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研究】萬宇:韓國和平少女像為何讓日本芒刺在背

2021-02-18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今年日本的成人節落在1月9日這一天。當天,日本各地政府為年滿20歲的男女組織成人儀式。但在同一天,日本政府卻做出被廣泛批評為「不成熟甚至幼稚」的外交舉動。

為抗議日本駐釜山總領事館前的「和平碑」少女像,日本駐韓大使和駐釜山總領事被臨時召回。《朝日新聞》對此評論稱,日本政府的舉措過於性急,欠缺冷靜。

1月9日離開韓國的日本駐韓大使。圖片來自韓聯社

「少女」引發「友邦驚詫」

事情的緣起是一位「少女」的突然出現。

2016年12月28日下午,一個以大學生為主體的韓國民間組織出其不意地在日本駐釜山總領事館前樹起了一座少女銅像。日方表示反對後,當地區政府以阻礙交通為由,強拆了銅像並粗暴驅散反對拆除的人群。兩天後,事件峰迴路轉,區政府引發眾怒,電話被打爆,網絡遭癱瘓,區長被迫道歉並允許樹立銅像。2016年最後一天,少女銅像正式揭幕。

去年12月28日拆除銅像時,警方與示威者發生了衝突。圖片來自韓國「民眾之聲」 

現在還有韓國學生在少女像周圍守護。圖片來自韓國「民眾之聲」

為何這尊少女像能讓「溫和謙讓」的日本人芒刺在背,進退失據?

故事開端還要回到1992年。當年1月8日星期三中午,在時任日本首相宮澤喜一訪韓前夕,日軍慰安婦的受害者首次勇敢站出來,在日本駐韓大使館門前集會示威,要求日本政府正視歷史,對受害者作出正式賠償。

1992年1月8日首次「周三示威」。圖片來自《韓國日報》

因為上述正義要求一直沒有得到滿足,20多年來,每周三韓國民間團體和慰安婦受害者都會風雨無阻地在使館門前集會抗議。這也成為了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集會示威,被列入吉尼斯紀錄。

由於受害者老人年事已高,漸次離世,負責這項活動的「慰安婦問題對策協議會」決定在2011年11月14日周三,也就是第1000次「周三集會」時,在示威地點樹立一座紀念碑,象徵著離世的慰安婦受害者老人精神永存,直到她們夙願得償的那一天到來。

在2011年第1000次「周三集會」上,「和平碑」少女像首次亮相。圖片來自韓聯社 

最初,這個組織計劃樹立一塊象徵慰安婦墓碑的紀念碑,但後來改為了更類似藝術雕塑的銅像,因為這樣可以規避法律限制。

一位身著韓服、短髮赤腳、雙手緊握的少女銅像從此出現在日本駐韓使館對面。其正式名稱叫做「和平碑」,但韓國民眾一般叫她少女像或和平少女像。

韓國抗議民眾扮成日本首相,對著釜山總領館前的和平少女像下跪謝罪。圖片來自RFI網站

早在第一座「和平碑」樹立前,得到消息的日本方面就「驚詫莫名」,時任官房長官和駐韓大使接連發聲阻撓。「和平碑」樹立之後,日本更是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一直要求拆除。但韓國政府一直以民間行為不便幹涉為由加以拒絕,日本也只好隱忍不發。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再度執政後,日本右傾化明顯,大開歷史倒車,各種「妄言」層出不窮。在此背景下,作為韓國的反制措施,「和平碑」開始在韓國遍地開花,釜山日本總領館前的這座「和平碑」銅像已經是韓國內第37座。

不過因為它是第二座位於日本外交機構前的「和平碑」,又是在韓日就慰安婦問題協議達成後樹立,因此日本反應非常強烈,不僅臨時召回大使和總領事,還暫停了韓日之間的貨幣互換協議,推遲韓日高層經濟對話,暫停釜山領區服務。

同時受到國內民意和日本外交壓力,韓國政府進退維谷。韓國外長出面稱:考慮到國際關係,在日領館前立慰安婦像不妥;韓國政府並不反對立像,只是對於立像地點需要各方凝聚智慧。

對此,韓國國內民意毫不退讓。日前,韓國京畿道議會發表了其下屬組織將在獨島(日本稱竹島)上設立少女像的計劃,韓日「歷史矛盾」開始擴大至圍繞獨島的「領土糾紛」。對此,日本政府表示「強烈抗議」,日本《產經新聞》報導稱,針對該情況,安倍晉三對周邊人稱,「外務省想讓(駐韓)大使儘早返回韓國,但沒有必要,國民也不會接受,因此我不會那樣做」。

韓國《中央日報》稱,預計到今年年末,僅在韓國國內設立的少女像將超過70座,首爾江北、銅雀區已成立推進委員會,正在積極設立少女像,韓國全南麗水和江原春川也正在舉行募捐活動。 

誰的安寧與尊嚴?

2015年底,韓日兩國就解決慰安婦問題達成一致,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和韓國外交部長尹炳世在會後握手。該協議後引起韓國民眾廣泛抗議。圖片來自韓聯社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月8日在電視節目上就釜山領事館前的和平碑表示,根據日韓慰安婦問題協議,日方已經向原慰安婦支付了10億日元,韓國政府應該顯示誠意,即便政府換屆也應該履行協議,這是國家的信用。

事件的另一個關鍵詞——「日韓慰安婦問題協議」,由此出現。

2015年底,韓日兩國出人意料地達成之前久拖未決的解決慰安婦問題決議。雙方共同發布的新聞稿中有這樣一條:「韓國政府認識到,日本政府擔憂設立於日本駐韓大使館前的『少女像』涉及公館安寧與威嚴,並將通過與相關團體進行磋商等,致力於妥善解決此問題。」

但是該協議第一時間就遭到了「相關團體」和慰安婦受害者老人的反對。年輕學生自發地不分晝夜守護「和平碑」,以防塑像被政府強拆。

與此同時,韓國外交部從一開始就對「移除」一說矢口否認。韓國外交部還就日本媒體相關報導和日本外相發言提出抗議,稱協議中韓方並未承諾遷移「和平碑」,此事與日本向韓國出資成立慰安婦受害人援助基金完全是兩碼事。

兩國口水戰就此持續。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不止一次對日本媒體表示,雙方就移除「和平碑」達成了默契。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親信、官房副長官萩生田光一也曾暗示「拆像」是兩國達成的默契。有日本媒體認為,現在韓國政府不僅不執行協議內容,反而允許釜山總領館前也樹起了「和平碑」,應強硬地採取措施報復。

韓國峨山政策研究院學者李基範認為,「和平碑」是民間組織籌款建立,這一行為沒有被判定違法,因此韓國政府最多只能通過磋商說服,磋商不成,韓方也並沒有責任,這是日本也認可的白紙黑字。

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大會的歷史資料圖片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首座「和平碑」樹立時,就提出的一條反對理由是《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第22條第二款——「接受國負有特殊責任,採取一切適當步驟保護使館館舍免受侵入或損害,並防止一切擾亂使館安寧或有損使館尊嚴之情事。」

對此,韓國專家指出,「和平碑」作為有紀念意義的藝術品並不違法,是否擾亂安寧或損害尊嚴也見仁見智,難於界定。李基範甚至為韓國政府支招,認為應該將這一爭議提交國際法院,韓國勝訴的可能性很大。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樹立和平碑其實是日本人所開創並向來熱衷的做法。在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廣島、長崎,以及曾發生過激戰的衝繩戰場,經常可以看到日本立起的名為和平碑的戰死者紀念碑。在日本侵略過的東南亞各地,在和平的幌子下,日本給埋葬當時侵略軍的墓地樹起了不少碑石。

日本在菲律賓塔克洛班建造的和平碑

日本在緬甸樹立的和平碑

「河野談話」緊箍咒

日本以臨時召回大使作為外交報復措施其實並不罕見,不過以前都是集中於領土爭端問題。韓國前總統李明博在任期末登上獨島(日本稱竹島)和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視察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時,日本也曾祭出此招。但在歷史問題上採取該措施,這還是頭一次。

韓國前總統李明博登上韓日爭議島嶼,引發日本抗議。圖片來自韓國紐西斯通訊社

今天的日本為什麼會對這一座銅像愈來愈難「容忍」?

這要從慰安婦問題的歷史經緯講起。上世紀90年代初,在韓國和日本有關人士的積極活動下,慰安婦問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1992年2月,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上,來自日本民間團體的代表報告了日軍在戰爭期間強徵慰安婦的情況。隨後,1993年6月,聯合國世界人權大會通過了《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宣言》。

美國隨軍記者1944年在緬甸松山戰役期間拍下的獲救慰安婦。左一為中國遠徵軍士兵,右一為朝鮮慰安婦受害者樸永心,老人已經在2012年過世。 

在國際壓力下,當時日本政府不得不對慰安婦問題進行調查,並推出了「河野談話」,承認在當時日軍政府的要求下,原日軍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了慰安所設置、管理以及運送慰安婦;慰安婦的徵集、移送和管理都是在有違本人意志的情況下進行的;這是一個在當時軍隊的參與下,給很多女性的名譽和尊嚴帶來嚴重傷害的問題,要從內心加以謝罪和反省。

 

河野洋平發表「河野談話」時的電視新聞 

事實上,「河野談話」並沒有徹底明確戰時日本政府的責任,但儘管如此,日本政府和右翼不久後還是故態復萌,鼓吹慰安婦是自願的妓女,當時日本軍方沒有參與其中。安倍晉三更是發布調查「河野談話」的報告,將其推倒重來。在韓日協議達成後不久,安倍晉三還在參議院表示,無論從軍方或官方資料來看,都無證據證明慰安婦是被強徵的,慰安婦是以性為目的的買賣人口。

上行下效,現任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去年8月在節目中稱,少女像象徵對慰安婦的「錯誤」認識,要求移走少女像對日本很重要。日本國內,至少是執政黨認為,韓日協議中「慰安婦問題最終不可逆的解決」,已經解開了「河野談話」的緊箍咒,為日本人在意的面子問題擦去了瑕疵。

就此,有韓國媒體指出,退一步講,即便韓日真正就歷史問題達成了和解,這些以慰安婦少女為原型的「和平碑」難道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嗎?

2015年3月30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答辯時承認,日前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採訪談到慰安婦問題時,確實使用了「買賣人口」的字眼。

「世間體」?

日語中有一個和漢語「面子」意思類似的詞彙「世間體」。嚴格說來,日語的「世間體」更重視一個社會和群體整體上對自身的看法。

今天,很多日本人正是從「世間體」的視角來看待慰安婦問題。在日本主要搜尋引擎「雅虎日本」上搜索慰安婦、少女像,後面都會跳出海外反應的聯想詞,可見日本人對這一事件的海外反應是多麼重視。

日本搜索網站網頁截圖

當前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日本人中,相當一部分認為日本已經多次為歷史道歉賠償,自身對二戰沒有責任,戰後日本的良好形象現在已在世界上得到承認。在他們看來,若只有中韓等少數國家堅持,這影響不到日本的「世間體」。以此邏輯,日本對中韓的抗議之聲一向置若罔聞,對歐美的觀感卻十分在意。根據NHK民意調查,50%的受訪者對此次撤回大使抗議作出積極評價。

此外,日本右翼的另一個企圖是,中韓國內經歷過二戰的見證人已逐漸凋零,等到這些人全部故去,日本的戰爭罪行問題也將淡化消失。 

美國加州格倫代爾市中心公園內的「和平碑」。

然而,「和平碑」的大規模出現顯然刺破了日本右翼的種種幻想。

今天,象徵千萬慰安婦受害者的少女像在韓國各地被樹立銘記,就連日本最在意的美國、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的一些城市也開始出現了「和平碑」。

加利福尼亞州格倫代爾市中央公園2013年建造和首爾日本大使館前相同的「和平碑」塑像。2014年,日本僑民及相關團體提起訴訟,要求拆除塑像,但被判敗訴,兩次上訴均被駁回。

在挽回「世間體」思維的驅動下,日本政府不得不和韓國達成了慰安婦問題協議。但協議達成後,不僅大使館前的慰安婦塑像沒有拆除,釜山領事館前還新豎立起了「和平碑」。韓國內非執政黨執政的城市,在協議達成後還發起了在世界各地樹立「和平碑」的運動,為在各自友好城市樹立銅像而積極奔走。

去年9月,因日本施壓,在韓國京畿道水原市友好城市——德國弗萊堡市,慰安婦塑像設立計劃落空。弗萊堡市長事後致電水原市長表示,自確定設立少女像之後,遭到來自日本政府以及民眾的強力施壓,處境十分艱難。但弗賴堡市長依然積極推薦將少女像設立在市中心。

工作人員展示成為世界記憶名錄的《南京大屠殺歷史檔案》。圖片來自新華社

近年來,日本為了維護所謂「世間體」而氣急敗壞已多次出現。2015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南京大屠殺歷史檔案》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後,日本政府就對教科文組織表示強烈不滿,甚至一度以拖欠會費相要挾,要求修改教科文組織規則。日本《東京新聞》曾批評日本這種做法過於孩子氣,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水島朝穗也批評「這種做法幼稚之極」。

上海師範大學校園內的「和平碑」有中韓兩國的少女銅像。圖片來自韓國《中央日報》 

在歐美國家,日本要極力維護不忘歷史、熱愛和平的 「世間體」,但對中韓兩國以自己的形式銘記歷史的正義行為,日本卻百般阻撓,反應激烈——這也是本尼狄克特筆下日本人性格菊花與刀兩面性的一種體現吧。或許日本右翼更加畏懼的是,當歷史真相和自身狡辯被攤開在國際社會的陽光下時,他們苦心營造的華美畫皮會煙消雲散。

親愛的各位朋友,為了加強不同群體朋友之間的交流,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擬創建微信交流群,分別為公務員群,教師群,學生群,愛好者群,企業群以及媒體群定期舉行交流以及活動。請添加微信1264273178添加時備註您的信息將您拉入對應的群中。

相關焦點

  • 徐步院長出席第七屆東北亞和平與發展論壇
    徐步院長出席第七屆東北亞和平與發展論壇 2020-12-18 12: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會東北亞事務首席研究員邱國洪大使獲頒韓國國家外交勳章「光化...
    12月17日,韓國駐華大使張夏成在北京大使官邸向察哈爾學會東北亞事務首席研究員、中國前駐韓國大使邱國洪頒發了韓國外交勳章「光化章」,以表彰他為推動中韓兩國關係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察哈爾學會會長韓方明,韓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兼駐北京韓國文化院院長金辰坤,察哈爾學會全國理事會副理事長、北京江蘇企業商會會長範玉榮,廣東東華禪寺方丈萬行法師,韓國駐華企業及媒體嘉賓代表等出席。活動由央視著名主持人、察哈爾學會文化與和平委員會委員張澤群主持。
  • 日本"動真格"與韓國翻臉?
    去年12月31日,韓國民間團體在日本駐釜山總領事館前設立的慰安婦少女像揭幕。此前的28日,該團體未經釜山市東區政府批准突然立像,東區政府將其強制拆遷至露天堆場後,被抗議民眾打爆電話,區政府網站陷入癱瘓。東區區長樸三碩30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允許民間團體設立該慰安婦少女像。該像成為全國第37座慰安婦和平少女像。
  • 朝媒譴責美韓聯合軍演擾亂東北亞和平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華社平壤6月29日電(記者姚西蒙 趙展)朝鮮《民主朝鮮》29日發表評論譴責美韓將在朝鮮西部海域進行大規模聯合軍演,稱這將極大地擾亂了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安定
  • 美日韓軍事結盟是危害東北亞安全的「毒劑」
    日本為實現「政治大國」和「軍事正常化」的戰略目標,近年來在解禁集體自衛權、放寬武器出口限制、推進安保法案建設等方面動作頻頻,急於尋求美國的支持和韓國的理解。日本把改善和深化日韓關係作為實現其大國地位的突破口。 在日韓歷史問題上,日本不惜放低身段,取得後者諒解。2010年《日韓合併條約》籤署100周年,時任日本首相菅直人就歷史問題專門向韓國道歉,取得了韓國的好感。
  • 笪志剛:日本飛彈防禦為何遮遮掩掩
    被廣泛認為繼承了安倍保守思維、安保理念與戰略謀劃的菅義偉,為何在構建飛彈防禦系統的表述上如此謹慎?三大因素決定了菅義偉政府在推進飛彈防禦系統構建上小心謹慎。一是內在糾結。雖然日本的和平及民間左派勢力逐年式微,但堅守和平憲法,尤其是反對修改憲法、解禁集體自衛權、放棄專守防衛的抵抗力量依然不可小覷。
  • 為何韓國人總覺得中國仗勢欺人?
    而中國和朝鮮半島的關係數千年來即經常受到第三因素主要是日本的影響,無視這段歷史是不尊重事實的。朝鮮從與明朝的和平交往中不僅得到了安全,還得到了儒家文化。在韓國還有許多企業支持或創辦各類以著名儒家命名的研究所、研究院等,其中著名的如:退溪學研究院,慄谷研究會等。
  • 日本外相當面怒斥韓國大使,韓國又憤怒了!日韓怎麼這麼大仇?
    這是一場延續了上百年的恩怨按照常理來說,同處於一個同盟圈子裡的成員國之間一般都會比較友好,很少會存在解不開的梁子,但凡事總有例外,位於東北亞地區同為美國盟友的日本和韓國可謂是結結實實的世仇了▲一邊合作賺錢,一邊互相吵架那麼日韓之間為何總是吵架?他們歷史上又有著什麼深仇大恨?本期推送,軍武菌就和大家簡單聊聊這個問題。
  • 第八個世界「慰安婦」紀念日,「和平少女」們還沒等到道歉
    她就是2011年「誕生」的世界第一座「慰安婦和平少女像」。2020年8月14日,第八個世界「慰安婦」紀念日到來之際,這名「少女」能得到等待已久的真誠道歉嗎?資料圖:佇立於日本駐韓大使館門前的「慰安婦」和平少女像銅像。
  •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我親身經歷過的鯁在喉
    比如說芒刺在背,如鯁在喉,形容人或者事讓人難受,講也講不出來,如背上的芒刺,怎麼著都是難受,如魚刺,魚骨頭,吐不出,咽不進,這兩個詞把人的那種無奈,難受表達得淋漓盡致。我也是親身經歷過,才明白創造這兩個詞的人一定也親身經歷過這件事情,否則無法有如此深刻體會。
  • 「韓」金相淳:畏懼未來的日本,韓國應做好未來準備
    由於不滿韓國最高法院判決,日本政府就此準備了100多項對抗措施,並在本次G20峰會結束後立即進行「經濟報復」。但是,針對日本政府對韓國最高法院判例的抗議,日本律師早在去年就發表聯合聲明批判日本政府了。去年11月5日,日本律師川上詩朗、山本晴太等人士在參議院會議廳內發表了《對於韓國最高法院判決的聯合聲明》。
  • 徐大錫:《韓國神話研究》中文版序
    不知道以上研究觀點會在中國學界引發怎樣的回應。我也很想知道中國學界對於本書最後一章中涉及的韓半島神話與東北亞各地神話比較研究的看法。本套叢書主編葉舒憲先生是中國神話學研究領域的碩學大家,其著作《中華文明探源的神話學研究》(2015)在韓國學術界廣受關注。特別是其將中國神話與文獻資料、考古文物相結合來斷定上古史年代的諸多研究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 韓國擬建可搭載戰鬥機「準航母」,與日本開展「航母競賽」?
    一位不具名的韓國聯合參謀本部會議發言人說道,「一旦初步研究在幾年內完成,造船計劃預計就將納入韓國中期軍購清單。」韓國已於2014年為其空軍購買了40架F-35A戰鬥機,總價達67.5億美元,此外韓國還在其中期軍備建設計劃再列了20架F-35A的採購意向。隨著新一代兩棲攻擊艦的推出,一位不具名的韓國國防部採購消息人士表示,韓國軍方正在考慮再一次購買20架可進行垂直起降的F-35B戰鬥機,「有關F-35B的採購計劃已處於可行性研究階段,結果最快將於9月出爐。」消息人士說道。
  • 山下智久談新劇《為何必須誘拐少女》 背臺詞需有覺悟
    人民網東京9月11日電 日本頻道綜合日本娛樂時尚網站Modelpress報導,日本歌手、演員山下智久擔任了電視劇《為何必須誘拐少女》的主演。該劇與將於10月1日播放的日本電視綜藝節目《天!在搜查連續縱火案件中嫌疑人的住宅時,發現了一個喪失記憶的少女。在慢慢解開緊閉心門的少女之謎時,真相也開始浮出水面。衝擊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麼?解開謎團的有效方法又是什麼?「真正的幸福」到底是什麼?電視劇中描寫的令人震驚的事件都反映出了現代社會的黑暗。 ◆ 「冷酷的天才心理學者」山下智久 山下在評論這次的角色時說:「這次的角色很難演。
  • 德國柏林或將永久保留慰安婦少女像,日官房長官:極度遺憾
    12月1日,德國首都柏林市米特區議會以多數贊成完成表決,通過了旨在永久保留和平少女(慰安婦受害少女)像的決議案。這項決議案要求該區政府出臺永久保留和平少女像的措施。
  • 悅讀|帝國的暮光:蒙古帝國治下的東北亞
    讀書的過程中,忽然有些理解,為什麼以前會在韓國古裝劇中見到包含了渤海灣地區的古地圖,也有些理解了為什麼韓國會拍攝《奇皇后》。書中作者也說,現有研究中,對於元朝皇帝,更多關注黃金時代的幾位著名人物,至於後期、末期,比如書中提到的妥懽帖睦爾,很是「冷清」。
  • 金正恩突襲韓國!史上最「和平」冬奧,韓美只能跪了
    不得不說,最牛80後的政治手腕還真是高啊,韓國自不必說,老江湖美國怕是也閃了腰,金正恩的突襲,讓「和平」冬奧成為泡影,但他的如意算盤真的打的響麼?朝韓同入場 冬奧開幕式盡顯「和平」平昌冬奧會將於2月9日正式開幕,25日閉幕。23日,平昌冬奧會組委會在韓國江原道平昌郡舉行新聞發布會,揭秘開閉幕式的主題,並就朝韓共同入場等熱門話題回答了媒體的提問。
  • 第八屆「中韓公共外交研究論壇」在吉林大學舉辦
    吉林大學副校長蔡立東,韓國外交部公共外交大使張宰福,吉林省對外友好協會文化交流部部長呂大宇,吉林大學社會科學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公共外交學院負責人,來自中韓兩國多位現任與前任外交官、專家學者與青年師生參加本次論壇,圍繞後疫情時代兩國關係和東北亞地區未來安全局勢進行了討論。
  • 【韓媒評論】朝鮮崔善姬在東北亞合作對話上告訴我們的事實
    筆者2007年在日本成田機場採訪時任朝鮮外務省副相的金桂寬時曾與崔副局長簡單打過招呼。當時還是隨行員兼翻譯身份的她只負責為金副相辦理機票手續等,並未加入對話。然而九年後的今天,她已經成為被叫做「迷你六方會談」的東北亞合作對話(NEACD)朝方代表,在各位六方會談團長面前公然宣布「六方會談已死」,地位大幅上升。 在她的發言中,有兩點引起了筆者的注意。
  • 韓國終於承認:霧霾這鍋不該中國背
    韓國總統直屬治霾機構「治霾國家氣候環境會議」11日承認,「關於霧霾的錯誤信息」引發國民對霧霾成因的誤解。韓國近年屢屢就「中國汙染物導致韓國霧霾」對中國大加指責。但韓國總統直屬治霾機構「治霾國家氣候環境會議」11日承認,「關於霧霾的錯誤信息」引發國民對霧霾成因的誤解。