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味的經典美食,滿滿一碗滾燙鮮香,嘗的是家鄉的味道

2020-12-24 古早味美食記

一直在閩南老家生活的時候,覺得面線糊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可是當自己離開家鄉長期在外生活的時間久了,才明白原來自己的內心與胃口早已對它有著一股深深的依賴。

記得一位西安的朋友在閩南生活了多年,之後他回去了西安。他告訴我,他特別懷念早餐吃麵線糊。當時,我聽後感觸並不大。而如今,我也感同身受:特別的懷念!

面線糊作為古早味的經典美食,不僅是兒時深藏記憶裡的味道,也是閩南深厚文化底蘊的寄託,同時也流傳到了隔海相望的寶島臺灣,深受臺灣同胞們的喜愛。

面線糊很多人經常吃,但清楚如何製作的卻不是很多。面線糊,主要是由大骨海鮮熬製成面線湯加以各種佐料製作而成。面線是由麵粉和地瓜粉純手工製作,紮成一把一把的,如絲如線,有條不紊。

面線湯底是用大骨頭配以蝦仁、蟶乾等海鮮熬製成高湯,熬好後只需放鹽和味精,為的是突出海鮮的鮮味,味調好後將面線撒入鍋內後不停地攪動,隨後倒入準備好的生粉,讓麵湯更加香濃。

煮好後的面線湯,根據個人喜好口味選擇加入三至五樣配料,如大腸、小腸、醋肉、滷蛋、魷魚、豬肝、香菇、豆腐、鴨血、海蠣等等,再灑點細碎的香菜或者蔥花,之後還可搭配新鮮剛出爐的油條。這樣吃起來,味道特別鮮美,帶著一些淡淡的香甜,鮮甜爽滑,讓人記憶猶新!

一日之計在於晨,閩南人的一天就從一碗熱騰騰的面線糊開始。最早的面線糊只有油條、滷蛋等兩三種配料,後來生活水平提高了,才有如今多達三四十種配料,很多人晚上吃夜宵,也要來碗面線糊,才能睡得踏實。

面線糊作為古早味的美食經典,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同時也承載著家的味道、幸福的味道。在閩南人心裡,有一種幸福就叫作「早上吃了一碗麵線糊!」

相關焦點

  • 517天貓美食家鄉的味道X叄食堂旗艦店聯合活動
    天貓美食家鄉的味道與叄食堂旗艦店聯動地方美食商家代表,打造家鄉的味道一城尋一味專場活動,就在這個「天貓尋味季」,和我們一起,尋找「家鄉的味道」吧。5月13日,天貓美食家鄉的味道全年發布會在成都寬窄巷子召開,全國知名地方特色美食匯聚於此,打造「超級美食街」的行業盛會。
  • 深藏在坊間街巷的泉州古早味美食,讓人回味無窮!
    可事實上,深滬還有許多與魚肉無關的古早味。 深滬壺仔飯 壺中滿飯香 對於熟悉深滬美食的老饕來說,壺仔飯是這個古港小鎮不得不提的一道「古早味」。別看壺仔飯只有小小一碗,裡面的配料卻十分講究:精選糯米、深滬海產蝦米、香菇、本地土豬肉,缺一不可。
  • 留廈有愛有美食~翔安這些古早味小吃,你一吃就會愛上
    圖|業翔民安  隱逸在巷角的美食往往有著家的味道,南來北往的人總是少不了這一口滋味,翔安美食傳承古早做法,當記憶中的味道在口中綻放,那些帶有閩南傳統的舊時光便重新鮮活起來,這個留廈新年假期A萌君帶你吃這些翔安地道小吃
  • 一碗扁食、一份拌麵,就是老廈門人最愛的古早味
    在廈門的小吃中,很多人和我一樣以為最經典的是沙茶麵、春卷、麻薯!其實隱藏在老廈門巷子內的古早味還有另外一道,就是扁食。對於扁食,大家會說,這有什麼稀奇,到處都是。但每個地方的特色和味道都有所不同,尤其是這間賴厝埕扁食,有著70幾年歷史,是屬於廈門人的古早味,有著獨特的魅力和味道。
  • 夜聽 | 一碗灰寨餃皮湯的美味密碼
    或許,大多數時候,我們吃的不單單是食物。記憶裡的家鄉有它獨特的味道,這味道千滋百味,散布於街巷角落,又交溢互融。對於很多灰寨人來說,一碗餃皮湯是老家最接地氣最有特色的美食,是地地道道的老城記憶,是打開心扉的美味密碼、濃濃的不變鄉愁。灰寨老店的這一碗餃麵湯,湯底清淡鮮甜,肉丸子爽滑彈牙,裹肉香嫩鮮美,能徵服最刁鑽的味蕾。
  • 沒嘗過南通這些地道美食,不叫老南通!
    靠海吃鮮 南通位於長江入海口,東臨黃海,來南通不吃這海貨、江貨,便不叫嘗「鮮。如東竹蟶湯沒喝過,就不能說你嘗過「鮮」這個字。 呂四響菜
  • 關曉彤又來曬美食,引600萬粉絲在線觀看,滿滿一碗吃得香
    要想保持好身材,「三分運動,七分飲食」關曉彤接下來又來曬美食,滿滿一大碗看著就饞人,原來是今年最火的美食「廣西螺螄粉,隔著屏幕都似乎可以聞到香。關鍵是價格也不貴,雖然火爆月銷39萬+,還在做活動:領券立減5元,5大包的廣西特色螺螄粉僅需30元,算下來每包螺螄粉才6塊錢,也就一大瓶飲料的價格就可以直接包郵到家,反正價格也不貴,你值得嘗一嘗。
  • 在婁底也能嘗到臺灣招牌美食(文末有福利)
    老闆的目的很簡單,用好的油和水讓食物展現自己應有的美味,對家鄉人的飲食安全負責。 婁底也有正宗的臺灣美食!何必去臺灣?來牛上天台北冠軍牛肉麵品嘗超多臺灣美食吧~臺灣牛肉麵的起源來自於眷村,眷村見證了臺灣60年的發展,也承載了兩岸60年的情感與記憶,臺灣眷村味集合了大陸各省的美食地圖。1949年,國民黨軍隊及家眷帶著不同的鄉音、記憶和創傷,從大陸轉進到臺灣,因思念家鄉開始製作牛肉麵,在不同文化融合下,不斷創新,推向了世界,牛肉麵儼然成為了臺灣的名片。
  • 致我們想念的「古早味」
    古早味,就是這樣一種吃起來不覺特別,一旦嘗過就會慢慢開始煥發想念的味道。那麼,古早味到底是什麼呢?從字面上來解讀,古,年代久遠;早,早年、童年;味,味道。顯而易見,「古早」這兩個字都意味著和傳統關係密切。古早味,最早是閩南人用來形容古舊味道的一個詞,指的就是古味、傳統的味道,是根據歷史流傳下來的製作方法而產生的味道。面線糊是閩南人熟悉的古早味。
  • 這些「花都味道」,你嘗過哪些?
    這些「花都味道」,你嘗過哪些?柴火燒雞永聚賢山莊雞脆香,有柴火香味,色香味俱全。家鄉薄餐湖景海鮮城香脆可口,外香裡糯,層層都是餡料,香甜可口,可甜可鹹。
  • 【銅陵美食頭條0809】鮮香椒麻的椒麻雞面,銅陵獨此一家哦!
    推薦理由 ►味道蠻特別的一家麵館,裡面有面有冒菜,就在楊家山幸福煎餃斜對面,老牛胸骨面隔壁,他家的椒麻雞是特色,可以配面吃,也可以配冒菜,一碗小碗的椒麻雞面9元錢,味道很鮮香微麻,椒麻雞的價格是58元1隻,30元半隻!
  • 80年代的美食有你們吃過的嗎?滿滿的都是回憶,有你家鄉的味道嗎
    80年代的美食有你們吃過的嗎?滿滿的都是回憶,有你家鄉的味道嗎作為80後的我們來說,以前吃過的東西是絕對不會忘得,原因不是因為它現在有可能已經不在了,而是因為那是回憶中的味道。那個年代的美食,是很純粹的,只為了一件事,那就是填飽肚子,普通老百姓家裡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吃食說不上豐富,能解決溫飽就行。
  • 今日冬至,還記得家鄉那些從小吃到大的傳統美食嗎?都是家的味道
    今日冬至,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所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可別忘了家鄉的傳統美食吆!都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和文化相媲美的中國美食,也歷史久遠。考古出來的美食記憶能追溯到很久以前,而在這更迭萬變的時代中,傳統美食漸漸地勾起了人們對生活的回憶。你還記得那些從小吃到大的傳統美味嗎?美味無關貧富,每個地方都有自流傳已久的味道。
  • 粵菜譜58期|臺灣旅遊美食攻略 走遍5條街品嘗45道臺南古早味美食
    臺南街頭美食味道|臺灣旅遊美食|臺南古早味|臺灣美食之都臺南介紹(粵菜譜欄目組)請先撇開「臺灣只有夜市小吃」的舊概念,也暫時忽略近年發生的食安問題,帶您到臺灣吃東西,看看餐廳業者如何將臺灣味道國際化,世界味道臺灣化!歷經九年時間,從臺灣一個個祖傳老店中尋訪民間古早美食,45種的古早味美食,一些現已失傳,一些正在消亡,一些仍在堅守。
  • 今年要嘗一嘗涵碧樓的臺灣古早味粽子
    古早味粽子製作十分講究,一種粽子要配上五六種原料,經過泡、滷、炒、蒸等多個環節才能完成。「自小媽媽就告訴我,做粽子過水煮和蒸煮兩遍後比較不傷胃,也比較軟糯「。為了做出正宗臺灣粽的味道,從醬料開始,櫻花蝦粽便與眾不同。
  • 周董最愛的古早味珍珠奶茶,不愛我就拉倒!
    世界最早的一杯珍珠奶茶,是什麼味道?它也許沒有那麼多花樣和噱頭,但它卻是臺灣古早味的代表!
  • 萬錦美食吃播推介之綠的小窩,就愛這臺灣濃情古早味!
    故鄉的味道是最濃的鄉愁,牽絆出濃濃的媽媽味道,是在舌尖唇齒回味中難以抹去的溫暖。母親把味覺深植於孩子的記憶中,成了內化的本能。無論離家多遠,只需一口,那沉寂許久的感覺就被喚醒,家的溫暖頃刻間襲來。在多倫多歷經27年歲月起伏,土生土長的臺灣老闆Morgan始終堅持用臺灣美食把家鄉的情懷,臺灣獨有的風味,甚至是生活態度帶給每一位來小窩的客人。
  • 京城人人饞餄餎面老鄉免費吃,冬至的一碗羊湯一碗麵暖胃更暖心
    原標題:京城人人饞餄餎面老鄉免費吃,冬至的一碗羊湯一碗麵暖胃更暖心一碗餄餎面,濃濃故鄉情。時值冬至,北方地區都有吃餃子和「小團圓」的習俗,在京城各大餐飲品牌推出「餃子」供應的時候,北京舊宮住總萬科新開業的一家人人饞羊湯餄餎面餐廳,在此期間溫情推出了為期三天的「老鄉免費吃」活動。一碗羊湯一碗麵,不僅讓這個冬至倍感溫暖,更是將濃濃故鄉情融入了家鄉特色美食之中。
  • 石筍山下嘗山香 達溪之畔品河鮮丨阿義飯莊:在田園餐桌邂逅山鄉味道
    大開大闔的農家菜以本地優質食材入饌,配上精準的火候表現,味本真而鮮美,量大而稍顯「粗獷」,在燒、烤、炸、燴、蒸、餾、燉中展示「舌尖上的陳溪味道」。無數老饕都被這一桌桌滾燙鮮香擭住了心。放養在山上的土雞隻加稍許鹽基礎調味,用小火慢燉個把小時,一鍋色亮味香的土雞煲便呈現在食客面前,滑嫩多汁,皮脆肉爽。一碗清湯下肚,為口腔帶去鮮美的享受,回味無窮。紅燜豬蹄,先滷再燜,軟裡還帶勁。油炸花生米,又酥又脆,滿屋飄香。
  • 上海,哪裡點一碗好吃的家鄉面?這20碗讓你一秒回老家!
    就又要投入美食的懷抱——腦海中對家鄉記憶模糊之時,耳邊又迴蕩起今天吃什麼的靈魂拷問,每次糾結這個問題時,總是會無端端想起家鄉的面。餓的時候家鄉的面能勾魂,一碗吃下去,距離暫時被忽略,肚子也被填飽了。翻遍全上海,在魔都眾多風味餐廳中尋找一碗地道的家鄉面,希望你們能在這些地方,可以更多的找到故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