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後的工作群特別安靜,安靜得有些寂寥,我生怕自己手機出問題,一遍又一遍地刷新網絡。突然,一個叫李無邊的扶貧幹部寫的一篇扶貧日誌瞬間席捲著整個曙光扶貧圈,工作群炸開了鍋,大家紛紛探討,「十一月六日,晴,無事」。乾淨利落又包羅萬象的幾個字像一把打開心酸之門的鑰匙。而我看著「無事」二字,那麼久違而又熟悉的字眼,感覺這才是世間最美好的詞彙。
作為一個圈外人,圈裡生活的故事應該從2015年說起。那一年,通過努力,我一舉拿下美國ICA婚禮策劃師認證,北京金話筒婚禮主持人認證,每天給不同的新人締造著屬於他們的婚禮童話,我沉浸在這種成人之美的美好事業中。
一通電話改變了我的生活軌跡。「納雍招考扶貧特崗,你趕緊來考,你不來我就白白供你上那麼多年學。」熬不過老母親的執著,我參加了招考,來到了納雍。
2016年5月1日,曙光政府,我們一起到來的有24名同事:琨哥,李黔,王乾,老段,尚婷婷,譚小薄……那天我們第一次參加了全鎮幹部職工大會,通過大家介紹才知道,24個人,一個金沙,一個大方,兩個織金,兩個威寧,其餘18位來自納雍,散會後各自奔赴工作崗位。
一年一度的低保評議開始了,這是我第一次獨立組織這樣的會議,從下午5點持續到半夜11點。開會結束我決定回政府。亞拱的海拔比較高,車子行駛到亂風臺的路口,能見度只有大約兩三米。寒風吹過,那一刻,我眼淚再也止不住。
羅友旭走訪貧困戶
轉眼來到了2020年,脫貧攻堅工作順利通過大考。曾經的小夥伴啊,也都成了大叔大媽,國靜脖子動了個手術,羅騰的胸口多了條十幾釐米的疤,但我們不悔為此次戰役奉獻的青春年華。畢竟在這個過程中,好幾個單身狗如今背著兩個胖娃娃。小夥子變成了大丈夫,小村莊換了新容顏。
此時突然想著很久沒有回家了,家中父母可還康健,心裡突然有些發酸,心中默念:「蒿草深,孤兔躥,冬已寒,柴門不掩斑駁影亦單;金沙客,猴兒關,何時還,顧影自憐淚傾猴子巖。」
這就是我的五年,扶貧的五年,一個圈外人的圈裡生活。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恩宇 整理
編輯 謝靜靜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