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3月21日電 (魯丹陽)每年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多數中國民眾在家開啟了「宅」生活,一方面充裕的時間給民眾帶來了休息的好機會;但另一方面,生活不規律、情緒易緊張,讓更多的民眾睡眠質量不增反降。
「青海省從1月25日24時起,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原本計劃好的拜年被取消,家人在最短的時間內外出購買好食物計劃在家待著。」青海省西寧市市民劉遙說。
從大年初二開始,劉遙突然感覺乏力、發冷,並伴有咳嗽症狀。「我的第一反應是自己會不會得了新冠肺炎,年前因為工作原因還去了北京和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出差。」
「第一天晚上自己吃了藥後,第二天一早就去了醫院看病,診斷為普通流感。」劉遙說,「病情雖有好轉,但沒有痊癒。每天我都在關注全國各地的疫情信息,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我晚上睡不踏實,凌晨兩點多醒來,天快亮的時候又睡著。」
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主任醫師王玉寧說,「平時神經內科門診每天的平均接診人數約50人,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有睡眠障礙。」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很多民眾雖然有了充裕的休息時間,但是睡眠質量並不高,王玉寧介紹,「疫情較緩和後,來門診就診的患者明顯增多,有睡眠障礙的患者每天能達到40多人,且就診人數持續增加,患病原因多為疫情引起的緊張、焦慮及恐慌情緒。」
中國睡眠研究會日前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人睡眠白皮書》顯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民眾總睡眠時間增加了2個小時左右,但入睡時長普遍比疫情發生前延長了30分鐘,睡眠質量較差的人數佔比上升10%。「宅」家期間凌晨後就寢的人數超過50%。
「年前我和家人回了老家陝西,二月初又返回西寧。在居家隔離的14天中,經常晚上看劇、白天睡覺,作息時間顛倒。」西寧市民陳晨說,開始正常時間上班以後,白天經常犯困,工作效率低。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市民滿都爾娃從2019年3月開始利用業餘時間代購乳膠枕,「疫情期間有不少朋友因為睡眠障礙向我諮詢購買乳膠枕。」
「目前針對失眠,醫院的治療從心理疏導和健康睡眠宣傳教育方面入手,患者需要調整作息時間、改變錯誤的睡眠觀念,適度鍛鍊身體。如果療效欠佳,可以通過口服藥物治療。疫情期間,民眾應該合理規劃安排生活,增加與家人、同事的溝通,保持良好的心態,在家適度運動,睡前不看疫情新聞、保持心理平靜。」王玉寧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