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知情人士透露,長城汽車(601633)計劃推出全新智能電動汽車獨立品牌,內部代號為「SL」,將主打推出高端新能汽車。幾乎在同一時間,「上海哈弗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上海沙龍智行實業有限公司」,並完成工商變更,這似乎再度證實了上述傳聞。
今年以來,東風、長安、上汽均推出了新能源汽車高端品牌,旨在徵戰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傳統車企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勝算幾何?目前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否還需要一個全新品牌?傳統車企集體「推陳出新」,對新造車企業而言是否會構成壓力?能否打破現有的市場格局?
伴隨著長城汽車新品牌的逐步曝光,上述問題成為了行業熱議的焦點。一位不願具名的證券分析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或許會呈現「啞鈴」的形狀,高端車型和低端小型車會佔據市場的主要份額。那些想要在銷量規模和品牌溢價上有所突破的傳統車企,勢必會朝著推出高端新能源汽車的方向走。
從未放棄高端市場
近日,有消息稱,長城汽車的「SL」項目定名為「沙龍智行」,擬推出高端新能源汽車產品。而據天眼查顯示,12月10日,上海哈弗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更名為上海沙龍智行實業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從汽車整車、零部件、汽車高新技術開發變更為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換電設施、充電樁銷售和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等。
據了解,上海哈弗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註冊資本為150萬元,法人代表為胡樹傑,為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完成更名後,公司的的法人也發生了變更,現任法人代表為李鵬,為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及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產品數位化中心數位化執行官。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長城汽車旗下的品牌包括哈弗、WEY、歐拉及長城皮卡。「SL」項目的推出,或將成為長城汽車旗下的又一新品牌,同時也是長城汽車繼推出WEY品牌後又一次向品牌高端化進行嘗試。
長城汽車11月產銷快報顯示,1-11月累計銷量96.15萬輛,同比增長0.75%,其中新能源汽車品牌歐拉銷量累計為4.35萬輛,同比增長20.17%。
業內人士判斷,目前長城汽車的歐拉品牌專注於小型電動車,與寶馬合資的光束汽車也主要是生產MINI品牌的純電動汽車,尚不能滿足長城汽車對品牌高端化的需求。此前長城汽車在推出WEY品牌時,已積累了一定的品牌向上經驗,如今推出高端新能源電動汽車品牌,屬於順勢而為。
市場空間巨大
中國汽車品牌謀求高端化並不是一個新的現象,此前,長城汽車、吉利汽車、奇瑞汽車等均推出過相應的高端品牌。這其中,有的新品牌成功闖出了屬於自己的細分市場,有的則幾經波折,崛起之路並不順利。
「成立全新的品牌需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如果品牌既有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足,那麼新品牌也會缺乏市場認可度,反而會浪費公司的資源。因此,大部分車企在做決策時還是相對謹慎的。」一位車企內部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從立項到最終確立,新品牌的成立是需要謹慎的調研和周期的。
儘管風險顯而易見,但面對汽車消費不斷升級的大潮,越來越多的傳統車企還是瞄準了高端化的賽道。如今,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熱度不斷升溫,新能源汽車的高端化則成為了傳統車企發力的重點。
今年7月,東風汽車集團推出了全新高端電動汽車品牌嵐圖,並宣布回歸A股市場,其募集資金也將主要應用於嵐圖的打造上;11月,長安汽車宣布將與華為、寧德時代共同打造一個新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同月,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聯合打造的高端純電汽車品牌「智己汽車」正式浮出水面。
扎推式地推出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側面體現出了這一市場的巨大潛力。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110.9萬輛,同比增長3.9%,已經結束下降趨勢。而根據諮詢公司威爾森的監測顯示,今年1-10月,特斯拉均在以絕對優勢領跑個人消費市場。未來其核心技術突破有望引領本地生產的純電動汽車往中高端化競爭。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傳統車企集體發力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主要原因在於高端新能源汽車的產品附加值和品牌價值更高,能帶來更大的利潤。同時,中低端產品的市場競爭比較激烈,相比之下,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更像是一片藍海。
有券商分析師認為,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或許會呈現啞鈴的形狀,高端車型和低端小型車會佔據市場的主要份額。
對此,盤和林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在他看來,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會發展的和現在成熟的燃油車市場一樣,有豐富完善的產品層級,各個品牌會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和定位,找到差異化的競爭力點。
「目前新能源汽車在續航、充電、保值等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個人認為高端新能源市場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否會成為主流還有待商榷。」盤和林認為,傳統車企集體入局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必然會對現有的市場格局帶來衝擊,尤其是會給新造車企業帶來壓力。
目前,不少新造車企業在入局汽車行業之時,均採取「高舉高打」的方式,集中力量推出高端產品。這其中,特斯拉的市場反響最為驚豔,也激發了越來越多的車企瞄準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
盤和林認為,傳統車企深耕行業多年,既有充足的產品製造能力,又具備品牌認知度,其推出的高端產品,或許會更具群眾基礎。同時,由於傳統車企在科技研發上更具資本實力,對整車的製造研發成本會相對較低,利潤空間也會更大,這對新造車企業而言,均會帶來衝擊。
不過,他也強調道,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還處於完全競爭狀態,有更多的新品牌和新產品進入市場,對消費者而言是一件好事,只有隻有充分的競爭才能促進行業技術的迭代,進而走向成熟。
(編輯:王星)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文中圖片除非有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如若發現有侵犯您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qygc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