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家長們對陪寫作業這件事真的是非常苦惱,不陪寫,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無法建立。陪寫,家長的血壓天天升高。即使天天陪寫作業,孩子的學習成績也不見的有多好。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孩子。能夠獨立寫作業,檢查作業,安排學習的孩子,是自帶的天賦異稟,讓家長省心。小島老師在教學中,也會經常建議低年級同學的家長,多陪孩子寫作業和學習,先建立學習意識,再培養好學習習慣。這樣會產生問題,家長說,只有盯著寫作業學習,孩子才能專注,不盯著,孩子馬上放飛自我。這是一個無解的循環,家長們經常攤手。
小島老師想說,這並不是無法解題,而是我們家長沒有用對方法。二年級就能獨立寫作業的孩子,必然是在一年級建立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態度。孩子已經明白學習是怎麼一回事,自己每天寫作業的目的是什麼?我見過這樣的家長,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時候,把他們關在屋裡,1個小時後進去,訓一頓:為什麼還沒寫完?你到底在幹嘛?磨磨蹭蹭地想幹嘛?給你講了多少遍?抓緊時間,腦子這麼笨嗎?上課沒聽講嗎?有過這樣行為的家長不在少數,他們從不認可孩子的學習,想陪學又沒有建立正確的輔導方法。有的家長在面對老師布置的要求和作業時,自己都沒有耐心去關注和看完,又怎麼去幫助孩子和輔導學習呢?二年級獨立寫作業,這是因為家長既做到了陪學又做到了正確輔導,3個要求分享給家長們。
01家長需要和孩子一起學習
不管是上網課還是家長輔導學習,我們都缺乏言傳身教的魄力。我們家長安排學生學習,布置作業,都是一副居高臨下的態度。我們從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理解他們的學習難度。二年級就能獨立寫作業的孩子,他的家長,在一年級的時候,就非常注重陪學,堅持了下來。每天幫助孩子學習各種新技能,記錄作業、檢查作業、整理書包,基本的技能看似和學習沒有關係,但實際上卻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聽寫、默寫、背誦課文,家長就和孩子一起學習。孩子抄寫生字詞,家長也拿田字格抄寫。讓孩子看到了家長學習的決心,這便是良好的言傳身教。我們很多家長在一整個學習日子裡,都沒打開過孩子的語文書,更不知道孩子的學習進度,工作太忙成為解釋一些缺席教育的藉口。
家長做好言傳身教,不是擺擺樣子,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坐在他們身邊,拿著手機,戴著耳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只有當孩子遇到了學習的問題後,家長才能輔導,有機會閱讀到課文和課後問題。甚至家長也不去思考,直接掏出手機搜答案。這對孩子來說,就學到了。在寫作業的練習當中,孩子獨立在房間裡,拿出答案開始抄寫。家長看到只能生氣,二三年級了,抄答案學習是最輕鬆的,但是答案不能幫助我們的學生走出語文學習困惑。對於沒有學習意識和習慣的孩子,家長輔導就更重要。我們引導孩子做到多長時間休息一次,長時間的獨立寫作業,對視力和大腦的思維運轉是一種疲勞的消耗,我們必須讓孩子找到他能接受的學習時間,並學會方法。
02家長陪學的意義不是解決學習問題
我們家長在每日的陪寫作業的時候,往往是出於幫助孩子解決作業中難題的想法。這很容易讓低年級的同學就陷入了「家長依賴」中,反正不會寫的,家長都會告訴我答案,我勤著問一些,家長還會覺得我學習和你用功。久而久之,喪失了思考行為,也就不願意主動去解答問題了。家長就會覺得生氣,上課不聽講嗎?這麼簡單的題就是搞不懂嗎?為了節省點時間,保持心情愉悅,家長就會告訴孩子答案,或者幫孩子答題解惑。在這個前提下,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就更難了。二年級就能獨立寫作業的孩子,一定是在一年級的時候,養成了習慣。什麼時候抄寫生字詞,怎麼抄寫,如何寫得工整,家長早就給孩子培養好了習慣了。
家長陪學的意義不在解決學習問題上,問題是要解決,但是家長更需要在陪學的過程中,抓緊時間幫助孩子、引導孩子建立閱讀和學習的習慣。告訴孩子學習的真相,家長能做到一起學習,翻開語文書,和孩子一起朗讀,寫一寫生字詞,這樣的言傳身教就是有意義的。勝過家長吼上100句「快寫作業」。別人家的孩子,二年級就能獨立寫作業,也是因為家長用對了方法,在一年級的時候,就注重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習慣,家長在這個上面下足了功夫,才能讓孩子在二年級階段,開啟獨立學習的道路。
03家長學習優秀的輔導方法,需要實踐
不管是老師的分享,還是優秀的書籍裡,都有精準的家長輔導學習方法,很多家長也特別願意學習,每次家長會,還有家長認真做筆記。但是看過了,想過了,具體到怎麼去輔導的時候,家長又不願意做了,這是為什麼呢?工作太忙、孩子不乖、家長耐心有限……總之會有各種各樣的理由,讓你認為,家長的懶惰也是正常的。可是學習拼不得懶惰,小學階段更要勤快點才能打好基礎。家長們在輔導方法的學習上,只需要做那最後一步,去實踐去優化去和孩子磨合。在和孩子一起學習的過程中,家長和孩子能夠共同進步,這才是一個良性的輔導過程。比起輔導孩子更難的,是家長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以上陪學的建議,你同意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