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琳:出身雲南名門,23歲嫁給鄧小平,相濡以沫58年,壽長93歲捐獻遺體骨灰撒向大海!

2021-02-13 說歷史的女人

(說歷史的女人——第1511期)

鄧小平一生,結了三次婚。前兩段婚姻,各有不同的結果:

第一段婚姻,其妻是張錫瑗,兩人因互相愛慕志同道合而結為革命伴侶,因此婚後感情甚好,互相扶持開展革命事業,但是很不幸的是,兩人的幸福卻被無情的命運給摧折了,張錫瑗因難產母子先後離去。這一段婚姻對鄧小平的打擊很大,但是鄧小平對張錫瑗的感情卻一直保存在記憶裡,即便到建國之後,他還念念不忘張錫瑗墓地之事。

相比第一段婚姻,第二段婚姻可以說是不幸的。雖然兩段婚姻都以悲劇收場,但是第一段是幸福的帶著深情的悲劇,而第二段則是心涼的絕望的悲劇。第二段婚姻,其妻是金維映,兩人的結合是在前往中央蘇區之過程中,結合前提是鄧小平痛失原配張錫瑗兩年後、而金維映則是剛從監獄被救出,可以說兩人都是在患難之後,在情感上都有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也許正因此,兩人的感情基礎不牢固,導致在鄧小平被王明打壓、落入低谷的時候,金維映不能承受壓力,竟然用一紙離婚報告拋棄了最需要支持的丈夫鄧小平。

也許這第二段婚姻對鄧小平的情感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所以從1933年和金維映離婚之後,他一直獨身,對婚姻之事比較謹慎,一直埋頭革命工作,直到6年之後,1939年才再娶妻。不過這一次,在感情上,他將迎來長長的幸福!那麼這次帶給鄧小平幸福的偉大女性是誰?且看今日詳述。

——引言

一:出身雲南名門,父親是《商賈將軍》之原型。

她有三個名字,如果按照年齡順序來講的話,幼年的她,小名叫大毛,學名叫蒲瓊英,參加工作後因工作之需改名卓琳。(註:為便於閱讀,以下我們都寫作卓琳)

卓琳出生於1916年,清亡第四年——這一年,舉國處於袁世凱稱帝和死亡前後的軍閥亂局之中。

這年的4月6日,卓琳在風雨飄搖的大歷史背景下降生。

她的出生地為雲南省宣威市榕城鎮普家山村,這裡海拔1500米,空氣溼潤,空氣清新,氣溫適宜,適合種植茶葉。正是這明淨清澈溫潤之地,滋養了健康、美麗的卓琳,也滋養了她淡雅、與世無爭之性格。

當然除了自然環境,卓琳的成長更是離不開她的家庭環境的影響。卓琳之家,在雲南乃是名門,屬於書香加商賈,雙名門!尤其是她的父親,影響極大。

卓琳之祖父叫浦春瀾,當時之時代,讀書人之門路尚為科舉。因此,浦春瀾發奮讀書,一心想考取功名,最終在清朝光緒乙酉科拔貢中被委以教職。所謂拔貢,乃是科舉制度之下選拔人才的方式之一,即由各省推薦優良學生(名額有限,一般為府2名、州、縣各1名),推薦到京師參加考試。清朝乾隆之前,原來是6年一次,後因乾隆改制,設為12年一次。拔貢生考試成績一等者,委任小京官,二等派到各縣做知縣,三等做教師,成績更差者不用,即廢貢。

浦春瀾取得教師資格,回鄉開棺辦學。並且讓自己的四個兒子,皆入學堂,親自教授,對於他們的希望,自然也是科舉功名之路。

卓琳之父叫浦在廷,又名蒲忠傑。他生於1871年,是祖父浦春瀾第二子。雖然浦春瀾用心良苦,希望兒子們好好讀書,考取功名,可是浦在廷對科舉之路毫無興趣,14歲便心生外出混江湖的念頭。可是他把此念說給父親浦春瀾後,被當場嚴厲阻止。然浦在廷心不在學堂,在江湖,所以就趁父親浦春瀾不注意,偷偷離家出走,跟著馬幫跑去做趕馬人。當然其父浦春瀾也不罷休,派人把他抓了回來,但是抓回不久浦在廷又跑了。三番五次之後,浦春瀾見兒子心意已決,志不在此,便妥協了,不再強扭,同意了浦在廷的決定。

浦春瀾的這個支持,或者說浦在廷的堅持,竟然成就了他。

浦在廷聰慧過人、有遠見卓識,很快在東奔西走中,便建立了自己的商業團隊,成為宣威商人的領袖,被推舉為宣威商會會長。宣統元年,浦在廷又成立了雲南宣威宣和火腿股份有限公司。後來,浦在廷在動蕩的亂局中,立志實業救國。先後捐款、捐物資助過蔡鍔、孫中山等。尤其是孫中山在組建黃埔軍校時,浦在廷更是積極出資資助。

因為在護國事業上做出的貢獻比較突出,孫中山委任浦在廷擔任全國總商會的副會長等職,此外孫中山還親筆為其題寫兩幅字:一幅為「少將第」;一幅為「戮力同心」。

正是因為浦在廷生前一邊積極發展實業救國,一邊積極參與支持革命愛國事業,對其子女影響極大,其三個兒子、五個女兒,全都為革命救國事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卓琳作為浦在廷最小的女兒,自小就生活在這種進步氛圍中,父兄姐姐都是革命進步人士,她成為一個革命者,實在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了。

二:就讀北京大學,畢業之後積極投身革命事業。

卓琳到了該上學的年紀,浦在廷就把她送到進步的新式學堂讀書。1931年,15歲的卓琳因為體育成績表現突出,作為雲南體育代表團少年隊的一名,去北京參加全國運動會。但是走到香港,「9·18」事變就爆發了,安排在北京的全國體育運動會被迫取消。走到香港的雲南體育代表團就只好原路返回,但是卓琳卻不想返回了。

她給父親寫信,表示想去北京讀書。開明的父親浦在廷豈能不同意,自然是同意加支持,就這樣,1932年,16歲的卓琳到春明女子中學進行學習,然後參加考試,成績優異,順利考入北平第一女子中學。在該中學讀書四年,然後在1936年考入中國名校北京大學。一般女學生,都多選文科,但卓琳卻與眾不同,她與劉少奇之夫人王光美有一拼,她考入北大的專業是物理系。

但是遺憾的是,當時國內情勢變化激烈,歷史已經不允許學子們「兩耳不聞窗外事」的靜心學習了。卓琳僅僅在北大物理系讀書一年,就趕上了「七七事變」。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作為一名愛國之家的女子,她的愛國情結比別人尤甚,因此她經過思考,決定放棄讀書,前往延安,加入八路軍,開展護國、救國革命運動。

於是,在「七七事變」爆發後,她就開始著手離校去延安(實際在北平上中學和大學期間,卓琳已經開始參加各種學校的活動,積極支持革命了)。但是一個弱女子去延安,道路遙遠,中間險阻重重,談何容易?為此,卓琳把自己打扮成一個逃難的百姓,中間倒車、坐船,幾經波折,到1937年8月份才來到了革命聖地延安!

到了延安之後,卓琳考入延安陝北公學開始學習。到了次年,也就是1938年,卓琳加入中國共產黨,正式開始投身革命事業。而且當時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她不得不更名易姓,叫卓琳(在此之前,她一直是叫蒲瓊英的)。

三:她23歲嫁給鄧小平,風雨同舟相濡以沫58年。

卓琳的命運在延安發生了兩個大的變化:

其一是,她在這裡入了黨,成了一名共產黨員,開啟了嶄新的革命人生。

其二是,對於一個女孩而言,她迎來自己人生中最重大的一件事,便是結婚。

1939年,夏天。

已經參加革命工作的卓琳,被人介紹給了鄧小平。

當時鄧小平35歲,距離和上任妻子金維映離婚已經六年了。這位一心撲在工作上的青年革命家,在戰友們的安排下,和北京來的大才女卓琳見了一面。

23歲的卓琳,長得很漂亮,也很乾練。鄧小平見面後,很喜歡。

但是卓琳見了鄧小平後,卻拒絕了。

這件事被他們的女兒鄧榕寫進了《我的父親鄧小平——戰爭年代》一書中。根據鄧榕的追述,其母卓琳第一次拒絕鄧小平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原因是自己還年輕,沒有結婚的想法。

第二個原因是擔心兩人因文化差距,沒有共同語言。

但是鄧小平雖沒有勉強,但也採取了積極的態度,說談一談再決定。卓琳見鄧小平這樣說,也就答應先談談。結果兩人一談,卓琳所有的擔憂便消失了。鄧小平不但文化厚重、博學多才,而且為人實在、令人有安全感。此外,二人的革命理想都很堅定,可謂是志同道合、情感融洽。

在這樣的感情基礎之上,鄧小平向卓琳求婚時,卓琳答應了!

當時條件比較艱苦,他們的婚禮非常簡單樸素,而且是在延安楊家嶺毛澤東住的窯洞前舉行的。毛澤東等革命戰友,紛紛給他們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就這樣,23歲的卓琳和35歲的鄧小平結為革命伴侶。

不過因為革命工作的需要,卓琳和鄧小平剛完婚,就被組織派往前線——太行山地區。鄧小平(當時擔任政委)和劉伯承率領八路軍129師,進行艱苦的抗日戰爭。而卓琳則在129師的秘書科負責文書等工作。

實際上,從結婚那一刻起,之後不管是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不管多麼危險和艱苦,卓琳始終都追隨丈夫、陪伴在他身邊,一開始沒有孩子,卓琳與丈夫並肩作戰在革命一線,後來有了孩子,則是帶著孩子追隨左右,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參與革命事業。可謂是為抗日戰爭和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卓琳和鄧小平在大半生裡,一直奔波在革命大道上,雖然充滿了艱辛,但是兩人互相理解,並肩作戰,家庭和睦幸福,卓琳為鄧小平生育了五個孩子:兩個男孩——分別是鄧樸方、鄧質方;三個女孩,分別是——鄧林、鄧楠、鄧榕。五個孩子,長大成人後,分別都在國家比較普通的崗位上工作,默默無聞。比如鄧榕成了一名作家,寫了兩本有關父親的傳記、鄧楠則在中國科協工作、鄧樸方則奉獻於中國的殘疾人事業、鄧林則是一名國家級的名畫家,鄧質方則大學讀的是物理專業。

五子女不同業,然行行出狀元,滿門都是人傑。

不過,這都是卓琳的功勞。因為鄧小平工作繁忙,教育孩子的重擔就落在了卓琳身上,而卓琳本身就是大學高材生,對於知識的重要性,自是非常清楚,所以她對孩子的學習要求很嚴格,尤其是鼓勵孩子們努力學習科學方面的專業,結果三個孩子大學讀的都是物理專業。但是為了言傳身教,做表率,她自己也不忘讀書學習。

四:度過幸福充實的晚年,壽長93歲,遺言要求捐獻遺體骨灰撒大海。

建國之後,因為鄧小平自己擔任了國家重要職務,就要求妻子卓琳低調。卓琳尊重丈夫的意見,謝絕了所有的邀請,安心在家,給鄧小平做秘書。

但是很快就遇上了特殊時期,1969年鄧小平被下放至江西。在此時刻,卓琳竟然二話沒說,就收拾行李,跟丈夫一塊前往。人處逆境,恐無比陪伴更好的支持了。在陪伴丈夫的三載日子裡,他們經濟非常拮据,但卓琳總是想方設法照顧著丈夫鄧小平。卓琳知道鄧小平喜歡喝米酒,她就自己動手找材料去釀,還自己做豆瓣醬。後來,他們又從老百姓那裡借來一些菜種子,自己開了一畝地種菜。日子過得非常清苦,處境如此不好,但是他們卻相依相扶,不離不棄。

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研究組副主任劉金田在回憶起卓琳和鄧小平的感情時,說道:

「(卓琳)她始終都認為鄧小平是對的(包括在特殊時期鄧小平被不公平對待)……卓琳和鄧小平一直到最後去世,都是相互依靠,都是非常好的。」

後來鄧小平的工作恢復,主持工作,卓琳依然是默默陪伴。

1997年2月17日,是個不幸的日子,鄧小平去世了,他們攜手走過了相濡以沫的58年。這58年裡,他們經歷了太多的風浪和艱難,但是他們始終不離不棄相扶相依。鄧小平的去世,令卓琳萬分悲痛。當時她也是81歲的老人了,她眼中熱淚滾滾、雙手顫顫巍巍,捧著丈夫的骨灰盒,悲痛地輕聲叫著丈夫的名字,那一聲聲的喊叫裡深藏了多少的愛啊!那是穿越58載歲月凝聚成的堅不可摧的愛,是海枯石爛也不會變質的愛!

鄧小平去世後,卓琳對丈夫鄧小平的愛和紀念,有她自己的方式,那就是嚴格遵守丈夫生前的囑託「不要到外面去工作,言行要謹慎」,因此她不接受外界任何的邀請,在家安度晚年。

如此,卓琳又懷著對丈夫的懷念,走過了12年,在2009年7月29日(壽長93歲,鄧小平也是壽長93歲,他們夫妻之間似乎有一種冥冥中註定的緣分),追隨丈夫而去。

不過卓琳去世之前,給子女留下了遺言,其中有兩個要求:

第一個是把她的眼角膜和遺體捐獻(實際上在她身體很健康的時候,早已寫了眼角膜捐獻志願書,而鄧小平的遺願也是捐獻眼角膜和遺體);

第二個要求是把骨灰撒向大海(1997年鄧小平去世的時候,遺言也是骨灰撒大海)。

卓琳如此做,不僅是一個共產黨員的崇高的覺悟,更是對丈夫鄧小平的追隨和無盡的愛。他們做出了共同的選擇,讓有益於人民的留住,讓骨灰隨風飄散!而他們那無法用華麗的言語所表達和描述的愛,必將在大海深處相逢,在那裡繼續演繹出最盛大的愛情的禮讚!

(文/說歷史的女人·綠火)

相關焦點

  • 卓琳:從北大女學霸到鄧小平夫人,相戀58載,5位子女全是奇才
    很巧的是,當時紅軍的三大主力也陸續來到了延安,擔任八路軍129師政委鄧小平同志與好友鄧發也來到這裡開會,兩人住在一個窯洞中。那時候延安女同志少男同志多,比例甚至達到了18:1,看到依然獨身一人的鄧小平,鄧發就拉著他在工作之餘去保衛處轉悠,希望能覓得一門好姻緣。沒想到,在看到卓琳時,她正值大好年華,23歲,非常愛笑,天真爛漫,對革命工作有著一腔熱情。
  • 卓琳與鄧小平一起走過的日子
    鄧小平的一生是光輝、偉大的一生,他的一切與他身後有卓琳這樣一位偉大女性是分不開的。在北京景山后街,卓琳和鄧小平生活了幾十年的院子裡,有兩棵靠得很近的油松,一棵高大挺拔,一棵婀娜多姿,枝條互相擁抱著,並肩而立,好像兩個人相依相伴。孩子們稱這兩棵樹為「雙龍樹」。它們恰似卓琳與鄧小平相濡以沫一起走過58個春秋的生動寫照……
  • 文章精選:《鄧小平的最後二十年》——桑榆暮景
    可是,當女兒問父親在長徵時幹了些什麼工作時,他用一貫的簡明方式回答--"跟著走」。誰能想到,關於父親的歷史,他的子女是「文革」中看小報才第一次知道的。鄧林說:「他在家中與我媽媽都不談自己的經歷,從不說『廢話』。」鄧小平老了,才和子女說話多一點,也愛聽他們講話。孩子們也越來越都感到他是一個內向、含蓄、感情不外露的人。鄧小平性格沉默寡言,而夫人卓琳性格開朗,愛說愛笑。
  • 菏澤28歲青年捐獻遺體!
    菏澤28歲青年捐獻遺體!月5日,菏澤高新區呂陵鎮小屯村一個28歲的帥氣男孩靜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是,他卻把大愛留在了人間,根據他生前的願望,在菏澤市紅十字和高新區紅會的幫助下捐獻了自己的遺體(器官)。讓我們記住這個帥氣男孩的名字——史建傑。12月6日早晨7時30分,菏澤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高新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趕到菏澤益民普外專科醫院,此時的他安詳地躺在病床上,好像睡著了一樣。在家人的陪伴下,帥氣的男孩史建傑走完了生命的最後一程。
  • 第一代007肖恩·康納利遺體將火化 骨灰要撒在家鄉蘇格蘭
    近日,肖恩·康納利的遺孀已經正式確認,這位老戲骨的遺體將在巴哈馬火化,按照遺願,他的大部分骨灰將撒在家鄉蘇格蘭。 肖恩·康納利的遺孀、91歲的米雪琳·羅奎布魯尼(Micheline Roquebrune)透露,雖然亡夫在海外生活了很多年,但是他的「最終願望」,還是回到家鄉蘇格蘭。
  • 南航近百名「志友」:自願捐獻遺體 奉獻社會
    中國江蘇網4月1日訊(記者 王逸男 通訊員 王 偉 馬韻斐 孫曉晗)從2001年到2016年的15年間,南航林志邦等八名離退休教職工去世後,在自願捐獻遺體的同時,還捐獻了16片眼角膜,幫助15位盲人重見了光明。這8位老人生前有個統一的稱謂——南航「志友」,意為捐獻遺體志願者之友。
  • 李亞鵬深夜發文:骨灰已按照遺願撒向大海,王菲選擇沉默!
    而近日李亞鵬也在微博上發文:骨灰已撒向大海,這一句話也引起了網友們不小的轟動。 王菲和李亞鵬離婚之後也是會因為女兒李嫣而經常走到一起,不過在前段時間,李亞鵬深夜發文,骨灰已按照遺願撒向大海,大家才知道原來是李亞鵬100多歲的外公離世了,而李亞鵬也是十分的傷心
  • 74歲教授也成"大體老師" 湖南今年遺體捐獻登記創歷史之最
    她以這樣的方式「重回」母校》後續也成「大體老師」湖南今年遺體捐獻登記人數創歷史之最「遺體捐獻」「大體老師」……這段時間,這幾個原本並不為大家所熟知的詞彙,因為25歲的吳思而被大家關注。近日,中南大學74歲的龍力強教授在去世後也追隨吳思的腳步,成了一名「大體老師」。7月22日,是中南大學龍力強教授離開的第5天,他的女兒龍吟說,或許因為幫爸爸實現了他反覆提起的「遺體捐獻」的遺願,自己似乎從未感覺到父親遠去。7月17日凌晨,龍力強因急性肝衰竭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不幸去世,隨即,家人便向醫生提出了遺體捐獻的事情。
  • 遺體捐獻 讓生命開啟第二次旅程
    儘管近來天氣炎熱,但67歲的裴風岐走到哪裡都要隨身攜帶他的小背包。背包最外面的夾層裡放著一張藍色的卡片——「遺體捐獻卡」,卡片上有他的名字、編號和醫院聯繫電話。「這個卡我帶在身上,萬一出現什麼情況,人家看到這個卡上的信息,能及時聯繫到醫院……」今年3月份,他辦理了遺體(角膜)捐獻登記,成為一名遺體捐獻志願者。
  • 紀念 凡人鄧小平
    打工1921年4月2日,鄧小平來到法國克魯梭的施耐德鋼鐵聯合工廠做工,被分配到軋鋼車間做軋鋼工。從此他便開始了一個外籍工人的長達四年多的「勤工」生活。1921年4月23日,他離開工廠,抵達巴黎。29歲的鄧小平受到了雙重打擊,他從一個開朗、活潑、談笑風生的青年,變成一個沉默寡言、不苟言笑、卻又是剛毅果斷、堅韌不拔的人。1939年,鄧小平和卓琳結婚,並在延安舉行婚宴。當晚鄧小平有敬就飲,竟然未醉,原來是他的好友李富春和鄧發弄了一瓶白水來充當酒,才使他免於一醉。
  • 燈火 | 捐獻遺體!致敬西安這位97歲醫學專家!
    ,在場的所有人肅立兩旁,面向王玉琦教授的遺體默哀、鞠躬,他們用這種方式向前輩作最後的告別。《遺體捐獻榮譽證書》《角膜捐獻榮譽證書》2020年12月27日11時31分王玉琦教授去世,享年97歲,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著名的醫院藥學專家、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建院後藥學部第一任主任及藥學學科奠基人。
  • 方青卓曾將妹妹的遺體捐獻,嫁給小4歲男友生下兒子,如今成這樣
    比如新還珠格格,很多人應該也看過,當然沒有經典舊版的還珠格格吸引人,但是在劇中每一個演員的努力還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劇中飾演容嬤嬤的方青卓,因為在經典的還珠格格中李明啟老師對於容嬤嬤的表演太過於深入人心,所以在新還珠格格中,無論是誰飾演容嬤嬤,自然都會被大家議論方青卓1955年出生在遼寧省大連市。從1980年出演不是為了愛情進入娛樂圈,至今飾演可無數的經典角色!。
  • 94歲省圖書館館長,生日當天捐獻角膜遺體
    下面讓我們三鞠躬......」在周德輝老人的告別儀式上,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的工作人員及周老的親朋好友向周老做最後的告別,並對這位94歲的高齡老者捐獻角膜遺體的善舉致以崇高的敬意。
  • 65歲老人捐獻角膜遺體成為永州藍山首例
    三湘都市報12月27日訊(記者 田甜 通訊員 唐軍 潘愛華)近日,湖南永州65歲男子周國清,生前委託家人在他死後籤署自願捐獻角膜遺體同意書。而他的大愛之舉係為永州藍山首例。「我是藍山縣紅會黃卓松,有位65歲老人願意捐獻遺體與器官,剛與湘雅三醫院器官協調員聯繫,不符合器官捐獻的要求;雖然我以前做個幾個器官捐獻案例的經歷,但不知如何進行遺體捐獻?」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人體解剖學潘愛華教授幾乎每天接到遺體捐獻的諮詢電話。
  • 山東15歲少年無償捐獻遺體
    12月8日晚上8點,年僅15歲的樂陵少年周某某因搶救無效病逝。根據少年生前意願,家人決定無償捐獻少年的遺體,供醫學研究。據少年二姐介紹,自己家人平時通過電視報紙等了解過遺體捐獻,所以當弟弟提出這個意願時,全家人表示了同意。
  • 山東濟南:20歲小夥因分手燒炭自殺,留遺書請求把骨灰撒向大海
    1月5日,山東濟南,一名20歲的小夥因為失戀在酒店自殺,警察發現以後迅速把他救下送往醫院治療,經過醫院搶小夥已經沒有生命危險。但是他卻在自殺前留下了一份遺書,寫道「我至愛的人,和她相處了596天,1430小時,858240分鐘」,並囑咐自己父親要把自己火化然後把骨灰撒向大海。
  • 致敬「大體老師」 61歲難治白血病患者捐獻遺體
    2020年12月18日凌晨,患者鍾麗娜在深圳大學總醫院的ICU病房裡,平靜地度過了她人生最後的時光,享年61歲。鍾麗娜生前在家屬的陪同下親自到深圳市紅十字會籤署文書,希望能將遺體捐獻給深圳大學,作為學生進入醫學殿堂第一門課的「無語體師」。
  • 花甲之歲大愛捐獻遺體和角膜
    聞聽此訊,東營區紅會張惠立刻向市紅十字會匯報,並快速聯繫山東省紅十字眼庫(山東省眼科醫院)和濱州醫學院煙臺校區,兩家單位立刻組織人員,準備奔赴東營。夜幕降臨,行駛80公裡後,東營區紅十字會張惠和志願者楊偉國趕到了河口區仙河鎮濱海醫院,見到了周新善的家屬。首先,張惠表達了哀悼的心情,並安撫家屬注意身體,向周新善及其家屬的大善大愛之舉表示衷心地感謝。同時,為家屬發放捐獻榮譽證書和紀念碑。
  • 出身名門望族家世顯赫的10大明星排名榜單揭曉!張梓琳排名榜首!
    娛樂圈總有這麼一批人,他們或出身名門望族有著顯赫家世背景,或家纏萬貫有個富爸爸。他們的身世總是讓人羨慕不已,只不過如若沒有顯赫背景他們的娛樂圈之路還會走得如此順坦嗎?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出身名門望族家世顯赫的10大明星排行榜吧! 1、張梓琳
  • 6歲女孩患腦癌去世 捐獻器官和遺體已救兩人
    向小天使的父母致敬……告別儀式上,作為主刀醫生的解放軍第八一醫院肝移植中心陸雷,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可愛可敬的南京小姑娘陶陶(化名),在她離開這個美好世界之時,她平凡而偉大的父母做出了遺愛人間的善舉,捐出陶陶的腎臟、肝臟、眼角膜、遺體。目前,已經有一個8歲的男孩和一個成年男子因此獲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