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秦時統一天下,伏生通曉儒學精髓,被立為博士。隨時間發展,一時被尊崇備至的儒學地位竟翻天淪至廢黜,秦始皇下令"焚書坑儒",伏生傳奇般地將儒家大成之作《尚書》以奇特方式保存下來,得以免受焚燒之禍。為用個體生命扛起文化堅守,當堅守看似終得圓滿時,他又經歷了內心深處更為震徹心靈的拷問,他畢生承載的究竟是什麼?
【編劇】
孟冰
一級編劇,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解放軍總政治部話劇團原團長。
主要作品有話劇《紅白喜事》、《黃土謠》、《郝家村的故事》、《聖地之光》、《綠蔭裡的紅塑料桶》、《這是最後的鬥爭》、《生命檔案》、《毛澤東在西柏坡的暢想》、歌劇《蘆花白木棉紅》、《野火春風鬥古城》,京劇《紅沙河》和電視劇《八路軍》、《走出硝煙的男人》等。作品多次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中國曹禺戲劇獎、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文化部文華劇目獎、文華大獎等。
馮必烈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編劇。青年劇作家,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
主要作品:音樂劇《城市叢林》。歌劇《釣魚城》,歌劇《錢學森》等。音樂劇《城市叢林》2010年由重慶市歌劇院演出;音樂劇《青城》由山水青城文化旅遊發展公司及四川省歌舞劇院演出,2011年8月被邀請參加了「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的演出;歌劇《太陽雪》,2009年由總政歌劇團演出。其作品曾榮獲兩次「文華劇作獎」,兩屆「五個一工程」獎、以及全軍文藝會演優秀劇目獎、少數民族會演金獎、最佳編劇獎、併入選2010年「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
【導演】
王曉鷹
國家一級導演,文學(藝術)博士。國家話劇院副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近年較有影響的導演作品:《死亡與少女》、《薩勒姆的女巫》、《哥本哈根》、《趙氏孤兒》(越劇)、《荒原與人》、《失明的城市》、《霸王歌行》、《簡·愛》、《1977》、《蕭邦》、《深度灼傷》、《理查三世》等。出版導演理論專著《從假定性到詩化意象》。
《伏生》,由伏地而生到挺立於天地,這是一種生命狀態,也是一種文化狀態,它顯示了生命的堅韌,也實現了文化的傳承。
伏生保護《尚書》,無論用何種方式都只是傳奇而不是戲劇。當他仗著天賦異秉將詩書典籍與自身生命融為一體,卻又為此而墜入「要書」與「要命」的詭異難題之中,當衝突從外部對抗轉為自我角力,生命困境中的極端抉擇才真正顯現出戲劇應有的文化意義。
伏生雖為一代儒家宗師,卻有著「大文化」的胸懷,他追求的文化境界是「飲百味美酒讀百家詩書」,他在「焚書坑儒」的時代歷盡磨難保護儒家典籍,到了「獨尊儒術」的時代,他卻陷入了更深刻的孤獨,《伏生》的焦點由此從個人生命體驗擴大到了對「文化」的思考。
當生命承載了文化,生命便有了特別的意義和價值,於是,有了堅守與隱忍,有了困境與抉擇,有了難以承載的劇痛,有了放射異彩的榮耀……
其實,生命只有承載了文化,這個生命才有資格稱之為「人」。
【主演】
侯巖松--飾 伏生
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話劇代表作品:《荒原與人》、《堅守》、《四世同堂》等;迪斯尼音樂劇《美女與野獸》,電影《平原槍聲》、《村官李八億》,電視劇《闖關東前傳》、《冷箭》;
塗松巖--飾 李斯
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話劇代表作:《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斷腕》、《壞話一條街》等;近年影視劇作品有《雙面膠》、《雙城生活》、《蝸居》、《咱們結婚吧》等。
俞穎--飾 羲娥
中國國家話劇院青年演員,主要話劇作品:《自殺者》《求證》《背叛》《小床上的愛麗絲》《王子復仇記》《簡愛》《我愛桃花》《Tokyo Notes》、音樂話劇《蕭邦》主要影視作品:《劉少奇的故事》、《沉默》、 《賴漢的幸福指數》、《雙槍李向陽》、《鬼谷子傳奇》、《義勇義勇》 電影《父親的旅程》獲百合獎「最佳影片」獎;
【媒體評論】
伏生悲愴的感慨中道盡了文化與人的關係,在極痛中發出對人生選擇與意義的拷問,震徹心靈。
——《人民日報》
話劇《伏生》震撼了觀眾。它不僅為大家奉獻了為拯救《尚書》而苟活的歷史人物伏生,還為話劇《伏生》找到了準確、貼切、精湛的戲劇樣式:在話劇民族性與現代性的探索上邁出了新穎而堅定的步伐。
——《中國文化報》
《伏生》是一部具有史詩感的話劇;《伏生》精微呈現出「中國範兒」的戲劇敘事美學;《伏生》讓具有中國文化關懷的觀賞者拊膺感喟,讓善於歷史聯想的人們浮想聯翩。
——《中國藝術報》
《伏生》是一臺思索文化傳承真諦、弘揚文化靈魂的戲劇舞臺藝術力作,文化元素豐厚,舞臺藝術上橫溢著可貴的創造意識。《伏生》給青年觀眾又上了一次尊重文化傳承、尊崇文化靈魂的哲思課,藝術上有創造性,拓寬了觀眾的藝術審美視野和胸懷。
——徐曉鍾(戲劇教育家,導演藝術家,中央戲劇學院教授)
《伏生》超越了中國話劇民族化以往的實踐,豐富了中國話劇現代化當今的努力。
——李春喜(戲劇評論家)
《伏生》從劇本到演出已經相當完美成熟了,民族戲劇不再是局部的、一招一式的東西,它的美學已經被吃透了,已經能夠很自然地、沒有負擔地嫁接於各種形式。
——黃維鈞(戲劇評論家)
《伏生》具有一種象徵的意義,這是一出能夠代表國家話劇院形象定位和專業水平的大戲。
——劉彥君(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這部戲是一個有獨特價值的戲,體現了當代中國話劇的理想呈現方式和中國國家話劇院最高的藝術水平。
———崔偉(中國戲劇家協會理論研究室主任)
票價:180、280、380、580、880
購票請猛戳「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