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關注我吧,訂閱更多最新消息
「咳咳咳,各位看官大家好,今天咱們就話一話三國錦馬超~」
01
要論三國第一美,常山趙子龍?非也,非也,趙雲乃是濃眉大眼,闊面重頤的河北扣腳大漢!
誰才是白馬銀槍的小帥帥呢?西涼錦馬超。
馬超字孟起,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細膀寬,聲雄力猛,白袍銀鎧!
啥模樣呢?大家就把想原先趙雲的那般想就完事了!比如
馬孟起,
潼關之戰,馬超意圖突擊曹操,但曹操大保鏢許褚許仲康在其身旁,惹得馬超不敢往!
演義更是鼓吹了許褚裸衣戰馬超的經典橋段!
正那年,馬超組織了關西軍閥聯盟,拿下長安,緊逼潼關,與那曹孟德對決,殺得曹操那叫一個狼狽,哪種地步?割須棄袍!
馬超勇武但智商卻不如曹操,聯盟崩解,馬超逃竄,歸張魯,降劉備,人生黯淡收場。
02
劉備拉攏人時最常用的手段是什麼?大家或許會說眼淚啊,仁義啊,不然,不然!其實是我們劉皇叔的口頭禪!
「我乃中山靖王之後!」,一句話,八個字,十八路聯軍討董時吊打各路諸侯!袁紹四世三公又如何?見到皇族依舊得客客氣氣的,漢朝,非劉氏不可稱王,王的概念深入漢朝江山。
劉皇叔手下五虎大將中,馬超是一個悲情角色,卻處於極其尷尬的地位,說他尷尬無非兩個原因。一是在劉備手下大將中,馬超家庭出身最為顯赫,他是東漢開國名將、伏波將軍馬援之後,屬於東漢門閥士族「隴西馬氏」!而關、張、黃、趙,雖然都是勇冠三軍的名將,但出身地位上差的那可不是一星半點,這是第一點,關於家世上,你說劉玄德用得起他不?
馬超的第二個特別之處,在於他已然繼承他父親的一切,成為了西北的王,在西涼,提馬孟起者嬰兒啼,貴族出身,與劉備同級,此時卻不得不降尊於劉備,這就好比當初徐州的呂布,官職威望大於當時的劉備,這樣劉備才不得不讓徐州於呂布,前車之鑑,你說劉備對於這樣的同級,他該怎麼用?誰說劉備沒疑心的?東漢末年,各路諸侯誰又數得上真英雄?
03
咱們一論出身等級,再論論個孟起的軍事才能,馬超比關張趙黃只能稱強。建安十六年,曹操統一中原後,覬覦西北,欲把涼州比探囊,起大兵壓境,天公窺怕,虎獅暫退。正值壯年的馬超毫不畏懼,帶領著手下開城獻降,曹操大喜之望,升馬超為西涼王,然後調去許昌和獻帝、劉琮他們搓麻將,不不不,劉守土的兒子怎麼和錦馬超相比!馬孟起當機立斷,出面聯絡當時的西涼軍閥韓遂等人結成盟軍,與實力遠超於自己的曹操開戰。
曹孟德當時,兵精將廣,糧充武備,都對馬超形成碾壓式優勢,但令人意外的是,面對馬超的殊死反抗,曹操前期有絲錯覺,他好像要敗!這種錯覺導致他在在渭水之戰中,在馬超攻擊下差點全線崩潰,若非許褚捨命救主,連曹操都險些喪命。故此曹操才會發出「馬兒不死吾無葬地」的哀嘆。
在當時的東漢群雄中,馬超作為一個年輕的後起之秀,堪比小霸王孫策,能以頹勢打的曹操割須棄袍,潼關之戰,馬超的名場面真是太多了,由此可知孟起軍事之強。但最終因為雙方實力相差懸殊,馬超憤憤認輸,被迫走投張魯。
為什麼有家不回而歸張魯呢?這就得往上扒拉扒拉皇曆,馬騰和劉焉在董卓死,李郭禍三輔時,便想密謀襲取長安,失敗後,劉焉喪兩子,當時漢中太守張魯頂頭上司加知遇之恩的老大哥正是劉焉,這叫前緣,借道張魯,向曹操大肆宣傳,然後嬉皮笑臉對著張魯說唇亡齒寒,張魯心中罵死眼前這個憨憨兒,表面卻感激涕零的要求馬超替自己擋住曹軍反。
曹操又不憨,看著兩虎一山不能久,用計!馬超要糧又要兵,張魯嫌,小人又來進讒言,馬超無奈走,投劉皇叔去咯。
(四)
按常理而言,東漢末,三國之初,劉最弱,人最少,將最少,地最少,錢糧最少,野心也不小,在這樣的用人單位環境下,馬超這樣的高端人才來歸,十分會用人的劉備,應該對馬超委以重任甚至是讓他加班加點,累的你死我賺了,讓其獨當一面也不足為怪。
最最最詭異的是,馬到了劉備手下,只打了一仗就被永久留守。劉與曹漢中之戰,委張飛進攻武、陰二郡,馬超擔任其副手。曹軍方面派出大將曹洪、曹休迎戰,曹洪對馬超,張飛對曹休,翼德和孟起沒佔到便宜,無功而返,退回益州。等等,等等,等等!曹洪?潼關被追著打的曹子廉?馬超啊,馬超,馬孟起啊,馬孟起,你自作聰明的以為應該請示上級,卻不料被劉備猜忌,你是降將,不猜忌你猜忌誰,你應該用戰績換信任,而不是謹守隘口,劉備一看奏報,哦,馬超不願意當我的打手,還是關張黃趙好用,那好吧,回去看門吧,五個字,馬超的時代,終結。
一根刺入肉裡面,雖然與骨肉連生,不再疼,但是卻可時時看到,馬超遭到劉備徹底棄用,到死也再未上過戰場。劉備正是蜀漢對外擴張戰爭的高峰期,內外戰爭多如牛毛,若妥用馬超,或許能平衡國內勢力,關羽或許不需要出走樊城,牽制魏國兵力,或許也就不會被東吳偷襲,荊州不丟,或許劉備還能消滅曹、孫。或許諸葛孔明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