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橫生的日本節分
今天是2月4日火耀日,也是中國及日本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氣—立春的日子。顧名思義,立春是春季開始的時刻。
在日本,人們比較注重的是迎接立春的過程――節分。節分,顧名思義就是「將各個季節分開」,本義是指四個季節交替的時節,不過到了近代,一般特指立春的前一天。也就是西曆的2月3日。
很多同學都喜歡的FGO裡推出的節分活動
而泛神論的日本,人們自古以來就相信季節更替這種特殊的時刻,邪氣最旺,於是四分的一天前便誕生了不少節分之夜驅邪的儀式和活動。
節分之日會有人帶著鬼面假裝成鬼或是妖怪的樣子,然後其他人一邊撒炒豆子一邊嘴裡念念有詞「鬼在外,福在裡(鬼は外、福は內)」。節分之日撒的這個豆子,又被叫做「福豆」。
寺廟、神社也都會在節分之日,選好吉時,進行撒豆驅鬼和祈福儀式。有些地方的學校和幼兒園、託兒所,還會和神社或寺廟合作,讓孩子去參加活動。也有神社請相撲大力士來撒豆,並且「踩扁」惡魔。
因為立春吉祥符通常也寄託了防火防災的願望,教育機構的撒豆驅鬼活動往往會和消防教育聯繫在一起,並且把福豆稱為「防火豆」。
而近年來,從關西地區發源的【節日就是要吃惠方卷】,逐漸代替了撒豆子的習俗,成為了新的節分風尚。
惠方卷,不僅僅是美食
惠方卷(日語:恵方巻/恵方巻き/えほうまき),一種大阪的特色壽司,由海苔包裹醋飯及餡料卷制而成,內卷醃葫蘆條、黃瓜、雞蛋卷、鰻魚、肉鬆、椎茸等七種食材,代表著「七福神」。在節分日食用,象徵著把福氣捲起來吃掉,有去災避邪、祝願生意興旺的功用。因此也有「招福卷」、「幸運卷」、「開運卷」、「丸齧り壽司」等名稱。
「惠方」的「惠」是「惠利、有利」的意思,「惠方」則是「有利的方向」的意思。據說惠方是「惠方神」(也叫年德神、歳神、歳徳神)來到的方位,每年都會不一樣,在節分日向著當年的惠方吃惠方卷,就會大吉大利。
從江戶時代結束時開始,人們便開始食用惠方卷,意在祈禱生意繁榮及除去厄運,惠方卷在日語中也叫「丸かぶり壽司」,丸かぶり就蘊含著祈求生意繁榮家庭平安之意。而商家為了促銷活動,這個習俗也就一直保留下來。
1989年,廣島縣部分地區的 7–11開始宣傳當地的「有趣的風俗」 — 即節分就是要吃惠方卷。不一會功夫,各家超商、超市、百貨公司都在節分這一天賣起惠方卷,一口作氣將「節分就是要吃惠方卷」的習俗推廣到整個日本。
節分時吃惠方卷的方法也很有講究:面向當年的惠方(福神所在的方向)一邊閉著眼睛想自己的願望,一邊吃整個惠方卷,不能切,也不能說話,就有好運氣來。
最後
相信大家看到這裡,對美味的惠方卷和節分都有了一個清晰的了解了吧!記得下次便利店開始上架惠方卷的時候,拉著自己的三五好友一起品嘗美味,歡慶新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