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炸裂!配音《阿凡達》媲美好萊塢特效,這位90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徹底紅了!

2021-02-07 灼見

 

剛剛播出的最新一期的《奇葩大會》來了位超厲害的選手。

 

他僅憑單人口技,就完美配出了電影《阿凡達》最精彩的戰爭場景,他能同時模仿炮火聲、風聲、飛機聲等各種聲音。


讓現場觀眾切實體驗了一把什麼叫真正的開口跪!

 

點開感受下媲美好萊塢特效的配音!



他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口技的第四代傳人——方浩然。

 

節目剛上來說「京中還有善口技者」的時候,我的反應跟大家一樣:什麼呀,別逗我了。

 

結果方浩然上來直接表演了《百鳥爭鳴》。




這段表演據說是口技表演當中最難的,因為在模仿幾十種不同鳥叫聲音的同時,還要有節奏變化,甚至還要細分高低遠近的不同。


觀眾反應瞬間變成了這樣!



一個表演下來,就已經把大家都徵服了。



導師們眼裡都發著愛的小星星,顯然對這個不太常見的藝術充滿好奇。

 

主持人馬東更是從現場抱來一隻泰迪,方浩然模仿狗叫,果然把小泰迪唬得一愣一愣的。



有好事者問他會不會beatbox,你別說,人還真會。



在傳承中創新:三個月苦練「烏鴉叫」,

但他的口技遠不止是「學動物」



口技表演看起來華麗,學起來就完全是另一回事情。

 

方浩然在節目裡就教大家用「吸氣發聲法」來發「一」的音。

 


 

根據教學結果來看,確實非常不好學。


 

事實上,口技的每一個聲音模仿,都是要花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來慢慢研磨。


方浩然當初學烏鴉叫,一直找不到這個技術的技巧點,「這個東西也不是老師教了你你馬上就能模仿了,必須得自己去控制口腔裡平時用不太到的某塊肌肉。」


這種「控制」,遠不止是能讓肌肉活動那麼簡單。對於口技表演來說,某塊口腔肌肉的拉伸力度、震動頻率,相差一絲一毫,發出的聲音都會有巨大差別。


方浩然只有一個目標——「以假亂真」。


他收集來各種各樣烏鴉的叫聲,同時錄下自己練習時的發聲,不斷摸索比較,尋找最貼切的發聲方式。反覆練習三個月後,才終於發出了完美的「烏鴉叫聲」。


就這樣,方浩然從當初僅憑一點興趣、自己業餘模仿,到19歲師從牛玉亮師父正式學藝,再到能夠自己登臺養活自己,這之中,又花了五年多的時間。

 

據方浩然描述,全國有系統性理論傳承的口技群體幾乎只有他師父這一脈了,而這之中,真的稱得上是專業的,不超過5人。門檻高,名師少,讓口技技藝的傳承一度面臨嚴峻考驗。

 

(圖為方浩然及其師父牛玉亮、師母王麗華在某次演出的後臺合照)


當然,口技面臨的還不止傳承人少這一個問題。

 

口技作為民間藝術,在表演素材上基本上以農耕文化為基礎,比起農村的大眾,城市觀眾對於口技的接受度相對更低一些,因此怎樣把傳統的口技,通過大眾喜聞樂見的現代化的形式來展現出來,也成了口技藝術現在面臨的重要難題。

 

方浩然作為口技的第四代傳承人,在這方面也很有自己的想法。

 

他已經開始嘗試口技與鋼琴的結合,方浩然興奮地說:「首先音樂本身就能將人帶入一種意境,然後我再通過口技將具體的聲音體現出來,效果非常好。」

 

他也希望口技能夠更多地與音樂相結合,作為新的發展方向。

 

在他的努力下,口技也在不斷地走出去,《阿凡達》配音,就收到了來自全世界各地觀眾的熱烈反響。

 

前不久,方浩然受邀菲律賓與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共進晚餐,餐桌上,他的一番口技表演也成功俘獲了這位女總統的芳心。


(圖中為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迷妹狀鼓掌)

 

後繼有人,90後小夥成口技「傳承擔當」!

他說,對先輩要有使命感,對國家更要有責任感!


作為傳統藝人,方浩然的身上有股老傳統的氣質。

 

節目裡,蔡康永就說他從上來一直保持著平靜祥和。

 

方浩然解釋說因為是從事傳統藝術表演,長期接觸的都是年紀比他大的長輩。


 

人家可才28歲,是正宗90後,方浩然自己說當初師父收他為徒的時候,師母在旁還誇他是俊小夥呢!

 

我倒是覺得這傳統的氣質才符合口技這門傳統藝術。



藝術形式可以有無數種創新,表達內容也可以不斷與時俱進,但藝術的氣質,是上千年歷史傳承積澱下來的,它就應該是淳的,厚的。


傳統之所以為傳統,正在於它承載著民族的過去、歷史和記憶,而現如今,傳統似乎正在一點點消逝。

 

至今,國家非物質遺產名錄已出了四批,共計1372個傳統技藝被收入到其中。收入名錄中的技藝存留情況尚不樂觀,更不要說還有很多沒有被收入進來的、散落民間的傳統技藝。


像方浩然這樣的民間藝人所面對的,早已經不僅僅是學一門養家餬口的技術這麼簡單的事情。從他開始學口技起,他就知道,在他面前的,不是什麼兒時玩樂,一時興起,而是一項等待他去傳承和復興的偉大藝術事業。

 

當我問方浩然他覺得作一名民間藝人最重要的品質時,他給我的答覆是擔當: 「在當今這個時代,無論是什麼藝人,都應該要有一份責任擔當和文化擔當!對先輩要有一種使命感,對國家更要有一種奉獻精神!」


為中國傳統文化點讚加油!

 

相關焦點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現身」手遊 搭網際網路「快車」-油紙傘,傳承...
    東方網記者曹磊8月7日報導:與大眾印象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時」和與社會脫節不同,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傳統文化越來越頻繁地出現於日常生活中,為大眾所談論與欣賞。  近日,蘇繡、油紙傘、惠山泥人、口技、以及四川巴中皮影戲等紛紛出現於騰訊手遊《尋仙》中,引發新一輪關注。
  • 關於蚌山區第二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的公示
    為了有效保護和傳承我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蚌埠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蚌山區開展了第二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申報和評審工作,確定了第二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
  • 喜訊| 甘肅省5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項目...
    近日,在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公布的關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2017年支持項目驗收結果中,由西北民族大學西北民族民間美術研究所所長牛樂教授擔任學術專員
  • 上海植物園「海派盆景」成功申報徐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傳承人
    上海植物園「海派盆景」成功申報徐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傳承人 2020-12-08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口技:一張嘴幹掉一整個配音團隊,中國口技真的太牛了
    在節目中,方浩然給《速度與激情》的戰鬥場景配音,直升機聲、汽車引擎聲、油門聲、剎車聲、機槍聲、爆炸聲......每一個聲音都無比逼真,一個人一張嘴就幹掉了一整個配音團隊。方浩然是一位90後的小夥子,靠著一條《速度與激情》的配音,狂攬抖音90萬粉絲。2011年5月23日,口技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方浩然正是這個項目的第四代傳人。
  • 中國口技:一張嘴幹掉一整個配音團隊,中國口技真的太牛了
    在節目中,方浩然給《速度與激情》的戰鬥場景配音,直升機聲、汽車引擎聲、油門聲、剎車聲、機槍聲、爆炸聲......每一個聲音都無比逼真,一個人一張嘴就幹掉了一整個配音團隊。方浩然是一位90後的小夥子,靠著一條《速度與激情》的配音,狂攬抖音90萬粉絲。
  • 海南十大非物質文化遺產
    海南除了我們熟悉的陽光、沙灘、海水之外,還有許多令人稱奇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到目前為止,海南省已基本完成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搜集各類資源線索10萬多條,建檔2千多個。
  • 常州市文廣新局關於公示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為了進一步推進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加強對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保護,鼓勵並支持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常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根據《常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申報與認定辦法》的相關規定,在各轄(市)區傳承人自願申報、當地文化行政部門推薦的基礎上,經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評審委員會審議,初步確定65名傳承人入選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
  • 盛京滿漢全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春祥
    盛京滿漢全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春祥1988年夏,八一電影製片廠和解放軍畫報以《飄香的金牌》為題,報導了他成才的事跡。1991年10月,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欄目播出了李春祥的個人事跡。更令烹飪界同仁欣喜的是,生於1959年的李春祥大師,依然活躍在烹飪教學第一線,出席全國的烹飪會議與論壇,將所學所長毫無保留地貢獻給烹飪藝術的後學者。滿族文化網
  •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義無反顧
    -----《誰來拯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追蹤報導之二  (記者:劉軍羅永松報導) 2020年12月8日,記者專訪了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執行會長丁偉華,經神州瞭望、中華網等全國六十多家主流媒體報導和轉載,在全國形成了新聞熱點,引起了三亞市委宣傳部,三亞市旅文局等有關領導的關注,都向丁偉華會長了解情況
  • 正定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
    它曾是正定地區繁盛的戲曲文化中的一員,是正定古老戲曲文化的延續。2005年入選石家莊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成熟後,皮面亮晶晶,柔軟筋道;吃時餡香有汁,潤滑可口,醇香味好,深受當地群眾和遊客的好評。2011年入選石家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 2018「錦繡中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系列活動開幕
    月9日,在恭王府推出2018「錦繡中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系列活動。同時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與現代服飾設計時尚融合,為觀眾呈現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意秀場。在一定意義上說,中國非遺服飾秀是我國非遺保護工作優秀實踐成果中的一處縮影,也是振興傳統工藝的生動案例。
  •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之一——太極拳
    · 非物質文化 · 12月17日,發源於中國的太極拳成功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蘊聚東方文化精髓的太極拳進一步得到世界認可。
  • 閩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作品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遺產,強調的是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精神,主要形式有表演藝術、民俗文化、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等,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成效顯著。
  • 【西寧非遺】湟中農民畫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旦正
    湟中農民畫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旦正 1962年, 旦正從西北民族學院畢業後,便來到湟中縣文化館。正當創作的盛年,他卻一頭撲向民間繪畫藝術的研究和輔導,熱心幫助當地農民進行繪畫創作,選擇了一條頗不輕鬆的人生之路。
  • 華人著名非遺文化口技傳承人 畫家 「鵝肉伯」美食創始人吳永勝
    〖本網訊〗(亞洲日報記者黃桂章 亞洲合聯網 報導) 記者專訪華人著名非遺文化口技傳承人、美食家、畫家、演員、「鵝肉伯」美食創始人吳永勝,他令書畫、口技音樂、美食文化完美結合,融為一體!向世界人們展示古東方文化的美!2019年11月18日,CCTⅤ《星光達人秀》廣東賽區正式啟動新聞發布會在深圳前岸國際酒店舉行,匯聚時代正能量!「舞臺不分大小 ,有你就是亮點」!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模式、保護方法、申報流程
    2.開發式(經濟資源):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視為社會、文化、經濟發展的資源,進行產品、服務、體驗活動、交流項目等方面的內容轉化,展現其中的資源價值。三、保護的方法遺產普查、建立名錄、傳承人登記、建立保護區、建立資料庫、確定口述史調查制度。
  • 西藏拉孜: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留客名片
    中新社日喀則7月24日電(記者 楊柳)隨著先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名錄,拉孜藏刀和拉孜堆諧好似兩顆明珠「包了漿」,愈發晶瑩剔透。  普達瓦是拉孜藏刀鍛制技藝的第六代傳承人。13歲跟隨舅舅多吉傑布學習藏刀鍛制的他,如今已近六旬。「舅舅曾在扎什倫布寺為十世班禪鍛制藏刀」。說起這件事,普達瓦嘴角上揚,透著一絲驕傲。
  • 【壹讀百科】泡菜憑什麼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圖|新華網)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文 | 壹讀百科值班君沐風       最近,韓國聯合通訊社刊發消息,稱韓國泡菜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消息一出,一時引來了眾人圍觀和驚呼:日本料理製作考究,聞名於世,珠算技術是計算機出現之前最有效率的計算工具,而這入選非遺實至名歸……但泡菜這種天天吃的普通貨色,居然就世界遺產了?!不少人還聯想到前兩年韓國人還「搶註」端午節為自己的文化遺產,更是義憤填膺。不過且先把憤怒收到一邊,讓我們細細研究一下「非物質文化遺產」到底是什麼。
  • 昆明非物質文化音樂雲展演開展在即
    央廣網昆明12月3日消息:作為2020年「創意昆明」系列主題活動之一,昆明非物質文化音樂雲展演即將以線上展的方式進行呈現。展演節目內容提前錄製,並藉助信息技術搭建出超現實的虛擬展廳,帶觀眾深入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