縹緲了400年的杜麗娘,居然真的活了?

2021-02-12 還有生活

只要你的小學順利畢業,那你一定見過這段文字: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這段文青最愛的文字,出自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牡丹亭》,王力宏那首《在梅邊》正是以此為靈感創作。

《牡丹亭》其實是個很簡單的故事,基本就是講述一個叫杜麗娘的官家小姐做春夢後相思成疾鬱鬱而終,三年後神奇復活與男主角相親相愛戰勝一切阻礙的浪漫愛情故事。

 

《牡丹亭》更是中國戲曲史上最牛伯夷的作品之一,更是崑曲的代表性劇目之一。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湯顯祖已經死了400年,其筆下的女主角杜麗娘卻在今天真正活過來了?

 

怎麼活的?

 

崑曲 X 園林

崑曲,流動的園林;

園林,凝固的崑曲。

非遺 X 世遺

1997年,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01年5月18日,崑曲入選「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是夢境中的《牡丹亭》

是《牡丹亭》中的夢與境

是江南園林湖山花臺的幽夢無邊

是青春的綻放和愛情的沉醉

是時光生生不息

是傳奇悠遠流長

是美

穿越古今

超越時間

【遊園】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取景地:蘇州-留園-牡丹園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這句念白及其後緊接的【皂羅袍】曲,是崑曲中不二的經典。世人亦多用此句來形容崑曲藝術的旖旎瑰麗。

該句出自於《牡丹亭·遊園》一折,年僅十六歲的杜麗娘生平第一次推開自家花園的大門,旖麗春光將少女原本寂然無聲的生命瞬間點亮。

杜麗娘造型(作品局部)

杜麗娘,崑曲閨門旦最為經典的角色。

閨門旦:又稱五旦,古稱小旦。是崑曲旦行中角色最多的家門。通常扮演年以及笄的妙齡少女或青年少婦,以大家閨秀、窈窕淑女為主。一般都為愛情故事劇的女主角。

春香造型(作品局部)

春香,六旦。

六旦:又稱貼旦。通常扮演聰明活潑、機智勇敢而身份較低的少女或青年女子。以貼身丫鬟為多。

【遊園】生生燕語明如翦,聽嚦嚦鶯聲溜的圓

取景地:蘇州-西園-放生池

扇子是崑曲表演中的重要道具,尤以小生行中的巾生用得最多,是以巾生家門又稱「扇子生」。

此處杜麗娘手持泥金扇(摺扇的一種),春香手持團扇。舊時閨門旦不用摺扇,杜麗娘所用為束腰型宮扇,後因宮扇使用面積較大,在日常生活中被較為輕便的團扇所取代,漸漸退隱到歷史中去,若舞臺上杜麗娘與春香都用團扇,又失去了參差變化的樂趣。因而杜麗娘改用泥金摺扇,不但造型優美,還多了開合變化的樂趣。白先勇曾用「一把扇子扇活了滿園花花草草」評價張繼青之杜麗娘的表演。

【驚夢】恁般天氣,好睏人也

取景地:蘇州-留園-佳晴喜雨快雪之亭

 

杜麗娘在園中小睡,驚夢由此開始。

一部《牡丹亭》,皆因《驚夢》而起,杜麗娘因夢生情,因情成疾,一夢而亡,成為古典戲曲中最大膽、最勇敢、最可愛的少女形象之一。

【驚夢】恁般天氣,好睏人也

取景地:南京-瞻園-南假山

夢境的另一端,柳夢梅同時入夢,杜、柳二人互為鏡像、互相交織的夢境構築起浪漫、典雅的《牡丹亭·驚夢》。

柳夢梅,崑曲巾生的典範代表。

巾生,因戴文生巾而得名,又因常持扇子在手,亦稱扇子生。多扮演正派青年書生,一般為愛情故事男主角,俊秀飄逸,注重「書卷氣」。

【驚夢】想幽夢誰邊,和春光暗流轉

取景地:蘇州-環秀山莊-主假山

比起《驚夢》中更廣為人知的「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這一句「想幽夢誰邊,和春光暗流轉」堪稱低調的華麗。此時,杜麗娘尚未與柳夢梅夢中相見,曲詞聲貌間所呈現出的旖旎形態,更多是杜麗娘自己生命的覺醒和青春的綻放。

環秀山莊假山(作品局部)

環秀山莊雖然小,但卻集中了園林建築中雄、奇、險、幽、秀、曠的特點。環秀山莊中的假山為國內園林中之最,此山為清代疊山大師戈裕良所作,其間的松樹,更是畫龍點睛之筆。

【驚夢】是那處曾相見,相看儼然,早難道好處相逢無一言

取景地:蘇州-拙政園-小飛虹橋

 

「是那處曾相見,相看儼然,早難道好處相逢無一言」可謂《牡丹亭》的點題之句。這一次夢中的相見,是杜、柳二人情的起點。

小飛虹橋是拙政園裡一座著名的廊橋,分隔出小滄浪水院,是遊廊涉水時的一種空間延展,遠處可見荷風四面亭和見山樓。

【驚夢】這一霎天留人便,草藉花眠

取景地:蘇州-獅子林-梅閣前假山

《驚夢》是崑曲中最經典的生旦對子戲,也是崑曲生旦人人必會的經典戲碼。以優雅唯美的身段程式將男歡女愛呈現得典雅浪漫,素有「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之美譽。

崑曲中,生、旦均化紅白妝,妝面上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小生需在兩眉之間化一道彎彎的弧線,稱為「過橋」,用以表現男性的陽剛之氣。

【尋夢】是誰家少俊來近遠,敢迤逗這春閨去沁園

取景地:蘇州-拙政園-波形廊

《尋夢》是一出別致的戲,一首豔異的詩。杜麗娘支開春香,獨自在園中細細回味夢中愛的歡樂與甜蜜。湯顯祖原著中,《尋夢》一折共二十支曲牌,無一不美,層層鋪疊出杜麗娘內心激蕩的漣漪。

作品局部

此處杜麗娘與柳夢梅鏡花水月般的相見則是我們一次想像的馳騁,其後亦有作品與之呼應。我們試圖創造一個空間與空間交錯,夢境與夢境重疊的想像世界,亦真亦假,亦虛亦實,是舞臺內外的一次對話,亦是創作者與觀賞者一次共同的想像。

【尋夢】似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

取景地:南京-梅崗

《振飛曲譜》保留了《尋夢》中【懶畫眉】【惜花賺】【忒忒令】【嘉慶子】【尹令】【品令】【豆葉黃】【玉交枝】【三月海棠】【二犯六么令】【江兒水】【川撥棹】【前腔】十三支曲牌,當下舞臺表演在此基礎上又多有刪節,若將《振飛曲譜》的十三支曲牌唱全,通常稱為大尋夢。

【尋夢】是誰家少俊來近遠,敢迤逗這春閨去沁園

取景地:蘇州-耦園-無俗韻軒

畫冊中,我們將杜麗娘和柳夢梅入夢作為兩個端點,中間是整部《牡丹亭》,因而夢境可以共享,心緒也可以共享,杜麗娘尋夢,柳夢梅也尋。這並不是原著中的描述,亦有別於舞臺呈現,而是我們在創作畫冊過程中的一點創造。

柳夢梅的尋夢有據可依嗎?有。與杜麗娘的尋夢不同,柳夢梅的對夢的追尋更「實」,這傢伙做了個夢把自己的名字都改了!第二出《言懷》即有表述:「半月之前,做下一夢,夢到一園,梅樹之下立著一位美人……因此改名夢梅,春卿為字。」並因此離了家鄉,一路尋舊夢、覓芳蹤來到杜麗娘的家鄉南安。

【寫真】把年少人,如花貌,不多時憔悴了

取景地:蘇州-留園-綠萌

《寫真》是杜麗娘為己寫照,在舞臺上,這是一出由演員的表演與觀眾的想像共同完成的戲,臺上人愈沉醉,臺下人愈傷情,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一個如觀音似嫦娥的美人,一筆一筆精細描摹著自己的遺像!

【寫真】似孤秋片月離雲嶠,甚蟾宮貴客傍的雲霄?

取景地:蘇州-環秀山莊-迴廊

【離魂】玉杵秋空,憑誰竊藥把嫦娥奉

取景地:蘇州-留園-林泉耆碩之館

杜麗娘造型(作品局部)

此處杜麗娘包著頭紗,是崑曲旦角表示人在病中的一種穿戴。

【離魂】這病根兒怎松,心上人怎逢

取景地:蘇州-獅子林-臥雲室前假山

 

《離魂》由原著第二十齣《鬧殤》改編而來,是全劇氛圍最為悲涼的一折。杜麗娘自嘆「世間何物似情濃」,成為古往今來飽嘗愛情五味的少男少女的深切追問。

【集賢賓】為該折主曲,其曲清冷悽切,低回哀婉,將中秋雨夜杜麗娘生命凋零的意境刻畫得淋漓盡致。該曲亦是【集賢賓】這支曲牌裡最著名的一支。

【拾畫】半園荒蕪春意少,一生為客恨情多

取景地:無錫-寄暢園

此處是杜麗娘與柳夢梅另一次鏡花水月般的相見,以柳夢梅在湖山石下拾得杜麗娘畫像為起點,杜麗娘開啟了她的回生之旅。

【叫畫】不須一向恨丹青,堪把長懸在戶庭

取景地:蘇州-網師園-蹈和館

《拾畫叫畫》是著名的崑曲小生獨角戲,與《療妒羹·題曲》(旦)、《祝髮記·渡江》(淨)、《寶劍記·夜奔》(末)、時劇《拾金》(醜)並稱為「五獨戲」。

《拾畫》恰是一場男遊園,與杜麗娘之遊園前後呼應,一生一旦,一冷一熱,頗堪玩味。

相較於《拾畫》的清冷,《叫畫》則更熱烈,一桌一椅,一人一畫,柳夢梅對著畫像既「痴」且「真」地聲聲喚著姐姐,甚是可愛人也。如果說《尋夢》一出層層鋪疊出杜麗娘之情「深」,《拾畫叫畫》則是筆筆刻畫出柳夢梅之情「真」。若此處的情真不足,則杜麗娘之死之生皆不足信。

作品局部

柳夢梅手中正是杜麗娘《寫真》的自畫像。這幅畫像成為杜、柳二人情感互通、夢境互通、陰陽相通的關鍵信物,也是《牡丹亭》中的重要道具。

【冥判】天台有路難逢俺,地獄無情慾恨誰

取景地:南京-瞻園-南假山

杜麗娘造型(作品局部)

杜麗娘頭戴白紗,表示此時舞臺上的角色是一個魂魄。

【冥判】猛見了,蕩地驚天一個女俊才

取景地:南京-瞻園-北假山

胡判官造型(作品局部)

判官,淨行,俗稱「大花臉」,或因化妝「不淨」(勾臉塗色)而反言取名。嗓音洪亮渾厚,多用膛音和炸音,表演基調威武沉毅或粗獷豪邁,注重氣勢、功架,身段動作幅度大。業內素有「千生萬旦,一淨難求」的說法,可見優秀的淨行演員之難得。

【冥判】瞧了你潤風風粉腮,到花臺酒臺

取景地:南京-紅樓藝文苑

《冥判》在情節上承上啟下,場面上調劑冷熱,是崑曲《牡丹亭》當中的十分重要一折。

【魂遊】生和死,孤寒命,有情人叫不出情人應

取景地:蘇州-耦園-迴廊

 

在江蘇省崑劇院所演繹的《牡丹亭》版本中,將《魂遊》的片段移植到《幽媾》前,形成了舞臺版《幽媾》。在這一段《魂遊》中,杜麗娘穿越幽冥,風塵僕僕遠道而來, 來尋她的心上之人柳夢梅。

 

魂步的運用是「鬼戲」的一大特色,杜麗娘頭戴白紗,作鬼魂打扮,步步腳跟著地,意僵而行動不僵,步法動而裙擺不動,每行只半步,步履輕、快,飄忽若飛絮,只走直線或弧線,不轉彎,如欲改變行走方向,必須打旋。

【幽媾】戶外敲竹之聲,不知是風是人?

取景地:蘇州-耦園-織簾老屋

 

傳統戲曲講究虛擬寫意之美,演出中往往沒有多餘的舞臺布景,時間、空間、自然現象等均通過虛擬的程式化表達來呈現。《幽媾》一折中,柳夢梅手持燭臺登場,以示「夜晚」。

【幽媾】且和你點堪春風這第一花

取景地:蘇州-滄浪亭

《幽媾》是與《驚夢》對應的另一場《牡丹亭》中經典的生旦對子戲,亦是《牡丹亭》中極為重要的一次相會——人鬼幽會。如果說《驚夢》是杜、柳二人情之起點,《幽媾》則是杜、柳愛情的一個高潮,是杜麗娘「因情復生」的關鍵。

【冥誓】感君情重,不覺垂淚

取景地:蘇州-獅子林-臥雲室

盟誓是崑曲中常見的橋段,潘必正與陳妙常偷詩、秋江兩度盟誓,唐明皇與楊貴妃七夕密誓…

「感君情重,不覺垂淚」是杜、柳二人盟誓發願後杜麗娘的一句念白,看似輕描淡寫,卻點破了杜麗娘回生的關鍵:情重。

王季思先生曾言:「杜麗娘能不能回生,要看柳夢梅的情真不真。」正是這樣一位情深意重的柳生,才開啟了杜麗娘生之法門,所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能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 驚,夢。》

400年前的婉轉相戀

匠心與創新的還原

作品由在戲曲、非遺攝影方面有頗深造詣的著名攝影師馮方宇掌鏡,集江蘇兩大世界級遺產元素——崑曲和園林於一體,特邀著名崑曲CP施夏明和單雯主演。

影像邏輯線基於崑曲經典《牡丹亭》,遍採江蘇園林經典場景,用現代攝影與後期處理手法對古老故事進行全新表達,傳遞中國經典美學,開闢了戲曲影像的全新空間。

經過無數次的嘗試,最終馮方宇將人物表演、園林場景、園林肌理等多種元素用一種難以表達的方式融合在一起,既能看出傳統中國畫的影子,又有些西方油畫的調子。真實的人物若隱若現、虛幻飄渺,構建了一個他心中幽暗、靈幻的牡丹亭。

《驚·夢》創意攝影集由多次榮獲國內外頂級設計獎項的著名設計師著名設計師曲閔民、蔣茜夫婦操刀設計,他們通過紙張與空間的關係,對攝影作品進行呼應。打開攝影集的封面,仿佛打開了《牡丹亭》夢境的入口。

這不光光是一個視覺的感覺,也是一個對於我們舞臺藝術的跨越,一個美學的跨越,讓你覺得看上去很現代,但同樣很古典,保持了我們崑曲原汁原味的東西。

這部影集的初衷就是為了在江南園林的之下符合中國傳統審美的戲曲影像的表達,在質感上面把中西兩種審美都結合在了一起,老馮這一次的創作是帶有他自己的天馬行空的想像的,所以我覺得這個作品對於我來說是一次很新奇的嘗試。

《驚·夢》曾入選2019紫金文化藝術節藝術作品展覽單元,在江蘇大劇院美術館展出,是史上尺幅最大、規模最大、面貌全新的戲曲主題攝影展。

錯過了攝影展也不要緊,相比展出尺寸,攝影集則是適合收藏以及反覆把玩的形式。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購買,把「非遺」與「世遺」、美人和美景一起抱回家吧!

掃描二維碼

明明雯雯抱回家

新浪圖片「攝氏2014」年度紀實攝影師;

《生活》雜誌、《華夏地理》雜誌、《中華遺產》雜誌合作攝影師。

作品多次在中國、法國、荷蘭、比利時、英國、德國等地展出。

江蘇省崑劇院優秀青年藝術家

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榜首

全國崑曲優秀青年演員展演十佳新秀

全國首屆「紅梅杯」戲曲大賽金獎

江蘇省崑劇院優秀青年藝術家

第二十三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

2016中國文化部青年拔尖人才

第四屆江蘇省文華獎·表演獎

良在設計總監,作品曾獲得過數十項國內外設計大獎,其中如美國 ADC書籍類金方塊獎,「世界最美的書」獎,五度「中國最美的書」獎,美國 one show Design-銅鉛筆獎/優異獎(三項),英國 D&AD 設計獎,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 DFAA-金獎(兩項),香港環球設計大獎-銀獎/優異獎,三度日本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TDC獎,德國設計獎 German Design Award-特別提名獎,兩度德國紅點 Reddot Award 設計大獎,臺灣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獎、澳門設計雙年展-金獎/評審獎/友邦洋紙印刷大獎,靳埭強設計獎全球華人設計比賽-金獎,四度「平面設計在中國」(GDC),中國出版政府獎,全國書籍設計展-金獎(兩項)、銀獎(兩項)、銅獎、評審獎,全國美展等。

|崑曲主演|施夏明 單雯|攝影|馮方宇|總統籌 |王曉映|行政統籌|郭峰|創意統籌 |豐收|設計 |QQQQ DESIGN|崑曲表演|趙于濤 邰卓佳 石善明 錢偉 朱賢哲 計靈 李偉 張雯|出品|新華報業傳媒集團 昆蟲記 復社 藝夥文化|感謝|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 可一美術館

相關焦點

  • 為了愛可以不計死生的,除了牡丹亭的杜麗娘,還有琉璃的禹司鳳
    文/斯嘉麗彼時看《琉璃》,覺得禹司鳳對璇璣的感情實在讓人感動到不像真的。
  • 《牡丹亭》杜麗娘:「先性後愛」的白富美
    當然,對於這個養在深閨16年的淑女,自然也只是內心渴求,不敢有所作為。                (2)春香引逗小姐遊園          不到一會,杜麗娘伴著哀怨的情緒,睏乏的身子,便漸漸進入了夢鄉。夢中,一位青年才俊,手拿柳枝名叫柳夢梅的男子正在尋找杜麗娘,男子奇怪,剛剛他還跟著杜小姐,怎麼一轉眼,人不見了,再找,原來杜小姐在桌子旁睡著了,便叫到「小姐,小姐」,杜麗娘驚醒,居然看到一帥哥,杜麗娘很是驚喜,但又不敢直視柳公子,柳夢梅說:「我一直在尋找小姐,你卻在這裡」。
  • 杜麗娘的生成-魚人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利用德勒茲和加塔利在《千高原》中的分子-線-生成理論及它在《卡夫卡——為弱勢文學而作》,分析杜麗娘為主人公的前中期章節之劇情。我們認為,在這樣的安排和描寫中,我們能夠發現杜麗娘形象的獨特性,以及《牡丹亭》真正具有超越性價值的根本原因——它內在的政治性。我們以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6年版的《牡丹亭》為分析文本,這主要源於其注釋詳盡。
  • 杜麗娘性格發展淺析
    但是,如果把同樣的結論套用在杜麗娘身上」,「就未必是符合實際的了。」在他看來,湯顯祖讓麗娘「對青春、對愛情的渴望與熱情像江水一樣一瀉千裡,使讀者一覽無餘,完全掌握了她的性格。可以說,杜麗娘的性格在<閨塾>一出裡得到初步顯露,到了<驚夢>、<尋夢>、<寫真>,最遲到<鬧殤>就完成了,不到全劇的五分之二。至於以後的情節。
  • 明代知識分子杜麗娘,所謂幸福就是無知的幻象
    杜麗娘假裝生氣說,「你呀,就知道瘋玩。我也管不到你,橫豎別牽扯上我。」春香見狀,搖著她的手笑說,「走嘛走嘛,就看一眼。」杜麗娘一面撇著嘴,一面扎掙著跟春香往外走。 春香嘿嘿一笑,嘰嘰喳喳說笑著在前面帶路,剛出門,杜麗娘又返轉身,春香正要說嘴幾句,杜麗娘啐她一聲,「慌什麼。」
  • 杜麗娘怎麼就成了淫邪妖女了?
    情,顯然是圍繞杜麗娘演繹的。明末文學家謔庵居士(王思任)的評價入木三分:「杜麗娘雋過言鳥,觸似羚羊,月可沉,天可瘦,泉臺可瞑,獠牙判發可狎而處……」她是情之化身,為情而妖,為情而死,又為情而生。而柳夢梅的痴迷、杜寶的古執、老夫人的弱軟、陳最良的冬烘,還有春香的精靈,給她營造了氛圍,設置了依託,也得以在相互碰撞中宣洩。
  • 杜麗娘結婚前後的那些事兒(附音頻版)|詩壇軼事
    時間:1626年。    地點:江西撫州臨川上池村、江西大餘牡丹亭、揚州杜府。
  • 名人故事|孤山的烈女和才女,都是杜麗娘的閨中伴
    今天,我們來講孤山的一位烈女和一位才女,她們脾性不同、所在時代不同,卻都與杜麗娘有很深的淵源,可謂是其閨中之伴。01李慧娘這位烈女是李慧娘。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年),周朝俊以南宋權相賈似道暴虐為背景,創作《紅梅記》,講述裴舜卿和千金小姐盧昭容的愛情故事,並穿插裴舜卿和李慧娘的一段人鬼戀情。賈似道建別墅於葛嶺,取名半閒堂。一日,他遊西湖遇裴舜卿,其妾李慧娘忍不住讚嘆:「呀,美哉一少年也!」回府後被賈似道殺害。之後,賈將裴生囚禁府中。
  • 戲中人 | 《牡丹亭》杜麗娘:「叛逆」的閨閣千金
    該劇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夢醒後相思成疾,最後竟傷情而死。而杜麗娘死後,遊魂來到地府,判官發現她有姻緣未了,便放回人間。機緣巧合之中,杜麗娘與柳夢梅相遇於葬下她的梅花庵中,人鬼相戀,幾年之後起死回生,衝破重重困難,最後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千金」:杜麗娘其父杜寶乃杜甫後人,時任南安太守,母親甄氏為魏朝甄皇后嫡派。
  • 因出演《牡丹亭》杜麗娘,明清女伶人成為湯顯祖的知己
    後來《牡丹亭》改編成戲曲,被搬上戲曲舞臺,也讓更多的人能感知杜麗娘對愛情的追尋。與《牡丹亭》接觸最多的可能是文人士大夫,也可能是那些看戲之人,但還有一群人我們也不能忽視,就是那些出演《牡丹亭》中杜麗娘一角的女演員們。現在《牡丹亭》作為崑曲最有代表性的傳統戲而被很多觀眾喜愛,而其中杜麗娘的扮演者也更是吸引了我們更多的關注。
  • 人鬼情未了,江西大餘牡丹亭文化園,還原杜麗娘悽美的愛情故事
    其中牡丹亭為園中十景之最,始建於明代之前,明清時名冠江南,歷盡滄桑,屢興屢廢,現景點為1996年重建而成。明萬曆年間,禮部主事湯顯祖貶官至廣東徐聞任典史,後調任浙江遂昌知縣,兩次經過大餘,遊覽了府衙後花園,並聞杜麗娘與柳夢梅一段死而復生的傳奇故事。於是以牡丹亭為背景,創作了千古絕唱《牡丹亭(還魂記)》。景因文傳,牡丹亭遂聞名於世。
  • 當俠氣英雄遇見崑曲裡的杜麗娘……
    崑曲演員劉煜全新演繹《滄海一聲笑》俠氣迴腸的英雄遇見崑曲裡的杜麗娘劉煜扮演的《牡丹亭》女主人公杜麗娘滄海一聲笑三分逍遙三分豪邁兩分不羈兩分俠氣牡丹亭三分婉約三分孤情兩分柔美兩分豔麗當經典遇上經典成就眾人認為不可能的可能《滄海一聲笑》是1990年上映的電影
  • 「最長壽的鯊魚」,已經活了有400年
    例如,我們常見的烏龜壽命很長,還有一種鯊魚,它的平均年齡為400歲。其中一個從明代一直活到現在。現在是怎麼回事?這種名為格陵蘭睡眠鯊的鯊魚是地球上已知最長的脊椎動物。它平均壽命為400年,但它們的發育非常緩慢。格陵蘭雌性睡眠鯊魚只有在它們長到4米時才會成熟,而且一年只有1釐米長,這實際上與它們的新陳代謝緩慢有關。
  • 孤山的烈女和才女,都是杜麗娘的閨中伴
    李慧娘的人物形象創造,來自賈似道「遊湖殺妾」的元代故事,亦深受《牡丹亭》中杜麗娘人物形象的影響。《牡丹亭》面世以後,其「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深情和傳奇令世人趨之若鶩,引洛陽紙貴,亦影響了文學創作的一時潮流,由是出現大量為愛而死的「情鬼」,李慧娘就是情鬼之一。
  • 大咖到 | 聽沈豐英細說杜麗娘
    崑曲600年延續,得益於一代代崑曲人的口傳心授,一個演員的成長離不開老師點點滴滴的指導,沈豐英老師對此深有感觸,「我的脫胎換骨都是受教於對我影響最深的幾位老師」。現場,她動情回憶起和張繼青、汪世瑜、華文漪三位老師之間的點滴。
  • 安徽黃山:晨霧縹緲奇墅湖
    11月14日,位於皖南的黃山奇墅湖霧靄縹緲新華網發(水從澤 攝)    11月14日,位於皖南的黃山奇墅湖霧靄縹緲。    11月14日,位於皖南的黃山奇墅湖霧靄縹緲。
  • 驚情400年:湯顯祖與莎士比亞的遠和近
    中國人應該為自己擁有湯顯祖這樣的劇作家感到驕傲」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白旭、黃燕、袁慧晶  400年多前,當西方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用鵝毛筆寫下十四行詩的時候,5800公裡以外的東方,湯顯祖手執毛筆書著曲詞。  400年後,二人的戲劇在湯顯祖的故裡、江西省撫州市同臺上演,以紀念這兩位同時代的劇作家。
  • 《射鵰》給出答案,他若泉下有知會氣活
    逍遙派雖有鬼神莫測之神功,但終究無法長生,虛竹雖集天山童姥、無崖子、李秋水三人畢生功力於一體,但畢竟不是神仙,他只是一介凡人,所以他肯定無法超越生死,《天龍八部》的故事大概發生於公元1090年前後,由此可見,虛竹很可能在公元1200年以前便已經入土為安了,那麼虛竹死後,縹緲峰靈鷲宮究竟變成什麼樣了呢?《射鵰英雄傳》裡有答案。
  • 七夕-你我是世間彼此縹緲的煙火
    七夕—你我是世間彼此縹緲的煙火,穿越生生世世的輪迴讓我們在偌大的世間相遇。眼淚可以擦乾,但心中的痛此生卻無法抹去,也無法彌補此生的痛,會惶惶而虛度一生,不是不珍惜自己,而是沒有你的日子裡真的很痛,真的很苦。
  • 600年昆笛聲落400歲豫園 國寶級藝術家桂花香裡登臺獻藝
    今天下午,400多歲的豫園內,上演了一場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崑曲表演。濃鬱的桂花香裡,悠揚的笛聲在亭臺樓閣間迴旋,綺麗婉轉的唱腔、華美雅致的妝容,讓人瞬間穿越回400多年前。&nbsp&nbsp&nbsp&nbsp今晚,位於豫園商城的海上梨園,也上演了崑劇中最為經典作品之一《牡丹亭·遊園驚夢》,由上海崑劇團國家一級演員羅晨雪飾演杜麗娘;國家二級演員胡維露飾演柳夢梅。《遊園驚夢》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文詞、曲調,舞蹈三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成為崑劇代表作之一,也是舞臺常演不衰的經典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