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解的深刻,《我不是藥神》敗給《地久天長》到底有多冤枉

2020-09-03 紺珠教育

好久沒動手寫影評,也是因為平時不怎麼有時間用心地好好看一部電影。對於什麼電影節,紅毯走秀,也不怎麼感冒,掛個眼科,還是要催著自己要趕緊地回頭敲鍵盤,為著千字分毛錢而噼裡啪啦,生活不易啊。

不過對於今年的老牌電影節,金雞百花生出了一份興趣。一方面地點永遠定在廈門,自然對於對岸的金馬有著狙擊的意味,娛樂也有著神聖的使命,讓人好奇;另方面各方捧場的2018年至2019年國內電影市場,刷屏式的好評不斷,就要看看究竟誰能最後給一個最好的總結,抱著學習的謙卑,好生期待。

你有多期待,你就看到了中國電影多大的成長

雖然不能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的忠實粉絲,平日裡基本不會為票房貢獻自己的努力。更多的時候會從TD、4K1080獨自欣賞,在昏暗、方寸之間,感受偉大、壯大和宏大。比如像2018年和2019年的一些片子,就是在快進中慢慢沉迷。

打著腎上腺素的中國電影市場,過去的一兩時間,帶給了我們很多驚喜,比如給了我們很多鼓舞的《紅海行動》《流浪地球2》,刷新了票房記錄,無論是否恆久永流傳,但至少讓我們看到了撬動電影經濟的另一種希望;比如《哪吒》,讓我們看了《大鬧天宮》幾十年之後,發現國產動畫片還可以繼續走下去,傳統文化其實還很有看頭。

當然還有一些含義深刻的,比如姚晨的《送我上青雲》,讓我們對女性題材的影片多了一些關注;還有《地久天長》《我不是藥神》,關注現實,直擊民生,電影不再是哈哈一笑了事。看電影不再是放鬆,而讓我們多了一些沉重和反思,不管如何,這都是進步。

你有太多的夢想,你就有多失望

其實我今年最關注的是兩部片子,也就是《地久天長》和《我不是藥神》。前者在柏林獲獎,首次誕生了一部片子男女主角同獲最佳的神話。王景春和詠梅一時家喻戶曉,可謂是給中國電影在國際市場長了臉。

而《我不是藥神》更是在國內上映的時候,遭遇了「零差評」,收穫了30.7億人民幣的票房,目前排在了國產片的歷史排位第7位,年度排行第3,豆瓣評分9.0,堪稱神片。

我們來看看這次金雞百花獎最後的評選結果,這兩部影片,各有收穫。《我不是藥神》獲最佳導演處女作獎,而《地久天長》囊括了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三項大獎,王景春,詠梅分別斬獲影帝和影后,可以說是最大贏家。

此項結果一出,一片譁然。對於《地久天長》能夠獲得好評,對於王景春、詠梅的演技並不質疑,但是否真正有實力再續柏林輝煌,其實有太多的質疑,甚至有網友直言,不給《我不是藥神》封神,太讓人失望了。

你理解的深刻,讀不懂的悵惘

對於此評獎結果,有網評說,這其實是所謂的評委會的不得已為知。畢竟《地久天長》在國際擁有極佳的口碑,如果此次不給他們最佳評選結果,似乎就說明這幫評委水平還沒有國際水平,這樣做,一方便肯定了國際評獎的權威性,另方面也給自己加分,又何樂而不為呢?

坦率來講,如果沒有《我不是藥神》,沒有誰會對這部片子的大獲全勝有所懷疑。直面年代的變遷,直面時代發展中的失獨,心靈的孤獨和隱忍,王景春和詠梅給予了充分的詮釋,讓我們看到了真正演員的實力。

六個月前,我寫了一篇影評《唯有親情和相依不負,哪來什麼地久天長》,「因為這片光亮,於是再多的負累總能在此療傷;因為這種地久天長,生活的緊張永遠有著共同的擔當。我們都是最能隱忍的人生主角,卻無法阻擋住對於幸福的無盡嚮往。」唯有深感,才會痛徹,這也許是《地久天長》打動我們很多人的原因。

你不要說不在乎,口碑才是地久天長

不過,相比《我不是藥神》,《地久天長》又少了一些情懷。《我不是藥神》更能打動人心的,卻是更多人所直面的種種現實中的矛盾與困境:病人的生存困境,藥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醫藥公司的商業困境。

無奈、糾結、希望、失望充斥著影片,讓我們在壓抑中時刻提醒著自己,生活其實從不缺少希望。背負使命的程勇冒著風險的代購仿製藥、為救女兒被迫做舞女的思慧、「神父腔」英語的劉牧師,以及脾氣暴烈的「黃毛」,每個人的命運,其實都是人生。

真正看懂影片,我們會知道,藥價為何不能降,天價藥並不是十惡不赦;只顧自己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當程勇最後被 捕,沿途送行的人們,用無言表達了尊敬,表達了無力的訴求,這是另一種觸動靈魂的感人。

天價藥最後能夠讓老百姓買得起,當死亡的恐懼不再成為時刻擔心負累,如果說一部影片改變了萬萬千千群體的生活狀態,那又有何不能擔當起封神的理所當然,難道就這樣成為金雞百花的不可承受之重?

你有多嚮往,就盡情暢想。不在乎結果的中國電影,總有一群人在努力。於是我們就多了一些美好的期望,關注電影,管它什麼金杯銀杯,老百姓的口碑才是地久天長。

相關焦點

  • 從《地久天長》到《我不是藥神》,獎項口碑雙豐收,靜安影視為何總...
    其中 ,獲獎影片《地久天長》《我不是藥神》都是「靜安出品」。在票房佔據上海電影的大半壁江山的同時,又在獎項方面「大包大攬」,靜安是如何做到?圖說:《地久天長》海報 官方圖「獎項」碩果纍纍本屆金雞獎的最大贏家《地久天長》收穫最佳男、女主角獎和最佳編劇獎三項大獎,這部作品的出品方——王小帥導演的冬春影業,正是靜安這兩年大力扶持的電影公司。
  • 《我不是藥神》:我不怕沒錢,怕沒錢生病
    圖片來自:《我不是藥神》當代生活的「速度」到底快到什麼程度? 從票房看,《我不是藥神》7月5號正式公映,加上前兩天的點映,截止發文已經突破了5億。 因此,在無數喧囂過後,我們常常感到有些茫然,不知道那些甚至摻雜著自己唾沫的聲音,到底有什麼意義,或者改變過什麼? 《我不是藥神》原本就不是部觀感「困難」的電影,沒有絲毫學院派的晦澀難懂,或者也可以說成藝術家們的故弄玄虛,所以解讀它成為了一件全憑角色、立場的事。
  • 《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等將角逐「金雞獎」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史競男)記者從22日在京舉行的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古田軍號》《地久天長》《後來的我們》《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獲最佳故事片提名;王景春、徐崢、段奕宏、楊太義、塗們、富大龍將爭奪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女主角將在馬伊琍
  • 金雞獎揭曉影帝影后眾望所歸,《我不是藥神》僅獲一獎!
    《我不是藥神》再次陪跑僅獲一獎,《地久天長》成最大贏家,《流浪地球》獲得了最佳故事片引發爭議! 最佳故事片:《流浪地球》  最佳導演:林超賢(《紅海行動》)  最佳男主角:王景春(《地久天長》中飾劉耀軍)  最佳女主角:詠梅(《地久天長》中飾王麗雲)  最佳男配角:王志飛(《古田軍號》中飾朱德)  最佳女配角:吳玉芳(《送我上青雲》中飾梁美枝)  最佳攝影:曹鬱(《妖貓傳》)  最佳編劇:阿美、王小帥(《地久天長》)  最佳導演處女作:文牧野(《我不是藥神》)  最佳錄音:王丹戎、祝巖峰、
  • 《我不是藥神》:我們都是凡人,不是「神仙」
    ,可鮮少有電影能拍出來感同身受,在近幾年的電影中,卻出現了一部至今令人印象深刻,拍案叫絕的電影——《我不是藥神》,這部影片算是國產電影公映歷史中,口碑接近滿分,票房在當年飆升的電影。 有人常說一部好的電影如何定義,我想電影並沒有完全的好壞之分,一部能讓你回有餘溫的電影,就可稱之為好,或許就是能讓你放下內心的壁壘,把自己投入到影片中的故事中去,讓這部電影一點點把自己掏空,情緒完全釋放,同時又得到重新審視生活的機會。
  • 郭德綱:冤枉你的人,比你還知道你有多冤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懂我們的人,只需要我們簡單地提示一下,他們就會明白我們內心的喜和憂,甚至不待我們說出口,他們就理解了我們。會心之時,相視而笑,勝過千言萬語。不懂我們的人,即使我們解釋得口乾舌燥,他們也是難以理解的。
  • 關於《我不是藥神》朋友圈說說精選 聊聊藥神觀後感
    近段時間,朋友圈基本被《我不是藥神》看後說說刷屏了。很多人都表示,我不是藥神是我近年來,看過最好的一部國產電影了。以下是小編精選的關於《我不是藥神》說說大全,如果覺得不錯的話,也可以轉發作為自己的朋友圈說說話題哦。
  • 《我不是藥神2》上映之前,重溫值得二刷的首部《我不是藥神》
    據說,已經開機拍攝中的新電影《我不是藥神2》,不僅僅原班人馬回歸,還有這兩位老戲骨加盟。一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演員:黃渤,另一個目前還不太清楚。網友們表示非常期待!但在《我不是藥神2》上映前,今天小編跟大家回顧一下《我不是藥神1》。
  • 徐崢的《我不是藥神》到底講了什麼?背後故事有哪些?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當年的刷屏電影——《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到底講了什麼?《我不是藥神》的電影原型人物叫陸勇,曾因利用信用卡幫助數千名慢粒白血病患者購買印度仿製藥,以「妨害信用卡管理」以及「銷售假藥」為罪名被起訴。期間,300多名白血病病友聯名寫信為其求情,陸勇也於2015年1月29日下午獲釋。
  • 《我不是藥神》,到底是不是神作?
    沒錯,說的就是《我不是藥神》。其實作為寧浩和徐‍‍崢的粉絲,這個片子我期待了快一年了。之前還和電影宣發方聯繫過,看能不能搞一次觀影團,後來可能人家覺得我號太小,又不是專業影評人,就沒找我做,但依然阻止不了我想安利這部片子的決心。
  • 我不是藥神,我是醫生!
    「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 這是《我不是藥神》裡,一位身患慢粒白血病的婆婆流露出的無助。「病了三年,4萬塊的藥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她抓著警察的手,說到最後聲音已經顫抖。「命,就是錢」這是電影《我不是藥神》裡的臺詞。之所以有這種看似誇張的表述,是因為不少進口抗癌藥的價格很高——他們被稱為「救命藥」。在劇中,保健品店主程勇在一群癌症患者的懇求下,成了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的總代理商——電影中瑞士的格列寧2萬一瓶,而印度仿製藥只賣500。程勇也由此捲入生活和法律的漩渦,最終被判5年有期徒刑,這讓不少觀影者唏噓不已。
  • 中國導演謝飛:《我不是藥神》人物不豐滿 海外觀眾難理解
    謝飛直言,《我不是藥神》人物不夠豐滿,導致海外觀眾不理解這部電影為什麼好看。綜合新浪娛樂、鄭州《河南商報》報導,9月24日,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鄭州舉行開幕論壇,謝飛、李少紅、尹力、王小帥、許宏宇、霍猛等中國「第四代」至「第七代」導演同臺,圍繞現實主義,探討中國電影發展。
  • 《我不是藥神》| 哪有什麼藥神,你就是家人的「神」
     終於有時間去看看這部「深刻剖析社會現實的英雄式」電影。可能是對於這種重病的絕望,還真不是所有人都能體會到的。但對於曾經家裡有過重病人的我,卻很有感觸。 正如網上有評論說,有病沒藥是天災,有藥沒錢買是人禍。其實本來生老病死,本是人之常事。但是,家裡有人得了重病,真的很痛苦,尤其是有藥沒錢治。
  • 基層的勝利,人民電影,電影《我不是藥神》要理解
    正如徐崢在《我不是藥神》記者招待會上所說,「我就是把他定義為一個爛人。」事實上中國電影裡面總有壞人,失敗者的故事逆襲也經過了考驗。與周星馳片中的草根人物不同,該片從頭到尾都沒有給主人公一個好的形象,甚至隨著劇情的發展,主人公在目睹了生命的脆弱之後勇敢地站起來,為買不起藥的病人提供廉價藥品,最後坐牢。
  • 《我不是藥神》觀後
    《我不是藥神》,看完了主辦方問我:菜頭老師,您覺得這片子怎麼樣?當時我就陷入了一種極為尷尬的境地,難於用言語表述。我相信你很快也會面臨相同的狀況,所以你可能需要在看電影之前讀一下我這篇文章。為什麼我會極為尷尬?因為在我的朋友圈裡,打從春節開始,就不斷有電影圈和媒體圈的人在狂贊《我不是藥神》。注意,這裡的「狂贊」並不是一種文學修辭手法,而是完全可以按照字面理解---狂暴地讚美:「絕對神片!」
  • 《我不是藥神》的三個「貴人」
    文牧野,也就是《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是「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的籤約青年電影人,這個計劃還包含了拍出《繡春刀》的路陽導演。2017年1月,我在一棟民宅裡採訪了文牧野。當時的他剛剛建組,彼時的《我不是藥神》(以下簡稱《藥神》)還叫做《生命之路》。
  • 《我不是藥神》:程勇不是藥神,兩次都不是
    儘管《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與實際原型有所出入的故事,但很少有人會懷疑這個故事所投射的現實。於是,程勇在深思熟慮之後,決定走私倒賣這款仿製藥,而在這條鋌而走險的道路中,程勇曾有兩次接受了靈魂的拷問與洗滌。但正如電影的名字一樣,程勇不是藥神,兩次都不是。
  • 2018年最好的華語電影,我還是要選《我不是藥神》
    在徵服了網友們的心之後,《我不是藥神》同樣也得到了媒體人的掌聲。好在今年有了《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讓人們看到了中國電影人的認真和深度;票房大賣也證明了觀眾對於此類電影的高接受度,不是沒有觀眾,只是缺少作品。《我不是藥神》或許會成為現實主義題材電影崛起的一個契機。
  • 《我不是藥神》:「藥神」只有一個,患者卻有千千萬個
    今天小編想要給大家說說《我不是藥神》這部國產佳作。小編個人覺得這是目前為止將文藝片和商業片結合得最好的一部國產片了,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而且十分感人!尤其是電影中一位老婆婆的話:&34;簡直太好哭了吧!
  • 我不是藥神,但我是有情人
    《我不是藥神一句話道出了多少中國人不敢生病,看不起病的現實從片名你能看出來,《我不是藥神》聚焦的是醫療題材所以,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在醫院,你可能會見到過一些推銷神藥的商販也真的有家屬會花巨額去買,還有人會趁機哄抬必備用品的價格很少有人會與他們的計較在錢面前,你可以做任何事;在命面前,我願意付出所有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