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拼腊味煲仔飯
眾所周知,煲仔飯源自廣東,是以砂鍋作為作為器皿煮米飯,而廣東稱砂鍋為煲仔,所以故稱煲仔飯,煲仔飯歷史悠久,2000多年前《禮記註疏》等書記載,周代八珍中的第一珍、第二珍和煲仔飯做法一樣,只是更改了米的原料,用黃米來煮製!
煲仔飯是廣東的傳統美食,煲仔飯的傳統品種主要有豆豉排骨飯、腊味飯、滑雞飯、黃鱔飯、田雞飯,鹹魚花肉飯等,其實,瓦煲除了指一種盛器,還指一種烹飪方法,就是把淘好的米放入煲中,量好水量,加蓋,把米飯煲至七成熟時加入配料,再轉用慢火煲熟。區別於「砂鍋」,用瓦做成的「煲」,在火候控制方面比較靈活,煲出來的飯也較為香口。
器火米料四要素讓國慶家宴米飯更有味--【雙拼腊味煲仔飯】
用料:臘肉,廣式臘腸,小棠菜,香米
雙拼腊味煲仔飯的做法
1,原料準備齊全
2,臘腸斜切成片
3,小棠菜對半切開
4,香米洗淨
5,香米洗淨後加水,米和水的比例:1:1.5(這個比例很重要,關係到飯的生熟程度!太爛不好吃,夾生則根本沒法吃!)將米和水放入沙煲,用大火燒開。
6,煮開後看到表面一個個洞時快速的放入臘肉和臘腸,動作要快
7,鍋中放入清水加入少許食鹽
8,滴入幾滴食用油,這樣焯出來的菜又綠又亮
9,小棠菜下鍋焯熟
10,飯收幹煮個五分鐘左右,關掉火後讓煲仔飯焗十五分鐘。不要再打開蓋來看哦~這是煲仔飯最關鍵的時候,焗的時間不夠飯就生了,而且很難再挽回了。十五分鐘後再開蓋放入小棠菜就可以了,香噴噴的煲仔飯就可以開吃了
把握好這四要素,就可以輕鬆做好煲仔飯!
1、器:煲仔飯是一種陶器用具。其特點是傳熱性能慢,故保溫性能強,以較好地保存食物養分,特別馨香,故幾千年來,人們一直廣泛用它。一人一煲,減少盛飯環節和汙染的機會,比較符合衛生條件,故人人喜愛。
2、火:火力控制十分重要,煮開前要大火,煮開後要中火,香味出來時換小火,最後關火焗,火力的控制和判斷要憑經驗調整。以上是三個不同階段的用火的參考。
3、米:做煲仔飯一定要泰國米和靚米做出來的飯才夠香夠焦,米用得好,底子就錯不了!
4、料:煲仔飯的用料靈活多樣,可因時、因地而異,要把煲仔飯製作得好,要講究火候,因為米的產地不同,新舊程度不一樣,吸水量也有別。各種肉類的受熱預熱程度不一樣。要把這些材料放在同一鍋裡煮,熟而不生不焦,達到最大限度保存營養成分和原味,就要識別各種用料的質地,嚴格掌握火候,做到火候恰到好處。吃煲仔飯時,記得嘗嘗飯焦的味道,又香又脆,怕熱氣的倒在湯裡泡一會兒再吃一樣可口,包你一吃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