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榮耀-序章:馬拉松》第一集、第二集
# 紀錄片《馬拉松》是上海廣播電視臺與上海市體育局合作項目——《走出榮耀》體育系列紀錄片的序章該系列紀錄片由人間世團隊操刀
-
馬拉松中的「撞牆」是什麼意思?該如何應對?
很多跑友跑馬拉松的時候,都會聽到一個詞,叫「撞牆」。那麼什麼是馬拉松「撞牆」呢?撞牆:一般指馬拉松比賽中,在後半段30公裡左右會出現的肌肉抽筋、僵硬、體能下降、呼吸急促的現象。2、身體代謝廢物堆積馬拉松比賽中,一旦你的速度過快,就會出現氧氣供應不足,導致糖原轉化能量的時候完全沒有被氧化,這個時候就很容易形成乳酸的堆積。另外,脂肪轉化能量時也一樣,沒有充足的氧化也會產生部分代謝物質。
-
紀錄片《走出榮耀——序章:馬拉松》即將播出
馬拉松賽,是近年來最具話題性的全民健身項目。2019年,全國舉辦了1800多場馬拉松規模賽事,參賽人次突破700萬。馬拉松為什麼能吸引這麼多擁躉?普通人到底能不能跑馬拉松?國內首部關於馬拉松運動的紀錄片《走出榮耀》的序章《馬拉松》將通過對三個不同跑者的全程跟拍,為你揭示關於馬拉松的秘密。
-
馬拉松如何避免最後「撞牆」
撞牆是指本來跑得好好的,突然狀態不濟,沒有勁,抬不動腳,完全不想跑的感覺。不光長距離的馬拉松跑步容易有撞牆的現象,短距離跑步也會發生。當我們撞牆後,會有肌肉僵硬,邁不動腳,呼吸頻率增加等症狀。其實撞牆的感覺很容易體驗,我們可以全力去跑100米,也許沒跑完就沒勁了,如能跑完,繼續別停,很快我們就會跑不動,然後我們會發現即使速度急劇減慢也無濟於事。通過努力訓練,我們可以避免跑步中撞牆。長距離跑步和速度訓練將更好提升我們的耐力能力,讓我們的肌肉勝任更高的負荷,順利讓我們通過終點線。一句話:要多練,要更辛苦地訓練。
-
馬拉松比賽怎樣避免後程跑崩掉:對於撞牆的深度科學分析
馬拉松是一項超長時間的極限耐力運動,對於人體的心肺系統、肌肉骨骼系統、神經系統等都提出了極為嚴苛的要求。相當比例的大眾跑者在比賽後半程出現明顯體力透支、筋疲力盡、運動能力急劇下降的情況,這種情況俗稱撞牆,那種有心殺敵無力回天的無助感,甚至讓跑者懷疑人生。為什麼會發生撞牆,撞牆可以有效避免嗎?
-
《人間世》團隊打造,紀錄片《走出榮耀-序章:馬拉松》將播
2019年,全國舉辦了1800多場馬拉松規模賽事,參賽人次突破700萬。馬拉松為什麼能吸引這麼多擁躉?普通人到底能不能跑馬拉松?國內首部關於馬拉松運動的紀錄片《走出榮耀》的序章《馬拉松》,將通過對三個不同跑者的全程跟拍,為觀眾揭示關於馬拉松的秘密。 2020年11月29日,第25屆上海馬拉松即將鳴槍開跑,走過了25年曆程的上海馬拉松也於今年獲得了白金標賽事的榮譽。
-
跑馬拉松30公裡就撞牆?我要把這牆撞得粉碎
今天,小編就和新手朋友們聊聊,新手的「人生首馬」中一定會遇到的一個問題——「撞牆 」。 30公裡後,歡迎來到新世界 馬拉松的圈子裡,口口相傳一堵神秘的牆,一旦撞上,你可能會開始懷疑人生,還可能會上演一場無與倫比的內心戲:
-
如何避免在馬拉松比賽中撞牆的 6 個技巧!
歡迎關注 如果你正在訓練馬拉松,你可能聽說過可怕的"牆"。 撞牆發生在20英裡標記附近,它是當一個跑步者的糖原(儲存的能量)在肌肉內耗盡點。迫使跑步者放慢速度,有時步行。 與普遍的看法相反,有可能避免撞牆。
-
《人間世》團隊打造,紀錄片《走出榮耀
《人間世》團隊打造,紀錄片《走出榮耀 澎湃新聞記者 黃小河馬拉松賽,是近年來頗具話題性的全民健身項目
-
韓國電影《馬拉松》︱馬拉松是一場「人生」
草原的「撞牆期」來得很早,畢竟他與眾不同。「撞牆期」是因為人體耗幹了葡萄糖,而草原的葡萄糖顯然是他的母親。腦海裡的記憶告訴他,母親曾經放棄過他,現在也隨時可能放棄他。他的母親禁止他參加跑步,還打破自閉症患者應該遵從的生活規律。於是他痛不欲生,畢竟失去母親對於一個心智只有5歲的孩子來說是沒辦法承受的事情。
-
用「餓肚子跑法」衝破馬拉松撞牆期?
相信很多馬拉松跑者或是其他耐力運動員都有經歷過「撞牆」,但其實我們能夠在平常的訓練中運用一點技巧,讓這種痛苦的經驗遠離我們。 當我們吃下碳水化合物食品,它們在身體內會被轉化成肝醣來儲存,在運動時被當作燃料來使用,但身體能夠儲存的肝醣量十分有限,當經過一段時間的運動後肝醣的存量會越來越低,此時身體會轉而燃燒脂肪來提供能量,不過燃燒脂肪來提供能量的效率會比燃燒肝醣來得低,所以如果從燃燒肝醣轉移到燃燒脂肪的這個過程不夠順暢的話,「撞牆
-
跑馬拉松要注意什麼?馬拉松賽前到完賽指南來了,讓你安全完賽!
最近馬拉松賽事扎堆,每個周末都有賽事可以跑,就比如這周末的廣馬,你有去參加嗎?今天我們就從賽前、賽中以及賽後這三方面詳細的聊一聊如何順利的完成一場馬拉松。賽前篇:1、領取裝備。否則有可能你跑完之後你會發現成績不是你的或者是沒有成績。2、吃飯。馬拉松是跑者的聚會,往往會有很多許久未見的跑友聚在一起大吃一頓,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其實,比賽前一天最好是不要暴飲暴食,不要吃太油膩的東西,酒也不要喝,以防出現消化不良,拉肚子等現象影響跑步狀態。
-
都是算計 首跑馬拉松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短短十天時間內,天津國際馬拉松、北京國際馬拉松已經落下帷幕,一年中的跑馬旺季到來了。對於沒有參加過馬拉松的跑友來說,如何才能順利完成自己的第一個全馬比賽,這中間要做的功課可真不少。網上關於首馬賽前訓練、飲食、裝備的經驗文章有很多,今天這篇文章我想說說首馬中那些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
大眾跑友如何面對「撞牆」
有人PB,就自然有人失意,失意大都是在過程中跑崩或遭遇變數,我們將這種統稱為「撞牆」。 「撞牆」這個詞,對於參加過全程馬拉松的跑友來說,再熟悉不過了。許多大眾馬拉松跑友跑到30~35公裡時,會階段性地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四肢無力、頭暈噁心、速度下降、抽筋等不適現象。通常,我們稱之為「撞牆」現象,在運動生理學上所指的是運動「極點」現象。
-
【每日問答】重量訓練也會「撞牆」?請學會周期訓練
肌力方面,每個人出發點會有差別(天生、後天因素),有些人天生腿很有力,只是沒學過正確深蹲技巧,一旦開始鍛鍊開發潛能,可能都可以有驚人的進步速度。不過總有一天進步速度會慢下來,趨勢開始有上有下,甚至完全停滯。這就是在重量訓練中所說的,「撞牆」!
-
金剛簡:戰全程馬拉松,感悟多彩人生
人生其他的挑戰也是一樣的,如果你的心不急,把時間拉長,對於關鍵的困難一點點的去準備去克服,那麼困難就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可怕。很多人跑全程馬拉松,後面5公裡會出現撞牆期,有的人咬咬牙堅持完成了,有的人出現傷痛直接放棄了。這一次我完全沒有所謂的撞牆期,最多是膝蓋兩邊有一點點疲憊。
-
今天,他們是運動員,又是「護跑員」,為台州馬拉松保駕護航
今天,他們是運動員,又是「護跑員」,為台州馬拉松保駕護航 2020-12-20 14: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普通人如何跑馬拉松?這部紀錄片帶你第一視角了解跑馬者的真實感受
在今年上馬開跑前兩天的11月27日晚9點,全國首檔體驗式馬拉松紀錄片《走出榮耀:馬拉松》完整版將在東方衛視隆重推出。在電視直播的轉播機位之外,通過跟隨拍攝的方式,從跑步者的第一視角,全程記錄了跑馬者的真實感受,這是上馬歷史上的創舉、可能也是全球馬拉松運動視頻呈現上少有的嘗試。
-
上海將播出體驗式馬拉松紀錄片
普通人跑馬拉松需要做哪些專業準備?正確的備戰方式是什麼?在跑馬過程中,人們會遇到哪些困難?跑馬拉松給跑者帶來了哪些衝擊?11月27日,由上海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製作的全國首檔體驗式馬拉松紀錄片《走出榮耀:馬拉松》完整版將在東方衛視推出。該紀錄片通過跟拍的方式,從跑步者的第一視角,全程記錄跑馬者的真實感受。
-
跟拍半年挑戰不斷 全國首檔體驗式馬拉松紀錄片亮相
疫情之下,第25屆上海馬拉松賽將於11月29日鳴槍開跑,這次比賽有近13萬人報名,中籤比例僅6.9%。馬拉松為什麼能吸引這麼多擁躉?普通人到底能不能跑馬拉松?全國首檔體驗式馬拉松紀錄片《走出榮耀:馬拉松》記錄了去年三位跑者參與「上馬」截然不同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