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人格境界
審美人格是自我人格實現的最高境界。我們把審美人格境界理解為這樣一種人格樣式:審美人格是在自我人格因對人的社會本性的自覺和為維護這一社會本性而規範自我之自願的基礎上,達到的一種自由愉悅的人格境界。
孟子曾對這一美的人格下過一個極為深刻的定義:「充實之謂美。」借鑑孟子的這一說法,我們或許可以說,審美人格的形成也就是充實自我德行的過程,其人格表現範式是「審美自我」的形成。因此,與自然美、社會美之本質不同,人格美是一種德行之美。審美人格作為自覺人格、道德人格的升華,表現為一種「美善」。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中國傳統美學觀向來將善視為美的本質。孔子講「裡仁為美」,「君子成人之美」,還有他講的「五美」(「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其實都是講善。至於孟子稱的「充實之謂美",我們的理解是,這裡所謂的「充實」就是指道德品質上的高尚、完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