薯好去處~好吃好玩,口水叭叭流~
    嚯嚯嚯~這麼美味的窯雞,看樣子做起來不難,但是真要自己動手做出那個味,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咯……那麼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道窯雞,是怎樣煉成的!純正食材:農場放養飛雞山裡頭農莊窯雞絕不要冰鮮雞,而是選用農場放養雞。農莊放養的雞都要從小訓練,以高山林木為棲,每天呼吸新鮮空氣,飲用原生態泉水,吃昆蟲、玉米、青草、蟲子,養足七個月。保證骨軟肉嫩,美味可口。
  • 龍窯與倒焰窯柴燒又有何不同?怎麼區分兩者?
    柴燒歷史較為悠久,建盞的燒制一開始就是採用柴燒法,用最傳統的木材進行升溫,而柴燒又分為傳統龍窯柴燒與倒焰窯柴燒。有不少盞友剛看到看到這個兩個詞,不知道如何區分兩者,所以我們就來談一談龍窯柴燒與倒焰窯柴燒。
  • 臺灣宜蘭旅行金字招牌:古法製作的甕窯雞,連肯德基都不在當地開
    像我這樣的吃貨,走到一個地方自然是不可能錯過當地的美食的。這次到訪臺灣宜蘭,被當地「一隻雞的傳說」所深深地吸引,就連快餐連鎖品牌肯德基都不敢在當地跟它搶生意,號稱「臺灣第一雞」一點也不為過,每天本地人都趨之若鶩。
  • 巧蓁:窯你一口開闢「第二戰場」並非「窯不可及」
    資本大量湧入行業,烘焙市場被迫洗牌僅2019年一年,烘焙行業的銷售額就達到5000億元。傳統技術悄然而至,巧蓁:「窯你一口」開闢第二戰場如何在這樣的形勢下脫穎而出呢國內的烘焙市場一直以來都以規模化和集約化為宗旨,並未形成獨創的技術。巧蓁的窯你一口窯烤麵包所採用的土窯,對設備與烘焙工藝的要求都非常高,在這片還略顯荒蕪的技術市場上,可謂獨樹一幟。
  • 【學廚】秘制五香燒雞PK美人魚裡的窯烤雞
    看過電影<美人魚>的朋友,還記得鄧超和女主一起吃窯烤雞的場景嗎?吃著吃著鄧超都哭了,不禁想起小時候的貧苦生活,以及父親撿來的那一根雞腿的味道。看得小編也突然好想吃雞啊啊啊啊啊——可是窯烤雞肉不好做,首先你得有個土窯,真正的吃貨是不會被困難難倒的~我們還有烤箱啊!我們還有油鍋啊!今天跟著 @盈盈小築2010  學做這道五香燒雞!
  • 又到了焗薯窯灰番薯的季節了,北流的小夥伴,你焗了沒?
    一般紅薯地裡多少都會有些落下沒收的小時候,這些可都是焗薯窯的來源,幾個小夥伴也要刨好久才能收夠。現在當然不用啦~收口,封窖頂,更加考水平,要逐漸地往上收,斜度不能太大,否則有可能燒著燒著就倒了,會前功盡棄。
  • 巧蓁:窯你一口尋覓生活裡的煙火味道並非「窯」不可及
    從網紅單品「髒髒包」再到網紅品牌「鮑師傅」,無疑都表明了烘焙行業在技術迭代空間基本為零的情況下,無法避免同質化競爭和單品照貓畫虎的模仿抄襲。這種行業整體缺乏生命力從而陷入無止境存量競爭的局面,無論對於行業發展、商家利益還是消費者體驗而言,都並非好事。
  • 裝窯記
    周明平是龍泉青瓷傳統龍窯燒制技藝研究會理事之一。他出生於寶溪,自幼耳濡目染龍泉青瓷技藝,後學習瓷藝,對傳統龍窯燒制情有獨鍾。他說:「傳統龍窯燒制周期長,一窯瓷器,我們自己的團隊要經過半年準備,但慢工出細活。」 將大大小小上千件瓷胚裝入匣缽,是相當繁重的勞動過程。周明平預計這次裝窯要持續6天時間。裝窯完畢後,經柴火燒制兩天兩夜再冷卻,他們的這一窯龍泉青瓷預計在2021年1月2日迎來開窯。
  • 鍾鳳文:請不要迷戀宋哥(窯),宋哥(窯)只是一個傳說!
    本書從梳理、釋讀文獻入手,揭露了一些古代偽造的、並為現在論說哥窯經常引用的知名文獻,否定了從想當然發展出來的、偽說的宋代哥窯。確立哥哥洞窯為元代民窯的性質。通過對文獻中「制」的深入理解,參以器物比對,終結了所謂的「官哥不分」現象。書中還對傳世哥窯、明清仿哥窯、龍泉黑胎青瓷等相關的文化現象,即哥窯現象進行了梳理和揭示。
  • 那香香甜甜的窯紅薯,是揮之不去的童年記憶
    在這個熱熱鬧鬧的紅薯節上,窯紅薯活動,是整個紅薯節最大的亮點,也是最受當地人們和各地來客們歡迎的活動。說到窯紅薯,我這才意識到,又到了年終歲末,地裡圓滾滾的紅薯已經可以收穫了。我這個愛吃紅薯的吃貨,也該找些紅薯來解解饞了。雙休日,我又回娘家看望父母,順便蹭點大嫂種的紅薯回來好好享用。
  • 農村愛情題材網絡劇《窯裡窯外》即將開播
    日前,由導演夏天編劇,懷安縣海利演藝主要演員參演的一部以反映脫貧攻堅和新農村建設為主題的網絡劇《窯裡窯外》在新建設的民俗旅遊景區——懷安碹窯藝術小鎮開拍。       據了解,網絡劇《窯裡窯外》以脫貧攻堅和新農村建設為主題,以地域特色為基調,結合風土人情、田園生活等為元素,由主人公鄒小康個人命運的悲觀曲折到走上正途的改變
  • 麵包窯建築首日記
    童年就該是這樣的。人類來到地球,開始自己的創造。積木、壘土,升出地面,鑽進土坡,於是就有了窯。磚窯、瓦窯、瓷窯.所謂的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火。它用於燒制。而另有一字曰「窖」,窖是不需要火的,是儲存,是挖進去。而窯是升上來。現在的人們,做麵包,將麵粉放進鐵皮箱中烤,失去了食物最本真的味道。
  • 氣溫40窯溫500:一個窯烤麵包師的48小時
    14:30 將炭撥到窯爐後部,開始燒熱爐子的最深處,這時候窯溫有400、500度,任何一棵小木柴投進去都會立刻開始呈現明亮的火焰。每次摺疊完,都要在麵團盒子上畫一正字的一筆。全副武裝,手套、工具,爐腔內有500多度,室溫因為一日的柴燒升到40幾度,往往大汗淋漓。
  • 平板玻璃熔窯按不同的分類方法都有哪些類型?
    國內外玻璃熔窯的窯型有平板池窯、橫焰流液洞池窯、馬蹄焰流液洞池窯、小橫焰池窯、換熱式單碹池窯、換熱式雙碹池窯、換熱式單元窯、換熱逆流式池窯、換熱式雙馬蹄焰池窯、分布式池窯、日池窯、雙式窯、蛇形窯和換熱式垂直馬蹄焰池窯等十幾種,通常根據不同的產品特性及考慮產量大小、質量要求、熔化溫度制度
  • 《破窯賦》
    所以他寫了一段《破窯賦》。      《破窯賦》系呂蒙正之《勸世章》,又稱《寒窯賦》。由於受傳統觀影響太深,有人認為呂蒙正的思想過於保守消極,因此呂蒙正的許多文章典籍都已失落,而在《呂文穆公傳》中這首破窯賦被看作是呂蒙正的經典之作。相傳當初是為教化太子而作此文的。呂蒙正曾三次入相,兼任太子的老師。當時太子(後來的宋真宗)青春年少,目中無人,沒有哪個太師敢當面教訓太子。
  • 國慶超值親子遊|網紅鄉村大露營、歡樂窯雞「趴」、網紅搖搖橋
    田間偶驚起一群白鷺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美好畫面也許就是如此活動特色01、歡樂窯雞「趴」農場的網紅活動,充滿吃的誘惑和玩兒的豐富砌窯是個技術活,既要有貝聿銘的理論更要有魯班的匠心,最好還有哈迪德的造型加持。在燒窯的煙燻火燎中小孩兒會成長為這條gai最靚的仔。一吃窯雞深似海,從此風度不再提,父母和孩子可以縱享窯雞的美味,體驗自己勤勞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