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可以說是國產職場劇扎堆的時期,從2017年的《獵場》到前段時間剛播完的《安家》;從律師到房地產中介,編劇們似乎終於把目光從千篇一律的霸道總裁,轉移到了其他行業精英的身上。按理說,面對這種「百花盛開」的盛況,作為觀眾的我們應該開心才對,畢竟又有新劇可以追了,難道不開心嗎?但是,為什麼隨著一部又一部國產職場劇的播出,觀眾卻越來越憤怒了呢?套用小說原著粉看到自己喜歡的小說IP被改編時說的話——「行行好,求放過這個行業吧」!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今天,小A就「國產職場劇,到底什麼時候才能不尷尬」這個問題,來跟大家探討一下。
其實職場劇不是在這兩年興起的,準確的說,在很多年前TVB就已經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職場劇的熱潮:遠的有《談判專家》、《法證先鋒》、《妙手仁心》、《衝上雲霄》……近的有《白色強人》、《On Call36小時》、《美味情緣》……可以說TVB的職場劇是真的做到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局面——幾乎拍遍香港的全部工種。其實,按照這種情況,職場劇應該越來越好才對,畢竟有「前輩」在前。然而,就目前播出的職場劇來看,國產職場劇可以說是「一路尬到底」,就沒有一部可以稱得上是「正常」的職場劇!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是人設。職場劇講的是什麼?不就是職場的那點兒事嗎?除了還沒畢業的學生黨,各行各業的工作是怎麼樣的,難道還沒人知道嗎?但是,國產職場劇的一大通病,就是人設的失真問題。遠的不說,我們就拿《完美關係》中由黃軒飾演的衛哲、佟麗婭飾演的江達琳為例。
劇中衛哲的人設是資深公關人,還連續四年獲得「最有價值獨立公關人」獎。那照這麼說,衛哲應該是很厲害才對的呀。而黃軒確實也是這麼演的,走路帶風、高冷毒舌。那我們再來看看他在劇中是如何表現的。
在第一集的時候,衛哲接到了一單明星出軌的生意,明星被堵在酒店裡,酒店外就是一群虎視眈眈的記者,而衛哲的任務就是要讓明星安全離開。我們來看看衛哲是怎麼做的——他和女同事假扮成明星和他的情人,當著那麼記者的面大搖大擺地離開了。朋友們,你們知道小A看到這段的時候是什麼心情嗎?無語,是大大的無語!
雖然小A不是學公關出身的,但因為專業的原因,小A對於公關類的知識也有一定的了解。簡單來說,公關由三方人組成——客戶、公關人、社會大眾。公關人算是一個「中間商」,他們的工作就是負責幫助客戶處理客戶與公眾之間的關係,從而讓客戶得到最大的利益。
我們再回頭看這個劇。衛哲此舉,固然是把記者引開、讓明星安全地離開,但是,這裡有一個邏輯問題:他這樣做,是不是引起了更大的社會輿論?是不是間接就讓明星出軌這件事實錘了?老實說,這種做法,現實生活中任何一個公關人都不可能這麼幹!
江達琳更是過分,編劇是想把江達琳設計成一個靠自己努力一步步成長的女強人人設,但事實上,編劇只是創造出了一個無腦、傻白沒有甜的聖母瑪麗蘇。這樣的劇,讓觀眾怎麼看下去?
國產職場劇還有一個很大的毛病——不符合現實。職場不同於其他的劇種,玄幻劇、青春偶像劇、都市劇這些都可以根據編劇的腦洞,放飛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但職場劇不同。職場劇本來選取的,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一個最常接觸的地點——職場。
試問有哪一個人不清楚自己的職業是幹什麼的嗎?看看國內的職場劇是怎麼劇情的:在《我的真朋友》中,男女主作為房地產中介,原本的工作就是應該為客戶找到一個合適的房源,客戶開心、中介得利,一個皆大歡喜的好局面。但男女主幹的是什麼事?憑自己的想法,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慷他人之慨,不僅沒有職業道德,且十分沒有素養。這樣的職場劇又讓我們怎麼愛呢?
拍攝職場劇不是不好,相反,如果能拍得好的話,一方面可以讓人們更多地了解這個行業,另一方面也可以讓這個行業的人多一點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是怎麼樣的。但是,如今的職場劇可謂是「取其糟粕,取其精華」,國產職場劇啊,你什麼時候才能拍一部不尷尬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