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 | 每個當下就是你的生命

2021-03-02 自在睡覺

「你相信的,而且你真正相信的,你的外在就會表現出來。」

——蔡志忠

 蔡志忠 

臺灣著名漫畫家

開啟中國古籍經典漫畫的先河

拍攝了《老夫子》

《烏龍院》等長篇動畫電影

曾獲1981年金馬獎最佳卡通片獎

代表作品:《莊子說》

《老子說》《列子說》等

作品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蔡志忠老師,很多人都會選擇「天才」二字。的確,年僅四歲半就決定要成為畫家,立志一輩子畫畫的蔡志忠,有著絕對的天賦和悟性。

蔡老師從不避諱談論自己的天賦,他說,我不敢不誇獎自己,這不是驕傲,這是如實表達自己。

15歲走上職業漫畫家之路,作品傳遍亞洲,曾被評為臺灣「十大傑出青年」、榮獲華語動漫終身成就獎。漫畫作品的成就已經足以讓蔡志忠閃耀,他卻還兼具禪學大師、物理學家、銅佛收藏專家、橋牌冠軍等多重身份。

天賦之外,他以遺世獨立的處世價值成為人們心中的哲學、禪學大師,在物理學、數學等學科上建立起自己的認知體系。

這次,我們走進蔡志忠老師的工作室,面對面傾聽他的生命哲學。

作家三毛在蔡志忠自傳《天才與巨匠》序言裡寫道,他的自我教育和手中的那支筆,不斷的嘗試和摸索,就為著一個理想——沒有懷疑過的理想,帶著他走向未知。

自四歲半那年覺察到自己的志向,蔡老師便再也沒有離開過他的紙和畫筆,不存在片刻的遊移和絲毫的搖擺。執筆,他就是自己的神,落筆,他就是一代漫畫宗師。

反觀我們自身,「我們究竟想做什麼,想要什麼」依然是許多人心中的困惑。

蔡老師給出了一個簡單而富有深意的答案:

拿兩張A4紙,第一張,左邊寫上你喜歡什麼,右邊寫上你討厭什麼。第二張,左邊寫上你會什麼,右邊寫上你不會什麼。兩張紙合在一起,尋找左右重合的部分。許多人選擇的是討厭什麼,卻會做什麼,這就是工作的束縛和負擔。

初二那年,蔡志忠將自己的四頁漫畫寄去臺北集英社,出版社以為他是職業漫畫家,當即邀請他來臺北工作。那時他就立志,要當最專業的畫家。

何為最專業?蔡志忠說,以我的標準,專業就是第一,是世界第一。

初為職業畫家的蔡志忠,每天工作到凌晨三四點,直到老闆都來催促他睡覺,他說,我太愛畫了,跟錢沒有關係。

天才的基因是客觀存在的偶然,巨匠的誕生卻是主觀能動性發揮的必然。

環顧大千世界,天賦確實是珍貴之物。但人的天賦就像火花,如果你不去燃燒它,它就會在漫長的歲月中被瑣碎的雜事熄滅。就像蔡老師常說,你可以比自己想像的強一百倍,只是你沒有做到。

我們不要活在過去,也不要活在未來,而是要活在每一個值得燃燒自我的此刻。

一心不動而覺性常靈,覺性常靈而一心不動。一心不動謂之定,覺性常靈謂之慧。定慧等持,是為真正的制心一處。

蔡老師用「制心一處」來提醒大家,生命需要專注。蔡老師創作的時候,他的時間便不是以客觀的小時或是天數計算,而是以他內心投入的專注程度計算。於是,他能在5年畫200本武俠漫畫,僅2014年一年,就完成了2450張水墨畫。

我們遠比我們想像的強一百倍,只是我們沒有放大自己的能量。

生命的妄念太多了,過去,未來,成敗,得舍。往往正是這些妄念,分去了我們的專注與力量,妨礙了創造力的發生。

很多時候,幹擾我們的並不是外界的繁雜,而是我們並沒有將「心」歸一。如果本心都是亂的,何談專注的姿態呢?

臺北少林寺,立有一塊蔡老師的漫畫碑,碑上鐫刻著「用心若鏡」四字,亦為他推崇的理念。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修養高尚的人,心思應如一面鏡子,對於外物,來者即照去者不留。這和佛陀對空的定義有異曲同工之妙。

佛陀說一切諸法,無有去處,無有來處。如果我們能應合事物本身,不有所隱藏,便能夠反映外物,不再因此損心勞神。

蔡老師的心如此澄澈,不曾留下雜亂無章的痕跡。生命,不應該是名譽的附庸,不應該總為世事負累,物去不留,不亂於心,才是好的生命狀態。

當被問道如何將正確教育下一代的時候,蔡老師說到,中國的父母太在意文憑,太在意高考了。

並不是只有那一張張打滿紅勾的卷子才能證明孩子的價值,人的天性有太多值得挖掘的地方,父母也許應該將目光和眼界打開,讓孩子找到他自為的存在。

<<  左右滑動翻看圖片  >>

愛就是讓一個小孩,自由地在外闖蕩,但永遠為他保留回來的港口。

正如蔡老師所說,生而為主,你就是自己的主人,你自己決定你的前途。

當我們以生命觀察者的身份走近蔡老師,我們發現,他總是穿著純白的襯衣和一雙古舊的帆布鞋,總是以簡單的白粥為三餐。

除了本心的「修飾」,並無過多外在的執念。

12月已是深冬,杭州氣溫驟降。72歲的蔡老師依然身著單衣,全程帶領大家遊覽整個西溪園區。

在綠意依存的西溪,蔡老師用他親切的笑容告訴我們,當生命與大自然頻率一致,步調相同的時候,內心可以多麼純粹而美好。

在蔡老師的畫室裡,他手把手教大家畫畫、寫字。同學們寫字,蔡老師用一個晚上的不眠,畫出50幅獨一無二的作品,藝術以共同呈現的方式在我們與蔡老師之間流淌。

紙上留下的不僅僅是顏色或筆畫,還有生命的表達被看見、被尊重的愉悅,也是一種與智者同頻、對話的歡喜。

向下滑動查看更多

他說,對他的提問,百無禁忌。通透的生命,經得起所有追問。

他笑,臉上是誨人不倦的快樂。慷慨的智者,亦是溫潤如玉的師長。

兩日的課堂,從蔡老師滔滔不絕的金句中,我們獲得了知識的養分;而他又時不時以詼諧的語句,讓我們真切地體會到智者的生命狀態。

看著這樣怡然自得的蔡老師,我們不禁反問自己,是否在庸常的人生中,我們追求了太多無謂的事物,以至於失去了對自己內在的觀察?

也許這次會面,會激發我們對生命的更多想像與疑問,那就以蔡老師這句話回答生命各式各樣的問題吧:

「自己的問題,自己找答案」

 生命通識學院第二期課程 

 火熱報名中 

從前沿科技到人文藝術

跨學科的通識教育體系

匯聚學養深厚的學者

與最具前瞻性的思想家

梁冬老師說

愛生命的人,生命愛你

期待你加入生命共同體

課程購買及諮詢

請掃碼添加一聽微信號

相關焦點

  • 蔡志忠教女
    1981年蔡志忠獲得金馬獎最佳卡通片獎。1999年獲得荷蘭克勞斯王子基金會頒獎,表彰他「通過漫畫將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作出了史無前例的再創造」。2011年獲「金漫獎」終身成就獎。雖說蔡志忠的生命密碼裡外沒有9,可是絲毫不影響他成為一個偉大的漫畫家。
  • 蔡志忠談佛法,講述「生命的微笑」
  • 梁冬對話蔡志忠:生命為何如此美妙,這得益於我們善於思考和創造
    每一個小孩都會表達,每個小孩都會唱歌,每個小孩都會畫畫,只是不要大人把他教壞了。大人常常說這樣畫不對,要像蔡志忠那樣畫才對,這樣唱不對,要像朱哲琴那樣唱才對,小孩子就放棄了。歡迎參與文末分享,就有機會獲得蔡志忠的親筆籤名的書《仁者的微笑:《論語》解密》。
  • 【254期】漫畫家蔡志忠,原來是個好老師
    由於他身材十分瘦小,媽媽經常開他玩笑:「你這麼瘦弱,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我看將來你只能背個竹籃子到馬路上撿牛糞。」蔡志忠總是對媽媽回答說:「我不要撿牛糞,我一定會找到自己的職業。」於是他從三歲半開始思考,躲在父親的大桌子下思考,藏在九重葛綠籬笆裡面思考、埋進棉被窩裡思考,白天思考、晚上思考,想知道自己將來可以做什麼,會什麼?能成為什麼?
  • 蔡志忠漫畫(推薦)
    這些作品,曾令三毛感慨:蔡志忠的智慧,使視古人如畏途的這一代中國人,找到了他們精神的享受和心靈的淨化。《生命覺者》梁冬對話蔡志忠視頻丨杯茶禪道丨全在於你是站在哪一個角度去看「它」!丨主人公丨每個人都應認清自己,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的主人。
  • 蔡志忠的漫畫、稿費及其他
    奇人蔡志忠,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從出生到當下一共有幾天,從來不吃早餐,愛好喝咖啡,最高紀錄一天喝15大杯,坐在椅子上不起來的最高紀錄是58個鐘頭,曾經有42天沒開門走出去,2006年全亞洲橋牌第一,家裡有125個冠亞軍杯。蔡志忠的人生也頗具傳奇性。
  • 蔡志忠的漫畫人生:我不再切割任何生命去換取財富
    正是靠著這般在外人眼裡有些不可思議的行為習慣,在數十載的年歲裡,他創作的《漫畫佛學思想》《蔡志忠禪悟漫畫》《莊子說》等一系列中國傳統文化漫畫,面向45個國家和地區發行,全球累計銷量已經4千萬冊。三聯書店的總經理沈昌文說:「蔡志忠最大的貢獻,就是讓13億中國人重新重視自己的文化。」
  • 蔡志忠:漫畫繪人生
    他總是喜歡說「每個人都可以用一把刷子混飯吃,關鍵是要儘早找到這把刷子」。那多早算早呢?「厲害的角色在兩三歲的時候就知道這把刷子是什麼了」。蔡志忠出生在臺灣的鄉下。媽媽開玩笑說:「你這麼瘦弱,將來只能背個竹籃子,到馬路上撿牛糞。」 小小年紀,他就開始思考人生,躲在父親的書桌下、藏在籬笆裡、埋進被窩裡,思考自己將來可以做什麼。 4歲那年,父親送給他一塊小黑板,他第一次領略到繪畫的樂趣,立志一輩子畫畫,「只要不餓死就一直畫下去」。
  • 漫畫大師蔡志忠: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只是90%被大人教壞了
    你的孩子偏科很嚴重;你的孩子因為玩耽誤了學習;你的孩子上課不認真,老走神……恭喜你,你的孩子可能是個天才!不信??聽知名漫畫家蔡志忠老師來給你說說...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蔡志忠的漫畫。他4歲開始畫漫畫,漫畫作品在50多個國家出版,連業餘玩個橋牌,都能成為亞洲第一的橋牌高手。
  • 漫畫大師出家,紅塵再無蔡志忠
    而今,72歲的蔡志忠在少林寺剃度皈依佛門,實踐了他的諾言。自此凡世少了一個特立獨行的漫畫家,多了一個有趣的和尚。 皈依佛門 11月17日上午,嵩山少林寺在藏經閣為72歲的臺灣漫畫藝術大師蔡志忠舉行剃度儀式,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大和尚為蔡志忠剃度,蔡志忠自此成為一名「沙彌」,法名釋延一。
  • 蔡志忠的稿費成了三聯書店的員工宿舍
    奇人蔡志忠,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從出生到當下一共有幾天,從來不吃早餐,愛好喝咖啡,最高記錄一天喝15大杯,坐在椅子上不起來的最高記錄是58個鐘頭,曾經有42天沒開門走出去,4歲半「開悟」,36歲時擁有了一切,2006年全亞洲橋牌第一,家裡有125個冠亞軍杯。蔡志忠的人生也頗具傳奇性。
  • 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每個孩子都是天才,遺憾有的媽媽不知道!
    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每個孩子都是天才,遺憾有的媽媽不知道!
  • 蔡志忠:老婆說我站著躺著都不厲害,我坐著很厲害
    其實,每個人都遠比自己想像的更厲害,如蔡志忠所說:「我學會動畫和橋牌都只用了3個月。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厲害100倍,只是自己不相信。人生最高境界的坐其實是坐忘,是入定,是在靜坐中領悟到生命的價值與使命。心就是佛,佛就是開悟的自己,每個人都應該點燃心中的黎明,想通了生命的真理,成為自己身心的主人。」
  • 對話蔡志忠:無相就是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場
    水從高山衝下平谷,經過急流,經過綠洲,碰到沙漠,過不去。第二次,水從高山衝下來,經過急流,經過綠洲,碰到沙漠,過不去,又一樣。第三次,水流到沙漠面前,哭了,說,沙漠就是我的人生宿命,我永遠越不過沙漠。這時,風對水說:水啊,其實你不止是水,你可以變成水蒸氣,升到天空,變成雲,藉著我的幫忙,越過沙漠,再變成雨落在地下,變成水。所以沙漠對你並不存在。
  • 漫畫大師蔡志忠送給現代成年人的——人生修行哲學
    出生只是金箍圈裡面最薄弱的一層,只要你有挑戰和堅持的勇氣,打破只是早與遲的事情罷了。而箍著我們大部分人無法前行的,是無數的人生困惑,從十幾歲的煩惱,二十幾歲的迷茫,到四五十歲的中年危機……一個困惑不解決,便在心上鎖了一把鎖,當鎖越來越多,越來越重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人生的路,不知道怎麼走了,或者是舉步維艱,走不動了!
  • 「蔡志忠漫畫獎」永久設立 ,這位國漫大師,你了解嗎?
    為積極推動中國動漫文化走向世界,從本屆金龍獎開始,組委會將永久設立「蔡志忠漫畫獎」,用於褒獎在傳統文化傳承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作品或作者。蔡志忠是什麼人呢?為什麼要單獨設立「蔡志忠漫畫獎」?談到這個問題,我們不得不了解一下蔡志忠其人的生平。
  • 漫畫頑童蔡志忠:「努力」沒有用,想要成為很厲害的人要這樣做
    每個人要先去了解自己的籌碼,設定自己的階段性目標,不是每個人都要去讀北大、清華,但我們每個人可以做最好的自己。一個人在尋找自己最喜歡事情的旅途中,第一個門檻是要能養活自己。他說:「這輩子賺錢的事夠了,從此不切割任何生命去賺錢盈利,所有的時間都歸我享用。」人應該要能早點想通,這一輩子到底要來幹什麼?很多人其實一輩子被自己的欲望所奴役,被外人的期待所困住,其實我們不是只來賺錢,是來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儘早發現孩子的興趣,就是每天問他長大做什麼?
  • 漫畫大師蔡志忠是如何運用職業規劃活出頂端優勢的?
    蔡志忠是如何明確自己的職業定位的呢?他說:「你拿出一張紙,左面寫下你喜歡的東西,右面寫下你擅長的東西,再把兩者結合起來,選你既喜歡又擅長的。人這一輩子最重要的事,就是找到自己喜歡又擅長的東西。」這段話簡直就是職業定位的精髓。職業規劃專業機構向陽生涯有一個非常知名的「向陽職業規劃模型」,是三個圓環的組合。
  • 蔡志忠:臺灣漫畫家的地位是我奠定的
    我醉心於物理、數學的世界,並研究時間方程式,就是以東方哲學觀為基礎,去挑戰物理學界的公論。南都周刊:你對數學也特別有研究,你說過,如果你來當數學老師的話,不會有這麼多人不喜歡數學。蔡志忠:當然啦,還有什麼比數學更好玩?南都周刊:那你會用漫畫的形式去畫數學或者物理嗎?
  • 72歲漫畫家蔡志忠出家,「落髮」少林寺
    我醉心於物理、數學的世界,並研究時間方程式,就是以東方哲學觀為基礎,去挑戰物理學界的公論。 南都周刊:你對數學也特別有研究,你說過,如果你來當數學老師的話,不會有這麼多人不喜歡數學。 蔡志忠:當然啦,還有什麼比數學更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