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鵬傑
「世界上有560多個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每個城市都可以建造一個Arrival微型工廠,生產1萬輛專門針對該市場需求的汽車。這種模式可以像快餐連鎖店麥當勞或星巴克那樣規模化。」英國電動汽車初創公司Arrival創始人丹尼斯·斯維爾德洛夫(Denis Sverdlov)興奮地表示。這家公司目前主要精力都聚焦在生產電動巴士和麵包車之上,它的微型工廠的出現被部分媒體評價為「亨利·福特流水線之後又一次汽車生產的革命。」
圖源:Arrival官方
據了解,微型工廠每間僅需投資大約5000萬美元,且沒有衝焊塗總四大車間。相比較於動輒投資十億美金左右的汽車工廠而言,微型工廠的成本優勢顯而易見,「10家微型工廠的產能就可以接近一家傳統工廠,而它們的資本總支出只有傳統工廠的一半,佔地面積只有傳統工廠的十分之一。」
而微型工廠的出現得益於Arrival獨特的車輛結構,其電動大巴產品基於一個獨特的「滑板(skateboard)」平臺,該平臺使用網格架構和相同的自定義大小組件,類似於電路板插座,使其易於擴展,並允許從任何一個平臺創建多種車輛類型。
另外,此模塊還將所有電池和電動機技術都包含在此滑板輪式底座內,易於「即插即用」——可以在需要時輕鬆進行更新和升級。同時,巴士車隊管理可以通過雲進行,每款產品都可以自動駕駛。Arrival 的續航裡程有望達到 480公裡,有效載荷可達 4250 千克,且其市場價格與傳統的車型相比具有競爭力。
該公司目前已經有兩家微型工廠,一家位於倫敦西北部的比斯特鎮(Bicester),另一家位於南卡羅來納州的洛克希爾(Rock Hill),計劃到2024年擁有31家工廠。儘管電動汽車初創公司通常會多年燒錢,或者從未盈利,但Arrival表示,他們希望在2023年之前開始盈利。
今年早些時候,Arrival的做法得到了現代和貝萊德等公司的支持並注資,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United Parcel Service,UPS)也同意購買該公司首批1萬輛配備駕駛輔助系統的貨車。Arrival目前的企業估值約為54億美元,該公司正與CIIG合併以籌集現金並在納斯達克上市。合併後的流通股超過6億股,根據這家公司上月宣布合併後的交易情況計算,其估值約為15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