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煙火丨家鄉味道「刺毛肉圓」

2020-12-27 錢江晚報

□姚紅燕

在杭州的北部,坐落有一個江南水鄉小鎮——塘栖,從小,我便在這裡長大。漫步於水北的長廊之中,叫喊聲此起彼伏,陣陣香氣都在向你的味蕾發出邀請。提起塘栖美食,可能很多人更多想到的會是枇杷,但是在我心中,有一道菜卻是更能代表我記憶中的塘栖,那便是「刺毛肉圓」。

作者供圖

相傳,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來到塘栖,而由於很多代表性的美食先前都已經給皇帝品嘗過了,縣官就召集了所有有名的廚師一起出謀劃策。其中一位廚師本想著做紅燒獅子頭,卻在一個偶然,揉搓好的肉圓子滾到了旁邊的一筐溼糯米之中,而廚師看到這新奇的樣貌便想著將錯就錯,將這長滿「刺」的肉圓子上鍋蒸熟了,沒想到卻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大加讚賞。而由於這肉圓子上的糯米就像刺毛一樣根根豎起,也便有了「刺毛肉圓」這一名字了。

可口的味道,加上團團圓圓的寓意,「刺毛肉圓」就這麼流傳了下來。

「刺毛肉圓」的做法也比較簡單,一方蒸鍋,一把菜刀,便已足矣。舉刀奮力把肉剁碎,再按一定的比例讓肉沫、浸泡好的糯米、食鹽、蔥姜蒜等舒舒服服地做個spa,然後把揉搓好的肉球在糯米堆裡愉快地滾上一滾,最後放上蒸鍋洗個愜意的熱水澡,等到表面的糯米全都豎起來像刺一樣保護肉球時,香氣撲鼻的「刺毛肉圓」便可出鍋啦!

小時候,逢年過節,作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都深得我的寵愛。但由於糯米不好消化,媽媽每次都不讓我吃太多,這時我便會偷摸著去找奶奶做給我吃,奶奶在我的哀求聲中自然是舉械投降,而得到了「糖果」的小孩當然也會更加快樂。

現在想來,它在我的兒時記憶中也是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呢,於那時的我而言,它是快樂的味道,它是奶奶的味道,是媽媽的味道。

「我們就一天天長大,也開始憧憬和變化……」,現在,我漸漸長大,對「刺毛肉圓」的渴求好像變得不是那麼大了,但它在我心中始終是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位置的,總能在不經意間勾起我的回憶。記得上個學期,因為學習壓力過大,我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回家,點外賣時看到了「刺毛肉圓」就心血來潮地下單了,入嘴的那一刻,毫不誇張地說,我真的突然就想家了,兒時的畫面也浮現於腦海中。現在的它,對我而言,是家鄉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是兒時的味道。

「刺毛肉圓」的確不是什麼山珍海味,甚至可以說它很普通,但之於我,是永恆的「白月光」,是我心中的一方柔軟天地,希望無論多少年以後,我在街頭碰見賣「刺毛肉圓」的小店,都可以在心中輕聲地對小圓子們說一聲「我好像在哪見過你」。

作者姚紅燕,杭州師範大學經亨頤教師教育學院大二在讀學生

相關焦點

  • 沒有肉的肉圓 咬一口滿是「傳承」味道
    沒有肉的肉圓 咬一口滿是「傳承」味道 2020-06-15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話說家鄉淮安美食之肉圓
    而我在高中畢業後的第二年,學起了廚師,當然肉圓這道菜必不可少,一定要會做的。不過我做肉圓還沒有我嶽母大人和二嶽母大人做的好吃。記得嶽母大人有一次在臘月二十六七左右霍肉圓時,乾脆脫掉右邊棉衣等衣服僅留一件上身秋衣,把秋衣袖子一直抹肩膀上霍肉圓,那時我從家裡剛到嶽母家。她們做的肉圓非常筋道,吃起來更加脆滑,到現在吃起來還吃出兒時的感覺!
  • 生活,不過是一碗人間煙火-懷念家鄉的豆豉
    打開瓶蓋,一股熟悉的味道瞬時間就瀰漫開來,頓時變得更加飢腸轆轆。不用說,這頓晚飯我吃得特別香,一道菜,讓我再一次深深感受到家的味道。其實早些年,媽媽也是會做豆豉的,那時候家裡還自己種黃豆。到了收貨黃豆的季節,先把豆子曬乾,做黃豆豉的時候將黃豆泡熟,然後放在竹篾裡發酵,等上面長了一層菌後再用少許的香油密封存儲,過一段時間就可以開吃,吃的時候切點蒜瓣放在鍋裡蒸一蒸或者煮一下,味道更加醇厚鹹鮮。我想,那味道是永遠的懷念。工作以後,曾經在外地吃飯不習慣,經常想起家鄉的這些美食。
  • 一直沉迷於家鄉的味道
    一直沉迷於家鄉的味道文/孫樹恆題記:在809街的奈曼人家,客人們埋頭吃麵,或舉杯敬酒。本能的逐一打開桌上的菜單瞅瞅,夾著一碟碟小鹹菜嘗嘗,一盤盤熱菜吃吃,對這陌生的味道難免興奮,而又迷惑。哦,茫然不知,人世味道中,總與生命伴生的一種飯館。當已飽嘗的滋味無從言說,但肯定也將與五味雜陳浸潤一生,如喜怒哀樂,貫穿人類的整個脈絡。
  • 味道 就想吃一碗家鄉的牛肉麵
    ,一點一點鬱積在心裡,是夜終於決定動筆寫些東西。遺憾很久不寫文章,遣詞造句很是生澀幼稚,如有過分拙劣矯情的部分,還請諸君將就看吧 :)謹此獻給我的家鄉。1入秋以來,對家鄉的牛肉麵越發想念。多事之秋最易思鄉,秋是異鄉的秋,胃卻是故鄉的胃,心也還是故鄉的心。最好是一半牛肉一半牛雜吧,撒一層翠綠香菜,再來一碗溫熱黃酒,邀二三好友也可,獨自一人也可,吃得滿頭大汗暢快淋漓。
  • 遵義豆花面,家鄉的味道
    說了很多家鄉味,大都是說家裡媽媽的味道,但生活在一個城市裡,城市的味道記憶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個重要組成部分。最想念的家鄉味,在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個屬於自己的答案。對於身在異鄉的遵義人來說,我最想念的家鄉味,一定是脫口而出的羊肉粉,然後就是豆花面了吧。雖然家鄉遵義的名優小吃有很多選擇,比如大十字肉丁米皮、劉二媽米皮、肖二孃豬腿肉粉、大肉麵、鴨溪涼粉等等,但我從小到大的早餐,都是羊肉粉和豆花面這兩樣來回換著吃。因為羊肉粉在家裡不易製作,所以都是外買。
  • 古早味的經典美食,滿滿一碗滾燙鮮香,嘗的是家鄉的味道
    可是當自己離開家鄉長期在外生活的時間久了,才明白原來自己的內心與胃口早已對它有著一股深深的依賴。記得一位西安的朋友在閩南生活了多年,之後他回去了西安。他告訴我,他特別懷念早餐吃麵線糊。當時,我聽後感觸並不大。而如今,我也感同身受:特別的懷念!
  • 「人間煙火」從一碗鍋邊開始
    「人間煙火」從一碗鍋邊開始 2020-08-25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尋味|綦江人的家鄉味道
    今天, 我們就一起尋一尋 那些最熟悉、最難忘的家鄉味道吧! 02 松藻米線 松藻米線,可能很多人從未聽說過它,但它卻是無數松藻人的心頭最愛,很多松藻遊子因為工作或學業離開家鄉奔赴各地,這碗差不多一年才能吃一次的米線,就成了他們,最想念的味道,也是家鄉的味道。
  • 適合老人和孩子吃的魚,肉多刺少,怎麼做味道都好吃
    適合老人和孩子吃的魚,肉多刺少,怎麼做味道都好吃冬天是滋補的季節,可能是身體也需要禦寒,所以冬天的時候胃口也是特別好的,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種好吃的魚,這個魚肉多刺少,最適合老人和孩子吃,而且味道鮮美,不管怎麼做都很好吃,我家一周吃好幾次
  • 張氏肉圓(作者:朱成墜)
    期間,還要用筷子時常地撥弄肉圓,不使它焦沾油鍋。直至圓熟澄黃為止,此時,就可以出鍋了。每當第一隻肉圓煎製成功,老妻再讓它多滾一些時間,直到熟透了,請我與她共同品嘗。如果,覺得味道、鹹淡適可,此後,即開始大規模地製作了。起先,由於居家人數不多,製作的數量也就不太多。及至搬回市區後,特別有些年頭,家宴聚會多了起來,肉圓製作的數量就多了。基本上,可以盛滿兩大搪瓷面盆。
  • 味道阜陽|有一種家鄉味,叫紅薯粉絲
    幾片肥瘦都有的肉,在鐵鍋裡炸出了油,炒熟了,再配上豆腐,大白菜,添幾瓢水,煮熟了,再下幾把紅薯粉絲煮一會,一鍋熱騰騰的粉絲大雜燴就算做成了。一張方桌,一碗粉絲雜燴湯,就著剛從籠裡拿出來的熱蒸饃,僅憑那彼伏吸粉條時發出的「吸溜」聲,你就能感受到吃的該有多滿足。 紅薯粉絲不是山珍海味,它始終從勞動人民手中來,再到人民舌尖中去,煙火之味就是這麼接地氣。
  • 興化農村特色菜:肉圓燒粉絲
    不曉得怎麼總這樣燒,但不得不承認這實在是非常絕妙的搭配,而倘若粉絲或肉圓單燒,不知為什麼,總顯得單調了,口感遠不如兩樣合著燒出來鮮美有味。肉圓是早早就預備的,取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即可,剁碎或軋細,投入蔥姜料酒雞精鹽等各樣調料,根據肉量打入或多或少的雞蛋,還可再放入煮爛搗碎的豆腐、白蘿蔔、麵粉或碎饅頭,也有人家放糯米飯的,攪拌上勁。
  • 興化土菜:肉圓燒粉絲
    興化農村特色菜:肉圓燒粉絲陸鳳萍 江北海南 2019-04-14肉圓燒粉絲
  • 永康餛飩擔 | 一碗人間煙火,足以慰藉鄉愁
    餛飩煮熟後,用笊籬撈起倒入湯碗中,一碗香氣四溢的餛飩就做好了。」那味道非常特別,餛飩皮的香味、肉的香味,油渣的香味,醬油的香味、蔥的香味混合一起記憶猶新,至今難忘好得沒話說,一直留在記憶裡。       那時,沒有快餐店,沒有披薩和漢堡,走街的餛飩擔也成了最方便的點心和快餐,過著「萍水相逢」「隨遇而安」的小日子。
  • 汪曾祺: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有一個英武的新疆男人,一邊剁肉,一邊憤憤不平地發牢騷:我雄鷹一樣的男人,現在天天在廚房裡叮叮咚咚、叮叮噹噹……有人忍不住,在評論區幽了他一默:雄鷹也得被蝙蝠關在家裡啊。這蝙蝠何其無辜,它不是被淪為盤中餐,刀下俎,何來這般殺傷力?
  • 尋味高郵,「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他開玩笑說自己是「有毛的不吃撣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葷不吃死人,小葷不吃蒼蠅」。他寫過很多不同地域的食物,在我印象裡,兩處地方寫得最多,也最系統。一處是昆明(他在西南聯大的求學之地),還一處就是他的家鄉高郵。高郵本是魚米之鄉,但是長期以來,外屆對這裡的印象只有鹹鴨蛋。
  • 年的味道,家鄉的味道
    不知道大家的家鄉都有什麼特色呢,我是甘肅人,我說說我家鄉的年。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的一碗臘八粥當然少不了。多種好吃的乾果熬製幾個小時,成了一碗美味的臘八粥,想想都讓人流口水。
  • 紅燒鯽魚好吃,刺太多,看我怎麼做,讓小刺消失,配上蒲菜肉圓湯
    魚脊背處用刀切成魚片狀,越薄越好,方便入味,重要的是脊背的小刺被切碎,吃不出來細小的魚刺了,吃起來更安全了,呵呵,將魚表面和魚肚內抹鹽醃製片刻,煎魚時魚皮不散。小砂鍋裡放入清水,蒲兒菜,肉圓,大火燒開,轉小火燉煮5分鐘,因為都是冷凍過得,需要充分加熱加入油,鹽,調味,繼續煮2分鐘入味,加香油,即可。
  • 萬茜:益水有情,湘思無限丨我和我的家鄉
    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都曾圍繞家鄉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情愫。無論我們身在何處,家鄉的一山一水,都是鐫刻在我們心裡抹不去的鄉愁。解讀中國人的鄉土情結,匯聚同心追夢的力量,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聯合酷我音樂共同出品的《我和我的家鄉》(第二季)音頻節目,已正式上線開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