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訪談中,吳宇森曾透露:在進入好萊塢之前,西方觀眾最喜歡的吳宇森電影,是《辣手神探》而不是《喋血雙雄》或者《英雄本色》,這大概是因為《辣手神探》更像一部純粹的槍戰片的緣故。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辣手神探》簡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槍戰技巧大全。要成為一名風靡全球的槍戰導演,你可能需要以下這些進階階段:
一、 基礎篇
1. 運鏡。槍戰導演,首先是一名導演,所以你得知曉以什麼樣的運鏡方式去捕捉那些精彩的動作。
2. 剪輯。在動作片裡,剪輯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一名優秀的剪輯師,往往能夠挽救一部蹩腳的動作片。
3. 音響效果。成龍曾經說過,與自己的電影相比,若去掉音響效果,那些好萊塢大片的動作場面將會顯得笨拙無比。這也從反面印證了音響效果在動作片中的巨大作用。
4. 動作。槍戰導演,必須要對動作敏感,才能向觀眾展示那些酷炫的動作,才能拍出那些神採飛揚的動作場面。
二、 進階篇
5. 武器,尤其是槍,是男人的最愛,也是男人的命根子,要想玩轉它,首先你得是一位武器專家。在《辣手神探》裡,出現過左輪手槍、來福槍、散彈槍、衝鋒鎗、機關槍、火箭炮、手榴彈、C4炸藥等各式各樣的武器裝備,其活力之猛,堪稱港片之最。
6. 爆破。黃秋生在拍完《拉手神探》之後,坦言吳宇森其實更像一位爆破專家。在這方面吳大導不但毫不謙讓,反而精益求精。就連當年的小鮮肉——梁朝偉,也難逃吳大導的毒手:在拍攝時,吳大導反覆要求演員要離爆破地點近一點,再近一點……於是就有了下面的鏡頭。
7. 特技專家。「沒有特技的特技」,這些令影迷們瞠目結舌的特技場面,是香港電影工作者們用肉體、生命和勇氣所創造的視覺奇觀。
三、 升華篇
8. 動作天賦。優秀的導演或許能夠將槍戰場面拍得很好看,但頂級的導演卻能將其升華為藝術,那是因為他們對於動作有著與生俱來的敏感和天賦。我相信:即使不當導演,吳宇森也是出色的運動學專家,無論是持槍還是格鬥,吳宇森為主角們設計的動作永遠是那麼酷,那麼優雅,那麼具有節奏感、衝擊力和美感。
9. 動作場面設計。香港有很多頂級的動作大師,他們在銀幕上給影迷們留下了許多令人嘆為觀止的動作場面。
10. 多機位。與其他動作導演不同,吳宇森非常喜歡從多個機位去拍攝同一個動作,這樣更能捕捉動作的美感。而且,把這些不同機位的鏡頭重新剪輯起來之後,會形成一種獨特的節奏和張力。
11. 慢鏡。從Sam Peckinpah和張徹那裡學來的招牌手法,但吳宇森顯然更具神採。
12. 暴力美學。暴力是人的天性,愈暴力愈血腥,觀眾就愈有快感。只要有槍在手,吳宇森恨不得在銀幕上一槍轟掉反派的腦袋。
四、 實戰分析
現在我們可以就下面這幾個鏡頭所組成的動作段落來進行一次實戰分析。
首先,為了展示這整套動作,吳宇森一共拍了5個鏡頭,其鏡頭速度依次為慢、正常、正常、慢、正常。這種鏡頭速度的變化,剪輯之後再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特有的節奏與張力。
其次,鏡頭3、4中橫跨整個屏幕的跳躍動作是吳宇森所要展現的主要動作。為了捕捉這個動作,吳宇森至少動用了2臺攝影機在不同的機位去拍攝這同一個動作,其中鏡頭3是從側前方進行拍攝,而鏡頭4則是從正前方進行拍攝。
此外,在這個段落裡,鏡頭4既是視覺重點,又是節奏重點,所以吳宇森在這裡採用了慢鏡的拍攝方式。而且,在整個鏡頭段落中,鏡頭4的長度明顯是最長的,觀眾可以將這個橫跨整個銀幕的動作盡收眼底。
最後,就單個鏡頭而言,鏡頭4也大有考究:這個幾乎橫跨整個銀幕的跳躍動作本身就極具美感。為了清晰地展示這整個動作,吳宇森選擇從正面以接近水平的機位和角度去拍攝這個鏡頭。而鏡頭畫面的橫向構圖則明顯是為了與動作相協調。同時,鏡頭中中景(爆炸)和前景(跳躍)的結合,則進一步加強了畫面的視覺衝擊力。然後配合音響效果,這一切的一切,組合在一起就創造出了最頂級的視聽享受。
總而言之,在吳宇森的所有電影中,《拉手神探》或許並不是最出色的,但就槍戰場面而言,它是香港槍戰片的巔峰之作。喜歡吳宇森和槍戰的影迷們千萬不要錯過,相信本片一定能夠讓你大飽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