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30多歲啊!」杭州小夥張開嘴,醫生一句話讓他直掉淚

2020-12-26 河南都市頻道

「你這一口牙,估計都留不住了,要全拔掉。」

聽完醫生這句話,30多歲的王建(化名)沒忍住,眼淚掉了下來。

牙齒泛黃、鬆動,用手輕輕一拉就能拔掉;牙齦出血;一張口,嘴巴裡就飄出刺鼻的臭味。僅僅看王建這口牙,很難想像他的主人只是位30多歲的年輕人。王建自己也沒想到,三四年的時間,自己的牙齒就這麼一點點「報廢」了。

今年50歲的劉阿姨特別理解王建,10年前,她有過幾乎一模一樣的經歷,「我失眠,暴瘦10多斤。牙齒治好後,我都有重生的感覺。」牙齒出問題有多難受?王建和劉阿姨最清楚,他們是一群遭受過口腔疾病痛苦的人。

30多歲的他,滿口牙保不住了

王建現在仔細回想起來,自己的牙齒大概三四年前開始出問題的。

最開始是牙齦偶爾出血,像很多人一樣,他覺得這都不是個事兒。他換了聲稱可以止血殺菌的牙膏,出血好像停了。

王建平時不怎么喝酒,但抽菸,兩天一包。像大多數人一樣,他對口腔的管理就是早晚刷牙,刷得多認真也稱不上,有時候兩三分鐘,趕時間可能一分鐘就結束戰鬥。牙線、衝牙器這些產品他幾乎沒用過,覺得麻煩,又沒必要。

牙齦出血像王建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很快就過去了。又過了一段時間,王建覺得自己吃東西時,會牙痛。先是骨頭有些啃不大動,他以為是上火,自己去買了點藥。骨頭啃不動,王建就吃軟一點的肉,平時的飯菜都煮軟一些再吃。再往後,王建發現吃軟的東西,有時候,哪怕是一口豆腐,也嚼不動。

漸漸地,王建的牙齒出現鬆動,用舌頭頂一下,它就活動。一咀嚼就痛,只有吃流食才不會有不適感。讓他困擾的還有,口氣越來越嚴重,他換了很多種清新口氣的牙膏,也沒多大用處。

這個時候,王建才想起自己要去醫院了。

「這是嚴重的牙周炎,牙齦已經流膿,牙床的骨頭已經快被細菌侵蝕沒了。滿口牙基本都不能保留,需要全部拔掉。」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牙科中心副主任曹箏副主任醫師說。「牙齒變成這樣,是日積月累造成的,一開始不大重視口腔管理,等問題嚴重時,已經不可逆了。」

王建當場呆住。

牙周病患者的口腔

手掌大的一塊地方出血,你可能會立刻去醫院

對曹箏來說,王健這樣的患者,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位。「我們對牙齒的關愛程度遠遠不夠。」

今年,第32個「全國愛牙日」調查顯示,我國90%以上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

「牙周病其實蠻可怕的,它是牙周圍組織結構出現炎症、甚至被毀壞,嚴重的話,牙槽骨都會沒有了,也就是整個口腔環境都遭到了破壞。」曹箏說,牙周病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很多牙周病患者一開始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牙齒有問題,他認為我的牙齒還能咬得動東西,就是好的,其實一旦咬不動東西,牙齒已經不行了。」

「蛀牙或者牙齒受傷可能只是拔掉一兩顆牙齒,但牙周病是牙齒大環境出了問題,很多時候是牙全軍覆沒。我們都重視身體其他臟器的毛病,出了一點問題會及時就醫,但經常會忽略牙齒的異常。」 邵逸夫醫院牙科中心主任盛列平以牙齦出血為例,整口牙齦加起來的面積有手掌這麼大,「如果是身體其他部位有這麼大面積出血,你肯定很早就去醫院了。」

牙齒出血她不在意,為此花掉10幾萬

劉阿姨(化名)40歲的時候,刷牙時,牙齦出血,「不多,但很頻繁,幾乎每次漱口都有血絲帶出來。」

身邊的人都說,牙齦出血很正常,很多人都有。

劉阿姨也就沒怎麼重視,買了消炎止血的牙膏,雖然沒什麼用,也就這麼一天天過去了。

視覺中國供圖

大概三四年的功夫,劉阿姨的磨牙出現鬆動,凡是有嚼勁的肉,都吃不動,牙齒倒不怎麼痛,就是用不上力。自己用舌頭頂一下,牙齒就會晃動。

「最嚴重的時候,我除了魚肉,什麼葷菜都不能吃,只能吃燒得很爛的蔬菜、麵條、粥,一下子瘦了15斤。」

覺得不對勁的劉阿姨去了醫院,「找醫生之前,我還覺得應該吃點藥就好了。」

醫生的診斷結果當時就把劉阿姨嚇住了:牙周炎,比較嚴重,整口牙都要拔掉。

「我絕望了,想想自己以後都沒有牙齒了,什麼都不能吃了,外貌說不定也會變,想到那個樣子,我心都涼了。」

再後來,劉阿姨找到了曹箏,「曹醫生說,的確嚴重,磨牙是保不住了,但其他牙齒可以想想辦法。」

最終,劉阿姨拔掉了10多顆磨牙,做了種植牙。整個治療過程持續了一年多。

「太難受了,治療是個浩大的工程,但曹醫生說還可以想辦法,我就積極配合。我很慶幸,我的牙齒還有救。」劉阿姨感嘆,這口牙前後花費了10幾萬,「那個時候,我想,只要能治好,錢都不考慮了。你不知道,我牙齒種植好,立刻胖了20斤。」

如今的劉阿姨特別愛惜自己的牙齒:每天刷牙三次,刷完後還會用牙縫刷、衝牙器衝洗,「我現在刷一次牙按標準刷三分鐘,以前一分鐘就結束了。看了醫生才知道,以前刷牙的方式也不對,40多歲開始,重新學刷牙。」

視覺中國供圖

牙床上打個小孔,40多歲的他完成牙齒種植

盛列平解釋,牙周病和遺傳有關,有些人的牙槽骨特別容易被細菌感染,感染之後骨頭萎縮,牙齒鬆動。「這類人群尤其要注意口腔衛生和管理。」

也有些患者來就診時,顯得滿不在乎:牙齒壞了,就種植牙。

事情卻不是那麼簡單。

「種植牙不是把壞掉的牙齒拔掉,種植上去就好了。首先需要牙周環境好,如果牙槽骨情況比較糟,種植的難度就會很大;其次種植牙後,更加要做好牙齒護理。因為理論上來說,種植牙牙齦和種植牙之間的密閉性沒有天然牙齒的好,所以更加容易細菌殘留的,如果患者原來就有牙周病,口腔衛生又不注意的,那麼後期感染的機會就很高了。」

盛列平自己也有種植牙,他對種植牙的護理更加細緻:除了刷牙、使用牙線之外,他每天都會用衝牙器衝洗,「刷過的牙齒再衝洗,依然會衝出食物殘渣。」

側切牙斷裂後拔出即刻種植即刻修復的患者

不過,盛列平也想告訴大家,如果真的需要種植牙,也不用緊張。網絡上,很多種植牙的小視頻,又是鑽又是切開牙床,看起來好像很恐怖,不少人因為此甚至對看牙產生了心理陰影。

「我們現在種植牙會採用三維建模,手術前通過CT數據做好模型,提前設計好種植牙的角度、深度、位置等。種植的時候在微創下就可以完成,基本就是在牙床上打個直徑3毫米左右的孔就可以,創傷很小。」

「另外,我們還採用即刻修複方法,就是在種植牙等待癒合期間,為了改善因暫時缺牙而帶來的美觀問題,我們在種植牙之前會預先為患者做好定製的臨時假牙,種植後可即刻帶入假牙。」

盛列平曾給一位40多歲的男患者一次性做了8顆種植牙,對方也是因為牙周病,整口牙都出現鬆動,幾乎不能用,經過一系列的治療後,最終做了種植牙。手術前期的準備工作很細緻,手術過程很快,只用了40多分鐘,手術恢復後,牙齒可以正常使用,基本沒有什麼不適。

「有些地方宣傳種植牙的時候,會宣稱,種植之後,可以立刻恢復如初,比如咬蘋果等硬物,實際上,這是不科學的。」盛列平特別想提醒大家不要進入一些認識誤區:種植牙有一個癒合過程,大概3到6個月左右,這期間最好不要食用硬物,而是食用那些用筷子就可以夾斷的食物,「否則可能會導致種植牙長不牢固。」

牙齒護理小貼士:

1、 刷牙時出現出血,這種情況不是大家都有,也不是正常的,一般來說,牙齦出血是牙齒發出的警報,要及時就醫。所謂消炎止血的牙膏用處都不大。

2、 一天兩次刷牙不能代替牙線、牙間隙刷,有條件的最好每天使用一次衝牙器;刷牙方式要正確,一般推薦的是圓弧刷牙法。

3、 牙周病不能使用藥物治癒,需要到專業醫療機構進行清洗,包括清除牙石、菌斑等。

4、 牙周病可以和全身性疾病有關聯:包括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早產低出生體重兒、肥胖、骨質疏鬆等疾病。其中,牙周病和糖尿病相互影響。

5、 導致牙周病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牙菌斑、牙結石、以及遺傳因素,糖尿病、骨質疏鬆症和愛滋病等都可促進和加重牙周炎的發展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來源:錢江晚報

編輯:申鵬潔

相關焦點

  • 「我才30多歲啊!」小夥張開嘴,醫生一句話讓他直掉淚:全都保不住了
    聽完醫生這句話,30多歲的王建(化名)沒忍住,眼淚掉了下來。 牙齒泛黃、鬆動,用手輕輕一拉就能拔掉;牙齦出血 ;一張口,嘴巴裡就飄出刺鼻的臭味 。僅僅看王建這口牙,很難想像他的主人只是位30多歲的年輕人。
  • 熬夜加班凌晨才睡,30歲小夥嘴巴一直「爛」!醫生說可能是癌症
    今年杭州的秋天特別長,但這麼明媚的天氣,也會讓人產生煩惱。天氣乾燥,氣溫忽冷忽熱,人體抵抗力下降,口腔潰瘍隨之而來。「粗略統計下,門診50個患者裡,平均有10-20個口腔潰瘍患者,多的時候一天有二十幾個看口腔潰瘍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口腔黏膜科醫生陳方曼告訴記者。
  • 杭州23歲小夥突然在地鐵站心跳呼吸驟停!他終於醒了...
    回想過去十幾天的經歷,看著身旁能說會笑的兒子,50歲的老俞(化名)仍心有餘悸。12天前,老俞23歲的兒子阿修(化名)坐地鐵時突然昏迷倒地,心跳呼吸驟停,在地鐵工作人員、120急救中心急救醫生、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奇蹟綻放,23歲的生命樂章,再次奏響。
  • 小夥奶茶不離手喝進ICU 搶救後醒來第一句話:我要喝可樂
    福州新聞網10月3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福州小夥阿強(化名),從19歲開始甜食、可樂、奶茶不離手,到現在5年多了。20日晚,吃了很多水果後,他忽然昏迷,被送進了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簡稱省三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  整整搶救了幾天,醫生們才從鬼門關拉回了他,而沒想到,他醒來開口第一句話就是「我要喝可樂」。
  • 杭州兩肌肉小夥健身房battle,第二天一起去廁所直接崩潰……
    最近:杭州兩小夥鍛鍊後小便醬油色,檢查指數狂飆400多倍,雙雙進醫院…引發大家熱議:事情是這樣的:倆小夥是同事,因為都對健身感興趣,就成為了好肌友。兩人約好一起去健身房「加練」,沒想到當場battle了起來,次日尿液出現醬油色,肌酸激酶指標高達90000+和20000+(正常值是200)。
  • 杭州男子腦血管如同「煙霧」!妻子崩潰:「他才30多歲啊,怎麼會這樣...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張玥潔 賀曉旭 記者 何麗娜近日,34歲的楊先生剛起床就感覺右半身不太靈活,走路有點晃,但想想自己這個年紀:既沒有「三高」,也不會中風,就沒當回事。沒想到當天下午,他右半邊的手腳直接動不了,說話也含含糊糊,家人趕忙把他送到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急診。此時,從出現症狀到醫院就診,已經超過6個小時。
  • 21歲小夥酒後突發心梗離世
    21歲小夥酒後突發心梗離世意外!21歲姑娘被空調冷風吹歪臉醫生警示年輕人,有些生活習慣不要等老了再改一位21歲小夥子酒後突發心梗,搶救無效走了;一位21年女孩貪涼,空調+電扇,結果眼歪嘴斜;一位29歲小夥,習慣低頭玩手機,頸椎老成60歲,差點癱瘓。
  • 24歲杭州小夥掰開劇毒銀環蛇的嘴,並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古有神農以身試毒嘗遍百草,今有杭州小夥以身試銀環蛇看其有沒有毒。
  • 湘僑丨一個想讓我鋸腿的小夥
    本文來源 湘僑著作《無影燈外》,@易問醫askdr 已獲授權刊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小夥很帥,很高,從門口走進診室像一座山一樣壓了過來。「醫生,我的右腿比左腿長3公分,我又喜歡打籃球,很難受,有什麼好辦法嗎?」我瞄了一眼坐在跟前的小夥。即便坐著,也能瞧出他右側膝關節明顯高出左側。
  • 30歲小夥得的竟是這種罕見病……
    杭州網訊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大一院」)接診了30歲的湖南小夥阿楠(化名)。從幼時起,阿楠就和普通人不太一樣——他懼怕陽光,稍稍一曬,裸露的皮膚就灼熱、腫痛,一直被誤以為是「光過敏」的他,從今年3月起,因為持續腹痛,還被懷疑為腸梗阻、胰腺癌卻又無法確診,最終在浙大一院專家的幫助下,他被確診為罕見病——血卟啉病。
  • 杭州小夥手指突然動不了 醫生說都是手機惹的禍
    杭州的小李就是其中之一,玩著手機,手指就不會動了。20歲的小夥子小李是個手機控,坐車、吃飯、休息……時時刻刻都在玩手機。隨著手機不斷更新換代,小李的手機也越換越大,一個月前更是換了一部最新款的大屏智慧型手機。新手機的新鮮勁還沒過,小李的手指卻不聽使喚了。昨晚,他正玩手機,本來靈活的右手大拇指卻突然疼得厲害,怎麼也伸不直。
  • 大冬天,公司組織員工跑步,30歲小夥被緊急送醫院,醫生:中暑了
    大冬天,公司組織員工跑步,30歲小夥被緊急送醫院,醫生:中暑了素材來源於網絡,文章原創,歡迎關注現在呀,冬天已經來臨,人們早都已經把厚厚的棉襖穿在了身上,但是呢,在冬天進行鍛鍊,也是很多人禦寒保暖,增強體質的首選。
  • 30歲小夥強忍4個小時,出事了...
    30歲小夥強忍4個小時,出事了... 「那晚胸口痛,是我這輩子最痛的一次,沒有之一!//30歲小夥加班至凌晨,突發胸痛//原來小周是個程式設計師,上周二晚回家後,想著自己手上的項目快接近上線期了,於是在家接著寫代碼,不知不覺就過了12點。正專心敲著鍵盤,突然間胸口一陣痛感襲來,像刀割一樣,「後背也覺得痛,挺厲害的,痛得直出汗!我想著還是打120吧。」
  • 小夥戴口罩跑步,突然肺破了…醫生緊急提醒:這類人要...
    前段時間由於疫情,他決定加強鍛鍊,半個多月前,他開始每天晚飯後到戶外夜跑。 5月7日晚上7點多,張平跑了4公裡後,突然感到胸口有些隱隱作痛,呼吸也變得有些吃力。一開始他以為是戴著口罩出現的憋悶和不適,仍然堅持著再跑了500米,隨後忍痛步行回家了。
  • 杭州12歲女孩突然目光呆滯,差點窒息身亡!天冷了,這事千萬留意啊
    昨天,杭州沈師傅打進錢報熱線96068報料:湖墅北路有個母親騎著電動車帶著一個女兒,女兒戴了一條很長的圍巾保暖,但是圍巾太長了,被電動車的車輪捲入,導致女孩頸部勒傷。多虧路人發現,立刻叫停,才避免了更大的悲劇。
  • 杭州小夥背著30年房貸相親,姑娘被嚇跑:「憑什麼跟你一起還?」
    杭州小夥背著30年房貸相親,姑娘被嚇跑:「憑什麼跟你一起還?」「有時候,真也不知道她們到底是怎樣才滿意——婚前不買房不行,一起湊首付也不行,一起還房貸也不行。」近日,杭州蕭山的一位小夥和姑娘相親。一開始,雙方互有好感,聊得還不錯。後來姑娘聽到小夥子提到自己已經買房了,而且身上背著30年的房貸,每個月要還那麼多……姑娘直接被嚇跑了,這場相親也告吹了。
  • 22歲小夥一覺醒來「手殘」了!醫生:最好的睡姿是它
    >一覺睡醒後手卻「殘」了趴在桌上睡一會兒小夥醒來「手殘」了小陳今年只有22歲,喜歡熬夜打遊戲,經常打累了就趴在桌上休息。沒想到這個看起來很平常的習慣差點讓他攤上大事。帶著這個問題,小康妹兒找到了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中心主治醫師 劉中興」,讓他來給我們科普一下~劉中興醫生提到,臂叢神經可以分為三根神經,橈神經、尺神經和正中神經,壓迫到之後都可能會造成神經失用,造成神經短暫性缺血,引起輕度短暫傳導阻滯。
  • 31歲小夥愛上單親媽媽,自願結紮,為何醫生卻再三勸阻?原因令人唏噓
    無他,傳統觀念如此。 而最近兩則新聞的男主人公,偏偏要打破傳統,願意甚至主動提出代替另一半結紮。沒想到的是,他們雙雙遭到了醫生的勸阻。男性自願結紮,醫生卻說「不」一名31歲的小夥愛上了一個單親媽媽,而女方此前已經生了一個小孩,她擔心再婚後萬一有了寶寶,會委屈大的孩子。
  • 杭州小夥身上出現花斑,暴瘦成80斤病危!醫生:晚上這個習慣很多人都有
    不用藉助吸痰器,我也可以自己咳痰,每天還能扶著床站一會兒,胃口也好了不少......」這兩天,住在市紅會醫院結核病區的25歲小夥阿蒲,終於可以收拾衣物出院回家了。儘管他看起來還是異常消瘦,但住院搶救的這6個月來,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慢慢好轉,他忍不住歡呼雀躍。
  • ...說我像黃臉婆」國慶期間杭州一30多歲女子省下旅遊錢去做微整形
    浙江省人民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張策在朋友圈感嘆,國慶期間上了個36小時班,一共做了8臺手術…… 今天下午,記者從浙江省人民醫院整形外科了解到,從假期以來,一連4天每天都進行10多臺整形美容手術,每天有30多名年輕人來做雷射光子嫩膚,醫生連續工作,很難休息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