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學習五十餘天,孩子的「痛點」是什麼?家長要做什麼?

2020-12-22 拂塵記

宅家五十餘天,兒子高中的學業很緊張,他幾乎每天從早上六點多,坐到晚上十點十一點,一天十幾個小時。

我心疼也無奈,儘可能掐好點吃飯,做好後勤保障工作,節省任何一點可以節省的時間。

然而,無意中看到兒子在QQ同學群裡的聊天, 我的心情完全被顛覆,他的發言他的措辭他的活躍程度超乎我的想像。

徹夜難眠,難道我看似以為的一切美好,都是假象?他一天到晚坐著,其實並不全是在聽課作業,還在聊天?我崩潰的點在於第一他時間那麼緊張,有多少時間用在QQ或其他事情上?第二他的小測驗成績不理想,是因為這個原因?

(來自水彩畫家 松江利惠 筆下的貓)

又轉念一想,悶在家裡五十餘天,沒有玩遊戲,沒有看電視,每天上午三節,下午一到兩節,加上晚上作業,這樣「密不透風」的學習生活,不要說他,我也感覺煩悶,想要發洩,那麼,也許QQ是他發洩情緒的唯一通道,如果我再把它「堵」了呢?

除了身體健康,我更加注重他的心理健康,我設身處地站在他的角度,他能這樣學習,戒掉遊戲,已經很難得了。

在他上完課準備吃晚飯的間隙,我決定跟他好好聊一聊,發現了更為隱秘的三個痛點。

(來自水彩畫家 松江利惠 筆下的貓)

01

第一,他認為老師把他當成「學渣」,他內心並不認同,行為上卻有意無意在向這個方向「努力」。

這樣的內心衝突,他感覺到痛苦、煩惱,卻沒有解決之道,關鍵在於他找不到邏輯上的「硬傷」。

我告訴他,首先,他總認為老師對他有偏見,總覺得老師不把他放在眼裡,這只是他的主觀意識,這個結論並不一定客觀。

其實,哪一個老師會希望他的學生成為「學渣」?

我想,每個老師都希望他的學生能學習好,能全面發展,能夠有好的未來,這不僅僅關乎他的獎金,更在於他的教學成就感、他的職業使命感。

只是一個班五十個學生,他平均分也只能是五十分之一,更何況,總會有輕重偏頗。

我問,你認為,在老師眼裡,什麼樣的學生是好學生?

乖巧可愛討老師喜歡的。

沒有成績因素?

沒有。

好,姑且認為你的觀點成立,那麼,現在,你認為你是一個「學渣」嗎?

不是。兒子猶豫了一下回答。

但是你的行為呢?

我的行為會讓老師認為是!兒子有點恨恨然。

(來自水彩畫家 松江利惠 筆下的貓)

其次,你的行為與你的內心是完全對立矛盾的,那又是為什麼呢?既然你內心並不想成為「學渣」,你內心也不認可自己是,那又為什麼在行為上你要無限接近它呢?

……兒子沉默了。

再次,即使A是B,B是C,結論A是C,這個邏輯沒有錯,但是必須前提是正確的客觀的,你覺得一開始老師對你的「偏見」是真實客觀的嗎?

退一萬步講,即使老師對你的「偏見」是真的,那麼你的未來是掌握在別人的「眼光」裡的嗎?別人這樣看你,你就是這樣的人?你即使不是,也遂了別人的願,「努力」成為別人希望的那種人?

好好想一想,你的思維、邏輯有矛盾,問題出在哪裡?

*********************************

(來自水彩畫家 松江利惠 筆下的貓)

限制一個人發展的,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的個人意願、目標與眼界;同樣,限制一個學生發展的,不是他的智商,而是他的思維成熟度與執行力。

當他發現一個「事實」,不符合他的原意,他會從別人的客觀原因,還是自己的主觀原因來分析,是反正你這麼認為我了,我就這樣做吧;還是雖然你這樣認為我,但是我自己不這樣認為,我要怎麼做,才能改變你對我的看法。這是思維成熟度。

具體怎麼做,做的過程裡,一定有痛苦,改變一定是痛苦的。要如何從「舒適區」轉到「學習區」,漸漸把痛苦轉變成「適應」,這是執行力。

(來自水彩畫家 松江利惠 筆下的貓)

02

第二 學習的意義或者目標

我問他,你覺得你這樣一天到晚坐著學習,累嗎?

累,當然累。

那這麼累,你覺得為了什麼呢?

為了晚上能早點完成作業,早點擁有自己的時間。

我問的不是一天,是你高中三年努力學習的目標是什麼?

是為了早日離開這裡,離開你們。我只有考上好的大學,才能遠離這裡,萬一考不上大學,我不還得跟你們在一起嗎?兒子說的有點咬牙切齒,很堅定。

我肯定了他,很好,你有這樣的目標我很高興,而且我告訴你,百分之九十的你的同齡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高三畢業後,填志願填得越遠越好。

我也希望兩年半後,你能夠遠走高飛,展翅飛翔。我的目標跟你一樣,我並不想把人留在我身邊,我們各自都會有自己的生活。

可是,你現在的表現,是離這個目標越來越近呢,還是越遠呢?

他又一次沉默。

(來自水彩畫家 松江利惠 筆下的貓)

只有目標沒有用,還要有動力,能持續,並且付諸行動,如果你沒有動力,你的行動就不能持久,沒有行動,目標再遠大,也只是空想而已。

你感覺很煩很累的時候,就想一想你的理想和目標,給你自己「加點油」。

03

第三 做完作業的虛空感,沒有愛好、沒有電視、沒有真正的放鬆方式

回到你的QQ,邊做作業邊聊天,你學習時一定會分心,一定會減慢速度,還影響學習效果。我不是不允許你用QQ,只是希望你能在合適的時間,聊合適的內容。你可以專心致志完成上課和作業,然後專心致志地玩、聊天。

可是我發現,我每天即使早做完了作業,我又不能出去,沒有任何喜歡的活動,有一種虛空感……

對啊,我當年考完試,也是一樣的感受,突然空下來,不知道要做什麼,很空虛。很多高考完的考生也會有這樣的想法,突然不知道該幹什麼了,這樣的想法很正常。

但是對你來講,第一,每天早點完成作業,早點保證休息,那是你能堅持兩年半的基礎;第二,人是要有一點愛好的,你好好想想,在家除了作業,你還喜歡做什麼,看電視?運動?QQ聊天?

我找不到人聊天!

(來自水彩畫家 松江利惠 筆下的貓)

……

如果你沒有愛好,沒有情緒釋放的渠道和方法,你就在忍、熬,你堅持不了兩年半的,尤其現在還不能上學,只能一天到晚在家裡。

所以,你要好好想想,你要有一個愛好,要有除學習之外你最想做的事情。這個我幫不了你,只有你自己去找去挖掘。

(來自水彩畫家 松江利惠 筆下的貓)

03 結 語

很多人說,學生會在這場「全民宅家」中,成績兩極分化,而一個孩子最終會處在哪一端,是很多方面的綜合,孩子、家長、老師,當然毫無疑問的是,最主要的關鍵,在於孩子自己,他的自制力、自律力、思維力、執行力……

家長能做的,只有適當的了解,加上正確的引導。

做家長很難很累,做一個高中生的家長更難更累,我們都在「希望」與「失望」之間無限循環,在「愛」與「崩潰」中無縫切換,在「拯救」與「放任」之間踩著」蹺蹺板,在「欣慰」與「焦慮」之間彷徨……

大家好,我是拂塵記,寫日常感悟,聊親子日常,拂生活塵埃,感人間之愛。如果感興趣,可以加入我的圈子,我們一起來成長!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刪。水彩畫家 松江利惠 筆下的貓

相關焦點

  • 中國孩子學習英語的痛點是什麼?訊飛學習機幫你解答!
    中國孩子學習英語的痛點是什麼?訊飛學習機幫你解答! 來源:財訊網 • 2020-04-29 14:47:18 不少家長都覺得孩子學英語是個大難題,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自然而然的愛上英語?
  • 老父親是如何帶學齡前兒童宅家學習的
    於是每一天都要面對一個世紀難題:「今天讓她幹點啥」。從一開始不知道怎麼安排Luna的宅家生活而放任,到現在每天可以安排的井井有條;從Luna越起越晚不好好吃飯,到現在的作息規律,我們還是總結了不少宅家學習的經驗。網上看到有人搞笑說:「再不開學,老師們都轉行去開直播了」,是哦,再不開學家長們就轉行當老師了呢。關於在家帶娃學習,我總結了一些要點。
  • 特殊的年特殊過 @晉江娃:朗讀、做手工……宅家也要宅出「樣」兒
    歡迎收看「宅家故事」續集……朗讀、做手工……孩子們「宅家」生活很充實!爸爸長期在省外工作,要很久才能見一次;媽媽是一位外貿行業從業者,她平時工作很忙,每天都要八九點才下班。我每天下午四點放學後,總是一直給媽媽打電話,希望她早點回家,但媽媽總是食言,等她回家的時候,我經常已經睡著了。
  • 看《安家》,學習「解決痛點」的銷售思維
    在我們實際的工作和生活中,這種「痛點」通常是一件事常被關注的部分或是關鍵部分。我們作為普通員工,可能會有在公司偶遇大領導的情況,領導可能會很隨意地問你一句:「最近你們部門業績不錯了,做了什麼突破和改進?」或是「最近對於某某事,你有什麼想法?」
  • 孩子做什麼都慢半拍?家有「遲鈍型」孩子,家長該怎麼引導?
    文 | 小鴻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要尊重兒童,不要急於對他作出或好或壞的評判。--盧梭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非常明顯的感受到這樣幾種孩子:好動,做什麼事情都充滿三分鐘激情;安靜,仿佛世界的一切都與他無關;內斂,連叫到了自己的名字都需要停頓一些時間。
  • 家本是愛的港灣,家長到底做了什麼導致花樣年華的孩子跳樓輕生呢
    一、養孩子的目的是什麼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們養孩子的初衷?作為媽媽,十月懷胎,孕期的種種艱辛,生產時的疼痛,那時候,我們的初衷是希望孩子健康,只要TA健康,比什麼都好。看著TA的小模樣,我們覺得TA做什麼都好,都那麼可愛,給TA多少愛都不夠。
  • 幼升小|要進好學校,家長該做些什麼?上海市特級校長的9點建議!
    ——謝應平很多家長都問我:孩子怎樣才能進復旦附中這樣的學校?家長該做些什麼?孩子不愛學習,總是要家長推著往前走,怎麼辦?其實,進重點學校不是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家庭類型也多種多樣。沒一把萬能的鑰匙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不過,有件事卻是所有家長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激發孩子學習內在動力!具體該如何做呢?
  • 家長在孩子英語學習的各階段的角色與作用
    外語學習中父母的總角色是策劃師兼後勤人員,要負責∶1)內容、資源的推送;2)接送上、下培訓班;3)應試準備;4)鼓掌。換一種說法∶我們要做什麼樣的家長呢?■腦中有理論■ 心中有目標■ 手中有資源■ 腳下有路線1. 3-5歲啟蒙階段在啟蒙階段,家長要參與得多一些,越大就越放手。家長自身要對學習英語有熱情。家長的熱情和要求是孩子學英語的第一動力。在有條件的家庭,家長要身體力行,在情境中跟孩子說一些簡單的生活日常用語,繪聲繪色地給孩子讀分級讀物。
  • 贏在起跑線算什麼?香港家長要讓孩子贏在子宮裡...
    最後跳舞課結束,孩子累了一天 九點多鐘回到家,還要做功課!誰教你做功課?誰幫你在手冊上簽名?  18、平時放學後,你會和誰一起,多數會做什麼啊? 19、爸爸媽媽下班後會和你做什麼啊?  20、節假日,你會和爸爸媽媽去哪裡?做什麼?  21、家裡各人你最喜歡誰?為什麼? 四、生活常識題:測試考生對身邊事物的認識,家長的教導等。
  • 不學習,你良心不會痛嗎?杭州小學生每天督促班主任學習,老師想哭又...
    宅家學習那兩個月,她不但給班裡同學上課、批作業,也關心他們的日常起居,所以才加了這位愛背單詞的萌娃微信。萌娃小名叫石頭。延期開學的日子裡,班裡組織「雲聊天」,石頭告訴金老師自己爸爸工作忙,媽媽又遠在美國,所以每天的網課都是自己搞定的。為了方便他獨立學習,爸爸幫忙申請了一個微信帳號。
  • 孩子宅在家,跟美國家庭學習製作檸檬汁
    大家好,我是小黃豆繪本館的娜娜老師,宅在家不能閒著,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生活小技巧,在家如何學習製作好喝又省錢檸檬水,一起深度體驗美國家庭的日常。【raz課堂1】長知識同時還能學習英語,最重要的是可以把這些學習資源免費帶回家,還有繪本送哦,記得看到最後領取福利。
  • 玩具租賃到底在解決用戶什麼痛點?
    這麼高的定價究竟在解決用戶什麼痛點?為什麼價格這麼高?1、都是費雪、小泰克、Step2等國際大品牌;2、每件玩具都要經過物流配送;3、每件玩具都要經過7層消毒工序;以上這些,都是給用戶提供超預期的體驗,無可厚非,但是為了超預期的體驗,導致租賃費用也超預期就得不償失了。
  • 想孩子自動自發學習,家長要做好這3點,培養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很大原因是,父母沒有幫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任何人來講,學習都不是件輕鬆的事,孩子從低年級到高年級,所學內容越來越多,沒有好的習慣約束,就會對學習這件事產生牴觸心理,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家長也沒有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而改變,還是停留在催促和監管的水平,孩子沒有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當父母反覆催促時,反而產生了逆反心理
  • 這位「女神」學子的宅家學習生活,發著「光」!
    「學校什麼時候開學啊?宅不住啦!」「網課作業太多了,根本忙不過來。」「宅家上課實在太悶太無聊了,生活更是一團糟。」......同樣是宅家上網課,她為何會越過越樂在其中?究竟如何做到不悶不無聊的?對此,梓嫣同學是這樣回答的:李梓嫣我覺得宅家學習生活並不無聊,因為學習的同時還能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 面對「危險」的青春期孩子,家長要會做這件事…
    《最強大腦》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我家孩子資質平平,孩子的未來該怎麼發展? 面對神獸加強版的青春期孩子,父母該怎麼辦? 面對孩子成長路上的一些關鍵選擇點,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幫助家長? 我們今天就把家長們的育兒困惑都提給了她。
  • 晴晴宅在家做什麼
    點擊上面藍字直接關注小茉莉;點擊下面連結回顧晴晴對本次事件的想法與看法;今天是第二波,大家快來圍觀,看看晴晴這段時間宅在家做什麼
  • 孔子:三十立什麼、四十惑什麼、五十知什麼?
    五十而知天命,知道了什麼?六十耳順,看透了什麼?七十從心所欲,應該怎樣去做?這是關於人生感悟的最好解讀! 三十立什麼? 01. 立身 立身就是確立自己的品格和修養,它應包括:思想的修養,道德的涵養,能力的培養三個方面。
  • @家長:孩子居家學習效率不高?自主性差?這7個辦法幫您解圍!
    各地學校延期開學,孩子們開啟「宅家學」模式。家長不妨給孩子出道題——這些專業和行業帶給自己的思考和啟發是什麼?拷問自己的興趣愛好如果孩子對自己的興趣愛好有些懵懂的想法,可以讓他利用這段時間大量閱讀相關書籍,或者觀看紀錄片,或者做些手工、廚藝,也許從中可以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 孩子複課,家長卻開心成表情包,孩子:爸媽你們的良心不會痛麼?
    最近網上有一組行走的表情包火了,視頻中家長聽到孩子要複課的消息興奮簡直溢於言表,原來家長們比大家想像中的還要興奮。這不,孩子還沒表達出開心呢,家長卻激動成表情包了,估計孩子心裡肯定在想:爸、媽,你們的良心不會痛麼?
  • 別人家的「宅日子」是啥樣?花式「宅消遣」真是宅出了新境
    「我們的孩子都很自覺,家長也陪著,有不懂的動作發視頻過來後,我們就遠程指導。」松江區田徑全能隊教練告訴記者,每個孩子陪同人員不一樣,有「二寶」胖妹妹幫忙壓著腳 做背肌力量,因為沒有見過此動作忍俊不禁,導致拍攝的畫面抖動不停的;有家長「看人挑擔不吃力」,模仿孩子一起練,卻累得喘不過氣的……此間趣事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