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虎奶鷹搭棚:山東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在山西農村有神奇傳說

2021-01-13 跟胡哥看古村

胡哥專注發現古村落之美。敬請關注、轉發支持。

胡哥圖片文字均為原創首發,侵權必究,已授權維權騎士全網維權。

山西平順縣是山西長治獲評古村落最多的縣,因為它地處太行山腹地,許多山峰峽谷內都藏著古老的小山村。龍柏庵村就是其中一個。

龍柏庵村的環境十分優美,這裡四周山奇峰秀、峽谷幽深、林木蔥蘢,常年氣候溫和,因為交通不便,十分適於隱居修行。在歷史上,也的確有道士在此地鑿巖作穴,避世修行。

不僅如此,這裡的奇峰怪石、庵觀寺廟也有諸多神奇的傳說。比如王莽趕劉秀留下的漢王寨、「龍生虎奶鷹搭棚」的黃巢、玉皇殿背後會「長高」的土圪堆等等,為古山村披上了神秘的面紗,增添了無數的魅力。

藏在深山裡的古村龍柏庵。

在昨天的文章中,胡哥帶領大家欣賞了龍柏庵村古樸的民居,滄桑的村貌,今天來看看全村最豪華的廟宇和會自己長個子的土圪堆,以及關於一個尼姑庵的神奇傳說。

和全村基本都是石頭房子相比,玉皇殿就是最豪華的建築。它也是全村唯一部分採用磚瓦的建築。

除了青石根基外,玉皇殿的前牆和兩側山牆都用的是青磚,屋頂也是比較高級的筒瓦。

它也有簡單的雕飾,墀頭、柱礎部分有簡單的石雕花紋,顯示出不一般的待遇。

玉皇殿正面。

玉皇殿又叫玉帝廟,位於一處高山頂上,周圍全是挺立的古柏。這些古柏中,最大的一棵形似龍頭。又由於村中過去有一座尼姑庵,所以村莊得名龍柏庵。

不過現如今,這代表村名的最老古柏和尼姑庵都已被毀,無處尋跡了。倒是這個古樸的村名留了下來,留給後人諸多想像的空間。

玉帝廟所在山頂是一片面積較大的空地,從古至今一直是龍柏庵村民舉行祭神祈福賽社的重要活動場所。

該廟始建於元代,明清兩代皆有重修,一進院落布局。北面是三間大小的玉皇殿,坐落在1.2米的青石臺基上;南面是戲臺,坐落在1.5米的青石臺基上。

殿前有古碑三通,記載了重修玉皇廟的經過。殿內神像下的巨大的石供桌前立面上刻有文字,上面記載著捐者的姓名及捐獻供桌的經過。

仔細看,文字內有「安陽縣倫掌」、「餘(榆)社縣」、「潞城縣」等地名及石匠、社首等相關人名,可以推斷出此廟當時影響力遍及周邊各縣。

戲臺屏風背後有題壁。

在古老的戲臺上,屏風背後,有當時唱戲時戲班子留下的各種雜亂的題壁。

這些題壁詞記錄了戲班子名號、唱的戲名以及年代等等,寫滿了整個屏風,由此可見玉帝廟當時香火的旺盛。

不過這些題壁詞,字跡大都模糊,依稀能辨認得出來的有一個「公元一九七三年,西(某)劇團來宣傳」的字樣。

此廟還有一個神奇之處,那就是正殿背後的土丘,當地百姓俗稱的土圪堆,竟然會悄悄往高長。

會長高的土圪堆。

原先廟後的地面就在根基附近,現在已經「長」到了後牆的一半高,很神奇,沒有人能夠解釋清楚原因何在。

胡哥專門爬上去踩了踩,有些鬆軟,還有點彈性。是不是經年累月的掉落的松柏枝堆積而成?似乎也說不通。反正這是個謎團。

除此以外,關於那個已經被毀的尼姑庵,還有更為神奇的傳說。這個傳說涉及到了歷史上一個大名鼎鼎的農民起義領袖——唐朝末年的黃巢。

黃巢成年後屢次科舉都名落孫山,於是懷恨寫下《不第後賦菊》一詩: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滿城盡帶黃金甲》明星合影。

十年前,國內還有一部以《滿城盡帶黃金甲》為名的故事片上映,匯集了一眾大腕。張藝謀執導,周潤發、鞏俐、周杰倫和劉燁等聯袂出演,最後取得了票房上的巨大成功。

說回這首詩,整個詩透露出一種濃濃的報復意味,仔細閱讀就能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殺氣。這也成為他起義後殺進長安,大肆屠戮唐朝宗室百官的一個伏筆。

黃巢的功過是非自有專門的史家去評說,咱不去管它。這裡單講在山西平順龍柏庵村關於他的出生傳說。

傳說尼姑庵裡住著一位尼姑,有一天夜裡夢到自己生了一個嬰兒。結果天亮後發現竟然真有一個嬰兒躺在自己懷裡。

這可把她嚇壞了。咋辦呢?尼姑只好偷偷將嬰兒丟棄在村下十餘裡地的官道邊。

誰成想,這個嬰兒命很大,一連幾天,都有老虎過來餵他吃奶;日頭高了,就有鷹張開翅膀為他遮涼。

附近虹霓村海會院方丈明惠大師從林州化緣回來,經過此地時,聽到有嬰兒啼哭聲。

明惠大師圓寂後的佛塔,現在是國保。

他尋聲找去,有一隻猛虎起身走開,露出了懷中的嬰兒,抬頭一看,頭頂有鷹在盤旋。

明惠大師就把嬰兒抱回寺院收養,教他讀書習武,並給他取名黃巢。後來黃巢起義建立大齊國,所以有傳說黃巢是天上青龍星轉世。

這一段嬰兒時的經歷就是當地流傳的「龍生虎奶鷹搭棚」的故事。

熟悉民俗的朋友們是不是感到這個傳說有些耳熟?對了,類似的故事曾經在孔子、項羽等諸多歷史名人身上流傳過。

而且不止一個版本,發生在全國各地。故事細節當然有各種出入,但大的框架差不多。

所以說,民間傳說大多附會,往往神化名人,我們作為現代聽眾,就當聽個故事得了,千萬別去當真,不然又得交智商稅了。

請關注@跟胡哥看古村,看過多古村故事。

山西長治到河南安陽的高速路,喚醒了一個古老山村龍柏庵

過年回農村走親戚最發愁買的禮物我給搞定了

我國僅存五代木構建築之一——山西平順大雲院「六絕」看點

山西平順有一座神秘藏兵洞,傳說是三國時期馬超對戰曹操而挖掘

一棟破舊的農村老房子要賣400萬?你不知道人性有多貪婪

相關焦點

  • 源於農民起義領袖黃巢
    黃巢,作為唐朝末期農民起義的領袖,僅僅用五年的時間,就把皇帝趕出了長安,自己來稱帝。但很快就失敗了,從此杳無音信,死因成謎。那黃巢與我們今天所提到的電影名稱,又有什麼關係呢?首先來介紹一下黃巢其人。黃巢,山東人,是唐朝末期農民起義的領袖。出生於鹽商家庭,善於騎射,也就是說武功高強。
  • 黃巢起義殺富不濟貧,廣州城十二萬商人被屠殺
    其實早在黃巢起義之前,零星的抗暴運動就時有發生,從裘甫發動浙東叛亂開始到龐勳兵變,再到黃巢起義,在短短的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各類民變兵變此起彼伏,難以計數,幾乎席捲了唐朝所有的行政區域,自此以後,千瘡百孔的唐王朝迅速走向滅亡。  龐勳兵變之後,中原大地天災人禍不斷;水災之後,又發生了旱災,旱情稍有緩解,又發生了大面積的蝗災,老百姓簡直沒有活路了。
  • 人吃人的黃巢起義到底有多恐怖
    黃巢起義是王仙芝起義的後續,也是唐末民變中,歷時最久,遍及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場農民起義。
  • 黃巢起義有多少人,佔領了多少地方,黃巢最後結局如何?
    黃巢起義前後十年,南至嶺南,西北至長安,跨越廣,影響大,曾轉戰山東、河南、安徽、浙江、廣東、陝西等十餘省,起義幾乎踏平半個中國。黃巢是曹州冤句人,大概位置在今天的山東省菏澤市西南,「燕趙多悲士,山東出響馬」,這地方民風彪悍,盜賊兇狠,歷來是悍匪多生之地。黃巢的祖上世代賣鹽,家裡很有錢,但正如秀才也會造反,有錢人機會來了,也會造反,因為造反能帶來更多的錢。
  • 黃巢起義失敗被殺,幾十位姬妾歸唐僖宗所有,處置方式令人不齒
    可是公元884年,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在虎狼谷被殺,那一刻黃巢的欲望、反叛徹底瓦解,黃巢已經成為過去。但是在黃巢離世的同時,有很多無辜女子也落得悽慘的下場,她們因為黃巢而被寵眷,也因為黃巢的死而落得悽慘的境地。
  • 農民軍領袖黃巢的真實面目:比安史之亂還要殘忍
    教科書上,農民起義沒有不轟轟烈烈的;起義的領袖,沒有不可歌可泣的;領袖們的事跡,沒有不流芳百世的。真的嗎?
  • 黃巢和他的三首詩,霸氣側漏!
    881年1月16日(唐廣明元年十二月十三日),黃巢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年號「金統」。 黃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唐末農民起義領袖。 黃巢出身鹽商家庭,善於騎射,粗通筆墨,少有詩才,黃巢五歲時候便可對詩,但成年後卻屢試不第。
  • 古代歐洲和古代中國的《農民起義》有何區別?
    在歷史愛好者圈子裡,一個常見問題是「為什麼中國有成功的農民起義,而歐洲沒有?」 不幸的是,這是一個偽命題。正如高爾基所說,世界各地的傳統社會農民都沒有什麼差別,農民起義其實也沒有太大差別。
  • 黃巢:摧毀帝國的走私犯
    但黃巢的販鹽生涯也未能長久。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年底,鹽梟王仙芝聚眾數千人,率先在山東起義,組織起一支名為「草軍」的隊伍與朝廷對抗。不久後,黃巢也召集了數千兵馬加入「草軍」,王仙芝的隊伍也迅速擴張到數萬之眾。四年後(878年)王仙芝戰死,黃巢便收攏王仙芝殘部,領導草軍轉戰浙江、福建、廣州、湖南等地。最終在廣明元年(880年)兵進長安。
  • 屠夫黃巢:殺人800萬的魔王是如何煉成的?
    黃巢殺人八百萬自然是一個誇大數,但指揮殺人、吃人數十萬,卻是為正史所明文記載:將長安、廣州、福州等城市居民屠戮殆盡,捕捉百姓充當人肉軍糧,這些在歷史上駭人聽聞的事件,似乎很難跟我們平常所學到的「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的人設掛鈎起來,但歷史的真相,往往就是這麼殘酷。
  • 陳勝本是氓隸之人,怎麼成了「農民起義領袖」?
    在姬胡的高壓政策下,人們只能「道路以目」,最後終於受不了發動了一場暴動,將姬胡趕出鎬京、逃到了彘地(今山西霍州)。 (《周禮註疏·卷十五·泉府》唐·賈公彥)不過在我上中學時,歷史課本上卻說國人暴動是一場奴隸起義,不僅如此,共和行政也被宣稱為共和制度。我那個時候雜書看得比較多,嘴也比較欠,便對此提出了異議,然後被憤怒的老師攆到了教室外邊罰站。 其實本人對於追求真理啥的沒什麼興趣,只是比較嘚瑟,閒著沒事總想找抽而已。
  • 最後一位農民起義領袖白朗:江湖名號「官大哥」
    「壓力山大」逼出的蹚將白朗  白朗的孫子白新河曾聽其父白淑湘說起過爺爺白朗的事  □記者 朱金中 文圖   引子  PREFACE  2011年夏天,拙作《千古誰識陳勝王》刊登後,我的老友——平頂山電視臺主持人韓東來電建議:「你寫了第一位農民起義領袖
  • 五代十國人物風雲——詩人黃巢
    我們知道五代是從公元907年朱溫篡唐開始,而真正拉開五代序幕的重要人物應該是黃巢。一場轟轟烈烈的黃巢起義,敲醒了盛極一時的大唐王朝的喪鐘。無數當世豪傑也在這場起義中接踵登場。黃巢,曹州冤句縣人(今山東菏澤附近),家裡世代販鹽,史書說他善騎射,生性好動亂。多次進京趕考不第後無奈回家繼承家業販鹽。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響應王仙芝起義,追隨王仙芝轉戰山東、河南。乾符四年(877年)由於不滿王仙芝與朝廷和談與其分道揚鑣,自主創業,帥軍回到老家山東,不久攻陷鄆州、沂州,人數已經達到數萬人。黃巢乘勢又帥義軍打回河南與王仙芝部相呼應。
  • 黃巢背後掩蓋的真相:一場慘絕人寰的驚天殺戮
    」,這句現在十分流行的網絡語言,非常適合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瘋狂迷戀黃巢的人中就有北宋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宋江。《水滸傳》中記錄了宋江那首非常有名的反詩,「他日若得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很多人被宋江這句話,感動了好久,激動了好久,但是他們不知道,宋江此詩並非讚揚黃巢為民請命,替天行道的義行,而是在崇拜黃巢曾經殺人無數,而且殺人的方法是那麼的殘忍。
  •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山東的農民會唱歌
    電影上映之後,《牡丹之歌》紅過了電影本身,蔣大為也憑藉這首歌曲獲得了首屆中國金唱片獎,紅遍大江南北、大山西東。在工地,他聽到了當時的流行歌曲《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演唱者蔣大為。1999年,譽滿天下的蔣大為,第四次在央視春晚演唱了經典成名曲《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這首歌他一共在央視春晚唱過六次,原因很無奈,觀眾和導演組強烈要求他不允許唱別的歌曲。
  • 黃巢起義之後怎麼樣了?這些真實發生的史實,歷史課本不會告訴你
    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文字雖短,可讀起來,就令人通體發寒,渾身戰慄。晚唐時期,是一個十分混亂的時代,各路反王兵髮長安。黃巢也是其中之一。其他的反王大多有權貴支持,只有他可以稱為真正的百姓起義。但這個百姓推出的領導者沒有善待百姓,而是如他的《不第後賦菊》詩中一樣,他做的是「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 黃巢起聲勢浩大,最終卻難逃失敗,是不是因為唐朝依舊強大
    這是黃巢曾經憤慨之中寫下的一首詩,黃巢起義聲勢浩大,而當時唐王朝已經步入下坡路,為什麼黃巢沒有建立一個新的大一統的王朝呢?我們可以從黃巢起義的過程當中,從聲勢浩大到偃旗息鼓之中尋找答案。所以,雖然有不少底層鹽販因鹽稅徵收而不堪重負,但是也有些鹽商藉此機會,壟斷銷路,發家致富的,黃巢的家庭便是山東的一個鹽商家族,故其不薄。也正因為不愁吃穿,其家族經營到了黃巢父母這一代,打算培養一位士子出來,通過科考改變家族的階級地位,超越商籍,成為官宦世家。
  • 宋江起義是農民起義,108條梁山好漢裡卻只有一個農民
    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所著長篇小說《水滸傳》,描寫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條好漢在山東梁山泊揭竿而起,後來接受朝廷招安,最終趨於消亡的宏大故事。雖然是小說,但《水滸傳》所講述宋江起義故事卻並不是憑空捏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