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適逢雙立春,大地回暖自此始!今天立春啥說法?各種習俗告君知!

2020-12-23 海報新聞

「幾時霜降幾時冬,四十五天就打春。」從冬至這天入九,「五九」四十五天,立春正好是「六九」的開始,因此農諺說「春打六九頭」。今年的春節剛出「年」門,立春節氣趕在正月十一日來了。

先民多智慧,曆法定節氣。我國古代將一年劃分為二十四個節氣,每十五天(半月)一個節氣,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首節,是一年之始,春季之始。又將一年劃分為七十二物候,每個節氣有三候,每一候五天。立春三候為:「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意思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後,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看上去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一日,百蟲甦醒,百草回芽,「從此雪消風自軟,梅花合讓柳條新」。人們最先發現,躲藏在牆角裡的蜘蛛在慢慢爬動,枯葉遮蔽下的野菜萌生出嫩芽,幹綠的麥苗泛出鮮綠。春回大地暖,種地早盤算,此時,耕牛已經在農民的心裡「遍地走」了,正是:「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有謀耕。」

自秦代以來,我國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迎春禮儀、春遊習俗和「咬春」食俗從周朝賡續至今三千多年。舊時,立春前一天,各地舉行隆重的「迎春」活動,州、縣長官率領所有僚屬參加,「春官」前行眾人隨後,出城區東門迎接預先塑造的土製春神、春牛。春神又叫句芒、木神、芒神,他是主宰草木、各種生命生長和農業生產之神。民間塑造的句芒身長三尺六寸五分,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手上的鞭子長二尺四寸,象徵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句芒伴隨春牛,他在春牛旁所站的位置以陰陽年(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確定,陽年站立左邊,陰年站立右邊。如果立春日距正月初一之前五天以外,他站在牛前,距正月初一後五天以外,他站在牛後,如果立春日在正月初的前、後五日內,他與春牛並立。並且,句芒的面相、衣著根據紀年不同亦不同。山東一帶根據句芒的服飾預告當年的氣候狀況:戴帽則示春暖,光頭則示春寒,穿鞋則示春雨多,赤腳則示春雨少。

牛是農耕的重要家畜,農民分外愛惜它,以致成為吉祥的象徵。民間塑造的春牛身高四尺,象徵一年四季;身長八尺,象徵農耕八節(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尾巴長一尺二寸,象徵一年有十二個月。立春這天打春牛,表示春耕即將開始。立春這天舉行打春牛儀式,官民擊鼓,一官員手執紅綠鞭或柳枝鞭打土牛三下,口喊一打「風調雨順,地肥土暄」;二打「吉祥如意,國泰民安」;三打「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然後交給其他官民輪流鞭打,「泥牛鞭散六街塵」,土牛打得越碎越好,寄意春氣透了,以示人們對春天的熱愛。春牛破碎,農民歡笑著搶土牛的土塊,說拿回家放進牲口欄裡會槽頭興旺,撒到地裡會長出好莊稼。孩子們圍著春牛前跑後顛、左衝右突,瘋搶從牛肚子裡掉落的預先放進去的紅棗、花生、柿餅、核桃等果品。

今年是金鼠年,閏四月,是農曆一年內恰逢兩個立春節氣的「雙春年」,一個既是正月十一日(2月4日),一個在臘月二十二日(2021年2月3日)。一年中為什麼會有兩個立春?這是因為我國農曆曆法一年平均只有三百六十四天左右,比公曆曆法一年約少了十一天。為了解決農曆與公曆的時間差問題,使月份和季節相對應,古人就設置了閏月。受此影響,第二年的立春會出現在春節之前,形成年頭、年尾兩個立春,與之對應的還有農曆一年之中沒有立春的「無春年」。「雙春年」是喜慶年,鼠年、金鼠年遇到「雙春年」更是喜上添喜。農民說「鼠年難逢雙立春,農村喜宴把肚撐」。意思是「年逢雙春雨水多,雙春年裡好種田」,春雨比較充足,耕種就有一個好的收成。地裡五穀豐登,農民手頭富裕,喜事自然也多起來,何況「雙春閏月年,結婚好時年」。這樣,不管是自己家還是別人家辦喜事,就會吃個酒足飯飽肚子撐。在老人們看來,「雙春年」有頭有尾,意味著所有事情都能善始善終,含有開枝散葉美好寓意,特別適宜嫁娶,小夫妻幸福美滿,老年人多子多福。今年結婚的新人們,切莫錯過生育健康聰明「金鼠寶寶」的大好良機喲!立春一年端,新天新地新日月。那首古老的《月亮歌》又由稚嫩的童聲唱出:「初一生,初二長,初三初四鬧嚷嚷。初一月不見,初二一條線。大二小三,天黑月一竿。大二小三見月牙,初三初四娥眉月。初五初六半拉少肉,初七初八圓個半拉。初八、二十三,月出月落半夜天。十五沒有十六圓,十七夜裡少半邊。十五六,兩頭露。十七八,黃昏摸瞎。十八九,坐著守。二十正正,月出一更。二十二三,月出半夜天。二十四五,傍明月出。二十四五月黑頭,月亮出來就使牛。二十七八,月亮出來一霎。二十八九,光明出來扭一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朱殿封 報導)

相關焦點

  • 鼠年適逢雙立春,大地回暖自此始!今天立春啥說法?各種習俗告君知
    從冬至這天入九,「五九」四十五天,立春正好是「六九」的開始,因此農諺說「春打六九頭」。今年的春節剛出「年」門,立春節氣趕在正月十一日來了。先民多智慧,曆法定節氣。我國古代將一年劃分為二十四個節氣,每十五天(半月)一個節氣,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首節,是一年之始,春季之始。又將一年劃分為七十二物候,每個節氣有三候,每一候五天。
  • 俗語「鼠年難逢雙立春」是啥意思?2020是雙春年,長見識了!
    在民間就有這樣一句俗語老話「鼠年難逢雙立春」,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2020年就是鼠年,那麼「雙立春」又代表什麼含義呢。 俗語中的「雙立春」,其實又叫雙春年,指的是一年中出現了兩個立春的節氣。之所以造成這種原因,是因為中國紀年曆法中陽曆和陰曆的算法導致的。陽曆其實就是以地球公轉一周為一年,一年分為12個月,總共是365天。而陰曆是以月亮繞地球一周為一個月,一年12個月總共是354天。
  • 節氣與文明(十)立春:春之始,萬物生長
    立春這個時間點,很特別。在我國的傳統觀念中,「立春」是陽氣升發、萬物更生的節令,所以老百姓一向將有「雙春」的年視為大吉大利的年份。「雙立春」與「無春年」都是針對農曆的概念,即農曆一年有「雙立春」或全年都沒有「立春」的年份,這是由於農曆年長度有的年份短於回歸年、有的年份長於回歸年的緣故。就像我們馬上迎來的牛年,便是「無春年」,全年沒有立春之日。
  • 一年有兩次立春,在我們農村有什麼說法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2020年是「雙春年」嗎?一年有兩次立春,在我們農村有什麼說法 時間過得真是飛快,一眨呀就到了農曆臘月初十,距離春節還有20天的時間。新的一年有新的氣象,而即將到來的2020年還有一個特殊之處,從公曆日期來看,現在已經到了2020年。
  • 立春是古人的「春節」嗎?立春習俗有哪些?
    一、立春含義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春,正月節;立,建始也;五行之氣往者過來者續於此;而春木之氣始至,故謂之立也」;古籍《群芳譜》云:「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自秦代以來,我國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從立春當日一直到立夏前這段時間,稱為春天。
  • 農村俗語「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啥意思?有啥說法
    今天是2020年2月18日,正月二十五,明天就是節氣雨水了,雨水的節氣也是二十四個節氣裡的第二個節氣,雨水節氣的到來,證明往後的下雨天也就多了起來,雨水增多的意思,再過幾天就出正月了,要說在立春之後基本上天氣就會變得暖和起來了。
  • 2019年小寒,立春是什麼時候?「盲春」,「寡婦年」有啥說法?
    而近期,這有不少網友詢問,2019年的立春什麼時候來臨?「盲春」「寡婦年」有啥說法?一、2019年,立春是什麼時候?有句諺語說得好,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春季是一年之中的一個特別的季節,他代表的就是希望。同時也是宣告著2018年已經結束,2019年正式來臨,春季的來臨也代表生機勃勃,有不少農民都在期望著立春能夠早點來臨,那在2019年立春,什麼時候來臨呢?
  • 農村老人說:「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鼠年雙春年有啥說法
    農村老人說:「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鼠年雙春年有啥說法白居易曾在詩中寫道:「流水光陰急,浮雲富貴遲」,轉眼間我們已經進入了2020年,雖然在農曆上我們還沒有正式跨年,不過也快了。這樣的農曆年的長度要長於回歸年(從立春節氣開始到下一個立春節氣),在年初和年末都有立春,故而有的年份要短於回歸年,便會出現無春年,這種規律以十九年為周期循環不息,在這個世紀的100年中,雙春年和無春年各自出現了37次,今年我們的鼠年2020年正好也是雙春年。
  • 百家號鼠你紅 2020鼠年春節(立春後)出生的寶寶名字介紹
    在中國的習俗裡,十二生肖是以立春為分界線的,所以2020年2月4日17時03分立春之後出生的寶寶才是鼠寶寶呢。那麼這個時候出生的寶寶取個什麼樣的名字好呢?2020鼠年立春之後出生的寶寶名字介紹春節出生的寶寶名字(立春後)【煊琪】(xuān qí)「煊」這個字含有鼠年宜用偏旁
  • 立春當天有哪些風俗講究?為何這天不能「理髮」?
    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即「開始」 「陽和起蟄,品物皆春」。從立春日開始,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自此開始。今年的立春日,為2月4日。與其他節氣一樣,立春也分三侯: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蜇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池塘裡的魚兒開始離開水底,遊到水面。
  • 立春是什麼意思含義 立春的風俗習俗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
    2月4日,迎來立春。立春為正月節,立為建始,春木之氣始至,故稱為「立」。  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映著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春,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春」也意味著萬物生長、春耕播種,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
  • 立春了!送春牛圖、鞭打春牛……這一天都有啥習俗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也是春天的第一個節氣。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肺炎改變了許多人往年此時的生活規律,也有許多人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線。立春,總能讓人想到充滿溫暖和希望的春天。而春天,恰恰代表著一個全新的開始。立春至,孟春開始自秦代以來,立春被視為孟春時節的開始。明清官方曆書中,它被歸入正月節氣。
  • 俗語「立春暖一日,驚蟄冷三天」,立春熱好嗎?答案來了
    ——【宋】辛棄疾《蝶戀花 戊申元日立春席間作》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始,於每年公曆02月03日-02月05日期間,太陽到達黃經315°時交節。它與立夏、立秋、立冬節氣一樣,都是古人用黃經度數法確立的「四季的開始」。「立」是「開始」之意,而「春」有萬物復甦的意思。古籍《群芳譜》對立春解釋為:「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
  • 今日立春丨立春的由來與習俗
    糊春牛這項風俗活動是在立春前開始進行的,按傳統的作法,由縣政府(縣衙)聘請紙紮能手好匠,於立春前到縣城聚會,精心製作春牛圖像。一般用竹篾綁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紙,塗上顏料,一個牛的形象就製作成功了。俗謂糊上紅黃色的紙多,當年就「五穀豐收」;糊上黑色紙,當年收成不好。所以知縣安排多用紅黃紙,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後,舉行開光點睛儀式,即設立香案,頂禮朝拜。
  • 春來了:立春始,萬物生
    附錄:春牛:《事物記原》:「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後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這一天都要舉行鞭春之禮,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遊春(探春、遊行):縣裡活動之後,民間也不甘示弱,他們紛紛裝扮起來,開始遊行。
  • 立春時間2020幾點幾分 2月4日打春時間 立春傳統習俗吃什麼
    答:2020年立春是02月04日,17時03分12秒,星期二,農曆正月十一  一年一度的立春即將到來,這就預示著天氣會變得越來越暖和了,那在立春的時候都有哪些有趣的習俗您知道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立春習俗】2016年立春如何躲春?
    躲春,是中國的一種民間習俗。臨近2016年立春,不少朋友開始關注2016年立春如何躲春。你知道2016年立春如何躲春嗎?
  • 2020年立春是幾點幾分幾秒 立春習俗節氣盤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立春是幾點幾分幾秒 立春習俗節氣盤點 幾時霜降幾時冬,四十五天就打春。從冬至這天入九,五九四十五天,立春正好是六九的開始,因此農諺說春打六九頭。今年的春節剛出年門,立春節氣趕在正月十一日來了。
  • 2020年具體的立春時間,關於立春民俗你知道嗎鞭春牛有什麼含義
    《立春》詩云:「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又謀耕.」     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     古籍《群芳譜》對立春解釋為:「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但這一切對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僅僅是春天的前奏.
  • 最近很火的惠方卷是個啥玩意?聊聊日本的立春習俗
    妙趣橫生的日本節分今天是2月4日火耀日,也是中國及日本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氣—立春的日子。顧名思義,立春是春季開始的時刻。在日本,人們比較注重的是迎接立春的過程――節分。節分,顧名思義就是「將各個季節分開」,本義是指四個季節交替的時節,不過到了近代,一般特指立春的前一天。也就是西曆的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