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跑步,挑戰更多人生可能

2020-12-24 翟海潮

8月14日早晨,山西太原一位70歲老人在晨跑中倒地,經搶救無效,心跳驟停導致猝死。經了解,該老人常年跑步,馬拉松最好成績(PB)為2018年北京馬拉松的3小時23分,名列年齡組第2,是一名副其實的精英跑者,他的意外離世讓人唏噓不已。

在馬拉松比賽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有大眾跑步者倒地昏迷甚至搶救無效死亡的個例,如何避免意外情況的發生?如何跑步才能越跑越健康?這些問題對於跑步新手或者即將開始跑步的朋友來說,都是必須要了解和注意的。

01如何健康跑步?

作為一個跑步多年的跑友,我從自己的經歷和教訓入手,給大家介紹幾個健康跑步的小竅門。

Tip1:循序漸進,敬畏生命!

充分準備:對於新手,了解跑步相關的知識,避免「無知者無畏」,比如跑前熱身,跑後拉伸,控制跑步距離和強度,注意保持正確的跑步姿勢,比如跑步重心、步幅、步頻等等。關於跑步技術的文章汗牛充棟,這裡不多展開。

很多說跑步傷膝蓋,也對也不對:如果跑步過量,或者跑步的場地或者姿勢不對,是很容易引起膝蓋受傷,反之膝蓋會越用越健康。

建議:一雙合適跑鞋和一塊心率手錶是非常必要的。

好的跑鞋能夠保護身體尤其是腳和膝蓋避免受傷,心率表能夠監控運動強度和跑步鍛鍊提升效果,尤其是在超過20公裡以上的長距離跑步中監測的心率,避免心率爆表心臟當機導致意外發生。

另外好的跑步手錶本身內置了訓練軟體和計劃,可以幫助跑步者制訂跑步計劃,了解跑步效果和身體狀況,避免無效跑步、定期休息提醒等等,可以更好的進行跑步。其它裝備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預算逐步增加。

Tip2:合理安排時間和場地

跑步時間:按照一公裡5到6分配速來算,加上必要的跑步前的熱身和跑步後拉伸放鬆的時間,一個10公裡的日常有氧跑,至少需要1個半小時,它會佔用你的家庭和休息時間。需要跟家裡人確認好時間,不能「厚此薄彼」,因為跑步而影響家庭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因為跑步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這是意外之喜!

跑步需要合適的場地:最好是體育場的塑膠跑道,越硬的地面對膝蓋的衝擊越大,儘量避免在水泥、石板路跑步,避免膝蓋受傷。

室外跑步要注意交通和人身安全。比如我日常跑步在浦東世紀公園的塑膠步道,一圈距離是5公裡整,而且沒有紅綠燈穿行,即方便又安全。

Tip3:合理制定目標,避免受傷。

每個人的運動基礎不同,建議初跑者先從1公裡開始,跑走結合,循序漸進位定跑步計劃,等有了一定的耐力基礎,再逐步增加到3公裡,5公裡,10公裡,半馬,乃至全馬或者更長距離。

尤其是對於初跑者,切忌將目標定的過高,跑得過快過遠都容易造成身體受傷,比如「跑步膝」、肌肉拉傷。尤其是沒有多少鍛鍊就貿然參加全程馬拉松,一定要有敬畏感,要知道,即使是10年以上跑步經歷的跑者,也至少需要用3-6個月來準備一場全馬比賽。

如果未來計劃參加一場馬拉松,請務必記住:馬拉松不是普通的跑步,它是一場極限運動,怎麼謹慎和細心的準備都不過分。

Tip4:兩個10%原則

跑量10%原則:每周跑量的增加量不要超過上周的10%,比如本周跑了10公裡,建議下周不要超過11公裡,目的是循序漸進,避免受傷。

強度10%原則:無氧跑量(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80%及以上)不要超過月跑量的10%,比如我的月跑量200公裡,其中的無氧跑量在20公裡左右。

有氧能力是跑步的核心和基礎,即使是專業馬拉松運動員,大部分的訓練也是有氧跑(跑步心率在最大心率的60-70%),無氧跑量佔比不會超過總跑量的20%。

Tip510分鐘原則

跑步前後一定要留出10分鐘時間進行熱身和拉伸

人體相當於一個機器,心臟是發動機,肌肉和血液是支持跑步運動的動力和傳輸系統,從靜止狀態60左右的心率,達到一個跑步狀態,心率大約在140-150(以有氧跑舉例)。

人體需要一個熱身和暖場的啟動過程,來讓身體準備好,比如增加血液流動,肌肉熱身,這樣除了達到一個好的心理和生理狀態,還能有效避免肌肉的拉傷,心臟的突然超負荷運動造成心臟問題等。尤其是在冬天,熱身不充分很容易造成肌肉的拉傷。

同樣的,跑步結束後,需要做緩衝和拉伸,來讓身體適應從一個運動狀態過渡到靜止狀態,如果立馬坐下休息,容易引起腿部肌肉抽筋,噁心,頭暈甚至昏厥。

另外,跑後拉伸能夠幫助跑步者保持良好的體型,尤其是有效避免「小腿粗」或者「大象腿」。

02挑戰更多人生可能

當我們有了訓練基礎和跑步能力以後,不再滿足於刷圈和壓馬路,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解鎖更多跑步技能:

地圖跑: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主題,和朋友探索和打卡城市各個角落:比如國慶跑一個中國地圖,狗年跑一隻旺旺,或者跑一隻大象,朋友跑過黃浦江線路:從滴水湖黃浦江發源地跑到吳淞口的入海口(130公裡),或者上海的三環跑(內環+中環+外環)。

城市馬拉松跑:2019年中國馬拉松比賽活動超過1000場,國內外著名的城市基本都有一年一度的城市馬拉松比賽,著名的六大滿貫馬拉松賽事等等,很多朋友將參加馬拉松作為了解一個城市的名片和旅遊機會。

長距離跑:電影《阿甘正傳》裡的阿甘跑遍美國東西海岸,3年跑步超過10000公裡,跑步精神激勵了整整一代人。

鐵人三項:即遊泳、公路車、跑步三項,大鐵(俗稱打鐵)距離是遊泳3.8公裡,公路車180公裡,跑步42.195公裡,完賽即被尊稱為鐵人(Iron Man)。

越野跑:在高山、沙漠、峽谷等大自然中去跑步。國內現在比較著名的有每年10月份商學院玄奘之路戈壁挑戰賽、香港100、嶗山100公裡挑戰賽等上百項越野類跑步賽事。

跑步已經成了一種文化,一種風尚,如果你也想嘗試跑步,加入跑步吧,除了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之外,還有更多樂趣等你解鎖!

堅持原創不容易!如果您閱讀後感覺滿意,請給予點讚、評論並轉發,以示鼓勵!「本文作者:孫楊正 」

跑步的諸多益處:我們為什麼而跑?

「四個字」讓曾國藩成為一代「聖相」

亞里斯多德:遵循中道,獲得幸福

相關焦點

  • 跑步極限挑戰
    喜歡跑酷遊戲的小夥伴千萬不要錯過跑步極限挑戰這款遊戲了,這是全新推出的動作冒險遊戲,遊戲採用了經典的跑酷玩法,超豐富的場景帶來了更多的挑戰性,遊戲中每一個關卡都有著不同的難度,玩起來很是有趣,還有各種劇情任務可以挑戰哦。
  • 跑步和走路,到底哪個能燃燒更多的卡路裡?
    根據美國運動委員會的說法,140磅重的人每分鐘跑步可以燃燒大約13.2卡路裡的熱量,走路則每分鐘會消耗約7.6卡路裡的熱量。由此可見,跑步30分鐘能夠燃燒約396 卡路裡,而行走30分鐘時燃燒約228卡路裡。「步行和跑步之間每英裡的卡路裡差異可能在10%到30%之間,具體數量取決於跑步條件、跑步者的經驗等,」哈裡森解釋說。
  • 跑步還是走路?不妨算算「健康回報率」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運動學教授李德銖和同事對一些數據分析計算後發現,在44歲到80歲之間,每周跑步2小時的人總共要花0.43年的時間跑步,但有可能獲得平均2.8年的額外壽命「獎勵」。換句話說,花1小時跑步可延長7小時壽命。他們總結認為,增加更多跑步時間並不一定能帶來更高的壽命增益,但跑步確實帶來了健康效益較高的長壽益處。
  • 跑步人生帶給我們什麼
    跑步可以遇見更好的自己。人生的第一次馬拉松,是2018年的12月25日的千島湖第一屆國際馬拉松。而在此之前,從沒有跑過一次馬拉松,在完全沒有參賽經驗的和熟人帶跑的情況下,我開始了人生第一次馬拉松比賽。跑步於我是一種意志力的鍛鍊。巴菲特也愛跑步,他曾說過:長跑需要忍受枯燥、控制欲望。他非常看重運動對一個人意志力的訓練,會跑步的人,往往有強大的意志力,懂得控制什麼時候該把握時機往前衝、什麼時候該堅守底線忍,這些意志力會幫助他們成功。每一次跑步都是一次自我的挑戰,可以不斷創造自己的最好成績,在堅持不懈中讓自己變得更好! 跑步,一種特殊的方式了解一座城市。
  • 為了遇見更美好的自己堅持跑步
    為了更美好的身材,為了身體的健康,為了更加努力的工作,為了更好的照顧家人,讓健康和自信成就自己,自帶正能量影響幅射周圍的人,選擇堅持一直跑下去。跑著跑著,就愛上了跑步,愛上了自律,愛上了自己。跑步,去邊海公園。為了體驗更豐富的生活,為了挑戰極限的自己,為了不斷迭代更新認知自己,試探更多的可能,發現更好的自己,選擇堅持一直跑下去。
  • 人在萬達:我希望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看到更多可能
    |「多面」張芸菲|我叫張芸菲,出生在80年代的武漢,從小到大算是一路平坦。我的所學專業是美術動畫,曾用一年時間校外學習動畫3D軟體,有過兩個動畫作品:大三那年6個月時間加入《阿特的奇幻之旅》動畫連續劇後期製作團隊,主要負責動畫二維特效和後期部分,後來如期在央視播出,片尾處有我的署名。
  • 商洛65歲老人:跑步就像奮鬥人生
    在商洛跑步圈裡,有這樣一位提起來就會豎起大拇指的老人,雖然已過花甲之年,卻神採奕奕,活力四射。他堅持跑步近20年,勇於突破年齡的限制,挑戰著很多年輕人不敢挑戰的項目——馬拉松,他就是彭文仲。「天氣好的時候我基本是每天跑,進入冬季之後天氣比較寒冷,因為年齡偏大,在親戚朋友的建議下,我把跑步頻率調整到兩天一次。」彭文仲一邊做拉伸一邊說,「家裡人一開始覺得我把跑步當娛樂活動。當我開始堅持一年四季都跑之後,他們就有些擔心,不過我自己也很注意,每次跑步前都會做好熱身,先慢慢跑再逐漸提速,加上經常量血壓、心跳,家裡人也就放心了。」
  • 有聲|跑步是一個人的人生縮影
    >藍襪子-跑步是一個人的人生縮影難怪有人說,跑步能夠治癒各種精神疾病和抑鬱症了。人生中有一件讓你感到愉快,與別人無關,對身體健康有好處的愛好,真的特別重要。跑步也有很多技術性的要求。它要求你跑姿正確,裝備適當,量力而行。它給你一個明確的暗示:你要努力,但是不要用力過度!
  • 為什麼要跑步?這是我聽到的最好回答
    >是解決不完的 跑步代表的有時不僅是一項運動 更是一種不服輸的信念 面對紛雜的人生 你是否還有耐心戰鬥 每天重複著基本的流程 熱身、跑步、拉伸 別人看來是枯燥無味的
  • 序方旭東《跑步筆記》(白巖松 張路平)
    人生漫長,總會有你贏過輸過的對手,一轉眼就消失不見,但你自己卻永遠在這裡。面對自己,你偷不了懶,一停頓一鬆懈就邁不過你自己這個坎兒,這可能是長跑給人最大的啟示和動力,你可以和千萬人一起在跑,但歸根結底,你只是和自己在跑,你需要超越的只有自己。
  • 從體重200斤到全馬「打敗250」,著名主持人於嘉的跑步人生
    對於我個人而言,我挺願意向大家分享跑步這項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因為我 能給一些朋友帶來一些小小的激勵,是我的榮幸 。跑步這事不用太神聖、太高大上,沒必要。因為它, 我們擁有了健康的身體,愉悅的心情,能傳遞出積極的正面能量,我們也就能得其樂得其所了 。
  • 「當你突然開始跑步,你的人生就已經在走下坡路」 | 內有福利
    「如果你也是,工作了幾年之後,突然就開始跑步,這就說明你的人生開始走下坡路了。」——開年就說這麼一句話,是不是感覺有點「喪」又無力反駁?這句話其實不是我說的,是脫口秀演員龐博在一次表演中說的,當場包袱沒響,但你品,你細品,一定戳中了不少跑者的心。
  • 跑步對身體健康好,堅持跑步有這幾種好處,有的人越跑越來勁
    另外,許多堅持跑步的人會發現,他們可以一次跑五六公裡而不會覺得太累,這是因為跑步對增強身體素質,減少生病的機率有很大的幫助。2.保護血管健康培養良好的跑步習慣,對於預防心腦血管病同樣有益。與其他運動相比,跑步每分鐘消耗更多的卡路裡,並且使肌肉線條更加流暢,有助於塑造身材,防止肥胖。適於有「啤酒肚」「將軍肚」的中年人群。除生理上的益處外,跑步還有助於心理健康。
  • 吳輝榮全家環島跑步22天 用跑步服事神
    2014-12-14 基督教論壇報 吳輝榮帶著兒子一起跑步環島(圖/吳輝榮提供)「因為電影《阿甘正傳》,讓我開始愛上路跑,並且得著從神而來的豐盛生命!」新竹靈糧堂的吳輝榮弟兄,至今已有18年的跑步資歷,為了完成人生夢想,在去年一月,他帶著全家展開跑步環島的旅程,總共花22天的時間,順利完成900多公裡的路程。十八年前,吳輝榮因著朋友的介紹,看了《阿甘正傳》這部電影,當中的人物劇情對他的人生帶來很大的啟發,從那時候,開始了他的跑步人生。當時他心中有個感動,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完成跑步環島的夢想。
  • 張鈞甯:跑步,跟最真實的自己「對話」.
    那年張鈞甯還不是我們現在熟悉的跑步健將,拿下一堆運動品牌的代言。那個五分鐘的視頻是她從只能跑5km到跑21km半馬的訓練記錄。一開始張鈞甯跑步的原因很簡單,看到姐姐堅持早起跑步很好奇,跑步的人動力到底是什麼?加上工作的邀約,她剛好有機會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挑戰90天內備戰馬拉松。
  • 堅持晨跑40年,馬英九的跑步人生!
    這得益於他40年來始終如一的跑步和伏地挺身。今天,我們不聊政治,不關注其他,我們來說說你所不知道的馬英九——他為人震撼的跑步人生。堅持晨跑40年,天天做伏地挺身,參加了兩次鐵人三項比賽,跑量已經超過了一萬五千公裡,跑步時間超過了3000小時……這些華麗麗的數據證明了馬英九是個當仁不讓的跑步專家。
  • 健康跑步達人齊聚長隆野生動物世界
    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總經理張學禮表示,跑步的意義在於健康和堅持,在自然野外的環境跑步,可以提升跑步的快感和質量。長隆將持續與各種體育休閒的生活方式結合,給大家帶來更多旅遊與健康新體驗。
  • 38歲的張鈞甯堅持跑步13年,她總結了這5點跑步經驗
    其實他們是多年好友,經常相約一起運動。今年已經38歲的張鈞甯不僅出身名校、品味高雅,而且顏值姣好、身材出眾,更是娛樂圈出了名的健身達人,除了在工作就是在運動,這話說的可一點都不誇張,不信的話可以翻翻她的微博,十張照片有九張都是在運動。張鈞甯說運動是讓她「將自己重新歸零的機會」,對運動是深入骨子裡的喜歡。
  • 人生最好的投資,是健康
    一旦失去了健康,還談什麼工作,談什麼人生規劃呢?有網友提到健康,他說:你可能沒有意識到健康自由的重要性:但是,它可以讓你在70歲依然具有環遊世界的能力;它可以讓每個家庭不會因為家庭成員的生病而引發痛苦和可能產生的無底洞開支;它可以讓你每天精力充沛、思維敏捷,不受各種慢性病或亞健康困擾。良好的精力,才能讓你與世間一切對抗,才能讓你去獲得想要的生活。
  • 跑步心語|小強:我不變態,我只是喜歡跑步,享受跑步
    但他說,他並不變態,他只是喜歡跑步,享受跑步!堅持賦予水滴洞穿巖石的力量;堅持給予柔軟草繩磨斷實木的堅韌;堅持付與細嫩小草衝破巖石的勇氣……跑步,使我明白了堅持的可貴。健康是一切幸福的來源,跑步的族群往往更容易理解這個真諦。同齡人聚會,你會是最年輕的那個。醫療體檢,你會是身體年齡最小的那個。健康的體魄會給你帶來生活和工作的幸福感,這樣的自信會為你帶來更多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