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曾書法啥水平?自稱是500年來第1人!清華教授:罵的人還少

2021-01-09 騰訊網

文丨曹鏡明

題丨範曾書法:自稱500年來第1人!清華教授怒懟「罵的人還少 」

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範曾的看法!

在古代的時候,沒聽說有幾位大師,縱便是從有國畫書法的那一刻起,到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也不過在時間的甄別下,留下那麼有數幾位流傳千古,比如說王羲之、顧愷之、吳道子、鄭板橋等。

然而說來嘲諷的是,近些年來冒出來的「大師」層出不窮,甚至在數量上直接秒殺歷史底蘊,幾十、數百倍的增長,真是什麼玩意都能是「大師」。

比如說這位「中山狼,已得志」的範曾大師!

自我營銷大師

這裡不提「道德」上的缺陷,也將「藝術」上的成就,留給下文,單單從「自我營銷」的角度出發,範曾可以稱得上是當之無愧的大師!

在這個「酒香仍怕巷子深」的年代裡,如何快速成名?斂盡萬貫家財?

既然是「自我營銷」就免不了立一個「人設」來奪人眼球:一方面,告訴大家「我」是誰,幹什麼的,是怎樣的一個人;另一方面,也是破局之策,哪怕是「黑紅」也是「紅」。

範曾在評價自己的時候,曾提到一個「坐四望五」的概念,對此一些朋友並不了解。

這裡並非是說範曾認為自己是天下第四,從數字的順序上也可得知,畢竟都是「坐三望二」啥的,哪有顛倒過來的,這裡指的是「藝術上的境界」之分。

範曾將畫分為九品,即正六品和負三品。其中,範曾就是在第四境界,展望第五境界之上,貌似境界不算高,但可並非如此。

比如說在面對記者採訪時表示:

毫不謙虛地講,我可以和古今中國的畫家比權量力!

這樣的觀點確實是夠不謙虛的,不是說不能有這樣的評價,然而這樣的評價,古往今來,又有幾個人是自吹自擂的呢?不都是狗腿子的擁簇才炒作出來的嗎?

真是自己能幹的事情,從不勞煩別人。

通過這一系列的「自我營銷」行為,範曾當之無愧的成為「國畫大師」,甚至是「書法大師」,自譽為「五百年來第一人」,只可惜並沒有成功,被無數有識之士打臉!

範曾的書法啥水平

杜甫曾在《春日憶李白》寫出「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什麼意思?就是說李白的詩作既有庾信詩作的清新之氣,也有鮑照作品那種俊秀飄逸之風。換而言之,就是在清新和飄逸方面,達到一種今人無人能及的高度。

或許這樣的評價,對於李白來說,頗為合適。然而,範曾卻挪用到自己的身上,用來形容自己的書法水平,實在是可笑至極。

上面是範曾的五幅書法,不管是款式,還是風格,簡直是堪稱「流水線」作業。看來這條生產線運用得還挺廣泛,不止是國畫類型作品,萬金油也就這樣了吧!

那麼,落實到具體的書法上,首先給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俗」。或許,對於書法不怎麼了解的人來說,對於「雅俗」這種形容詞,難以理解。那麼,就說得具體一點,無非就是沿襲沃興華等人往「怪、醜、亂、髒」發展。

其實說白了,就是字體結構有問題,自以為的「藝術」,無非就是建立在一種「鬆散」上的「怪異」,已達到一種「雞立鶴群」的目的。

從基本功上來說,肯定是下過一番苦功夫的,即便是不像王羲之把一水池子裡的水都弄黑,但也遠要比常人更加的辛苦,這點在「走筆」之間,還是能夠看出端倪來的,並非是「大衣哥」式撈金。

但是藝術領域,只憑藉練習是遠遠不夠的!

包括筆者本人,最初是想要成為一位詩人的,也寫過若干篇作品,甚至也在各種雜誌報刊進行過發表。然而,在苦苦折騰幾年以後,才真正意識到沒這個命,天賦不夠,辛苦是不管用的。

範曾的書法,就是妥妥江湖流,結構鬆散,整體俗氣,給人呈現出一種周期性行動的後遺症。換而言之,甭管寫多少,聯繫多少,不過是複製而已,毫無創新。

或許,這種所謂的創新不過是畸形審美。

有識之士的打臉之舉

面對範曾自吹自擂的言行,廣大的吃瓜群眾結合對方的書法特點,給出「靜脈曲張體」的評價,簡直是精準至極。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觀察過「靜脈曲張」是一種怎樣的呈現效果,用文字來形容就是:

表層血管像蚯蚓一樣曲張,明顯凸出皮膚,曲張呈團狀或結節狀!

備註:圖片就不穿插進來了,怕引起感官上的不適,如若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絡上自行搜索,但要做好心理準備。

不止是吃瓜群眾,就連公眾人物也做出了回復,比如說清華大學肖鷹教授,就直接表示「罵的人還是少」,簡直是當眾揭短,十分的犀利,令人拍案叫絕。

畢竟,範曾為什麼被罵,最主要的原因並非是藝術造詣的問題,而是個人品德上的缺失,實在是太過忘恩負義,精緻利己!

不過這位肖鷹教授的表現也是不盡人意,在網絡上「懟天懟地對空氣」,不管是韓寒,還是哪位娛樂明星,尤其是「小品王」趙本山,都快趕上「黑粉頭子」了。

然而,在專業領域,或許範曾的第一任妻子林岫女士更有發言權一些:

死墨堆積,毫無靈氣!

林岫女士在書法領域取得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在各個協會裡面也是數一數二的地位,最主要的也是沒什麼負面新聞,安心的鑽研書法藝術,從不惹是生非。

這一點,對於公眾人物而言就十分難得!

範曾的國畫造詣,或許「擁簇者」不在少數,然而在書法領域,就真的沒有多少了,尤其是相關專業人士,更是看不上範曾。

這也很正常,不可能因為國畫和書法都屬於傳統文化,範曾精通國畫,就一樣是書法大師了吧!這樣的跨界,未免有些太過荒唐!

本文系【曹鏡明】原創,圖片來源網絡!#範曾##書法#

相關焦點

  • 範曾研習書法幾十年,寫到這種水平,令人吃驚!
    」謝絕大師稱謂者確有一二,公開自我評定為大師者罕見,而公開宣稱已超越大師境界者,範曾為當代第一人。我在十幾歲時知道範曾,那時他正當中年,還未得大名,但其作品和故事已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在我眼裡,他是一個有魅力的藝術天才,一位頗具君子之風的中國文人,當時為國中有這樣的人物感到慶幸,無論他輝煌到哪一步,我不會感到意外。
  • 範曾:為何被「狂人」李敖大罵人品差?楊振寧:沒誰像他這樣偉大
    第三幅:2018年,勞倫斯國際拍賣香港春拍以1650萬成交。無獨有偶,在這之前,還曾因為和著名收藏家郭慶祥撕逼,爆出「流水線創作」的真相。即便是最後贏了官司,但也輸了人品,敗了風評。準確的說,在這之前,範曾的人品和風評就一直飽受爭議,但是憑藉著「內靠什麼,外靠什麼」的手段,愣是屹立不倒。那麼又該如何界定範曾的繪畫技巧呢?
  • 他比八大山人多「一大」,自稱九大山人,書法繪畫水平如何?
    」,大有「八大山人算什麼,我比八大還多一大」的英雄氣概。原本這個宋莊「九大山人」還真如「山人」一般不為人知,但近期他畫的一幅山水欲賣一億的消息傳開,書畫圈一下轟動,大家奔走相告:古有「八大山人」算什麼呀,大家都來看看宋莊的「九大山人」啦……
  • 範曾回應書法被圍攻:寫字是我自己的事
    五品,謂之巨匠,五百年出一位;六品,可稱魔鬼,從未看到……我是坐四望五,以待來日。」謝絕大師稱謂者確有一二,公開自我評定為大師者罕見,而公開宣稱已超越大師境界者,範曾為當代第一人。我在十幾歲時知道範曾,那時他正當中年,還未得大名,但其作品和故事已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在我眼裡,他是一個有魅力的藝術天才,一位頗具君子之風的中國文人,當時為國中有這樣的人物感到慶幸,無論他輝煌到哪一步,我不會感到意外。
  • 範曾的字看起來蜿蜒曲折,水平到底如何?其實他在書法圈沒有地位
    事實上,書法圈從來沒有認可範曾的書法水準,也沒有把他當作書法家來看待,書法圈也從來沒有範曾的一席之地。範曾頭上的「書法巨匠」頭銜,完全是一種虛張聲勢之後的自吹自擂,或者說是自欺欺人。可以把範曾的書法拿出來瞧一瞧,就能證明這些話不是無根之木。創作書法時,為了追求線條的生動性,體現出豐富的變化,凡是有追求的書法家,都會竭盡所能地給線條裡製造變化。
  • 有人這樣評價範曾的書法!你怎麼看!
    這曾是範曾頗有名的二十四字自評,自豪且有幾分收斂,為許多評論家引用。多年後,範先生在攝影機前這樣評價自己的繪畫成就:「畫分九品……四品,已成大師,鳳毛歐伯;五品,謂之巨匠,五百年出一位;六品,可稱魔鬼,從未看到……我是坐四望五,以待來日。」公開自我評定為大師者罕見,謝絕大師桂冠者卻有一二,而公開宣稱已超越大師境界者,範曾為當代第一人。
  • 當代大師們的底褲——從蔡志忠到範曾、黃永玉、崔如琢
    範曾:《萬物齊一 金鼠呈祥》 尺寸:145cm×367cm 價格:RMB 6000萬元2020年1月18日,「三絕詩書畫——榮寶齋庚子年範曾新春展」卷鼠重來,範曾的書法20萬一平尺,花鳥、人物80範曾有云:「現在市面上『範曾』的畫有500萬張,其實我每年也就畫250張左右的畫,照此計算,500萬張我要畫兩萬年,所以市場上99.9%的『範曾』的畫都是假的。」範曾畫作之炙手可熱,可見一斑。如果說,黃永玉、吳冠中等人都曾經與範曾產生過摩擦與衝突,那麼晚輩崔如琢更是談範曾必變色,就差暴跳如雷了。山雨欲來風滿樓,他是攢足了勁欲與範大師試比高。
  • 範曾、黃永玉,水平半斤八兩
    範曾和黃永玉,勢同水火,卻又常常被人相提並論。這兩個畫家,市場都很成功,水平都不咋樣。拍賣記錄顯示,範曾的畫,最貴的已經拍到了一千八百多萬,過千萬的作品也有十多件。不過,這些動輒上千萬的天價,誕生的時間大都在2010年到2014年之間。最近幾年,範曾一幅畫只要拍出幾百萬的價格,就讓人覺得有演戲的嫌疑。真是此一時彼一時呀!
  • 「土豪」趙本山,為啥要通宵練書法?清華教授炮轟沒文化成心結
    也因此,近10年來,「演員趙本山」,可說正煞費苦心向「文化人趙本山」突進,而「農民」\「土豪」的包袱是他最想脫去的。他一邊代表著農民,另一邊暴發戶之狀;一邊喜作文化人狀,另一邊又時刻懂得伏低做小,都是這種矛盾的表達。
  • 範曾說:我「坐」大師「望」巨匠!
    」謝絕大師稱謂者確有一二,公開自我評定為大師者罕見,而公開宣稱已超越大師境界者,範曾為當代第一人。我在十幾歲時知道範曾,那時他正當中年,還未得大名,但其作品和故事已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在我眼裡,他是一個有魅力的藝術天才,一位頗具君子之風的中國文人,當時為國中有這樣的人物感到慶幸,無論他輝煌到哪一步,我不會感到意外。
  • 範曾最新書法:簡單的9個字充滿內容性,飽含必勝的決心
    範曾是中國書法界裡一個泰鬥級的人物,也是當代有著傑出貢獻的藝術大師。在普通人的眼裡,範曾還是一個公益慈善大家,在一些專業的書法愛好者看來,他是不可逾越的一座大山。想不到已經81歲的範曾還心繫大家,用自己的筆墨,把自己心裡所想的東西全都寫了出來。而第二句就是寫給鍾南山的,要知道84歲的老院士還在前線奮鬥之中,而小3歲的範曾同樣也是表達了自己對老院士的一種敬佩之情。不過範曾這字是寫得不錯,而且用意也是非常的合適。
  • 範曾還沒來得及解釋,好隊友趙忠祥先說話了
    2014年7月5日這天,陽光明媚清風徐來一路上是鳥語花香,在趙忠祥的帶領下,大美女春妮來到了範曾先生的書房,春妮準備與範曾大師和趙忠祥老師一起快樂地嘮嗑說說各自的掏心窩子話。關於繪畫這件事兒,範曾就聊了一個自己小時候的故事,說自己畫的第一幅畫就是自己的爸爸教的,畫了一個簡筆畫的和尚,就是因為從這個畫和尚開始,讓幼小的範曾走上了畫畫這條道路。聊完這件事兒,趙忠祥老師這個不合格的聽眾又按捺不住了,主動聊起了範曾作畫的高明,趙忠祥說範曾畫畫鋪在桌子上的白色毛氈子從來就跟新的一樣,不是因為範曾畫得少,而是範曾畫畫很細心,而且水平很高,所以根本不會弄髒毛氈子。
  • 範曾「海納百川」四字書法作品,估價3000元,是物有所值你認可?
    ,這可是書畫界裡的「一哥」,他的書畫在當今書壇有著重要的影響力,一番畫作,動輒就要幾十萬,而他的書法也是別具一格,別開生面,自成一體,有不少網友也認為,若干年後,他的書法會和啟功先生的「啟功體」一樣,刷新書壇,成為獨步書壇的一種新書體,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為範曾書法只是一種「螳螂體」,是一種畫字,沒有什麼藝術價值,也沒有收藏價值,可是筆者最近看到了這樣一幅作品,四字「海納百川」,估價才3000元,不知道是否物有所值呢
  • 範曾大戰齊白石
    他的書法中宮很緊,束縛和做作得厲害,不能自由生發和變化。用筆很輕佻,線條輕浮、僵化、麻木,處處露鋒、處處爭奪、處處顯擺,人的尖刻、浮淺、油滑、世故一覽無餘。範曾尚處在追求外形漂亮的淺層次階段,遠不足以論道。範曾這種書法移植於國畫是畫不出好畫的,可他偏偏在用,一直在用。
  • 慈禧太后的書法啥水平?真跡深陷「代筆」風雲!然而真相只有一個
    文丨曹鏡明題丨慈禧太后的書法啥水平?真跡深陷「代筆」風雲!然而真相只有一個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慈谿太后書法的印象!提起清朝,難免讓人想起慈禧太后,甭管是備受推崇也好,還是非議不斷也罷!作為一個女人,尤其是封建社會中的女人,能夠混成慈禧太后當年的境地,無疑也是一種莫大的本領,甚至成為晚清時期的幕後統治者。
  • 央美教授寫「天書」賣1035萬,自稱英文書法,網友:根本不是書法
    ,如果說有一幅識字人都看不懂的書法,那它肯定會被叫做「天書」,而「麥克阿瑟天才獎」榮獲者,央美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徐冰,也是「天書」的創作者。在古代,天書有兩種概念,一種是「無字天書」,在古俠小說中時常出現,而另外一種則是高深莫測,一種十分神秘的字體組成的天書,就像是上圖這幅書法作品,便是徐冰教授在1998年創作的「天書系列」作品之一,名為「新英文書法」。
  • 「風流才子」範曾:藝術成就頗高,卻奪朋友妻,一生被人詬病
    當時的範曾教授當然還不是什麼教授,不僅一名不文而且還窮困潦倒著。據說「為了範曾有更大的成就,邊寶華放下了自己也熱愛的畫筆。要知道邊寶華也是美院的高材生,尤其她的白描功力,並不在範曾之下。但為了範曾,她不但擔負著為範曾裁紙、研磨、押章和收集、記錄、剪貼各種資料,而且還用自己那瘦弱的肩膀,權頂起家庭的棟梁。」 這實在是一個溫良且賢惠的女人。範曾教授也知道他的成功與邊寶華的愛他是分不開的。
  • 範曾前妻林岫表示,他的書法作品毫無清雅之氣,完全靠死墨堆積
    畢竟在大家的印象當中,林岫創作的書法作品,不僅筆跡非常有力道,而且字體猶如行雲流水,給人唯美的藝術享受。畢竟作為範曾的前妻,相信沒有誰比林岫更加了解他了,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林岫對範曾的評價並不高,實在讓人大跌眼鏡。不知道範曾聽到這樣的評價之後,他的內心作何感想?
  • 大師間的江湖恩怨:82歲範曾VS96歲黃永玉,誰贏了?
    在這個世界上,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終其一生都是一個碌碌無為的普通人。我們總是被一些成功學洗腦,一個人的一生一定要取得一定的成就獲得一定的光環,才不愧於自己的人生。但是其實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充滿著挫折和波瀾壯闊的一生,如果人的一生總是向上走上坡路的話,那麼這個世界上也會少很多精彩紛呈的故事。
  • 觀察 李瑞環為何罵範曾「毫無人格、國格」
    只要須出差去外地演出或到外地拍電視劇,範曾就背著妻子邊寶華趁機偷偷溜進須的家裡和張桂雲通姦。時間長了,這事就被鄰居發現了。石某說,範曾和張桂雲背著須遵德先生亂搞的事情,到了2000年她和老須結婚後,小區裡一位開電梯的老大爺還說起這事。說當時範曾每次偷偷去須家找張桂雲,怕被人看見就不敢坐電梯直接爬樓梯,從一樓一直爬到十四樓。但這事一直沒有被大大咧咧的須遵德先生發現。須反倒對範曾百般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