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評彈團響應社區「集結號」,評彈演員為高齡老人送菜上門

2020-12-23 新民晚報

除了居家練功、創作新書目,上海評彈團的演員們也紛紛投身於社區防疫志願服務中,有人每天主動為樓道和電梯消毒,有人在小區登記返滬人員信息、幫忙測量體溫……今天,上海評彈團的防疫先鋒隊走進了石門二路街道居民家中,為社區90歲以上的老人和殘障人士家庭送上了免費的新鮮蔬菜。這些蔬菜均來自街道的愛心企業捐贈,受益家庭逾60戶,志願服務將至少持續一個月。

圖說:黃海華為高齡老人送菜上門 官方圖

3天前(周二),石門二路街道發布了「為老人上門送菜」的志願者招募令,短短半天時間,近40家單位舉手報名,其中就包括上海評彈團。上海評彈團團長高博文、演員黃海華、陸嘉瑋以及團裡的行政人員都加入到這支防疫先鋒隊裡。前期街道已經摸排和統計了一批獨居老人、低保低收入人員、殘障人士等,計劃安排黨員志願者定期上門配送,打破「最後一公裡」的阻隔,將便利和貼心送進困難居民的家中。

今天,第一次配送正式啟動,黃海華成了首批志願者之一,他帶著愛心菜敲響了一戶又一戶居民的家門。由於街道各小區相距並不遙遠,他全程步行送菜上門。戴著口罩,居民們並沒有認出他就是書場裡出口成章的說書先生,一句「我是社區志願者」,便足以讓住戶銘記。有些老人特意捧來廚房的蔬菜道謝:「前兩天你們志願者送來的菜,我們還沒吃完呢。」還有些坐著輪椅的老人,執意要出門送到電梯口,讓黃海華心裡備感溫暖。

圖說:黃海華和上海評彈團副團長趙倩倩成了首批志願者 官方圖

疫情期間,黃海華和編劇周亞君合作了一首彈詞開篇《兒子的微信》,深情訴說了一位上海醫生啟程前對父母的囑咐。現在,他又在創作一回新書《媽媽你什麼時候回來》,素材源自上海南翔醫院主管護師劉芬在兒子患有肺炎住院的情況下,仍然出徵武漢救治重症病患的故事。黃海華說道:「和一線醫護人員比起來,我們的志願者任務並不重,有餘力,大家都願意為社區助老、愛老行動充實力量。」(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

相關焦點

  • 評彈表演藝術家陳希安逝世,上海評彈團「十八藝人」已成絕響
    上海評彈團「十八藝人」之一的評彈表演藝術家陳希安2019年10月24日凌晨4點12分在瑞金醫院逝世,享年92歲。根據老人的遺願,喪事一切從簡。至此,劉天韻、蔣月泉、唐耿良等18位首批加入上海評彈團的藝術家相繼離世,如今已無一人健在,屬於評彈的一個時代落幕了。
  • 傳承評彈藝術 上海評彈團今舉行傳統拜師儀式
    入門拜師是戲曲界的傳統,今天,上海評彈團在豫園海上梨園舉辦了青年演員集體拜師儀式。邢晏春邢晏芝、高博文、吳新伯、毛新琳、黃海華等一批當代上海和蘇州的評彈名家喜收愛徒,他們將秉持守正創新的理念,將技藝傾囊相授給年輕一代。
  • 上海評彈團青年演員集體拜師
    鞠躬、遞門生帖、獻花、教師寄語……11月18日下午,上海評彈團在豫園海上梨園隆重舉辦青年演員集體拜師儀式。錢晏、姚依依、季毅洋、鄭鳴秋、張園園、張振陽、黃濟璠、林昱辰八位青年演員依傳統行拜師禮。著名評彈藝術家邢晏春、邢晏芝,著名評彈演員高博文、吳新伯、毛新琳、黃海華端坐受禮,並對後輩諄諄寄語。
  • 上海評彈團最年輕一代演員亮相網絡,00後說書小先生「賣相」哈靈呀
    鄉音書苑裡,昨天進行了上海評彈團聚焦青年演員考核的一場網絡直播。三檔組合裡,有4位是今年6月即將從評彈學校畢業的00後演員。這群說書小先生們初出茅廬,三弦、琵琶功力不差,說表、顏值樣樣能打,讓線上觀眾們一睹評彈新青年的風採。
  • 【轉載新民晚報文章】上海評彈團臺灣校園行
    上海評彈團在"中央研究院"9月24日晚上海評彈今年力推的新編中篇評彈《林徽因》在臺北市政府親子劇場上演,這也是曾多次赴臺演出的上海評彈團首次攜原創新編書目來臺灣上演
  • 聽評彈宗師留下的「上海聲音」
    將評彈與多種藝術形式融會貫通的蔣月泉,為觀眾留下的是海納百川的上海聲音。 藏起來的電報       11月11日,上海大劇院中劇場,評彈演員秦建國的一段《廳堂奪子》說罷,臺下掌聲雷動。   《廳堂奪子》是長篇彈詞《玉蜻蜓》中的一折,是評彈宗師蔣月泉的代表作。
  • 8位上海評彈團青年演員集體拜師,00後接過傳承大旗
    11月18日下午,上海評彈團在豫園海上梨園隆重舉辦青年演員集體拜師儀式。鞠躬、遞門生帖、獻花、教師寄語……錢晏、姚依依、季毅洋、鄭鳴秋、張園園、張振陽、黃濟璠、林昱辰8位青年演員集體舉行了拜師禮。而此次本次參加拜師儀式的共有8位青年演員,均畢業於蘇州評彈學校,包括7位彈詞演員和1位評話演員,年齡最小的黃濟璠、林昱辰、季毅洋都出生於2000年。此次收徒的6位藝術家中,邢晏春、邢晏芝最為德高望重,他們分別收錢晏、姚依依為徒。邢晏春、邢晏芝分別收錢晏、姚依依為徒蘇州評彈學校校長王善春特地趕到拜師儀式現場,見證學生開啟藝術道路新階段。
  • 評彈與文化廣場
    1959年評彈進入近萬座的文化廣場演出,可以說是其巔峰期的一個標誌。  文化廣場是當時上海最大的演出場所,舞臺臺深約19米,臺口約21米,座位近萬。此前,評彈從未進過這樣的大場子。那是在1957年8月,上海音樂家協會在文化廣場舉辦「星期音樂會」戲曲專場,邀請上海評彈團參加。蔣月泉、朱慧珍雙檔在專場中演唱了彈詞開篇,聽眾反響熱烈。上海評彈團由此產生了進文化廣場演出的設想。
  • 【海上記憶】上海評彈團18人,原來從這裡起步
    這些享有盛譽的名家,過去都習慣了過享受的日子,但在安徽和工人一起勞動一個半月,毫無怨言,大家排出了中篇評彈《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不久後,嚴雪亭、楊斌奎、楊仁麟、蘇似蔭、薛筱卿、楊振雄、楊振言、吳子安、楊德麟、徐麗仙、吳君玉、江文蘭、朱雪琴、郭彬卿、張維楨等著名演員也加入上海評彈團,陳靈犀、平襟亞等名家參與編劇。
  • 上海評彈團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博文、吳新伯收了江浙徒弟
    下午,上海評彈團在這裡舉辦了一場集體拜師儀式,來自滬蘇浙三地的11名演員拜入上海評彈團9位藝術家門下。這是3年來繼第一期人才培養「薪火計劃」後,上海評彈團一次更大規模的拜師儀式,也是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背景下,上海評彈團打開格局,首次接收跨地區、跨曲種的演員拜師。
  • 抗擊疫情上海評彈團再添暖心新作《兒子的微信》
    大年初四,上海評彈團以彈詞開篇的形式表達了對奮戰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的敬意。由上海評彈團錄製的抗擊冠狀病毒疫情開篇《眾志成城迎春歸》一經發布就受到了線上聽眾們的「點讚」:「上海評彈團的藝術家們在全國人民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時,精心創作了鼓舞人心的新作品,用吳儂軟語,唱出了時代的強音你們是好樣的,為你們點讚!」
  • 上海評彈團日前舉行拜師會-「知足,會把自己交給勤奮和時間」
    日前,上海評彈團舉辦集體拜師儀式,11名演員拜入上海評彈團9位藝術家門下。這是繼2015年第一期人才培養「薪火計劃」後,上海評彈團更大規模的一次拜師儀式,也是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背景下,上海評彈團打開格局,首次接受跨地區、跨曲種的演員前來拜師。
  • 今天,9位名家收了11位徒弟,上海評彈團舉行集體拜師儀式
    「學生定當謹遵師教,團結同道,刻苦鑽研,孜孜不怠,傳承先生之藝術,弘揚民族之文化……」12月21日下午,上海評彈團舉辦集體拜師儀式,11名演員拜入上海評彈團9位藝術家門下。這是繼2015年第一期人才培養「薪火計劃」後,上海評彈團更大規模的一次拜師儀式,也是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背景下,上海評彈團打開格局,首次接收跨地區、跨曲種的演員拜師。
  • 上海評彈團9位名家收徒,跨地區跨曲種實現「薪火相傳」
    三年前,8位評彈藝術家和9位青年演員舉行集體結對拜師儀式,上海評彈團「薪火計劃」由此揭開序幕。「薪火計劃」旨在通過拜師結對,讓書目與流派一起「薪火相傳」。當時,來自江蘇的3位評話名家陳景聲、姚江、汪正華,將自己的長篇書目傳給了上海評彈團的青年演員。
  • 上海評彈團青年隊演員考核現場大公開,看老藝術家如何辣評小鮮肉
    【新民晚報·新民網】在「五·四」即將到來之際,上海評彈團的青年們將以「五四精神,傳承有我」為主題,推出「評彈正青春」——「五四」雲上青年節系列直播。4月29日下午1時,2020年第一季度上海評彈團青年隊演員居家練功成果驗收考核現場大公開!
  • 特殊評彈演出讓安全深入人心
    特殊評彈演出讓安全深入人心   每月1-15日是朱慧珍紀念館東亭書場定期的居民開放日,書場都會邀請專業評彈演員給社區居民表演。
  • 當法國人遇到蘇州評彈
    七裡山塘景物新,秋高氣爽盡無塵……去年10月底,巴黎中國曲藝節10周年紀念展演的競賽單元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上演,由上海評彈團青年演員陸嘉瑋、解燕表演的蘇州評彈大師蔣月泉和朱慧珍先生創作的經典彈詞《白蛇·賞中秋》,因唱腔優美、表演得當,贏得法國評委的青睞,獲得盧浮金獎。
  • 金秋評彈演出季主要節目公布 青年演員擔綱大任
    上海評彈團日前發布了將於9月7日開演的「鄉音860金秋評彈演出季」的主要節目。目前,演出季四大板塊近20臺精彩演出已同時出票。  評彈團今秋演出季中,主角無疑是青年演員。在「誰是冠軍——青年評彈星秀PK演唱會」中,蘇浙滬各大團體的評彈新生代演員將通過9月至12月的四場選秀比賽,決出冠軍。實驗專場板塊則主推新生代麗調傳人陸錦花的「《錦上添花》系列演出」。上海評彈團國家一級演員吳新伯的中篇評話 《野狼谷傳奇》也將作為評彈探索實驗作品推出。  在蘇浙滬評彈名角經典作品系列專場板塊中,張建珍將奉上「暗香幽瀾專場」。
  • 評彈演員徐偉東疫情裡讀懂「家國」
    自2015年加入上海評彈團以來,每年春節走書場、跑碼頭早已成為這個90後評話演員的日常。然而,因為疫情,一切計劃都被打亂了,徐偉東的生活也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疫」中悄然發生了改變。感恩的種子生根發芽快板裡傳遞防疫小知識按照正常情況,今年春節,徐偉東的演出應該是從臘月排到正月的。
  • 一聽評彈終身迷
    在網絡上瘋狂為愛豆打投,跟著愛豆的飛機定點蹲在機場,愛豆出席什麼活動都絕不錯過……世人看到總得嘆一句,瘋耶?痴耶? 不過,這樣的粉絲可不是現在才有的風景。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評彈在上海風靡一時,曾有書場近600家,且大多都是不下700人的規模。鼎盛時,書場一天有三四檔演出,演員要僱一輛黃包車在附近趕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