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讀一頁小孩讀一行,閱讀速度想加快,「視覺辨別」要跟上

2021-01-12 奶果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段時間,閨蜜和他的孩子濤濤要來我家。當我在客廳的時候接到朋友的電話,"爬到九樓快累死我了,快點開門"。我聽完,哭笑不得,連忙叫閨蜜下樓,因為我家在六樓。閨蜜趕到我家的時候,就和我抱怨是濤濤告訴她,上次來我家看到的門牌號就是902。

這時候,我趕緊拉住濤濤媽,並提醒她濤濤現在都這麼大了。不應該把"6"和"9"搞混,可能是視覺辨別能力不夠。除非他是真的粗心看出,那還沒什麼問題,否則就要引起警覺了。

什麼是視覺辨別能力。

視覺辨別能力指的是我們能把一個物體和另一個物體,依據它們的形狀、大小或是顏色,很好地將他們區分開來。這個能力還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即求同和求異。

簡而言之就是,我們能夠認出這個兩個物體的一樣的地方還有不一樣的地方。

視覺辨別能力可以算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心理活動。視覺辨別能力要求一個人能在非常短的時間裡,預覽整個事物,並且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去抓住這個事物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一個點。然後再去我們的大腦裡找出相關的信息,進行對比分析。

還要用我們的話語去把我們得到的結果分析出來。這個能力非常考驗我們大腦的運作能力。

人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眼睛的地方是非常多的。從孩兒時期就開始要用到眼睛了。特別是在孩子們學會走路的時候,這個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發展。所以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看一些東西,讓視覺受到刺激。但是如果一直盯著一種事物,像玩手機和看電視,這種單一的視覺刺激,會讓我們的視覺辨別能力越來越弱。

當孩子們年齡越來越大,需要上學的時候,視覺能力對孩子們來說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了。

視覺辨別障礙的表現

1)辨別拼音能力弱:

當孩子們開始接觸語文這門課程時,拼音算是入門級的基礎。很多視覺辨別能力弱的孩子在辨別拼音這方面非常困難。

"b"、"p"、"t"、"f"這些比較近似的聲韻母都會讓這些孩子們感到吃力。如果不去加強訓練,對以後的拼寫詞彙會有很大的困難。同樣,等他們上了高年級,要學到英語的時候,這些困難還是會顯現出來。

2)相似的漢字辨別不出:

很多老師一般在教孩子認字的時候,總是先教他們認部首偏旁或者字體相似的部分。因為這樣對孩子來說比較容易能接受,也能比較快懂。但是這樣對那些有視覺辨別障礙就是適得其反。

因為偏旁或形近字帶來的相似性,會讓這些孩子更難去區分。像"錯""蠟""借"這種形近字,很多有視覺障礙的人都無法分清。

3)對數字不敏感,分辨力差

像開頭提到的濤濤,他把我家602的門號認為是902。這是很多視覺障礙的人一個通病。他們總是會把"9"和"6","5"和"2"這些數字弄反,搞出許多笑話或者麻煩。

上文這些表現都是孩子們在學習中運用到視覺辨別能力的具體體現。字母、漢字、數字,這些因素是我們學習的一個基礎。雖然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還不能較好地體現若辨別視覺能力不好有什麼壞處。但是當孩子們慢慢上到高年級,需要用到視覺辨別能力的地方多了,那些視覺辨別能力弱的孩子會在學習進程上與其他孩子落下很多的差距。

給孩子做強化訓練,遠離視覺障礙

視覺辨別能力的測驗可以從兩方面入手,就是求同與求異。根據大量實驗檢測,可以從很多方面入手。

能夠去區分比較簡單的形近字;能說出相似聲韻母的區別;數字也能去較好的區分等。

4歲是孩子們視覺辨別能力提高的黃金期。當他們在這個時期沒有得到及時的培訓的話,等到他們六歲的時候還不能達到一定的辨識水平。就要進行強化訓練了。

訓練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要一步一步慢慢來。從簡單的開始,然後再慢慢提升難度。從具體的事物開始,然後再進化到抽象的事物。

我們可以根據孩子們目前的水平對他們進行有效性的訓練。如果孩子們在訓練的過程中,覺得太容易了,一次就可以通過的項目可以不必再做。那些在訓練的過程中有碰到挫折的題目,可以讓孩子們反覆練習。家長們不用特別著急地去告訴孩子們題目的答案。要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反覆觀察,這樣得來的答案的影響力比家長直接告訴來得還要大。

1)物體的辨別

物體可以分為氣體、液體、固體。進行物體的辨別可以從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體入手。

氣體的辨別:

炒菜飄出的清香氣味和蒸魚時空氣中散發的腥味。因為很多氣體都是沒有色彩的,也沒有形狀。看似不關視覺辨別能力的事,但是前面提到了,視覺辨別能力不單單只是眼睛在運作,我們的大腦也是在運作的。我們在聞到這些氣體時,腦海裡也會閃現這些東西。等到我們看到這些東西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地反應什麼東西應該有著什麼樣的味道。

固體的辨別:

我們可以從顏色、形狀、軟硬的方面去進行比較。像蘋果和番茄,這兩個物體在顏色上都是大紅色的,在形狀方面也同樣都是圓圓的。但是它們的軟硬程度不一,蘋果比較硬,不會一捏就碎。而番茄不一樣了,如果用力一捏,可能會被噴一手番茄汁。

液體的辨別:

同樣,我們也可以從顏色、液體透明度、味道方面去比較。像白開水和可樂。這兩個液體存在許多不同。白開水無色無味,而可樂呢,就是黑紅色且酸甜的。就算有許多的不同,他們也還是擁有一個共同的地方,那就是會流動。

2)進行圖形的比較

找一些圖形讓孩子去進行比較,找出這兩個圖形有什麼相同點還有不同的地方。這樣的練習可以讓孩子們對這些圖形之間存在的關係去考慮它、判斷它,然後再去觀察兩個圖案的不同之處。

像普通的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

這算是比較簡單的圖案了。別看這麼簡單的兩個圖形,其實也包含許多知識。他們的相同點就是都擁有三條邊、三個內角且加起來均等於180度。但是不同之處也很多,等邊三角形,顧名思義,就是三條邊都相等,且三個內角也都為60度。如果孩子們能發現這些問題,對他們以後的數學幾何都有很大的幫助。

進行數字、字母和形近字的辨別訓練

父母可以準備一些卡片,上面可以寫一些比較讓孩子容易弄混淆的數字。寫一個不同的數字,然後其他卡片都寫一個相同的數字。再將這些卡片重新打亂,讓孩子找出那個不同的數字。同理,字母和形近字的訓練也可以用這個方法。

當孩子找不出的時候,不要去催促他,家長要在一旁給孩子不斷地加油鼓勁,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當孩子們的能力慢慢提高時,可以設置一些比較高難度的了。我們可以增加卡片的數量或者在他們尋找卡片的時候進行計時訓練。

我是奶果媽媽,也是4歲孩子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和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想靠寫書評變現,可1個月只能讀1本書,怎麼辦?
    很多人想靠寫書評變現,卻在閱讀階段就止步不前。如果你一個月只讀一本書,憑藉這個速度想要實現變現,真的很難。你可能會說,讀書讀得快沒啥好處,它會影響我們對文本的吸收能力,也體驗不到閱讀所帶來的樂趣,再說了,我的閱讀能力已經定型了,不可能有很大的提升的。
  • 從讀一頁書要5分鐘到一年讀700本,他是怎麼做到的?
    據說巴菲特每天都看500頁的書;而孫正義兩年看了四千多本書,我想他修養的那兩年看的書是許多人一輩子也看不完的吧。從這一點可見一斑:成功人士都在大量閱讀。一頁書要讀五分鐘的人又怎麼能夠體會讀了四千本書的感覺呢?
  • 專家:視知覺訓練有利於提高「讀速」
    閱讀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意義,更多閱讀也是教育改革的新趨勢。將來的高考中,將更加注重閱讀量和閱讀速度。高中語文新課標、新教材的編寫者,北大教授溫儒敏解讀高考語文變化時介紹道: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閱讀題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 想培養「別人家孩子」?重視「視覺能力」培養,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今天,我想先給大家出一道題目。大家請看下面的這幅圖,根據圖片上的題目要求完成。好了,你花了多少時間來完成這道題目呢,雖說題目看上去蠻簡單的,但是要想達到百分百的正確率或許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和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呀。
  • 跟上造句和解釋_跟上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跟上(gēn shàng)。在成就或物質的獲取上,與同時代的人相配。[跟上教授們。]與…看齊。[要跟上比他跑得快的運動員並不難。]跟上在教材中的例句:1、船上沒有封艙用的防漏隔牆。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臺上,大聲吼喝:「全體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後。必須把六十人救出去!」
  • 怎麼提升閱讀速度?12種消除音讀的方法,總有一款適合你!
    克服「音讀」是所有參加快速閱讀訓練的朋友的一個難點和重點,同時它也是一個相對複雜和比較頑固的過程,我們要想實現快速閱讀、達到眼腦直映就必須想辦法簡化直至克服這個過程。目前,一般克服「音讀」習慣有下面這些方法。
  • 如何輕鬆給娃讀一噸繪本
    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只要你想找,網上各種付費的和免費的讀繪本資源絕對不缺。我自己比較熟悉的是錢兒頻道、凱叔講故事裡的免費繪本和大J小D曾經賣過的中國兒童分級閱讀課。這些平臺的繪本算是讀的比較專業的了,但是依然還是會有各種讓我不滿意的小問題。我買了大J小D的0-3和3-6歲中國兒童分級閱讀課。
  • 但漢松:閱讀是一個字一行行去讀,聽濃縮版音頻是不夠的
    部署、調動、斡旋、強攻、破襲、鏖戰……但漢松以個人突入意義城池的歷程,言明——閱讀,絕非一時一地、一蹴而就之事,它延宕在畢生的歲月裡。於現當代美國文學及批評理論深耕多年,但漢松卻言,《以讀攻讀》絕非一本某些讀者所期待的文學閱讀方法手冊或指南。不是不樂為人師,只是但漢松以為,文學閱讀是一次發生在生命個體內部的私密事件,它絕無代勞的可能。
  • 軍團薦讀|請開始你的閱讀
    每到年底都要盤點一年來閱讀的書籍,今年年底盤點,發現居然老生常談,讀的還是中國四大名著。 其實我的閱讀既沒有宏觀規劃,也沒有微觀瞄準,整個可以稱之為囫圇吞棗。 在小學三年級,就喜歡上《紅樓夢》。
  • 《閱讀的藝術》:傷心的時候聽慢歌,疲憊的時候讀小說
    ……我的目的不是睡眠,而是下一卷,我讀完《紅王》的最後一行就可以讀下一卷了。這種處理與其說是選擇,不如說是不自覺的習慣行為。在購買續集之前,我避開了哲學思考,比如關於《星際迷航》的指揮心理學、探索政治學或異種生物美學。這是一種輕鬆的消費,是欲罷不能的享受。這是戴蒙·揚在《閱讀的藝術》中的一段描述。
  • 揭開孩子閱讀障礙的真相:讀不懂、讀不深,是大腦的記憶區出了問題!
    輔導孩子寫作業的老母親們大概都有這樣的痛苦經歷:別人家的孩子念完一篇短文,筆走龍蛇輕鬆回答問題,精彩的讀後感也是信手捻來;自己家的熊孩子呢,瞪著水汪汪迷茫的大眼睛硬是說不出剛讀了啥。認知學家說:孩子的閱讀困難,極可能是大腦記憶區的問題。讀不懂、讀不深、讀不透是因為孩子的記憶差!了解大腦記憶的工作原理,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 讀書三問(讀什麼、怎麼讀、為什麼讀)
    按照心理學解釋,想「懂」首先需要知識的不斷儲備(閱讀、學習),生活的、工作的、待人接物的、某個專業領域的.必須具備相應的知識;但懂並不等於會。簡單的例子:我們可以「懂」醫學,並給一位外科醫生做翻譯,但我們自己不會「動刀子」,因為我們不會;我們能開車,但不一定能(也沒必要去)建造或修理汽車,因為我們只要掌握相關駕駛技術即可。
  • 邊讀邊寫可以進行快速深入的閱讀—《快速閱讀法》讀書筆記3
    讀第三章「為什麼讀後會忘記—留住閱讀體驗的秘訣」(D15)這一章出現了一個新的概念「呼吸式閱讀」,說的其實是邊寫邊讀的好處。因為閱讀就相當於人的閱讀,只讀不寫,是只有吸氣而沒有呼氣,人會憋悶。只寫不讀,是只有呼氣沒有吸氣,氧氣不足哦。呼吸式閱讀有4個步驟:1一行採集,只留住最具魅力的片段。2一行精華,只摘取最精彩的一行。
  • 一個速度很慢的閱讀者,用什麼方法兌變為一年閱讀700本書的大神
    印南敦史原來也只是個普通人,他原來的閱讀速度就是讀一頁內容需要5分鐘甚至10分鐘 ,閱讀效率並不高,甚至一度時間認為自己腦子摔壞了。 這樣的一個普通人,是如何成為一個閱讀「神人」的呢?在《快速閱讀法》一書中,印南敦史為我們揭密了。
  • 韓國作家二志成,就是這樣讀書的|讀《書都不會讀 你還想成功》
    韓國作家二志成寫了一本書,《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我為它的讀書概念所深深打動,也徹底改變了我的閱讀思維。這是一部告訴人怎麼讀書,怎麼通過閱讀改變人生的書。最開始,看到這樣會懟人的標題,引發了我的好奇和反感,讓人誤以為是心靈雞湯。但是好多人推薦我,還有它昂貴的價格,讓我非讀一下不可。真的,讀完,耳目一新。
  • 英語分級閱讀每天讀多少本合適?多久刷完一個級別?
    對小孩英語學習啟蒙,一般來說,遵循聽、讀、說、寫這個順序是沒錯的,很多家長也是按這個要求來做的。但是,對於英語分級閱讀重要性,家長們都理解了,但是,每天讀多少本合適?很多家長可能還沒有理出一個思路,我就結合我的經驗今天就重點談談這個問題吧。
  • 《閱讀的力量》|無法堅持閱讀,或許是因為沒有讀對書
    但是,陸續有三個人向我推薦了這本書後,我心想自己或許該讀一讀這本書,是好是壞,讀了才知道。齋藤孝是日本明治大學的文學部教授,專攻教育學、身體論、溝通論、閱讀學。同時,他還出了很多書,這本《閱讀的力量》一上市就在日本十分叫好。這本書深入淺出地向讀者展現了兩個問題: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有什麼好處?
  • 《快讀閱讀訓練法》:方法+訓練,一目十行、過目不忘不是夢
    直到今天讀了這本《快速閱讀訓練法》才發現:所謂一目十行、過目不忘原來是可以通過科學的可以訓練而得的!    如果說《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是二志成在「道」的層面上告訴我們什麼是正確的讀書方法,那麼《快速閱讀訓練法》就是劉志華在「術」的層面教我們如何提高閱讀效率。
  • 我們時代的散文閱讀與語文教育:如何讀,為什麼讀?
    12月5日晚,以「如何讀,為什麼讀——我們時代的散文閱讀與語文教育」為主題,譯林出版社在京舉行新書《我認出了風暴》閱讀沙龍,與會嘉賓探討了當下散文閱讀的必要性與方法。
  • 剽悍晨讀:理解這三個閱讀的心理學原理,你能有效提升閱讀能力
    從閱讀習慣上講,電子閱讀比紙質閱讀更難。其中從難易程度上講,計算機屏幕大於手機閱讀、手機閱讀大於Kindle電子書、Kindle電子書大於紙質印刷品。 這種難易程度的劃分,來源於視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