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局 | 為什麼我覺得現代中式料理的未來在成都?

2021-02-17 飯局

左-李俊傑,右-王博

1.

在寫兩位主廚的故事之前,請允許我用個人理解解釋一下現代中式料理(Modern Chinese Cuisine)。

這是一個沒有官方定義的菜系。

近年來隨著八大菜系以及地方菜系的壁壘被逐漸打破,不少中餐廳和主廚提出了「新中餐」或是「現代中餐」的概念。

此概念的淺層表現為:中餐西制。

從分享制變成分餐制,從點菜制變成配餐制,從以雕龍畫鳳的胡蘿蔔黃瓜裝飾變成在盤底用醬汁畫出一道弧線。

而味道,還是原來的味道。

此概念的中層表現為:中餐西做。

用低溫慢煮的方式料理羊肉,在紅燒肉出鍋前刨上幾片黑松露,在各種各樣搭或不搭的菜餚上擺上一坨魚子醬。

其中不乏成功的例子,卻也少不了強行拉郎配的尷尬。

此概念的深層表現為:神性合一。

即是當一道傳統中餐,經過主廚的創意微調後,以類似西餐的意境形制出現;同時又能讓食客感受到骨子裡屬於中餐的風韻。

說起來有點玄乎,但兩位來自成都的主廚用實例向我證明了當今「現代中式料理」所能表達的極高境界。今天,我就要把這兩個例子,和你們分享。

李俊傑作品「紅油油封伊比利亞豬頸肉,皮蛋,青水果椒,米易紅糖汁」

圖片via黑珍珠餐廳指南

2.

第一位主廚:李俊傑,1986年生人,成都雲時節餐廳創始人兼主廚。

今年夏天我有三次和李主廚打交道的經驗。

第一次是當時所在媒體要報導成都的設計餐廳,作者小樹推薦了雲時節,那是我第一次通過圖文編輯,得知這是一間由旅澳歸來的主廚開設的,旨在將川菜文化融入西餐的創意餐廳。

第二次,是7月底泰安門主廚Stefan Stiller客座成都嘉格納,一身單色中式棉麻衫的李主廚擔任了整場活動的翻譯。當時我並不知道他是誰,但卻能從翻譯過程中的精準用詞上發現:這不是一個普通的翻譯。果然,他就是雲時節的李俊傑,掌握著深厚的中西餐食材及烹飪功底。

第三次,是8月在上海舉行的黑珍珠主廚周「四手聯彈」,合作雙方分別是上海bistro sola的男澤元哉和成都雲時節的李俊傑。那一次,我終於有機會好好和李主廚坐下來聊聊,並且吃到他的料理。

延伸閱讀:黑珍珠主廚周,四手聯彈是怎樣煉成的?

3.

關於川菜和料理,李俊傑可以說上一個下午。他可以從四川人對於麻婆豆腐的執念,聊到焦苦味和酸味為菜餚帶來的風味廣度。但如果話題「不慎」涉及到中國歷史、文化和藝術,你可能要做好聽他聊三天三夜的可能。(玩笑

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當這位在成都早已聲名鵲起的年輕主廚來到上海,還是會把這句話放在前頭。但事實是,他的創作靈感、執行方式,早已擺脫了傳統川菜的束縛,或者說擺脫了一切傳統料理的束縛,你能感覺到形制上的新穎有趣、風味上的出乎意料,但骨子裡還是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風骨。

一道荷葉燻烤松茸、五花肉、泰國老虎蝦、蘆筍,用新鮮荷葉裹住食材,經過鐵板和烤箱的雙重烤制,終以直火上色。荷葉的香氣從外擴散至鼻尖,由內滲透至食材,令仲夏的新鮮松茸在五花肉、老虎蝦的陪襯下,擁有了另一層屬於夏天和成都的氣息。

另一道三次烹飪澳洲和牛牛舌裹豆皮、燒烤青二荊條、醬油,酥軟鮮香的牛舌,是經過水煮、油封24小時後的成果;將其包裹入豆皮烤制,令牛舌在獲得微妙豆香的同時,巧妙地運用焦苦味中和了牛舌的羶腥。醬汁中,既有複製醬油,也有燒焦醬、青紅椒粉及黃豆粉,每種組合都是不一樣的成都。

不牽強附會,不譁眾取寵。對於李俊傑而言,「用四川食材做西餐」已是幾年前的故事,而他當下的料理,是將西餐文化對於「完美」以及中餐文化對於「合適」之間的自然結合。是與生俱來的成都基因,也是神形合一的自然催化。


李俊傑作品「蓉器」


4.

第二位主廚:王博,1987年生人,成都Niccolo酒店欣廚的行政副廚。(行政主廚已空缺7個月

我是在一周前的幹露侯爵主廚爭霸賽上見到王博的。剛出場自我介紹時,黑黑瘦瘦的他是最不具冠軍相的。

他說:幾年前錯失了一個來到上海工作的機會,非常遺憾,這次終於能夠帶著自己的菜來到上海,也算是完成了當年的心願。

舉辦至第二屆的幹露侯爵主廚爭霸賽,沿用了去年的賽制,但在地域範圍內擴張至成都,因此也耳目一新地加入了現代川式思維和風味

通過前期大眾食客票選,兩位上海主廚和兩位成都主廚會師決賽,分庭抗禮。前三位陸續登場,雖各有亮點,可終究不敵壓軸的王博,以一道令人叫絕的料理徵服全場。

這個結果和去年出奇相似,就連幹露侯爵中亞區執行董事羅德裡戈·傑克遜Rodrigo Jackson都忍不住說:4是比賽的幸運數字

比賽過程中,當我路過王博還未最終完成的「川式紅酒燴牛」時,就被吸引到:兩團用生菜包裹的牛肉,搭配著乳白色的蟹味菇、做成仿石頭形狀的炸土豆以及青綠色的海綿蛋糕——盤中沒有過度的色彩,就像是雲霧中的青城山,素雅極簡,散發著一股禪意

最終作品的呈現同樣不負期待:微炙過的鮮甜生菜,包裹的是手撕的紅酒燴牛肉(源於法餐Chou Farci的做法),搭配含有椒麻風味的醬汁。用西餐的形制表達了中式的意境,同時風味的融合上,也能感受到川式的特色。

你講不出哪一步是心機,也道不明哪一步是刻意,仿佛這道菜,原本生來就是這個模樣——現代中式料理,需要的,或許就是這一份「渾然天成」。

搭配幹露侯爵西拉子,菜餚和酒體中細膩的香料風味相碰撞;這一次,菜是讓酒變得更好的存在。

5.

王博幾乎毫無懸念地摘得了比賽的桂冠。賽後合影時他特意拉上了自己的妻子,還在鏡頭前秀了一把恩愛。他說,自己並不怎么喝酒,反倒是妻子喜歡喝葡萄酒,所以他想借著這個機會讓她從帶娃的日常裡放鬆一下。

這一幕,讓我想到8月李俊傑來滬客座的時候,同樣帶著妻子,而妻子是最能懂得他做菜的那一位。

不由感嘆一句:成都的主廚,都是寵妻狂魔。

6.

喧譁落定。但我對王博的好奇卻愈發強烈,於是我選擇和他好好聊聊。

飯飯:給自己在比賽中的表現打個分?

王博:10分滿分制的話,我打9分。在汁醬的現場處理上還有一些欠缺,沒有達到我最想要的效果。

飯飯:為什麼會進入這個行業?

王博:我們家是從北方搬到成都的。我記得小時候,姥姥做菜特別好吃,例如她可以用高壓鍋把魚做成肉鬆的味道。我當時就想,長大後也要和她一樣,做好吃的給家人。不過很可惜,有一些姥姥的拿手菜已經失傳了。

飯飯:你今天的菜,在擺盤上很極簡,在風味表達上很直接,這是你做的減法?

王博:從個人角度出發,所有盤中的裝飾都應該是和菜餚的風味所匹配的。比如,我覺得紅酒燴牛肉需要一些椒麻口感的輔助,才會選擇加入青綠色的椒麻海綿蛋糕。

飯飯:何時確立起自己的烹飪風格?

王博:入行的時候的確什麼都不懂,別人做什麼我就做什麼。但有一天,我看了《Chef’s Table》紀錄片,就逐漸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現在,我拒絕一切的複製或抄襲,只做我自己想做的。沒有套路、沒有計劃,全憑感覺。

飯飯:那你的理念團隊理解嗎?

王博:他們不一定全盤理解,但都很支持。我經常會和同事分享好的書或影視作品,就像最近比較火的《東京大飯店》,裡面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你能感受到這個劇組為了拍攝,深挖地非常細緻。精益求精到這個地步,令我不可思議。

飯飯:無論從你的菜還是表述中都能看到你對川菜的情感。

王博:對,我對川菜非常有感情。我們小時候在街上吃到的川菜,已經喪失了很多傳統川菜應該有的味道和精髓,而只是一味的麻辣,甚至是添加劑。現在我想用自己的菜告訴大家:川菜其實不是這樣的。

-以上-

飯局的第46場

或許你也喜歡:

廊橋,外埠人眼裡的成都

當美食評委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相關焦點

  • 成都 | 一家有趣極了的現代料理
    「雛」是這次成都之行中最打動我,最令我印象深刻甚至為之驚豔的餐廳。雖然在雛,你能看到或西餐或日料或東南亞菜的影子,但我覺得雛絕不能簡單被定義為一家融合餐廳。主廚Maro是非科班出身,並沒有很多西餐廳的履歷,但「一張白紙」反而成就了他的風格。他已完全跳出了固有的框架,憑著驚人的天賦與活躍的思維創建出了自己的體系,用這一體系來重新表達成都本地人最熟悉的風味。
  • 飯局老友記 | 隱藏菜單裡的寶藏男孩
    自從我轉型成美食編輯並開始瘋狂的、連軸轉的飯局後,Austin就像我媽一樣,話裡話外那個酸啊:你天天在外面白松露、魚子醬,米其林、最佳50啊……但同時表露出「娘家人永遠覺得你吃不飽」的「擔憂」。於是,開始不停輸出off-menu的治癒系食物給我:
  • 【吃貨】探訪巴黎首家新概念中式料理餐廳~
    近來小編聽聞巴黎13區新開了歐洲首家新概念中式料理餐廳。雖然最近新開的中餐館都鮮有新意,但本著對中餐熱誠以及獵奇心,小編還是探訪了一下這家新的餐館。古生物研究所、婦女救濟會以及植物園都坐落在這條大街上,非常多的近現代藝術家也曾經或者現正居住在附近。餐館離Les Gobelins大街口約150米左右,熾白的燈打在黑底的招牌上,金字紅logo顯得格外奪目,上黑下白的門臉也被渲染得格外顯眼。
  • 本草元堂——如何打造現代中式調理
    也正是因此,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結合現代健康科學於一體的本草元堂健康生活館在這個與健康賽跑的一年中成立了。中醫養生千年傳承說到中醫學現代養生,大家都有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中式養生文化有著幾千年的實踐經驗,匯集了我國勞動人民防病健身的眾多方法,融合了儒、道、佛及諸子百家的學術精華,堪稱是一棵充滿濃厚東方神秘色彩的智慧之樹。
  • 飯局 | 三場蟹宴,三味生活
    秋之饗禮懿餐廳蟹宴的第二天,我乘著高鐵又一次去了紹興。不過這次不是去開卡丁車的,而是去大禹開元吃蟹。開元是一個神奇的名字。恕我見識淺薄,在今年夏天之前,我只知道曾以浙江菜在上海開設過好幾間分店的「新開元」。
  • 林允兒用中文點菜 韓星中文十級還會做中式料理
    林允兒用中文點菜 韓星中文十級還會做中式料理原標題:中文十級!韓星林允兒在澳門用中文點菜無障礙,還會做中式料理1月19日晚,有網友在網上曝光了一段韓國著名女團成員林允兒現身澳門某餐廳吃飯的視頻,林允兒全程和服務員用中文交流:"酸辣的""娃娃菜""你覺得面夠我們吃嗎"等等。
  • 成都 | 那些網紅外國餐廳真的能吃嗎? 「成都的外國料理店們」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不太待見那些成都本地的外國餐廳。一方面是出於我一直以來的認知 「真正美味的菜餚只能在當地才能找尋」;而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則是由於大多數外國餐廳都屬於網紅店這樣的類型。然而就算我再怎麼不待見,也不能改變這樣的事實:那如同雨後春筍般冒出的網紅外國餐廳,已經接連不斷的佔據了成都餐飲的很大一部分。不過成都的外國餐廳們也並不是如此不堪。
  • 六大成都好吃的韓國料理館推薦
    那麼在成都哪裡能吃到好吃的韓國料理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地點: 一、成都好吃的韓國料理——鄉土谷  店家在成都開得真是比較久了,說是老牌的韓國餐館一點不為過,難能可貴的是,時至今日,來店家用餐的食客還是絡繹不絕,可見從菜品的口味、服務等綜合評價還是不錯的。
  • 136平米的新房,現代與中式的融合,第一眼就愛上了沙發背景牆!
    136平米的新房,現代與中式的融合,第一眼就愛上了沙發背景牆!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來分享的這套案例是一套面積為136平米的新房。而這套新房採用的是現代與中式的融合,讓家中充滿中式風的古樸、端莊韻味,同時又不缺時尚的現代風美感,真的是很不錯呢!
  • 現代中式餐廳裝修設計的基本要素
    中式的餐廳是國人對傳統的傳承,也是中國文化的精華。中式風格的餐廳可以帶給人一種莊嚴,典雅的感覺,而現代中餐廳的設計一般是從傳統中式風格中演變出來的現代中式。其根本理念是使得餐廳在具備莊嚴典雅的同時又給人一種舒適,放鬆的感覺,因此中式餐廳氣氛塑造是很重要的。
  • 中式香料入菜百科,教你快速辨別 5 大家族與 6 大功能
    為了讓餐飲人建立對中式香料的全面認識,盧俊欽先從品種相近的「家族香料」入門,再以功能性帶出多種香料的料理作用。胡椒家族餐桌上的中式香料百科/出版社麥浩斯出版提供胡椒不是使用量最高的香料,但它的使用範圍最廣,從歐陸菜到亞洲料理都能發現它的蹤跡。
  • 我的四季料理
    還有讓我迷戀的,就是廚房裡溫暖的煙火氣,讓我覺得踏實與滿足。中國人製造成語總是特別的形象,形象的成語比如 牽腸掛肚。五臟六腑帶動著全身的神經牽掛著心安的溫暖的煙火氣。我總是喜歡喜歡並試圖靠近那煙火氣,忙碌且安靜。心安也是重要的調味料之一哦。
  • 坐擁百年歷史的瑞金賓館,藏著吸引無數魔都老餮的『中式法餐』料理!
    受到疫情的影響,The Pine松澗閉店兩月,終於打磨出這張獨一無二的中式法餐菜單:「江南如畫」。經過繁複的法餐烹飪工序,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穎味道,每一道料理都既充滿江南風雅,亦擁有法式浪漫。您覺得您之前的學習和就職經歷對您現在的工作產生了哪些影響呢?其實我四年大學專業學的都是工商管理,跟我現在的工作其實並沒有太大關係。我第一次進廚房是在大二的時候,一個機緣巧合的情況下。之前我一直在學習空手道,長達十一年之久,跟著我新加坡的一位師傅。
  • 為什麼這個米其林大廚選擇來成都做川菜?
    為什麼要在聲名正盛、如日中天的時候結束?他的下一步計劃又是什麼?一個月之後,江振誠現身成都太古裡方所書店,出席《解構川味·匠人的一期、一遇》活動,當場宣布,將加入成都廊橋-THE BRIDGE川菜餐廳, 擔任這家餐廳的「創意兼廚藝總監」。2017 年最後一天,府南河上的安順廊橋全新亮相,開業當晚,廊橋向食客提供兩款套餐:廊橋經典468¥/ 位,經典套餐688¥/ 位。
  • 這趟人均近1.5w的成都頂奢美食之旅,徹底顛覆了我對川菜的認知
    這一次我又飛去成都,挖到了在大眾攻略上找不到的餐廳美食,徹底顛覆我對川菜的認知。我來過成都四次,即便如此,我也不敢說自己吃透了這座城市。畢竟成都光小吃就有500多種,帶上5個胃,在這裡吃上三天三夜也不夠。
  • 巧用安佳黃油 讓中式料理變身法式大餐
    提起安佳黃油,總覺得是甜點的標配,不論是作為烘焙原料,還是塗抹到麵包上都非常驚豔。其實在日常的飲食中,如果能巧用安佳黃油,也可以收穫到令人驚豔的料理。而黃油煎口蘑,黃油的奶香會為口蘑的鮮帶來層次,讓入口的美味變得回味無窮,料理這道菜也同煎口蘑一樣簡單易做。
  • miniko探店 | 剛從泰國回來的第二天,我就打卡了成都這家泰式料理
    miniko作為一個東南亞小公舉對泰國的美食有著深厚的情感無論是攻略上必打卡的網紅餐廳還是當地人嘴中提到的小攤夜市我一個都不會放過!成都的泰式料理有很多能滿足我的卻鳳毛麟角泰·泰式料理」的誕生。樓梯間的設計感很強,走上階梯只覺得吃飯也變得神聖了。
  • 國賓,成都未來第三極
    如果說攀成鋼是主城一極、金融城是新城一極,那麼,從骨子裡承載著成都生活底蘊的國賓,正是成都新興的未來第三極——一個充滿成都味道的國際化生活場,正更新千年時光韻味,撲面而來。/規劃意境圖國賓,一個古老的名字。
  • 這家新開餐廳,要讓成都的日料店重新排序了
    是不是覺得這些菜,有些像日料,有些則不像?因為它在成都,是之前從未有過的新吃法。3個月時間內,我把單點和套餐幾乎吃了個遍。其實還有很多菜,我覺得你們可能快看不下去了……還是以後自己去吃的時候慢慢體驗吧。比如我很喜歡的和牛卷、還有鱈魚、烤茄子等等。
  • 耗時半年裝修的中式風格,有人說土,但我覺得漂亮
    新房拿到後,我們就準備裝修了,裝修中我媳婦幫了大忙。中式裝修是我們一起討論後決定的。經過半年的努力,整個裝修完成了。剛開始媳婦還擔心中國風太老土。裝修效果出來後,原來中式裝修是對的,是小區裡最好的之一。我敢說它是整個住宅區的最高端裝修。不得不說中國風好看,現在已經裝修好了,已經入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